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构建高职生软实力培育体系

一、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高职院校培养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各个行业、产业的中坚力量和骨干。过去人们常常将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置于首位,能否顶岗、能否上岗、能否操作成为首先观测的要件,但人们越来越发现这一视阈的有限性和欠缺性,它已成为影响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桎梏。高职学生综合实力,不仅引起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关注,更使教育和培养他们的高职院校驻足反思。高职学生软实力涉及到人的自由发展的方方面面,从智商到情商,从学养到修养,从历史到逻辑,从理论到实践,从自觉到他律。因此,提升高职学生软实力,必须构建牢固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培育体系。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体系如图1所示。

1.“目标管理”的组织体系

高职院校必须建立旨在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组织架构,突出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的组织脉络,统合和搭建目标清晰、责任落实、分工明确的组织系统,注重顶层设计,强化目标管理,使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成为高职院校党政工团和职能部门的硬指标和硬任务。无论是德育工作委员会,还是素质教学部门,无论是艺术教育中心,还是文体活动站,应共同构建功能强大、指向集中、管理到位的组织体系,强化软实力培育,与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专业技术等硬实力的训练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2.“全面发展”的制度体系

只把目光聚焦在职业技能、专业技术的培训上是有害的,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仅有共识是不够的,必须将共识转变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行动规范,建立健全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课业制度相联系、相融合的素质培育制度、软实力提升制度,使共识变成制度文本,进而变成培育行动,为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和成功提供优质的制度保障。

3.“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素质教育不是基础教育的专利,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教育在进行技能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强化素质教育。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指出:“职业教育具有‘人本性’目标,即在获取技能、知识和就业机会的同时,发展人的个性、发掘人的潜力、发现人的价值,从而塑造一个对国家有用、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内涵。职业教育不只是给学生带来了技能,也铸就了人的一生发展所需要的能力根基。”[4]高职院校在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应该全力打造“社会生活过程导向”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就应从社会生活的需求出发,构建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以锻造学生社会生活素质并使之获得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学会职业技能的同时能够自觉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5]。

4.“社会实践”的活动体系

高职院校应把社会实践、社会服务作为锤炼学生软实力的基本方法之一,因为高职学生许多软实力不是在校内课堂上习得的,而是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大舞台上才能获得的。因此,必须将高职学生“推”出校园,使之走进企业、社区、村庄等社会生活场所,在服务、交往、沟通等实践中树立自信、开阔视野、增长心智和陶冶情操。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应有目标、有计划、有安排、有任务、有实效,立足于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

5.“校园文化”的项目体系

通过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及其活动项目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受到校园文化底蕴的浸染,身心愉悦地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学会“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6]。在道德教育、文体比赛、趣缘活动、志愿服务和技能比武等系列项目中,使高职学生激扬生活情趣,洋溢青春活力,培育人文情怀;通过开展“沐浴经典读书会”、“美育论坛”、“艺术角”、“精品屋”,以及作品展、书展和“名家大师进校园”等活动项目,构筑起融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文化立人”的优良环境。产业文化、工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有利于高职学生增强质量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纪律意识和竞争意识,帮助他们形成稳定的人文素质、开放型个性特征,使之成为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的弘扬者和实践者。

二、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的效能评估

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的效能评估,是指高职院校对增强学生软实力的各种举措成效高低的分析评定,和学生软实力培育的质量检验,即对培育目标是否合理,计划和方案是否完备,组织机构、运行机制是否健全,学情把握是否全面,课程、活动、项目设置是否准确,软实力指标确定是否科学等进行综合诊断、评价。

1.评估原则

一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无论是对高职学生个体软实力的测评,还是对整体培育效能的全面把握,都要将相关构成要素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二是课程与项目相结合。把课程体系建设状况与项目、活动开展情况联系起来综合考察。三是自评与他评相结合。除高职院校自我评估外,还要邀请企业等用人单位和专业评估机构进行独立测评,以期获得较为客观准确的诊断。

2.评估实施制度

一是建立效能评估的实施细则及高职学生个体软实力的测评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建立高职学生软实力测评指标体系及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使评估指标和学生测评指标准确、科学、合理、清晰,便于检查对照,也使学生在软实力的自我培育中积极可为。三是建立高职学生软实力个体档案和评估档案。档案既有高职学生个体软实力的信息资料(如诚信信息、见义勇为信息、课业成绩、文体活动获奖证书、专业技能以外的考级证书等),又有高职院校相关部门的活动记载、制度文本等,还有“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资料,做到完整齐备、有案可查。

3.评估应用

对于效能评估反馈的检测结果,应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保证高职院校在学生软实力培育方面的理念、举措全面落到实处,认真考量需要调整、加强或改进的地方,使效能评估的结果成为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的“推进剂”。

三、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的策略

课程教学中的技术本位、信仰冲突中的传统本位、情感危机中的道德本位以及职业生活中的人文和艺术缺位,共同构成了新时期高职教育的“素质情结”和“软实力情结”。这是不少有识之士力主以素质教育为本,在高职教育中提升学生软实力、实现全面发展的现实依据。制订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策略,并积极组织实施,是推进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的关键。

1.确立软实力和硬实力

“两翼发展”的目标定位高职教育不是关于“只懂得工程而缺少人文修养”的“半个人”的技能教育,而是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软实力和硬实力是高职学生成长、成长的两翼,不能偏颇。一方面要强化软实力培育。这方面欠帐较多,又容易被忽视,效能检测的手段和方法亦非“即时”与多样。另一方面也不能弱化硬实力训练,否则就有削足适履之虞。任何把软实力和硬实力对立起来的认知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中,常常出现“叶公好龙”现象,即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如何让人文素质、艺术审美、社会交往、情感孝道等教育教学活动从边缘地带体面而有尊严地“回归”,或者说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大舞台上能够使之隆重登场,并置于舞台中央,而不是“跑龙套”,全仰仗基于“两翼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没有这样的目标认知,就没有软实力培育的宽阔视野、胸襟与境界;有“两翼发展”的目标定位,才有“两翼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与全面实施。

2.构建软实力培育的立体模式

软实力培育不是某一课程体系建设的单一问题,而是涉及到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方案、人才质量观等诸多要素,以及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基地建设、资源供给、活动安排等诸多要务的系列问题。因此,必须构建软实力培育的立体模式。一是建立软实力培育的组织架构,包括领导小组、教学及其活动机构,如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此组建了素质教学部、艺术教育中心等。二是对软实力培育进行顶层设计,确定课程架构、教学模式、活动基地、考核督导,以及资源库建设、赛项创新、社会服务、校企合作、成果鉴定与展示等。三是建立软实力培育的“三全”全员、全程、全方位制度,健全其体制机制,使软实力培育工程机构有型、运行有序、联通有路。

3.贯彻社会生活过程导向

以高职学生社会生活素质的提升为主要任务,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渗透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理念。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做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置专业课程、以“社会生活过程为导向”设置公共基础课程,目标明确,系统设计,打造基于高职学生综合实力培育的高职特色课程体系。二是以历史的、现实的生活情境为主线,以典型生活事件、生活场景、生活矛盾和生活任务为牵引,开发软实力课程与训练项目。三是以教会学生做人做事为根本任务进行教学设计与项目安排。四是以必修课、选修课为经,以校园文化活动、校企文化对接项目和任务为纬组建训练课堂。五是以提升学生生活情趣和生活品位为抓手,以方法、态度传授为要旨,以个性风格为魅力手段实施教学与训练。六是以与学生社团活动对接为平台,以教研、课题、项目、参赛、培训、社会服务成果为支撑拓展领地。如“人文素质与社会生活”课程以社会生活为主线,从生活的时空(历史与地理)、生活的雨露(文学与艺术)、生活的智慧(哲学与传统)、生活的操守(法纪与伦理)、生活的经济(当家与理财)到生活的健康(保健与养生)、生活的习俗(习惯与风俗)、生活的礼数(交往与礼仪)、生活的品味(名品与美文)、生活的庭院(休闲与扮美),为学生审视社会生活提供窗口。《高职学生1000个怎么办》一书的编写,则从解决具体生活问题的角度,着力培养学生学会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社会与自身成长成才关系的兴趣。

4.坚持自主、开放、集成、有效、创新原则

软实力培育应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训练、自我更新、自我提升为主,学校及其教师是软实力培育总体方案的规划师、指导者,提供信息咨询、释疑解惑、穿针引线等服务,即“学校搭台,学生唱戏”。软实力培育不是简单地“圈养”,应通过认知、鉴赏、探索、创新等具有丰富性、开放性、自主性的活动进行培育,不是封闭式的训练,而是在开放中共同提高,在交流中共同磨练,在合作中共同拥有。软实力培育的各种资源均应成为复合型、综合性的教育素材和培养平台,使其发挥集聚、集成效应。同时对高职学生的知识认知、思想教育、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的培养目标也应该是综合的,而不仅仅局限于单一学习任务的完成。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培育方式可能会因为流于俗套而成效低下,因而必须综合考虑形式的创新、内容的创新、机制的创新,从而构筑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的新平台、新方式。

5.树立高职学生自身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软实力培育应既着力于学生思想道德觉悟及其价值观、人生观的学习教育,又注重其日常良好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即内化于心,亦外化于行,做到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应教育学生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正确认知,又对自身软实力培育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做到知行并进、知行统一。

6.打造软实力培养活动品牌

软实力培育皆在为师生文化服务、为社区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塑造人格、培养才艺、彰扬个性、奉献社会的教育教学目标。善于打造高职学生软实力活动及其服务品牌,有利于调动高职学生对综合实力培育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主动地了解和吸收中外优秀文化成果,进而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生活情趣和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升,释放拥抱生活、热爱生活的正能量。同时通过对高职学生软实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制订与实施,树立高职学生软实力评价系统中的标竿人物,培养典型,形成示范效应。如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围绕“育人”这一根本目标,突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为其成长服务,在积极打造“红色校园、活力校园、书香校园、技能校园、公益校园”的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南通市文化品牌“濠滨夏夜”活动、社会实践小分队活动、社区文化活动。每项活动均有策划方案、实施办法与成效评价指标。高职学生综合实力是高职学生在职场和社会生活中的竞争力、生存力、生命力和生产力,是高职学生社会生活幸福指数的源泉。“高职学生由学生到‘社会人’,能否实现华丽的转身并积极地融入社会,重构充满活力的社会生态系统,事实上就是专业技能和社会生活素质蕴涵、累积的过程,是高技能高素质的职业者特别是‘社会人’的重塑和再造过程。”[7]说到底,高职学生软实力和硬实力关乎高职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高职学生软实力是其综合实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职教育是技能教育,又不只是技能教育,更为重要的还有人文教育、社会生活素质教育,因为高职教育缔造的不是工具、机器人,而是既懂工作又爱生活、既讲理性又重情义、既有技术又具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8]对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问题进行探讨,对实现高职教育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马斌 单位: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构建高职生软实力培育体系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140747.html

    相关专题:统筹城乡发展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投稿


    上一篇: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分析
    下一篇:文学地理学视域下边城意象概述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