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管窥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教参管理系统

1高校图书馆教学参考资源管理系统调研

1.1高校图书馆教学参考资源的服务现状

本文以211高校图书馆为主,结合国内外其他高校图书馆,对其网站上的教学资源系统的特色进行调研,着重挖掘系统提供的教学参考资源服务的内容、类型、服务方式、系统的功能特点及提供的个性化服务等,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截止2013年3月,国内112所211高校图书馆,有49所高校图书馆网站设有教学参考资源栏目,18所高校有自己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48所高校参与了calis、jalis等联合体教学资源共享建设。也就是说国内211大学大多数图书馆已在其网站上,开始了数字化教学参考信息服务,16%的高校开发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还有些高校及开发自己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43%的高校参与calis、Jalis高校教学参考共建共享。

1.2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特点

1.2.1管理系统开发方式

国内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教学参考服务的水平不一,各个系统各具特色。目前教参系统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在Calis、Jalis、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管理中心领导下联合开发的教参系统,使用同一平台、联合服务、成果共享、信息定期更新的运作模式,主要是收集各高校的教学参考信息,为用户提供书目和部分全文电子参考书信息;第二类是图书馆自行开发的教学参考管理系统。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大、港台地区及国外高校图书馆等图书馆使用的教学参考书模块,读者可以依据授课教师、课程编号和课程名称等来查询本校教学参考书信息,并提供OPAC书目信息检索功能,其中部分书籍可直接链接至馆藏电子图书全文。联合开发的教学参考管理系统是一个通用系统,可以节约系统开发成本,各所参建高校使用统一的平台录入收集数据,既可以为自己本校的师生服务,同时也能够将数据传输到中心系统,为其他参建高校的师生提供服务。但共享的信息资源,难以反映各高校的特色,与课程相关的信息基本没有,对高校其他教学资源的整合也比较少。学生无法在此系统上查阅任课教师、所属专业、学院、开课时间等一些信息的介绍。自行开发的系统一般能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特别是将教学参考信息和信息服务与学校选课服务网无缝融合。教参系统的信息更新非常重要,必须依靠教务系统、教师和学生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1.2.2资源内容及类型

就系统收录的资源内容来看,大部分系统收录的是教学信息和教学参考资料两方面的内容,教学信息包括: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相关信息、教学大纲、任课教师情况。教学参考资料包括:课程的中外教材、教参、课件及整合网上免费的教材资源、教学资源、精品课资源等。就系统收录的资源类型来看,传统类型主要是通过OPAC链接到图书馆纸质图书或提供教参书的书目及电子全文。随着数字资源的不断增长,教参系统可提供的类型也越来越多,如中国科技大学图书馆平台还提供数字化的期刊、论文、资源库、课件等资源;华东理工大学提供部分有关的化学、物理、数学的考研试卷[8];武汉大学法学院还提供课程介绍、著作摘选、案例精选等内容[9];清华大学提供书评信息、推荐及反馈信息、南师大提供电子教案、毕业论文信息[10];河海大学提供多媒体课件、精品课程、课外阅读等信息[11];厦门大学教学辅助系统可以布置和接受作业,给作业打分[12];普林斯顿大学提供的资源类型包括图书、视频、日志、音频[13]。国外图书馆每学期更新课程、授课教师、授课大纲、参考书等信息,教师还可以上传各类与教学相关的文件和信息[14]。

1.2.3管理模式

由表2可见,国内外高校教参系统目前可实现的主要功能及管理模式主要有:一是教参系统和教务系统的链接。目前国外及国内部分教参系统,都可以实现课程信息查询和教参书查询。可按照教师、课程名称、课程代码、书名、作者查询等检索相关信息,包括参考书的详细记录、馆藏书目链接、课程详情、在线访问电子书图书馆数据库,用户能通过系统完成查看、预约、借阅本馆教参书等功能,也能链接区域联合体借阅平台联合体到电子教学参考书[15];二是系统交互功能及网络社区服务。目前的教参系统越来越多地考虑到用户的参与与互动,如中国科技大学以数字图书文献资源和教学科研信息为基本元素和沟通桥梁,融合了多项图书馆参考咨询和信息服务,对于教参资源的评注、讨论、推荐、使用反馈,用户通过该平台,能查阅到学长或其他同学对自己所学课程所推荐的参考书和文献,也能迅速地了解自己感兴趣专业的相关文献和参考资料。提供教师入口,教师可更新课程信息及教参书信息、课件、讲义。教参系统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用户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参资源,用户与系统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起到重要的作用[14];三是部分系统还提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在线、离线及各类终端,包括Pc、Pad、智能手机等,支持教学参考资料的电子版全文阅读。

2数字化教参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

2.1信息传播模式分析

2.1.1拉斯韦尔模式

美国政治学家Lasswell于1948年在《传播的社会职能与结构》一文中,对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早期的传播模式“5W”传播模式,即:谁(传播者)-说什么(传播内容)-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媒介)-对谁(受传者)-取得什么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模式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5个要素,数字化教参服务适用该传播模式来进行研究。

2.1.2奥斯古德-施拉姆的传播模式

这一模式是由奥斯古德首创,施拉姆于1954年修改后提出的。主要讨论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行为,其中编码相当于发送信息,译码和释码相当于接收信息和理解信息。这一模式描述了传播者和受传者在交流过程中的互动并突出了双方地位的平等。在数字化教参系统中,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能动的主体,双方又总是处于不断的互动之中。根据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的传播模式,本章重点以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过程的互动方式为中心研究数字化教参系统的传播效果,找出亟待解决的问题。

2.2建设适合本校的教学参考资源全文库

目前教参系统中的存在着本校教参信息不全以及部分资源只有书目,无数字化全文,缺少教师的课件、讲义、作业、视频等数字化教参信息。图书馆亟需开展多类型教学参考资源的数字化及特色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上传。在资源数字化问题上,要对没有全文的教学参考资源,在解决好电子化的版权问题之后,可集中收集、整理并数字化;充分发挥联合教参平台的优势,完善和丰富教学参考资源。在教参资料的搜集方面,可通过与教务处、相关院系联系获取,或者通过和教务系统的链接,给教师提供个性化教学资源上传的窗口,教师可以通过该窗口向系统增加或更改教参信息,保持教参数据库使用的活力[15]。除此以外,教师可根据需求,有权限的让读者下载这方面资源。对于本校特色的教学参考资源可集中进行数字化工作,让本校读者可以通过教参系统进行全面的自主学习。

2.3开发个性化服务平台

随着数字化教参资源的日益丰富,教参系统应从“以站点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发展。不但要有针对所有用户共同感兴趣的信息和服务,更要不同用户开发个性化服务。除开发论坛及互动功能,供用户讨论问题、推荐参考书、课件、分享教学资源、教学课程、讲座信息外,还要提供在线提问,在线作业,在线解答问题,在线批改作业[16];还可以建立用户群组,群组让具有相同兴趣和同一课程的用户进行小范围的通信、交流、协作,如教师创建某班级为一个群组,则教师可以在该群组发布消息,布置作业,进行群体讨论等[17]。同时平台需根据用户浏览或检索所的习惯,推荐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随着校园无线网络的覆盖以及高校用户笔记本电脑、PAD、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图书馆应该顺应新形势提供教学参考资源的移动阅读,让用户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使用各种移动阅读器方便地获取学习资源。

2.4教学资源的整合及共享

通过多种方式的资源整合和共享,通过读者的参与,实现课程参考书的共建共享。在教育资源整合及共享的实践中,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网络课件开放工程(OCW)是学校间资源共享的一个典型。它是由麻省理工学院教育技术委员会设计、开发与管理,整合多所高校在教学实践中的课程资料,将其放在互联网上,供广大学者使用。从2002年50门课程,到2010年超过2000门课程共享,为全球各地的学者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从2011年开始,开放课程的学习网站尝试为独立的学习者设计相应的学习课程[18]。共享的精品教参资源是教参系统的重要补充,各高校图书馆在做好个性化教参服务的同时,可将网上共享资源整合到系统中去。

3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数字化教参系统,在支持新型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管理模式应集教参信息及教学信息为一体;应利用现代理念和先进的技术,兼容多类型资源;提供社区互动及个性化服务以及多终端用户、移动图书馆服务;通过资源整合和共享,及读者的参与,实现课程参考书的共建共享;教师可参与课程选择与管理教学参考资料,学生可一站式获取所选课程指定教学参考资料。

作者:秦萍 杨兰芳 王锐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管窥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教参管理系统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106207.html

    相关专题: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商会


    上一篇: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篮球教学现状
    下一篇:采煤工作机电设备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