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分析

摘要: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为首要目标。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也在思索应如何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高职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该文从高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着手,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在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可相互渗透的基础上,探讨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有效措施,以期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同时,全面提高高职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931X(2016)01—0021-04

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在此使命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了其义不容辞的任务——培养适应高职教育的高素质人才。职业能力分为核心与特定两方面的能力,特定能力是相对于各种行业所需的特有职业能力,而核心能力是职业能力最基础部分,它是人们从事职业所需要的可持续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其定义为八项内容——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外语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由此可见,职业核心能力亦是高职学子适应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需要在大学期间培育、锻炼与提升;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两者可否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以提高教育成效,促进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摆在了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宋三弦出了本书——《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一度引起社会的一片哗然。此书以一线招聘人员的口述实录,点评大学生就业失败的个案,描述了老板、CEO、人事干部在辞退大学生时的无奈与惋惜。他们表示,大学生拥有高学历、高技能,但其最基本的素质如踏实、谦虚、耐心等却被抛之脑后,不善于与人交往、较难主动融入群体等。此书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培育高知识、高技能人才的同时,素质是否被忽略了?此书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其确实点出了现实中教育所存在的一些弊端。“教书育人”,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可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但现实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未导入职业核心能力,关联甚微

时至今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已基本成熟,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自成体系。但究其与职业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却是关联甚微。高职院校培育的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其内在的培养目标需要培育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的教学需求要求导入职业核心能力。首先,从理论上来说,高职教育需要培育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就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导入适应职场、适应社会的职业核心能力;其次,从实践上而言,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与感染力,需要导入职业核心能力,突出“实践本性”、“能力本位”;再次,从效果上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导入职业核心能力,相辅相成,知识与能力共进,能有效地提高高职生的学习成效,进而提升个人素养。

(二)职业核心能力未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效欠佳

笔者曾做过调研,问高职学生知晓《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与否,基本回答说不知,这个答案是令人惊讶同时更令人担忧的。高职院校目前开设“职业核心能力”相关课程,有《职业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但学生仅知此为一门课程,以为是一门普通的基础课程,却不知此课程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开设与授课未能达到其预想的成效。职业核心能力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与之融会贯通,使课程变活、变通。首先,从理论上而言,职业核心能力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上更为系统、内容上更为全面。职业核心能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一致、内容相通,如能相互渗透,统一规划,两者将相得益彰,取得更大的成效;其次,从方式上而言,职业核心能力需要载体来实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恰好是其最为合适的载体,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传授与实践,使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了更大,更广的平台,更富有生命力。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相互渗透的理论依据

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关于“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同时明确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目标一致,相互渗透的应然之举

马克思指出:“个人全面发展就是使人们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2]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高职教育的目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目标很明确——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进而提升他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培养高职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意在培养他们的方法能力和适应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和改造世界。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和提升高职生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故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应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二)方法相似,相互渗透的可行之举

“相似论”属于哲学范畴,意即客观事物存在同与变异的辩证统一。客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同与变异,只有同,才能有所继承;只有变异,才能向前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上,“异”是必然存在的,但应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的“同”也促使两者有所继承、相互渗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在知识的传授上,不仅需要教学灌输,还需要实践演练、运用;在知识的收效上,不仅需要显性课程的传输,更需要依托隐形课程的熏陶;在思想的提升上,不仅需要外在的教育引导,更需要内在的示范、提升。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在培养的方法上存在“同”,可相互渗透,以继承促成效。

(三)内容相通,相互渗透的必然之举

“相通”,字义为彼此沟通、连通,互相通融。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内容存在相通共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对高职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提升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具体包括道德观教育、政治观教育、法制观教育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是高职生适应职场的方式方法和能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是相同的,如培养学生从事职场的道德情操、适应能力、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内容是共通,可相互渗透、有机统一,从内容的整合而言,两者相渗透是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之举。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的目标一致、方法相似、内容相通,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能有效提高高职学子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基本素质,而将职业核心能力与之相融合,对学生而言,这不单单是两门素质教育课程的简单合并,而是一个无形的资本培养的整合,是全面发展、提升素质的核心因素的融合,融两者之长处,提个人之素质。

三、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举措

在高职教育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结合起来,理顺其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统一目标,将能更好地提升育人成效。在改革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作为核心来展开教学与实践,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配合,突出高职特色、职业道德素养之前瞻性与可操作性。

(一)课程设计的有机融合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上,巧妙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结合,突出高职学子的职业性、行业性倾向,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构建以社会需求、职业教育相协调的包括教学内容、目标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计,从教学目标、内容设置、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引导等作部署,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职业核心能力有机融合在一起。首先,在教学内容上,以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为重点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计,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从而实现教学内容、能力培养的多方结合;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本,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融合,从填鸭式的灌输传授转向重视对学生的态度、情感、能力等的开发、培养上,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可采取案例分析法、辩论法、观摩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提高教学成效。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设置,在分析、把握知识体系、能力素养的基础上,可提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综合素质教育为基础”的课程模式,提倡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性教育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多设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之间的“接口”,合理设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能力链条”。在教学方法上可尝试“校企同步培养”,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使课程教学落地,入脑、入心,更面向职业、贴近社会。

(二)实践教学的贯彻落实

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拓展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既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又有利于扩大教育的受众面,是课堂教学必要的延伸,是践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通过实践教学可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增强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可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首先,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请进来、走出去”,请企业的管理人员、生产一线的员工进校园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实践教学,或带学生进入企业,亲身感受企业的文化、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所需的职业核心能力,以“校企”的互动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效;其次,抓好教学演练项目。实践教学,可以以任务为驱动、以演练为载体,注重培养、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节选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安排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演练方式挖掘、升华内容,在提高教学成效的基础上,增强学生与人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道德”的演练实践教学中,可邀请企业人事部门干部“进课堂”,以具体事例与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了解社会、企业的用人标准,尤其是在职业道德方面所看重的能力与素养,寻找自身差距,进而思索应如何学习、提高以解决不足、提升自我,这些问题将会在灵活的、轻松的面对面氛围中得到问题的发现、分析及解决,学生对此思索、提高的过程即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过程,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所邀请的企业人员最好是专业对口的企业,这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并非难事,此环节应是可行且必须的。

(三)工学结合的有效渗透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按照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大胆进行改革,将现代职教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贯穿教学的全过程。[3]高职教育以应用性而彰显高职特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能灵活地根据社会、企业的需求进行调整、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可大胆创新,工学结合,与社会接轨,共同培养、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养。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仅于一年级、二年级授课,三年级的教学重点在实习,与企业对接、联系较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可大胆创新,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落地于社会、企业的工学结合环节上,采用分段式培养模式,可在“订单式”培养阶段加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在做中学、在学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采取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有效地提高高职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高职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由来已久,此模式大多数的模式为一年级、二年级在校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三年级可到企业,边学理论知识边实操提高。在此,应大胆创新,在此重要的实操阶段,“德”与“职业核心能力”也应落地,在知识与技能提高的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能随之配套。如三年级时期,学生所面临就业问题,需了解当前国家就业的政策、就业相关的法律等,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恰好能兼容其中,使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相结合,将“职业核心能力”的系列能力一一得到培养、锻炼、提高,有效地提高高职“工学结合”的实质成效。

(四)评价体系的配套实施

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评估及测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规范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及时反馈教学成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的目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体系应相对应地兼容创新,在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实际落地之际,应考虑社会、企业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评价。首先,重视“教—学”环节的效果评价。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既重视教师的自评、互评也应重视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评价,客观分析其权重,不以偏概全;其次,重视“知—行”环节的效果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的评价,可加入企业方的评价。如实践教学中加入了企业的环节,则可由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能力等给予评定,任课教师根据企业反馈的成绩,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学生总评的成绩,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激情与效率,达到“多赢”的成效。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体系,可科学、全面、客观化,以“知”为出发点,以“行”为落脚点,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高职教育的评价体系一直处于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但也较为狭隘,仅考虑学校、教师方面的评价体系,当然,在近几年的完善中,加入了学生的评价、教学督导的评价,使整个评价体系较为客观,但尚未全面。高职教育突出“高技能”,应加入社会、企业的评价意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客观、全面地进行评价,以达到实质性的提高。以职业核心能力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可充分加入专业实训、实操、演练等企业方所提供的相关成绩,丰富、壮大评价体系的内涵,使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更能落地并卓有成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具有内在的联系,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成效,故此,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积极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推动、促进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建设,寓教育于课堂和实践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Z].教育部,2006:11.[2]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们出版社,1971:243.

[3]顾艳霞,杨小燕.谈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江苏社会科学,2010:30-33.

作者:何小梅 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106486.html

    相关专题: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西部资源股吧


    上一篇:互联网服装品牌营销方式
    下一篇: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公司财务管理对策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