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通信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探索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交流”的意义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是通过发挥“小班讨论”的优势,弥补“大班授课”的不足,让师生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激发灵感、产生智慧、答疑解惑,实现教学相长。这种知识“传输式”与“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真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作用。经过5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取得了突出成效,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小班讨论”后的“大班交流”十分必要。一是可以使不同的小班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和借鉴,开阔思路;二是使主讲教师对整个教学大班的讨论情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便于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三是使班级的组织力、动员力和凝聚力得到强化。“大班交流”环节是展现班集体风采与竞争力的舞台,为了使本班有突出表现,每个班都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凝聚集体的智慧,交流汇报的内容丰富充实,形式异彩纷呈。“大班交流”对整个“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环节而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交流”存在的问题

1.部分同学参与度低。“大班交流”实践的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这堂“集体交流课”成了各班班长或者学委汇报的“个人展示课”,部分同学对总结交流漠不关心,对汇报的内容不理不问,只顾埋头做自己的作业或看其他学习资料,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这部分学生参与度低,也导致“大班交流”缺乏台上台下的互动,课堂气氛沉闷,使“大班交流”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2.个别汇报同学准备不够充分。个别班级的总结汇报表现为应付差事,流于形式,将小班讨论的内容泛泛地罗列展示,观点零散,缺乏全面的总结提炼,对听众的吸引力不强。一部分客观原因是负责汇报交流的同学的理论功底不强、表达能力有限,更主要的原因是“大班交流”的形式比较呆板,不具备强大的吸引力,没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只成为汇报同学额外的差事甚至被看作是负担。3.汇报和互动超时。“大班交流”过程中,好的讨论主题和精彩的汇报往往会超时。一方面由于汇报同学缺少演讲经验或总结提炼能力,尽管教师在提前布置“大班交流”时一再强调遵守汇报时间,大部分汇报同学还是会超时;另一方面,当汇报内容引起听众兴趣,形成互动之后,提问和回答环节都会占用较多时间,导致“大班交流”无法在2课时时间内按进度完成。4.观点交锋过于激烈。在各班的“小班讨论”中,很难避免观点偏激或立场尖锐对峙的情况出现,当这些观点和对峙拿到“大班交流”课堂时,很可能会进一步演变为班与班之间的激烈对抗。“大班交流”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深入交流的同时,也给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掌控课堂气氛带来了一定的难度。5.讨论主题分散,点评困难。通常“小班讨论”的大主题由课程组事先统一确定,任课教师布置后,具体的讨论题目由班级同学自己确定。“大班交流”过程中经常是6个自然班讨论6个甚至更多的问题,绝大多数问题都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复杂的认知角度,也有一些问题和社会现象并不为大家所熟知。一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思想水平是一个考验,另一方面也给教师统一点评造成困难,全讲、全评时间有限,不讲、不评又缺少必要的引导。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交流”的实践经验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具体的“大班交流”教学实践中,尝试做了以下几点改革和调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执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年,我们的体会是大学生具有无限的潜能和创造性,对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有着厚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键在于能否被合理有效的激发和引导。好的课堂宣讲教育固然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大班交流”环节的激励机制和有针对性的奖励办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对国家社会的关注程度。在我们的“大班交流”环节中,激励机制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大多数学生最为关注的平时成绩,一部分是荣誉和实物奖励。在平时成绩方面,为鼓励“大班交流”总体水平的提高,我们采取了对全部参与“大班交流”汇报总结前期筹备工作的同学予以平时成绩加分的办法,加分的对象包括协助汇报人做“小班讨论”发言记录及整理、摄像、制作PPT、搜集资料的同学等,以及汇报者本人;汇报者另加计平时发言成绩;对互动环节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同学分别计入平时发言成绩;对发言和回答问题精彩的同学加计“小班讨论”总成绩;对“大班交流”汇报及互动精彩的班级,“小班讨论”总成绩班级集体加分鼓励。荣誉和实物奖励是2012年春季学期我们刚刚实践并取得良好收效的办法。“90后”出生的大学生荣誉心和物质欲都很强,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三个教学大班中组织了有奖“大班交流”活动。具体办法是从每个教学班的6个小自然班中评选出3个胜出班级,根据实际汇报情况,可设置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或一、二、三等奖各1个。评选的原则根据汇报班级的发言水平、PPT制作水平、讨论主题的难度、讨论的理论深度和答辩环节的全班表现等5个要素,由6个自然班各自推选1位学生评委与任课教师共同组成7人评审小组,认真打分,公开唱票。由于本学期是试行,两次奖品分别由任课教师自费出资选购了学生们喜爱的巧克力和签字笔、圆珠笔。按奖项的等级不同准备了不同规格的桶装巧克力和不同价位的签字笔、圆珠笔,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关于奖品,还可以采用更具有保存价值和意义的纸质证书、合影留念、学习用品等。最后的颁奖环节模仿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各种颁奖典礼,播放颁奖背景音乐,配合灯光和PPT背景,指定颁奖嘉宾,由获奖班级代表领奖之后发表获奖感言。颁奖环节成为“大班交流”的高潮,为“大班交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种激励机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听众“打酱油”,又增强了汇报小组同学的责任感,避免了应付差事。汇报学生纷纷表示自身责任和压力重大,肩负整个班级的荣誉,甚至称此次“大班交流”为“华山论剑”,誓为荣誉而战,奖品虽小也志在必得。因此,2012年春季的“大班交流”比起以前的“大班交流”精彩程度明显提高,PPT制作精美,汇报交流总体上非常出色。2.设置互动环节早期的“大班交流”,由于时间所限,往往只采取学生汇报和教师点评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听众参与度低的情况发生。近两年,我们尝试了在“大班交流”实践过程中增设学生互动环节,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听”和“说”。汇报的学生发言结束后,听众可以自由提问,问题可以由汇报人解答,也可以由汇报班级全体学生群策群力共同解答。由于设置了平时成绩和荣誉奖励,无论是听众提问的积极性还是班级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都有了显著提高,问题的水平和深度也经常出人意料。对于比较难的讨论主题,教师本人也可以主动充当提问者或问题解答者,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互相启发。互动环节是“大班交流”的关键环节,每个班级同学对本班“小班讨论”核心问题的认识都是在这个环节中得以深化和升华的。经过互动环节的热烈讨论甚至是辩论,很多学生对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关注的突出问题的看法都变得更加全面、客观和理性,尽管观点还显稚嫩,深度依旧有限,但仍然实现了“小班讨论”和“大班交流”引发学生探究思考、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3.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及驾驭课堂的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政治素养,还需要广博的社会知识。在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关注和讨论的很多事情可能是我们并不熟悉甚至闻所未闻的,因此,“大班交流”对教师来说既是学习的机会,又是经受考验的时刻。从温总理的政改新政到国际金融危机,从“杜甫很忙”到“乌坎现象”,从“普世价值”到中美军事实力较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学习和了解的内容永无止境。只有在扎实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勤阅读、常思考,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广泛浏览新闻信息,了解各种社会思潮,才能做到和学生“平等对话”,才能成为他们思想上的导航者和领路人。驾驭“大班交流”课堂的能力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又一项考验,通常教师需要掌控的主要是汇报的时间、问题的难度、互动的组织、观点的点评等四个要素。第一,在时间上,通常每个班汇报同学的发言时间应该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需要提醒发言学生注意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举手示意或闹铃等方式有效提示。在尽量保证学生发言完整性的前提下,根据发言学生的发言进度和表达情况酌情提示,避免粗暴打断发言和影响发言内容的连贯性,尤其对于台上表现紧张的学生要予以适当的语言提示和口头、眼神鼓励。在互动环节的时间上,对于关注度比较高的主题,适当控制雷同问题提问的数量,帮助提问学生将类似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同时协助回答问题的班级将回答内容尽可能条理化、简洁化。第二,在问题的难度上,对于有些尖锐的、难以回答的问题,教师要给予解答;对于明显偏激的观点和错误的答案,教师要予以引导和纠正。需要明确的是:我们讨论和交流的目的并不是必须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或者答案,很多复杂的社会问题也不是用几条简单的答案或判断对错就可以论断的,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立场和角度去关心国家和看待社会,积极面对人生。第三,在互动的组织上,经验表明,每个班级汇报后提问的问题最好不要超过4个,2个左右的关键问题最好,回答每个问题的学生最好不超过2个。当提问的问题深度有限时,教师可以补充提问;当回答的内容未能切中要害时,教师可以补充回答。避免就事论事只谈表面,也要避免争论不休,极个别尖锐的、时间所限不能在课堂进行深入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入讨论,教师可以适当参与。第四,在点评环节上,争取做到精点、精评。教师要认真记录学生的汇报内容和互动环节所提的问题,在总结的同时将问题加以分类,选择重点问题和关注度高的问题进行点评。点评过程中注意把握积极引导的原则,尽量言简意赅。对于那些教师只能提供看待问题的立场和角度、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应该在充分肯定学生的见解的同时,放下教师的架子,表达教师个人观点,将自己和学生放在同一位置,允许学生批评指正,以平等的姿态共同探讨。

作者:刘娜 陈晓晖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更多通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探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txlw/148819.html

    相关专题:水产论文 西安翻译学院教务网


    上一篇:新时期国际经济法理论研究
    下一篇:即兴舞蹈幼儿素质教育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