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地域性语言影视作品论文

如《唐山大地震》里主要角色李元妮、方达等说质朴地道的唐山话,徐帆扮演的元妮那句“没了才知道没了”,用唐山话特别有味儿,一个现实版的唐山女人,不假不装;影片中出现的典型的“中”字,不偏不倚,不上不下,掷地有声,是唐山人抒发感情,表明爱憎的语言标签,使唐山人是非分明的性格跃然屏幕。如果用普通话说出,语言的艺术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也不能流露出话语间的真情实感。电影《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平原的白鹿村为背景,整部电影的对白都是陕西方言,有很强的代入感……这些作品由于受到故事发生地点的限制使用方言,使其语言有了地域性的艺术特色。再如张艺谋执导的《金陵十三钗》,很浓的南京话更加真实地再现了那段历史。影片中无论是妓女还是女学生,张艺谋绝大部分是从南京当地挑选演员,选角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具备一定南京话基础的本土演员,选出来的演员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老南京话培训,人文方言专家丁少华担任《金陵十三钗》的南京话指导,教给演员们土得掉渣的南京话。比如求孩子们不要跳楼的场景,玉墨姐妹们的对白:“我有一个办[puo]法,我替你去[k‘i]!”“对,姐姐[[tsei]们替你们去[k‘i]!”“小妹妹不要做傻[tai]事哎!”“去[k‘i]”是南京话里面的入声字,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地道的南京话引起了南京人的强烈共鸣,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性与历史感,有一种纪实的艺术效果。影片中妓女们还用苏州评弹的演唱方式演绎了歌曲《秦淮景》,苏州话的唱词别有韵味地展现了秦淮的繁华、金陵的古韵,歌词中提到的瞻园、白鹭洲等南京风貌,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使人们对南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升了整部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一、影视作品为了塑造某个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特征,个别角色使用方言

在很多历史剧中为了刻画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等领袖人物的形象而保留方音,这些伟人形象从荧幕深深走进老百姓的心中,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我们怀念伟人,不仅熟悉他们的外貌,也熟悉他们的声音,如果他们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与观众的距离便远了许多,使作品中伟人形象的塑造大打折扣。[2]近年来的电影如《人在囧途》里的王宝强,说一口地道的河北乡音,活脱脱一个土里土气、憨厚老实的打工仔形象。《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极品大学生黎维娟的前男友穿着土气,当他提着编织袋来找黎维娟的时候,俩人的河南话对白让分手这场戏分外有亮点。《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房东黄太来自台湾,说一口平翘舌不分的“普通话”,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真切的印象。《厨子痞子戏子》里黄渤扮演的角色说一口山东方言让他的痞子形象跃然荧屏……人物的语言与其性格、风度、情感、气质紧紧联系在一起,一句方言往往让观众深深地记住这个角色,使语言成为人物标签,让影视作品塑造的人物更加生动,活灵活现,亲切自然。

二、影视作品使用地域性语言的优势

影视传媒视域下语言的地域性艺术更多地反应在使用方言方面,我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不同的语言风貌体现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导演宁浩对电影中方言的运用情有独钟:“使用方言进行交流的人们,他们本身的生活都与当地文化形态密切相关。我们不能放弃‘方言’这块肥沃的土壤,方言中折射出的现实生活才是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根据剧情的需要在作品中恰当运用地域方言,就如同给作品注入新的元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带来了诸多好处。其一,原汁原味的语言使影片逼近真实,凸显了当地的风骨和民俗。影视作品本来就是生活的再现,用语言营造出来的生活化环境使观众仿佛置身剧内,容易引发真切生动的感情。管虎导演的电影《杀生》,讲述了在西南地区寨子上发生的故事,全片几乎都使用四川方言,原汁原味地展现了当地风貌,诡秘的剧情配合着当地土话让影片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冯德伦执导的电影《太极》里有不少河南方言,电影就在河南陈家沟取景,影片还原了故事里最真实的陈家庄,展现了当地风情和人们实际的生存状态,增强了电影的空间感。其二,方言使对白语言质朴地道,折射出民间草根文化,乡音让该方言区的观众感觉熟悉亲切,更有认同感。[3]一部充满生活气息的四川方言剧《山城棒棒军》红遍了大江南北,川渝地区观众感觉台词亲切熟悉,能够在影片中找到共鸣。方言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流露着川渝地域文化特色,也使该剧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和口碑。其三,方言使语言俏皮幽默,增加了作品的喜剧性,达到娱乐大众的“笑果”。宁浩的作品《黄金大劫案》中东北腔的台词给观众带来了不少笑料,赵本山主演的乡村爱情系列剧里,真实、本色的东北方言把象牙山村的家长里短、恩恩怨怨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呈现出来,周星驰导演的喜剧《西游:降魔篇》里一位驱魔人的方言营造了轻松调侃的氛围,与喜剧效果相得益彰……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些作品,如经典的哑剧《猫和老鼠》和卓别林的作品,被配上了多地方言后,令观众前仰后合、忍俊不禁。充分说明了地域方言的幽默力量,看电影电视剧本来就是让观众获得愉悦的享受,巧用语言艺术让大家轻松一笑,未尝不可?[4]其四,影视作品的语言不单单起到交流的目的,有时还传递了其他非语言信息,增添了额外的艺术效果。香港地区拍摄的很多粤语电影在内地播放时配了标准的普通话,配音以后有的地方失去了原有的幽默,让观众觉得索然无味。比如影片《行运一条龙》中,舒淇向吴孟达提问“:白猫什么颜色?”回答“:白色。”又问:“黑猫什么颜色?”回答:“黑色。”又问:“熊猫什么颜色?”回答:“哈哈,骗不到我的,熊猫是黑白色。”普通话的对白让观众觉得莫名其妙,其实粤语中“熊”字的发音和“红”字发音接近,如果用粤语说,很容易听成“红猫什么颜色?”可惜用普通话配音失去了原有的悬念,听起来也平淡无奇。所以地域性语言是浓郁地域文化的表征之一,能够传递超出语言本身的信息,对剧情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原版电影的原因之一。地域性语言丰富了对白,充分挖掘出语言的魅力,使影视作品锦上添花,反过来,影视作品的播出也加强了地域方言的传播,使方言被更多的人认识、了解甚至学习。早些年囊括了四川话、河南话、山东话、粤语和闽南语的影片《疯狂的石头》里面,广东话“我顶你个肺”一度成为流行语被许多观众挂在嘴边。大型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老板娘佟湘玉的口头禅“额滴神啊”是陕西的关中方言,后来发展成网络流行语,现在很多人一遇到不可思议的事也说“额滴神啊”,可见,地域方言通过影视剧的传播,被人们熟知、使用,其影响力不可小觑。

三、影视作品使用地域性语言的缺点

在影视作品中使用地域语言也有劣势。首先,影视剧地域语言使用过多,其他地方的观众很可能听不懂,只有借助字幕来理解,使作品的视听效果大打折扣,如《武林外传》在台湾播出时很多台湾观众表示看不懂因而不好笑。如果这类作品重新进行配音,则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城乡统筹轻喜剧《挪个地方要得不》在重庆卫视黄金时段播出时就是因为南方方言比例过多,影响了全国观众的观影效果,该剧不得不出资数十万元,两度对电视剧的配音进行调整,严重浪费了资源。其次,地域性语言可能导致作品流传不广,失掉全国市场。比如早些年的四川方言剧《傻儿师长》,如果脱离了特殊的语境,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只限在某个区域得到热播,从而失掉了广泛的市场。最后,方言剧的盛行会影响汉语普通话的推广,妨碍了演职人员的追求和创作能力,演员很可能因为关注方言发音而影响了表演才能的发挥,所以在影视作品中使用地域语言也有一定的局限。

四、结语

影视作品的语言用普通话和方言各有利弊,二者难以取舍的时候可以考虑制作两种版本。比如《让子弹飞》有普通话版本,在全国院线上映时获得了各地观众的好评,但为了配合原著又出了相应的川话版,四川土话中的“龟儿、算逑”在普通话中找不到准确对应,川话版更能展现原著的味道,获得了川渝地区观众的强烈支持,也成为票房大卖的武器。再如电影《万箭穿心》本来是用武汉话拍摄的,但也有普通话的版本,港台地区的粤语作品,往往有普通话配音。综上所述,电影这门视听艺术,不仅要满足观众在视觉上的观影感受,也要在听觉上带来艺术的独特魅力。影视作品的地域性语言使影片在听觉上更加丰富、立体,地域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它传承千年,不应摒弃。不要以为方言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不要觉得影视作品使用方言是俗气粗陋的,相反,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方言运用得好,让台词展现出韵味,能画龙点睛,增加影片的地域文化质感,提高艺术价值。[5]另一方面,从传播的角度看,由于理解和文化的差异,地域方言用得不好,如果观众完全听不懂或听起来费解,就会使作品流行不广反而弄巧成拙,而且方言作品泛滥也会极大地影响汉语的纯洁性,毕竟方言不是影视作品成功与否的唯一因素,更不是票房的唯一法宝。所以在鼓励地域方言作品的同时可以细分电影市场,视需要视具体情况来定,不能盲目跟风。

作者:张颖


    更多计算机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地域性语言影视作品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jsjlw/107224.html

    相关专题:影响经济增长率的因素 原子核物理学


    上一篇:建筑安装工程预算问题与施工方案(3篇)
    下一篇:当前大学物理实验双语教学探究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