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 >

信息技术对中职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应找准切入点,适可而止是原则

1.信息技术的运用应以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为出发点

情境之于知识,好比汤之于盐。盐放入汤中,容易被吸收,知识融入情境中,才能有美感和吸引力,容易被学习吸收。(1)借助信息技术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融入其中,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借助信息技术创设丰富的学习情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职教课堂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如形象的动漫、生动的图片、悦耳的音乐等,可以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

2.信息技术的运用应以化抽象为具体为出发点

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为了突破与解决教学难点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教师言语表述的天花乱坠,而学生的感触仍不够深刻,还容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有些重点难点知识确实很难用言语解释而突破,有些抽象知识难以理解,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把抽象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把静止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动态场景,这样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感等方面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具有强大的表现力,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又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因此,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3.信息技术的运用应以虚拟仿真为出发点

虚拟仿真是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的合称,通过虚拟仿真能够把实验室里不能实现或很难实现的实验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获得体验。虚拟仿真技术具有交互性、虚拟性、逼真性等特点。仿真教学在高消耗类实训或高危险性教学场景中使用是很好的选择,这样,学生可在仿真软件中提高认识,为实体的实践奠定基础,会减少学生在实体实践学习中耗材的浪费,降低实践危险性的发生。仿真教学是具有综合作用的教学手段,学生置身于仿真环境中,可以充分调动感觉、运动和思维,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曾经有教育心理学家对采用仿真教学和传统教学进行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仿真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记忆约70%的内容,而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记忆约30%的内容。此外,仿真教学可供学生在没有教师参与的情况下自学,并反复试验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4.信息技术的运用应以引导学生探究和协作为出发点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方便地开设网上课堂,利用博客、微博等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抛出问题供学生思考解答,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为课堂教学提供课前与课后的补充,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网络空间里师生可跨时空交流,学生之间可以方便地实现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平台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与协作,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寻找自己的所需,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分享学习心得,取长补短,学生平等共享学习资源,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所以,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完全可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良好的优势,但信息技术也不是万能的。信息技术的使用并不意味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非每一节课都需要使用。应当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选择是否使用信息技术。应该把信息技术的使用放在辅助学生学习上,而非辅助教师上课。辅之有方,恰到好处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一味追求信息技术,以多媒体教学独尊,而忽视课时教学设计和师生情感的交流,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从而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是教师恰当使用信息技术的保障

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有一个合理而科学的机制,不能把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评价一节课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评价一节课质量高低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学生课堂交流;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积极探索;是否有利于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才能促使教师精心设计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才能避免只讲形式,不求质量的现象发生。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巧借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作者:陈彦明


    更多区域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信息技术对中职课堂教学的效果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qyjj/138717.html

    相关专题:气象科学 功能材料


    上一篇:体操教学中运动损伤及预防
    下一篇:体育电影中武术文化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