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报 >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践探索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指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目标用户等主体按照市场经济机制,在共同价值观念和合作理念的指导下,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开展的诸如政策咨询、产品开发、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用户服务等一系列合作创新活动。这种协同创新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目标用户等利益相关主体在功能和资源优势上的协同集成与整合,更好地实现各合作要素的协同对接与耦合,更好地实现创新成果的协同生产与应用。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自成立以来,就始终按照“对接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将物流职业教育深度融入物流产业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加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行业企业、院校、科研院所和目标用户之间的多元协同与互动,在实践中构建了具有湖南物流职院特色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特色化发展道路。

一、建立机制,促进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的协同互动

1.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相关制度,从制度上促进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的协同创新学院先后出台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管理办法》《政产学研用项目合作办法》《政产学研用相关人员参与项目合作绩效考核与奖励办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果推广与应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切实从制度上来明确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在协同创新中的责任和义务,保障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的权力和利益。2.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工作机构,从组织上促进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的协同创新学院专门牵头成立了具有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职能的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了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在理事会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领导等担任顾问,学院院长担任集团理事长,各企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学院相关产学研合作目标客户担任副理事长或理事,从而建立了融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于一体的政产学研用相同创新组织机构。同时,在学院内部,成立了专门的校企合作处并兼任职教集团秘书处,全面对接和服务学院和职业教育集团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切实从组织上来保障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各项活动的开展。3.健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从机制上促进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的协同创新学院不断健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先后依托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等平台,建立了吸纳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沟通机制,定期召开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行业、企业、院校、科研院所和产学研合作目标用户参与的职教集团理事会和职教集团办公会;建立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机制、经费投入机制、人员互聘机制、成果共享机制、绩效考核机制、贡献激励机制和风险防范与管控等机制,切实从机制上激发和调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各相关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打造平台,促进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的协同合作

1.打造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平台,促进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协同创新学院实施了省部共建战略,即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建设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同时,学院在湖南省发改委、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商务厅等政府部门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行业组织的支持和指导下,先后吸纳了省内外40多家物流相关企业、20多所大中专院校和近10家科研机构,于2008年7月率先成立了湖南第一家经政府主管教育职能部门批准的职业教育集团——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打造了一个融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于一体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平台,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院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教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协同创新。2.打造物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平台,促进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在教育教学研究上的协同创新学院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湖南省教育厅相关职能部门和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行业协会、政府职能部门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和指导下,先后成立了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物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湖南省物流专业教学研究会和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等物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平台,建立了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行业、企业、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用人单位领导和专家组成的物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专家库,健全了物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常态化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物流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打造了一个面向全国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研究平台,有效地服务和促进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在物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上的协同创新。3.打造立体化物流产业服务平台,促进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在物流产业振兴发展上的协同创新学院以物流信息技术为引领,在湖南省经信委等政府职能部门和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与湖南星沙物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了一个融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服务流等于一体的为湖南省以及周边省份政府有关部门、物流行业、物流院校、相关研究机构、物流企业以及相关用户提供共享性资讯服务的综合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效地促进了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在物流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同时,学院还牵头成立湘流物流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为物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物流企业、物流院校和物流相关科研机构等提供物流产业调研、产业规划制定、业务发展咨询、员工培养培训等服务,从而打造了一个既服务各级物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又服务各类物流相关企业,还服务各类物流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立体化物流产业服务平台,全力服务和促进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在物流产业振兴发展上的协同创新。

三、开展活动,促进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的协同创新

1.深入开展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活动,有效提高了物流人才的培养质量学院利用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平台,在湖南省教育厅和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指导下,通过与省内外物流企业、物流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紧密合作与协同创新,深入开展了物流专业调研、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物流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物流专业教材开发、物流专业技能大赛方案研讨等一系列协同创新活动,有效地构建了一个以省级物流管理示范性特色专业群为龙头、以物流信息技术特色专业群、物流财经专业群和物流商务服务专业群等为支撑的物流专业(群)体系;着力打造了物流管理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物流信息技术特色专业、电子商务特色专业、会计(物流企业会计)教改试点专业等品牌专业;构建了物流业务流程模块化课程体系;完成了《湖南省物流管理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标准》《湖南省中职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考核标准》和《湖南省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标准》的开发与修订;建立了20多个企业名师(大师)工作室、20多家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和100多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发了“现代物流仿真实训系统”“智能物流体验平台”等物流教学系统;构建了“依托职教集团、校企深度合作、敏捷响应市场、柔性订单培养”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实现了物流人才培养与物流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学院也因此多次荣获“杰出物流教育创新院校”等称号,成为了全国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旗舰院校。2.深入开展物流技术研发协同创新活动,有效提升了物流企业的技术水平学院依托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限公司的技术力量与研发团队,在国家工信部、省经信委等政府职能部门和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等行业协会的支持和指导下,与湖南一力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承担了湖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项目——“基于SOA-BPM组合架构的智能敏捷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技术的研究”工作,并荣获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与国防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国科广电等知名企业合作,共同承担了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超高频电子标签芯片研制与产业化”的研究工作,并具体负责了“超高频电子标签芯片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示范”子项目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得到了评鉴专家的高度评价;独立承担了湖南省地宝龙集团“智能仓储系统”项目的研发工作,项目投产运行后,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体负责了江苏天赋力现代物流园的物流信息系统研发与应用服务等工作,确保了江苏天赋力现代物流园的畅快有序运行。自学院成立以来,通过深入开展以物流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先进物流技术研发与应用服务,学院先后通过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的协同创新,共承担了近600项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以及企业横向技术研发项目,有效地促进了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在物流产业先进技术上的协同创新。目前,学院已经成为了湖南省物流产业信息技术研发与服务中心、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示范基地、中国电信湖南省分公司信息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湖南省物联网应用技术工程中心、正逐步成为湖南省物流产业先进技术协同创新与推广应用基地。3.深入开展物流管理咨询协同创新活动,有效引领了物流产业的振兴发展。学院依托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湘流物流咨询与服务有限公司等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级物流行业协会的支持指导和牵线搭桥下,先后为江苏天赋力现代物流园、湖南省金霞粮食集团、长沙市金霞物流园等100家省内外物流企业提供了物流管理咨询服务;先后协助湖南省经信委、株洲市物流协会、怀化市物流协会等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举办了多期物流信息化培训班;先后多次承担了全国物流管理专业师资培训项目、湖南省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师资培训项目和湖南省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与服务专业师资培训项目;先后面向物流企业和大中专院校举办了50多期助理物流师、物流师和高级物流师培训班,共培训专业教师和企业员工2万多人次;先后参与了《湖南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湖南省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调研、起草、撰写和修改等工作;先后参加了湖南省A级物流企业评估标准的制定与评估、湖南省物流统计制度的制定和湖南省商贸物流的统计与调研等一系列活动。此外,还先后承担了湖南省经信委、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等一系列政府职能部门和科研机构的物流产业发展项目研究工作,从而有效地引领了物流产业的振兴发展,促进了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的共赢发展。学院也因此成为了湖南乃至中南地区物流企业管理与咨询服务、人力资源培养与培训、物流产业调整与振兴协同创新的引领阵地。总之,学院通过不断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着力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深入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学院政产学研用各相关主体的协同力和创新力,提高了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产学研服务能力,提高了学院在物流行业、企业和职业教育领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彰显了学院的示范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作者:张良 唐志红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社科学报论文详细信息: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践探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b/125274.html

    相关专题:互联网金融风险与防范 婴幼儿营养食谱1688例


    上一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问题及管制
    下一篇:防火设计与高层建筑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