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高校学前教育教学论文(共2篇)

第一篇

1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心理环境,首先关注学生的心理

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不仅从重在技术层面控制课堂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注重情感的激发和投入,通过对案例所描述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分析、思考、评价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教学反思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2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教学改革的成效

(1)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形成了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综观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科学素养教学中,原来的科学素养的课堂上,经常能看见学生睡倒一大片,说话的,玩手机的,教室内拉着大幕,老师看着大屏幕,对着大屏幕给学生念,立时出现电影院效果,学生不睡觉才怪。本研究开始实验后,教师走进了学生心灵,教师引导学生走进课程,改变了教学方法和课堂的心理氛围。原来上课睡觉的学生不再昏睡了,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课堂教学带给他们的知识和收获。

(2)教师在教学中增加了对学生心理的关爱和理解,更多的从欣赏、平等的角度与学生进行沟通,进而实现课堂气氛的民主与自由。教师从原来的被动角色转化为主动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了解学生发展实际和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的困惑问题,老师更多的是从内心里去关爱、理解学生,以欣赏、平等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真正的做学生心灵的导师,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进而学生不再有抵触情绪进行科学素养方面知识的学习。

(3)通过教师关注学生心理,与学生进行心理对话,使学生热爱了自己的专业,喜欢上了科学课。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很大程度上受任课老师的影响。实验初期对“学生是否热爱学前教育专业,是否重视科学素养的提高”这一问题,通过研究对象11个自然班,528名学生进行调查,情况不容乐观,喜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比例仅占8%,数字惊人的可怕。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不断的通过专业情感的导向,专业课程趣味性设计对学生进行显性和隐性的培养和教育。最终在这批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反馈信中,学生们对专业的热爱程度达到90%,在他们的专业课程体验感想的反馈作业中,多数同学感到自己学有所成,无比自信的面对未来及未来的工作。

(4)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重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模式,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改革传统评价方式,重建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改变了以往考试定终身的传统评价制度,使评价更加多元、有效。提高学前专业科学素养教学效果,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相脱离的问题,改进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达到了科学素养教学效果最优化。通过合理的设置科学课程,方法的选择,保证学生从事幼儿园教育所需要的专业教育理论知识,为学生毕业后能很好地胜任幼儿园教育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素养方面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的同时,保证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输送的毕业生能较好地胜任幼儿园的教学工作。

作者:董静 韩雪梅 崔永平 单位:哈尔滨剑桥学院

第二篇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现状

(一)全能的课程目标定位

目前高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定位方面,更多的强调培养“全能”的幼儿教育人才。不仅通过专业理论课程增加学前专业学生的教育理论修养,更通过舞蹈、钢琴、声乐等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目标是培养能适应幼儿园各领域教学的通才,以期学生在进入幼儿园工作岗位后,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教学及科研任务。对于男学生而言,因为其自身的性别特征,在很多学前技能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消极的情绪。因此,“全能”的课程培养目标也应根据学生性别的不同、特长的差异给予调整和完善。

(二)单一的课程内容设置

学前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一般分为两个大的类别: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更多的是培养学前专业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对职业心理教育、职业道德的培养是相对欠缺的。对于男学生来说,良好的职业教育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学前教育,摆脱各种观念的束缚,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

(三)女性化的教学方法选择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多数技能课往往采用统一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而实际上,男生和女生在身体协调性、发声特点、手指灵活性等很多方面有所不同,例如,很多男生都惧怕上舞蹈课,因为那些形体训练动作让没有一点舞蹈基础的男生手足无措。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性别差异,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

(四)失真的课程评价方式

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论考核大多采用闭卷的形式进行,教师自己出试卷、自己改卷,且一般会在考前根据课堂的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课程指导。大多数学生只是在考前一周匆匆将老师所讲的进行重点记忆,来应付考试。这种机械的课程评价方式不仅失去了评价应有的意义,也使教学脱离实际,使教学评价失真。

二、构建适合男幼师培养的学前课程

(一)课程目标定位,突出专能、特长

在课程培养目标的定位方面,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一至两项艺术教育方面的专业技能类课程进行学习,不提倡声乐、钢琴、舞蹈、手工制作等专业技能的全面掌握。对于男生而言,可以将幼儿园管理、体育等适合男生发挥优势的方面作为培养的重点。如,滑冰、轮滑、游泳、跆拳道、武术、健美操、足球、篮球、科学、手工制作、信息技术等。[3]这样,能使男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定位,便于制定学习计划,突出自己的性别优势和专长,提高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适应幼儿教育的需要。

(二)调整课程内容,加强职业教育

在学前教育的课程内容选择方面,不仅应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学习,更应加大男生的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大多数学前专业的男生不愿从事学前教育的原因主要是社会观念、工资待遇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在学生入校之初就应当让他们对学前教育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职业认识,摆脱偏见,正确看待这一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帮助他们了解幼教的工作前景。同时,可以邀请优秀的男幼儿教师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树立职业信心,进行合理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增加他们的职业认同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凸显性别特质

性别形象是男幼师转变幼教领域太过阴柔、阳刚不足局面的重要条件,大凡有建树的男幼师在教育工作中都有自己的男性本色,因此应当为男生提供有差别的教学方法,注重男幼师性别特质的培养。[4]男性学生的思维往往比较活跃,所以应当选择体验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给男生更多的课堂锻炼机会。也可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出一个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到幼儿园实际调查、分析,体验幼儿教学学习的乐趣。同时,在专业技能课的学习上,尽量用不同于女生的标准来衡量男生,注意在教学的时候激励激发男生的创造性,以发展男生特有的教育风格。

(四)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实践能力

对男生的课程评价,仅仅依靠考试很难看出其是否真正适应幼儿园工作的需要,应侧重其实践能力的提升。对于男生而言,学前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是需要通过幼儿园的实践检验的,如果没有幼儿广告艺术论文园的实践锻炼,所有的知识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要给男生提供接触幼儿园的机会,通过见习来全面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教育教学、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将学前专业课程如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各类教法等结合具体实践来综合评定学生的能力。

作者:王静雅 单位:山东管理学院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学前教育教学论文(共2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170713.html

    相关专题: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上一篇:配电网台账数据质量信息化管理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