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勒克莱齐奥小说《沙漠》的符号学分析

  摘要:勒克莱齐奥的小说《沙漠》围绕“沙漠”符号,讲述了两个独立的故事,其主线都是表现对自由幸福的渴望与追求,由此展开了对“沙漠”符号图景的定义与描绘。通过对“沙漠”符号图景的几个主要构分的解读,如特殊的存在符号(天),艰难的生存符号(路),神秘的矛盾符号(风),渴望的和谐符号(水)和魂牵的缺失符号(家),揭示作品的深层文化意义,使读者重新认识虽贫穷却充满尊严的沙漠,领悟古老文明的价值和意义,感受人与自然相通相融的和谐,体味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沙漠文明的精髓。
  关键词:沙漠;符号;法国;外国小说;勒克莱齐奥
  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2008年10月问鼎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当代法国文坛举足轻重的人物,被誉为“在世的最伟大的法语作家”。小说《沙漠》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被译介到中国来的第一部小说,1980年出版时便获得了法国保尔·莫郎文学大奖。《沙漠》的创作更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获奖公报上指出:《沙漠》中“包含有北非沙漠里一种已消失的文明的精美图像,这与移民到欧洲的人眼中的欧洲的图像形成了对比”。这种对比表现的是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和反差,引发着人们对非洲古老文明的关注和欧洲现代文明的思考。
  《沙漠》由两个独立的故事构成:一个讲述的是居住在北非西撒哈拉沙漠的蓝面人游牧部族为寻找理想家园,集体从南方向北迁徙,途中遭到基督教士兵的围堵和屠杀,在其首领马·埃尔阿依尼纳的带领下与殖民军队进行英勇斗争的悲壮故事;另一个讲述的是蓝面人的后代拉拉只身离家去法国大城市寻找幸福的种种失望和回归的经历。作者以西撒哈拉沙漠为背景,把北非人民反抗殖民主义的斗争和主人公拉拉遭遇西方文明的经历交织在一起,形象:也再现了非洲人民的生存境遇和对自由的追求。在作家笔下,沙漠是一个多元符号系统,一个充满艰难和希望的地方,一片被遗忘的自由的土地,远远超越了地理的范畴,被赋予了丰富的意蕴。作者从生态、自然、社会及人对幸福的渴望等主题入手,努力揭示弱势文化和弱势群体的存在危机和矛盾心态,唤起人们对文化冲突的关注,通过对符号意象场“沙漠”及其生活其中的人的刻画与描写,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弱势文明生存困境的代表性符号“沙漠”。本文试通过对“天”、“路”、“风”、“水”、“家”等几个物象的分析,揭示小说《沙漠》中“沙漠”的符号学意义和作家对弱势文明的同情,以及对其出路的探索。
  一、《沙漠》的符号图景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词指出,勒克莱齐奥“擅长表现断裂、诗意的遭遇和感官的迷醉”,他的创作,无论是主题还是风格都具有独特的魅力。他善于借助蓝天、阳光、大海、水、风等自然要素,“像作诗那样”写作,这使他的作品既充满诗意,论文代发http://www.400qikan.com富有梦幻色彩,又具有“完美的现实性”。勒克莱齐奥在接受《新观察家》杂志访谈时说:“我的作品永远是把我生活中的片段搬上舞台,因为我没有任何的想象力。”对他来说,“思想完全是客观的,现实催生思想,而不是思想表达现实世界中被想象的东西”,他认为作家的作用不是有意识地在他所描写的世界里提出某种道德观念,但作家的创作本身,作为一种行动,却“担负着某种道德价值”。他的创作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描摹,而是试图去揭示人在现实中“难以看清或难以意识到的东西”,进而使人思考。对他来说“词语是对现实的逼近”而不能直接表现现实,因而,他注重语言的寓意,追求用诗意的语言呈现现实,擅长在表现人的心灵感受的过程中糅合进大量的自然元素,形成了富有诗意的自然意象,从象征的角度阐释人物的行为及心理。在他的笔下,符号无处不在。这些符号和语言一样,不是事实性的,而是思想性的,指称性的,是由感觉到思想的升华,是对世界意义的解释,具有普遍性。作者通过艺术创造使人类情感符号化,这是一个对生命和感觉的个性化的领悟过程,是一种“运用符号的方式把情感转化为诉诸人的知觉的东西”。读者通过对这些符号的解读,构建出一个“潜在的现实世界”。因为艺术家是自然形式的发现者,符号论美学把艺术视作一种符号的建构和展现的活动与过程,一种对客观世界的情感凝结与互动。
  从符号与世界的关系看,符号既是显示世界(实在)的意义的媒介,又是对世界(实在)的一种能动的“再解释”和新的发现。艺术的目的是创造某种情感的符号,即作品的情感,一种生命的形式或生命的存在方式,能够使我们看见平凡事物的真面目。艺术家是创造理想符号和美学符号的大师,他们运用自己丰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心灵,驰骋想象,使艺术的符号成为一种感性的具体符号,虽然不是推演的符号,却充满了概念的魅力,所谓情、景、理合一。小说《沙漠》中的“沙漠”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符号。它是小说的核心符号,与“天”、“路”、“风”、“水”、“家”等核心要素构成“沙漠”符号的意象场。作者通过两条叙述主线将它们整合为一个整体,并赋予它们一种审美的意义,使它们有着内在的逻辑性,即“天”一“路”[‘‘风”、“水”]一“家”。这里,“天”是人们的希望和航标,“路”是他们寻找幸福家园(“家”)的途径和过程,而“风”、“水”是他们在寻找途中所经受的磨难与安慰,家是他们的归宿。它们与沙漠构成一个完整的多元符号体系,通过对这个符号及其要素的解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洞彻作品的文化内涵,感受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体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二、特殊的存在符号——“天”
  符号素“天”,在小说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构成小说人物不畏艰难,坚守信仰,守望希望的标记。当沙漠人遭遇挫折、痛苦和不幸的时候,是天给了他们希望、安慰和勇气。
  蓝面人游牧部族在其首领的带领下从南方向北迁徙,途中遭到基督教士兵的血腥屠戮,成了“藏匿和逃亡的人们”,他们忍饥挨饿,历尽艰辛。在沙漠途中,疲倦、干渴和饥饿折磨着他们,“基督教士兵冲击商队,抢走奴隶”,“包围营地,杀死反抗的人们”。在灼热的太阳下,在敌人的枪弹下,在高烧的折磨下,无数人被夺走了生命。我们仿佛看到,一群皮肤黝黑,精疲力竭,衣衫褴褛的男女在茫茫沙漠中艰难跋涉的悲壮画面。但是,蓝面人“是在沙石、风暴、光明和黑夜里生长的男女”,“四肢经受了大自然苦难的磨炼”。他们没有停下脚步,没有因此而悲观,失去希望,因为在高原的天空下,仍然有星星在闪烁!对自由和幸福的渴望,鞭策着人们永不停息地翻越千山万壑,“一直走到太阳升起的地方”。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勒克莱齐奥小说《沙漠》的符号学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3933.html

相关专题:简报范文 简报 工作简报范文 简报模板 活动简报范文 简报格式范文 活动简报 安全简报范文 会议简报范文 会议简报 包头医学院学报官网 sci论文代发


上一篇:周梅森政治小说创作论
下一篇: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独立与“双翼”舞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