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生态文明下的新农村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的新农村建设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以生态文明价值观为导向,以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实践载体,以生态文明制度为保障,以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为基石,实现美丽乡村之梦想。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80(2015)04-0105-(04)

一、生态文明理论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义

学术界认为,首次使用生态文明概念的是中国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1987),而国外学者率先提出此概念的则是美国学者罗伊•莫里森(1995)一书中提出),并指出生态文明(Ecologi-calCivilization)是继原始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所追求和发展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中国学者谢光前、王杏玲认为: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生物间的和谐共生共存状态,而广义上的生态文明则指一切自然存在物(既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等等,同样也包含人)具有的协调平衡状态。[1]生态文明理念的产生是基于工业文明带来的可怕的生态危机。科技支撑下的近代工业文明虽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财富,但对资本的过度追求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行为规范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法国学者安德烈•高兹指出:在当代西方,科技的发展及科技的资本主义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资源的滥用导致资源的枯竭,空气、水和土壤的工业污染特别是核污染正摧毁全球的生态系统。[2]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人物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也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和与之相伴随的对自然资源无止境消耗,导致了快速的复杂化了的环境问题。”[3]基于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们不得不以久远的策略目光和宽广的全球视野去谋划和建构利于人类生存的新的文明形态。从1972年斯德哥尔摩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到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再到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召开,说明人类社会一直在寻求一种有别于传统工业化的新的文明发展道路,而这条道路最终被解读为可持继发展的道路———追求人类社会发展与资源、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道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由此可以看出:生态文明是以解决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为核心,它超越了农业文明时代“生态中心主义”和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希望人类从受制于自然、匍匐于自然和主宰自然、肆意掠夺改造自然的两种异化关系中解脱出来,要求人们与自然平等相待、和谐共生,从而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当今中国的生态问题十分严峻,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已制约了中国人的健康生存和进一步发展。联合国《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显示:生态问题使中国损失GDP的3.5%-8%。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4年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可持续能力排行榜,中国排在第133位。基于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性,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已表现出高度的理论自觉。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基本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布局高度。生态文明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高度的理论自觉性对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求农村不但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而且还要“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态文明理论可指导新农村建设避免走城市化发展中高投入、高排放、高消耗、低效益为特征的粗放型的发展道路,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美丽乡村。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和农民生态意识淡薄,农村生态环境堪忧

当前农村地方政府和农民生态意识十分淡薄,对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和后患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烧、农药化肥滥用,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究其原因:一是经济利益至上的观念没有改变。广大农村相较于城市经济明显落后很多,经济利益至上的观念更为严重。二是农民文化偏低,对环境问题缺乏科学的认识。如他们认为工厂里排放出的废气、废水、废渣是污染,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农药、化肥也是污染源,更认识不到随意丢弃的电磁、塑料袋等一些垃圾也是污染源。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农用薄膜使用量最大的国家。2002年,我国化肥用量为4339.5万吨,超过世界总用量的1/3。2005年,农药的使用量已达到146万吨。[4]据科学分析,只有约1/3农药能被作物吸收,其余的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这不但使全国大部分耕地受到了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普遍缺失,严重制约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包括农村饮水排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交通道路设施、绿化美化环境设施等,但由于资金、技术等资源的不足以及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性倾斜,国家财政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相较于城市少很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更是普遍缺失。据表1可知,国家财政支农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没有增加,甚至还有减少的趋势,而用于农业基础建设支出的则更少,由此可见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存在数量短缺、质量较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尤其是供水、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缺失,不但给村民生活带来困扰,也严重制约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当前我国农村生产方式总体落后,农业生产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式、小规模的生产,凭经验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经济,又缸乏科学技术和现代的经营管理理念,农民收益较低,同时因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农村的污染问题亦日益严重;工业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业传统老旧、经营粗放、能耗大排放高、污染严重。据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源污染排放量惊人,已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一半以上,农业源化学需氧量1324万吨、总磷和总氮年排放量达到270万吨和28万吨,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3.7%、57.2%和67.3%。农村生活方式也较为落后,如人畜禽混居、随处倒垃圾污水,焚烧桔杆、粪便乱排等,既不卫生,也破坏了农村环境的美观。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分析

综合当前中国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生态化的思维方式为先导,以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态化的生活方式为实践载体,以生态文明制度为保障,以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为基石,实现美丽乡村之梦想。

(一)以生态化的思维方式指导新农村建设

世界著名系统哲学家欧文•拉兹洛指出:“巨变就是一种文明转型,科技是其中的促因,民众的价值观和意识则是决定因素。”[5]大家也知道“思想或者说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因此,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改变我们传统的发展观念、思维方式,确立生态化的发展观念、思维方式。所谓生态化的发展观念、思维方式就是要求人们消除“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主义”的思维观念,确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思维观念,其核心是确立“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协调一体、共存共亡的生态意识。生态意识包括公民的生态价值意识、生态责任意识、生态道德意识、生态消费意识、生态审美意识等。总之,我们要带着生态意识去生产、生活,但目前我国农民的生态意识较低,废弃物乱扔、污水乱排、农药滥用等不环保行为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提升农民的生态意识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首先,相关责任单位要拓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渠道。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内容包括普及生态知识、弘扬生态道德、倡导生态行为。宣传教育渠道除传统的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学校教育、宣传栏等平台外,可增加互联网、移动新媒体等新平台。其次,开展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活动。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单靠宣传教育是不够的,应通过具体行为巩固、加深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如日常生活中注重引导人们摒弃粗俗、过度消费生活习惯,形成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引导民众广泛参与植树节、地球日、湿地日、荒漠化日等群众性生态科普活动,让大家体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等。

(二)发展农村生态产业和倡导生态化的生活方式

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经济利益为最大价值取向甚至唯一价值取向的“生产—消费—废弃”的传统生产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自然的难以承载。约翰•贝米拉•福斯特因此强调:“解决资本主义生态破坏的唯一途径就是改变我们的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的利润逻辑彻底决裂。”[6]因此,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而发展生态产业则被认为是转变现有生产方式的必然选择。生态产业是指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生态系统承载力为立足点,依托现代科学技术,以低投入、低排放、高效益为目的,建立起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生产体系。第一,从生态学的视角,依据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农村的生产布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林、牧、渔和三大产业的协调化发展与生态化发展。第二,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倡导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引导农民由传统单一的生产方式向多元的生产方式转变。第三,推进相关产业在区域内的聚集和循环式组合,发展循环经济。第四,建立绿色品牌生产带动基地,引导农村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关于衣食住行等生命活动的具体模式,狭义上来说就是人们消费物质资料的方式。生态化的生活方式是指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生活方式。简单来说生态化的生活方式就是倡导低碳生活、适度消费,反对“高消费、高浪费、高污染、高破坏”享乐主义的消费方式。虽然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较低,但由于受传统习俗、市场经济环境以及农村群众的攀比心理和面子观念的影响,也出现铺张浪费、不合理消费等消费行为。如莆田仙游地区婚宴、寿宴铺张浪费严重,婚宴上菜品、酒水丰富且等不说,与莆田别的地区不同的是主人要发给参与婚宴者每人喜烟一包;另外当地还有老人逢十做寿、大操大办的习俗,不仅浪费严重,而且给经济困难的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新农村建设中要将节约资源、反对铺张浪费等文明的生活方式写入村规民约,把遏制铺张浪费纳入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内容之中,树立农村新风尚。如仙游县鲤城十字社区从2007年开始依托仙游会仙西宁宫董事会举办集体祝寿活动,不但减轻了做寿老人的负担(每人节省好几万元),而且为老人们创造了更加欢乐祥和的气氛。

(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健全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既需要思想理论的指导、科学技术的支撑,也需要社会制度的保障。郇庆治在《多样性视角下的中国生态文明之路》一文中指出:“如果缺乏制度化的‘硬约束’,生态文明的考量或尝试很容易成为一种绿色的修饰、伪装或替代。”[7]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趋势是走制度化、法治化路径,如美国设立了只对法律条文负责的联邦生态保护司法系统,欧盟生态基本立法和辅助立法效力高于各成员国法律效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新时期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法制建设摆上突出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指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存在制度不健全、制度衔接不到位、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法治化程度比较低,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条规陈旧、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如环境损害赔偿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有毒化学物质污染防治法至今未出台。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基础性的制度建设包含耕地保护制度、环境破坏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生态政绩评估和考核制度、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境管理制度、环境执法制度等。

(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提升环境承载能力

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但目前大多数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比较脆弱。各级政府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规划好建设好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首先,加大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并拓宽多种筹资渠道,为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如福州市、厦门市出台了市级负责配套50%的政策,截至2011年4月底,福建省2010年31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片区,已到位资金42276.48万元。如浙江省湖州市引进民间资本建立污水处理厂43座和垃圾焚烧发电厂4个,其中24座采用BOT模式运营,19座采取TOT模式运营,除BOT模式的污水处理企业收入仅能基本维持运营外,其他的民营环境基础设施企业均实现了盈利,实现了社会、政府、企业的共赢。其次,全面推进农村供排水、污水、交通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态系统的综合承载能力。就农村垃圾处理方面要建立垃圾收集场点、垃圾转运车、垃圾焚烧厂或垃圾填埋场等设施,做到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处理。当然,环境基础设施不能光看数量,关键是要有质量,确保其安全、实用、效益高。再次,推进农村重大环境工程建设。如清洁能源工程建设(沼气能、太阳能等)、饮用水工程建设、污水排放净化工程建设、美化绿化工程建设等。第四,解决危害农民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如农村的畜禽养殖污染直接破坏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政府要引导督促养殖户积极改造现有的畜禽场棚,削减敏感区域的饲养总量,推广生态化养殖,采用无害化方式处理粪尿。新农村建设中,人们要有生态危机感,必须确立经济与生态并行,人与自然并重的生态理念,突破小农意识、工业文明的历史局限性,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引领农村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谢光前,王杏玲.生态文明刍议[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20.

[2](法)高兹.作为政治学的生态学[M].波士顿:1980.102.

[3](美)Foster,JB.Ecologyagainstcapitalism[M].NewYork:MonthlyReviewPress,2002.96.

[4]冯肃伟.新农村环境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83.

[5](美)欧文•拉兹洛著,杜默译.巨变[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18.

[6](美)Foster,JB.Marx'secololgyinhs沟通艺术论文tori-calperspecive[J].InternationalSocialismJournal,2002(96):71.

[7]郇庆治.多样性视角下的中国生态文明之路[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1):24.

作者:王丽梅 单位:莆田学院思政部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生态文明下的新农村建设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166897.html

    相关专题:铀矿地质 编辑部 新余学院


    上一篇: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