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宗教 >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摘要:本文探索了地方大学生就业情况,通过调查与分析,得出一定的数据,我国当前地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仍旧不容乐观,供求比例依旧失衡,在面对形势较为严峻的大学生就业情况下,我们该何去何从,本文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论证。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4-0269-02

目前,我国的经济总体虽然仍处增长趋势,但在绝大多经济领域已明显趋于缓慢,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入“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而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国民经济结构性调整也使得传统就业渠道萎缩,毕业后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大学生逐年上升。而解决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在每年的大学生毕业潮中,高职学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重要群体,高职学生,在高职学习阶段主要是学习专业的理论和专业技术。但是近年来,高职学生的就业情况很不乐观,尽管高职学生的就业起点比较低,但是依旧难改就业难的现状,以下是笔者结合我校高职学生就业情况的一些调查和分析:

1高职生就业形势严峻

以我校高职学生为例,在毕业后,不少高职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瓶颈,不少学生虽然就业起点并不高,但是仍旧难改变当下就业形势严峻的场面。1.1供求比例发生转变。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职生也逐步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竞争激烈,高职生就业难的局面就此形成。拿我之前毕业班就业数据来说,我所带的毕业班级55人,然而毕业后半年时间后,还有18%的没有找到工作,52%的学生对于自己的工作很不满意,认为不过是为了生活暂时“凑合”,在招聘会上,一个普通的工作岗位往往有多名高职学生进行竞争。1.2人口基数过于庞大。我国的人口基数过大导致劳动力过剩的问题由来已久,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更为严重的是,高职生在这场竞争中则处于异常尴尬的境地,各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的评价也欠佳:心比天高,缺乏经验,不够细心。因此,在整个就业领域里高不成低不就。不少高职学生一心想着做白领工作,谈及他们的理想职业,不少学生脑海中浮现的就是高大上的写字楼,白领工作,优雅的工作餐以及丰厚的薪水。这种不良的心态,需要高职生加以心理上的调整。

2女性高职生就业更难

生理和心理上的主观因素,导致许多的用人单位普遍不愿意接纳女性。担心她在成家后,家庭琐碎会耽误工作时间,甚至是辞职休假等不确定因素,都会导致工作的不稳定性。因此,许多的用人单位在招收员工时明确表示不招收女生,这让许多女性高职生面临了就业壁垒,就业形势越发严峻。

3文科生就业竞争力明显趋弱

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子、机械、建筑等经济领域更是一日千里,理工类毕业生的需求明显高于文科生,文科类群体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不能胜任操作性岗位,被就业市场大规模的边缘化。

4职业能力不足,知识结构过于单一

高职生在就业时表现出的职业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尤其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就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导致高职生工作不适应的主要因素。面对这种形势,高职生应充分认识知识结构在求职择业中的作用,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发展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增加自己在结业时的筹码。

5缺乏诚信造成就业危机

在就业情况日趋严肃的情况下,高职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有些学生不从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出发,而是挖空心思来包装自己,适当的包装无可非议,但是过多的包装也只能演变成伪装,从而失真。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的实际能力产生怀疑。缺乏诚信成为部分企业拒绝大学生的理由。虽然在高职阶段,对于高职学生的实践操作方面的教学比较重视,但是依旧出现不少危机,这些危机中,诚信危机特别值得重视。

6缺乏必要的自我了解

不能准确的把握自身的能力和特长,对自身的定位也过高,心高气傲。一心想着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能做什么”,不知道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从而客观,冷静的进入求职状态。不少高职学生存在“心高气傲”的心态,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缺乏一个明确的长远的规划,谈及自主创业,不少高职生甚至说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对于自主创业,有的学生担心成本投入太高自己刚毕业没有那样的经济实力,有的学生担心自己社会经验不足担心失败等。针对今后的就业,不少学生都表示没有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全面的了解,对于自己想要做什么工作,今后要达到什么人生目标,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总之,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面对自身和社会的多重压力,高职生应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自身能力和素质,提高社会竞争力,以应对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在上述调查和分析中,高职学生在就业心态等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亟待调整和解决的问题,在今后的创业指导方面要进行全面有效的调整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赵丹.探析高等职业院校中的创业指导教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3雕塑艺术论文2期

[2]程晓红.高职《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创新教育之我见[J].电子制作,2014年19期—270—综合教育观点中华少年2016年2月上第4期.

作者:顾新时 单位: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旅游管理系


    更多宗教论文详细信息: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j/161721.html

    相关专题:固定资产投资分析报告 最新医院会计制度


    上一篇:景颇族传统音乐文化历史变迁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