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2)


  除此之外,道德厌恶感的神经机制也有很多研究,结果发现人们对不道德行为所产生的厌恶感很大程度上与物理化学刺激引发的厌恶感区域重叠[14],人们在分配公正范式中产生的对不公平的厌恶感就和脑岛(insula)增加的激活有关[15]。在社會情绪连续体上的另一端,正性情绪譬如尊敬和同情都和ACC、前部脑岛、下丘脑,以及后中部皮层的某些亚区相关[16]
  (二)认知功能系统
  一般而言,认知加工过程包括记忆、注意、语言、问题解决和计划等等。许多认知加工过程通常被认为包含人类特有的复杂功能,更经常涉及到所谓的控制加工(executive control),比如当我们追求一个目标时需要排除其他的无关干扰。认知加工相关环路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当一只猴子在进行短时记忆时其背外侧前额叶(dorsal 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的神经元的持续放电[17-18]
  DLPFC是人类大脑中负责认知加工的重要脑区之一,支持工作记忆的活动,负责行为的计划、组织和调控,对各种感觉、记忆、情绪信息的整合发挥着重要作用[19-20]。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证据证明DLPFC在人类进行道德判断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Greene发现右侧DLPFC在人类做出道德两难场景功利主义选择时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对于高冲突涉及个人的道德两难场景中的功利主义抉择。2006年,Borg等人按照主角违背道义的方式(即作为和不作为)将道德两难故事分成两个水平作为实验自变量,并在被试道德判断时使用fMRI对其进行扫描。结果显示被试在对“作为”水平的道德故事判断时,DLPFC区域有最大激活,Borg等人认为这种激活源于在进行道德判断时被试对道德道义论有意识的使用[21]
  在另一个研究公平感的实验范式即独裁者游戏(ultimatum game,UG)实验中,被试同样面临一个两难困境,他们不得不在“理性地接受由其他人提出的不公平分配方案,以及感性地拒绝这项不公平方案”两个行为里进行选择。研究人员发现,DLPFC接受了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的被试拒绝他人故意提出的不公平方案的意愿显著低于对照组被试[22-23]
  除了DLPFC,一些其他脑区也會影响道德认知。譬如,无论是后天的还是发展性的颞叶前部的改变,都可能导致人类道德行为判断能力的下降[24-25]
  (三)归因系统
  人类如何表征归属自己和他人情绪及认知心理状态,这一问题在过去二十年中一直是社會认知神经科学关注的焦点。心理理论即是指人们为了理解他人区别自我的信念、期望和意图而拥有的察觉自我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认知神经科学已发现众多与心理理论相关的脑区,包括颞顶联合区(the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TPJ)、后部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d cortex,PCC)、颞上回(superior temporal gyrus,STG)、边缘一旁边缘系统(1imbic-paralimbic regions)、眶额叶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OFC)等等[26]。其中TPJ,尤其右侧TPJ(right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RTPJ)是备受关注的一个区域,而它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
  已有研究证明RTPJ支持人类在道德判断中对他人不同成分心理状态进行推理,包括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初级编码[27],使用这些信息进行道德判断,自动地推断他人心理状态[28],以及对已经完成的道德判断进行事后心理状态推理以证明判断的合理性等[29-30]。一旦RTPJ活动受到干扰,道德判断所需的对当事人心理状态的分析也會受到干扰。实验人员发现RTPJ受到TMS干扰的被试在进行道德判断时更少关注当事人的意图,而是强调结果的重要性,他们會对偶然伤害的判断比对伤害未遂的判断更苛刻[31]
  三、道德判断的理论观点
  (一)社會直觉理论
  社會直觉理论(Social Intuitionist Theories)指出道德判断主要由道德场景引发的人类直觉情绪反应引起。尽管在判断的形成过程中,有意识的理性推理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它的作用方式却是对已完成的判断给出事后合理性的解释[32-33]
  道德失声现象(moral dumbfounding)是社會直觉理论的一个主要证据[34]。道德失声现象指人们常常能够非常自信地判断一个行为的正确或者错误,却不能够对关于这个判断为什么是正确的提出一个理性的辩护。例如当人们对乱伦是否正确这个问题进行道德判断时,大多数人都會认为两兄妹乱伦是错误的,即使他们有采取避孕措施,也没有造成任何心理上的创伤。但当被问到为什么时,大多数人都难以提供理由,尽管他们仍然认为这种行为是错的[35-36]
  (二)双加工理论
  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重要作用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它又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发挥作用?认知是否真如社會直觉模型中所述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呢?情绪和认知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究竟如何,双加工理论对此有另一番解释。
  双加工理论认为,道德两难场景會引发两种分离的,通常是互相竞争的神经机制的反应。其中一种反应和自动、速度极快、包含情绪性的加工过程有关,另一种则和更有意的、处于意识控制之下的推理过程有关。人们在两难情境中面对是否要故意牺牲少数人以拯救多数人这个问题时,會生成两种具有竞争性的反应,一种是对单个个体造成死亡所带来的情感上的厌恶反应,另一种则是虽然牺牲了少数人却可以拯救更多人,而使利益最大化的这种认知偏好。两种加工过程相互竞争,只有胜者才能通过行为表达出来。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2)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3804.html

相关专题: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个人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上一篇:基于学习者差异诊断的教学目标刍议
下一篇:计算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科学的共同机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