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自然科学 >

美术教育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一、儿童个性发展的决定因素

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有二种:一种是先天性因素—遗传,另一种是后天性因素—环境。遗传,是来自父母的最原始的能量,有的家长本身是从事艺术的,孩子有可能天生就具有艺术细胞,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已经越来越少了。最具影响的还是环境,它能影响人的一生。人的个性易受环境的干扰,并且年年都可能变更。如果从小生长在一个艺术家庭,周围充满了艺术氛围,自然也会融入艺术的殿堂;如果生活在一个艰苦的环境里,那么创作中则会带有坚强的意义;如果从小绘画不是出自本性,而是被逼所为,那么作品则是空洞无精神的。不得不说,一个良好的环境,能促进绘画能力的提升且培养个人的修养,而一个杂乱的环境,不仅影响儿童心理的成长,也破坏了美妙的艺术氛围。

二、不同年龄儿童的美术教育

3岁前的儿童,一般都处在父母的监护下成长,认知能力非常有限,父母很少让孩子自主学画。3—5岁的儿童,开始进入幼儿园学习。通过与小朋友的接触,他们的认知能力加强了,动手能力也提高了。这个时段,图画对他们的影响最为广泛,看到鲜艳的图片,他们也会简单地评价漂亮与否。美术老师应该尽量以图画性的故事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毕竟,涂鸦的行为最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们追求的是绘画中的愉悦感,而不是具体的形状。6—8岁的儿童,渐渐能分清平面与立体的东西,绘画时,基本上能描绘一些简单的平面形状,立体的不能完全掌控。人像画也能概括出大体的外形,不过是主观想象性的。这一阶段的孩子,绘的都是概念性的东西,视觉性的不多。此时,最为重要的是,美术老师需要采取创新的方式来让学生培养对绘画的兴趣,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比如:老师可以经常带孩子们去感受大自然,然后作写生画;拍摄照片,让学生构思画面;带学生参观艺术博物馆、艺术圣地,灌输养分。10—12岁的儿童,认知能力较强,画面上开始慢慢加入自己的想法。这个阶段的儿童,不再遵循保守的模式作画,而是选取多样的材料来表现画面的美感。他们开始追求美的感受,并利用已学会的物体来组织新的画面。不好的一点是,他们易被画面的美丑程度来影响自我的心情。面对这个时段,美术老师不能缺少耐心和宽容,应及时安慰心灵受伤的孩子们,从其画面上提取优秀元素来激励他们,决不能放任不管,这样很容易减弱学生对绘画的信心与兴趣。

三、美术教育利于儿童个性发展

1、提升审美,培养情操

儿童通过绘画完善与外部世界的交流,表达着最无邪的情感。所谓世界上最动听的就是儿歌,最唯美的就是儿童画。美术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阐述着自然中的万事万物,也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等价值的不懈追求。学习绘画的同时,儿童赏识了丰富多彩的颜色,这种视觉美能在人脑中形成朦胧的美感。当然,也有许多绘画原理能促使人们选色,比如:辨别对比色,冷暖要和谐统一,色彩要柔和等等。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学习绘画的儿童,在服装饰品的搭配上,要比其他孩子更时尚,对于艺术品的理解,要比其他孩子更深刻。像美术课中的欣赏评述活动及在教学中及时融入的欣赏教学,就有效地提高了儿童的审美素养。另外,在一些学习水墨画的课堂上,老师会边放古典音乐,边给学生做示范,让他们亲自感受雅韵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自身素养,一股“文人气质”油然而生。

2、培养观察力

美术活动主要通过视觉进行,儿童的认知能力大多依靠形象思维获得。所以,儿童学画首先需要学会观察,只有深入仔细地观察,才会抓住物象的特点。因此,这种视觉意识,培养了他们敏锐的观察能力。美术活动要求利用艺术手段把生活中美的现象描绘出来,这就需要儿童善于捕捉美,用美的眼光来审视周围的世界。在造型表现领域,一些物体的形态、结构,需要儿童细致地观察,像乌龟几条腿、梅花鹿身上的花纹形状……美术教学能锻炼儿童的观察力。

3、萌发创新思维

儿童本身的想象能力就比成人要强,因为成人经过生活的洗礼,思维都已经被限制了,而儿童往往比较任性化,他们擅长通过联想来认识世界。儿童的这点,其实是成人画家最为缺少的东西,画家向往无拘无束,却不敢毫无束缚地去作画。毕加索曾说过:“我花费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美术老师善诱性的引导,最能拓展儿童的创新思维。艺术的学习,要善于突破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儿童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儿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象通过实践转化为成果,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在他们眼里,房子可以是水果做的,自行车可以长出翅膀,小朋友可以在天空自由地玩耍……循序性的美术学习,既能提高儿童在绘画上的技术,也能开发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的逻辑能力、变通能力。只有轻松愉悦的环境,才能养成儿童自由挥发的个性,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他们敢于大胆想象,我们不能故意克制这种天性。儿童的美术教育,需要多提高实践能力,如果将趣味性的民间艺术融汇于他们身上,未免不是一个好方法。崇尚绘画自由的个性,是儿福建职称童的本性,我们应该做好引导与帮助就可以了,剩下的让他们独立完成。

作者:陈倩 单位: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更多自然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美术教育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rkx/179403.html

    相关专题:集体备课教案 明清小说


    上一篇:大学物理教育改革论文
    下一篇:全电子式电能表运维及故障处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