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 >

傣族舞蹈教学的民族文化特征

摘要:傣族舞蹈是我国优秀的少数民族舞蹈,充分的展现了我国民族舞蹈的艺术魅力,也是舞蹈教学开展中学生非常喜欢的舞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纵观傣族舞蹈中体现的民族特色,其深受傣族民族文化的影响,其表现形式也形象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鲜明特征。本文就傣族舞蹈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进行简述。

关键词:傣族;舞蹈;民族文化;特征;体现

舞蹈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凝结而成的艺术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肢体韵律,充分体现丰富的民族文化特征。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孕育出具有不同风格特色的民族舞蹈。其中,傣族又称“傣泰民族”,起源于我国云贵高原,目前主要生活在我国云南等地。傣族舞蹈以舞姿优美而著称,“三道弯”、“一边顺”、“孔雀舞”等舞蹈特点成为其主要特色,在这些富有内涵的舞蹈语言中,体现了傣族丰富的民族文化特征。

一、善良勇敢的个性特征

傣族发源于我国云贵高原西部,由于纬度较高,环境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十分宜人。傣族人民在人文毓秀、丰饶美丽的环境中生活,也形成了温和善良、活泼质朴的性格。傣族人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对恬静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但是他们同时还有坚强勇敢、不畏强权,对残暴丑恶的力量勇于反抗的个性特征。这些文化特征都体现在傣族舞蹈中。有的舞蹈动作柔情似水,充满安逸祥和的韵律。例如《篾帽舞》等,用手臂、腰部或腿部的伸展动作表现出优雅大方又轻盈灵动的特征,使观舞者感受到舞蹈宁静隽秀中活泼欢快的气质。有的舞蹈动作则敏捷强劲,具有外柔内刚的韧性。如刀舞、拳舞等,用快节奏的双膝弯曲、蹲起或用脚部的蹬、踢表达舞者含蓄健美的力量之美和面对压迫时不畏强权、奋起反抗的勇敢个性。

二、对水的热爱之情

怒江、澜沧江等多条水系流过傣族发源地,傣族人濒水而居,对水有十分深厚的情感。傣族人民把水看做养育自己的母亲,在傣族语中,傣族人自称“鲁傣鲁喃”,即“傣族的儿子,水的儿子”,认为是水滋养、养育了傣族儿女。同时,傣族人还认为水是圣洁的物质,可以清洗污垢,祛除邪恶,代表着好运和祝福。每年的六月是傣族的新年,傣族语叫做“楞喝桑堪”,汉语称为“泼水节”。其时,众多傣族人手持盆具,将清水泼洒到亲朋好友的身上,意在送去祝福。其他人不闪不避,在迎接代表祝福的水的同时,也将自己手中的水泼洒出去。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傣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由此可见水在傣族群众中的影响。对水的热爱之情对傣族人民的影响极大,不仅使傣族人民形成了温和善良的性格,其温柔似水、外柔内刚的风格特征在傣族舞蹈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傣族舞蹈的节奏大多温婉缓慢,曲调委婉动听,表演者的举手抬足都具有流水般的韵律,使整个舞蹈令人赏心悦目。傣族被称为“水一样的民族”,其舞蹈语言更具有水的特点,有的行云流水,如潺潺流动的河流平缓文静;有的轻捷灵快,如潺潺流淌的小溪;有的在缓和的节奏中忽然增加了勃发强劲的舞蹈动作,如夏日七月被暴雨敲击的湖面果断勇敢。但是在这些舞蹈语言中,“水”一直是其风格特点的主线,不论是含蓄、灵活还是奔放的情感,在傣族舞蹈中,都体现出一种如圣洁的湖面般宁静致远、出尘脱俗的民族文化特征。

三、对动物的崇拜

云南地区气候适宜,是孔雀的主要生长地点之一。很早以前,傣族人们就有饲养孔雀的习惯。孔雀形态美丽,高贵大方,受到了傣族人们的一致喜爱,被认为是神圣、智慧、勇敢的化身。从远古时代开始,孔雀就是傣族人们的神圣图腾。在傣族舞蹈中,也有许多歌颂、赞美孔雀的舞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孔雀舞》,就是在傣族历史传说基础上加入模仿孔雀优美姿态的舞蹈语言而编创的舞蹈作品。《孔雀舞》动作优雅轻盈,主要表现在膝部、手臂、手腕、手指等关节处的柔韧敏捷的动作,还通过舞蹈演员头部、胸部、胯部等身体部位组成“三道弯”造型,再现孔雀神鸟窈窕优雅的身姿和神态。大象也是深受傣族人民喜爱的一种动物。大象在傣族当地不仅可以负重运输,还可以耕田劳动,甚至还是人们组阵打仗、保卫家园的好助手。由于大象的多重功能,傣族人把大象看做财富的象征,对大象十分崇拜。在傣族舞蹈中,“象舞”、“象脚鼓舞”等舞蹈通过对大象动作、气质的模仿,表达了傣族人民对大象的喜爱,成为傣族舞蹈的一大特色。随着傣族舞蹈的流传,孔雀舞、象舞等已经被更多人熟知。2006年,傣族孔雀舞还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更加推动了傣族舞蹈中的动物崇拜特征的发扬。

四、生活环境及劳动方式

在傣族舞蹈中,除了“三道弯”,“一边顺”也是其明显的舞蹈特征。这一特征主要来源于傣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的特征。傣族的主要食物是稻米和糯米,过去由于生产条件落后,傣族人们在秋收后,通常用大竹篾扇扇风的方式来加工稻米。虽然这种方式效率不高,但是代表了傣族特有的劳动方式。劳动的傣族妇女的右手高高举起篾扇,右脚抬起,然后,右手的篾扇和右脚的下踩同时进行,如此反复,完成一次稻谷加工。这一劳动过程极具富有节奏的韵律感和流畅的画面感,成为傣族舞蹈中“一边顺”的创作源泉。在逐渐的发展中,“一边顺”以其安详而舒缓的舞蹈形态和富有民族审美的舞蹈特征,成为傣族舞蹈特有的舞蹈表现形式。五、结语综上所述,傣族舞蹈姿态优美,极富魅力,是中华民族丰富灿烂的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傣族舞蹈中,蕴含着民族个性、民族崇拜、文化环境、生活习惯和劳动方式等多种民族文化特征,最终形成了如今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的舞蹈艺术。

参考文献

[1]陈林宜.民间舞蹈与民俗文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2]张大鸣.傣族生态环境与傣族舞蹈[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

作者:刘红娟 单位:邯郸市临漳第一中学


    更多行政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傣族舞蹈教学的民族文化特征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xzgl/145197.html

    相关专题:期刊文章发表 关于旅游资源的论文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与实验室管理系统建设
    下一篇:建筑工程现浇板钢筋保护层的质量管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