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研究(3篇)

第一篇: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绩效管理分析

摘要绩效管理现已进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近年来,财政部密集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对预算管理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思维模式、权责构架、运行机制带来很大冲击。文章从实施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当前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及如何提高财政项目绩效管理水平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绩效管理

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预算法》,首次提出预算应遵循绩效原则,绩效管理进入有法可依新阶段。在短短1年时间内,财政部密集出台了《加强和改进中央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通知》、《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对预算管理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模式、权责构架、运行机制等带来很大冲击。随着国家对预算管理改革的深入,行政事业单位有必要转变观念,树立绩效管理的新理念,以提高财政专项的管理水平。

1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1.1缓解收支压力,提高财政资金效益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进入深度调整期,我国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据财政部分析,由于实施减税降费,特别是全面实施“营改增”等原因,预计财政收入增速还将进一步放缓;随着提高养老保险发放标准、加强生态环保建设、保障国防建设等方面的硬投入增加,公共预算支出还将保持中高位增长。行政事业单位在申请财政专项方面,一般仍会按照旧的思维模式,极力争取获得最大规模财政拨款,财政支出负担进一步加重。国家通过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对财政项目支出的效益及产出进行绩效目标考核和绩效评价,将行政事业单位职能和事业发展规划与财政支出紧密结合;追踪问责机制的引入,促使行政事业单位主动压缩发展前景弱、预期绩效较差的支出项目,从而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科学性、效益性。1.2强化厉行节约,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当前,部门预决算社会公开的范围逐年扩大,公开的内容更加详尽,通过社会监督,杜绝铺张浪费。国家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行中央部门预算零增长,全面推进项目预算评审和标准化管理等。但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费支出管理方面仍不够规范,“三公经费”开支不够严格,还存在一定的铺张浪费现象。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就是要实现成本最低化、效率最优化,提高人民对政府部门使用财政资金的满意度。1.3培养财政项目管理新理念财政项目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以实现绩效目标为导向,以强化支出责任为核心,通过“用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改进预算管理,控制节约成本,优化配置资源。这就意味着,行政事业单位作为财政支出的执行者,必须要为项目支出的效益承担责任,树立预算的法制刚性约束,将追求财政项目效益最大化作为工作重点,树立全新的、对效益负责的管理理念。

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项目管理与绩效管理未能有机融合财政部规定自2016年起中央部门预算实行中期财政规划,所有财政项目均需编制3年滚动预算和中长期绩效目标、年度绩效目标。2011年开始,财政部陆续颁布和印发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财预[2011]433号)、《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财预[2012]396号)、《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财预[2015]88号)等多项政策和文件,明确规定绩效目标是部门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未按要求设定绩效目标的项目支出,不得纳入项目库管理,也不得申请部门预算资金。但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中,绩效目标仍然是简单的3年重复,绩效指标填写不全、年度绩效目标高于总体目标、绩效目标与相关的支出内容及效果不匹配等现象较为普遍。究其原因,一是绩效理念还未牢固树立,“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思想没有完全转变,绩效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被动绩效评价。二是未充分认识项目目标与绩效目标的差异性。项目目标一般侧重合理性,即财政项目与政策相符、职责相关、实施必要、目标明确。绩效目标则要求财政项目除了要达到上述的合理性外,还要明确与计划的对应程度、资金与任务的匹配程度、项目实施单位的组织实施能力与内部控制的规范性,而当下这方面的论证还不完善,客观上加大了财政项目的绩效评价难度。三是管理方式和关注点不同。项目管理追求立项合理论证,执行达到预算执行率,按时完成项目任务;项目验收一般发生在项目任务结束后,主要对项目完成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性检查,且项目预算总额不发生变化;而绩效管理是持续的,注重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性、项目执行有效性、目标的可控性和财务监管等全方位评价,而且下一年的预算额度与当年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挂钩。2.2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有待完善近两年,财政部加大绩效管理项目试点范围,绩效评价涵盖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农业部的“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专项经费(种植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经费(种植业)”两个项目被列为2015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项目。2016年7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开展2016年度中央部门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执行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2017年仍将继续扩大试点范围,2018年将全面铺开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参照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财政部印发的《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财预[2013]53号),指标体系设计方面,定性指标偏多,定量偏少,没有形成一套指导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项目的指标体系,不能充分满足不同行业各个单位需要。2.3缺少有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难目前,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刚刚实行,绩效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缺失,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对预算绩效管理的保障支撑不强。各单位编制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多为事后评价,事前评价少。绩效跟踪监控属于事中控制,由于缺少系统的数据采集工作流程和相关保障制度,很难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绩效评价主体单一,专业绩效评价机构建设滞后,第三方评价欠缺,评价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不高。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未有机结合,评价结果公开程度较低,为评价而评价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绩效评价结果不能给相应单位带来直接影响,个别单位对评价结果不够重视,束之高阁。

3提高绩效管理的几点建议

3.1夯实基础工作,深化财政项目绩效理念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开展财政项目绩效管理的宣传工作,让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和承担项目绩效管理的相关人员,逐步提高责任意识,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树立牢固“用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的绩效理念,切实优化绩效目标和绩效自评报告。财政管理部门,要尽快完善项目绩效管理制度,建立更专业的绩效评价队伍。3.2加强项目预算评审和绩效评价各个单位在预算编制阶段,要以绩效管理为主线,不仅要合理安排预算资金,还要合理设定和细化绩效评价指标,切实将绩效管理深入融合到项目管理中;预算评审部门要严把项目入库关,将政策研究、方案论证、行政决策等过程作为项目入库的重要环节,强化立项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对预算中重复交叉、绩效目标不明确的项目,坚决撤销与合并,从项目管理源头,实现项目管理和绩效管理有机相容;在项目绩效评价中,通过对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项目前期决策、中后期执行等方面的评价,检验预算评审是否合理、合规,达到对财政项目的立项、执行、自评等各环节有效监督。3.3科学制定部门绩效目标体系,精细化管理一是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单位特点,制定本部门的参考标准体系,在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资源共享。二是及时收集各类绩效评价及管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逐步建立和完善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4开展绩效监控,强化评价结果运用一是财政管理部门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在本部门本系统内建立通报制度;根据评价结果,在本部门内各行政事业单位之间调整当年预算资金,并合理安排下一年度预算,真正做到与部门预算挂钩。二是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财政部门成立专家组,开展不定期和定期绩效评价跟踪检查,提高监控力度并及时公开结果,增加绩效管理的透明度。三是建立绩效问责制度,将绩效管理工作考核结果纳入单位责任制考核范畴,在评优奖励等方面给予体现。

参考文献

[1]刘宗娟.政府部门绩效预算改革研究.兰州: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3

[2]单晓敏.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研究.苏州: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3

[3]黄芳.加强医院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体系探析.财会研究,2015,(5):56~58

[4]王海涛.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研究.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14

[5]穆颖.基于有效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浅析.中国外资,2014,(2):168~169

[6]王泽彩.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的法律制度.公共财政研究,2015,(4):4~6

作者:张海鹏 华宇峰 张宏军 单位: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北京邮电大学

第二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对策

:在我国,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一直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无论是国有资产绩效管理质量和效益,还是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方法和策略都相对滞后,发展较为缓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近些年来,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中,国有资产绩效管理逐渐被重视起来,人们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意识也不断提高,但是鉴于以往的滞后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方法还显得单一、低效和落后。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工作效率;对策

新形势下,如何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方法,提升管理的质量和效能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也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研究和访谈法等方法,并结合相关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理论,以提升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质量为出发点和切入点,探究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路径,希望能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工作,优化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理念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牵扯到的国有资产是非常多的,如果管理不当,使用不到位,势必会影响到国有资产的价值发挥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国有资产的类型极为丰富,在使用和管理的过程中如果不加以重视的话,肯定会管不好,发挥不了应有的价值。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包括国有资产的采购、登记、验收、入库、领用、保管、注销等制度的落实情况,大型设备的管理以及使用状况,单位要对于这些工作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使得国有资产的自用管理做到原因清晰、责任明确,并对于考核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来说,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加快信息化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发展一直以来受到的困惑就是重视不足,上至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领导,下至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业务人员,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竞争更加的激烈,趋向于白热化,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更多的精力关注在服务职能的发挥上,忽视了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忽视了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就需要提升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国有资产绩效管理也是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国有资产也是老百姓的纳税钱购买的,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近些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构成部分,对于完善自身管理,提升管理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作为主管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首先要观念上要有所改变,转变以往固有的思维模式,清晰的认知国有资产绩效管理部门的作用,在国有资产绩效管理上下功夫,优化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环境。

二、购置管理的基础设备,提升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效能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范畴较为广泛,其中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工作内容较为繁琐,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为此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强度是非常大的,如果依靠人工和手工作业的话,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也会限制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科学化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应该是高效能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既然是信息化管理那么就需要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成果。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在拓展市场的时候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在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政策上做出适当的调整,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条件的地方充分利用条件,没条件的地方结合自身的实际创造一定的条件,采购一些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硬软件设备设施,促进国有资产绩效管理质量的提升。

三、提升国有资产绩效管理队伍的质量,做好人才培养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平台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建设中,除了需要一些硬件设备之外,更为重要的还是要强化国有资产绩效管理队伍建设,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任何时候,人才都是第一位的,在社会生产实现现代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今天,硬件设备固然重要,但是起到关键性与核心作用的还是人才。人是现代化设备的发明者、生产者和使用者,由此可见,人才是决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不容乐观的现象是目前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不重视,导致国有资产绩效管理效率低下,业务能力不强,这些都大大限制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健康发展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步伐,优化内部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加快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首先在国有资产绩效管理人员的招录上要做到公开招聘,吸引优秀人才,对于刚入职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岗位培训,入职后也要依据工作的需要对他们进行在培训。同时,提升国有资产绩效管理人员的待遇,提升国有资产绩效管理部门的地位,采取一定的方式留住国有资产绩效管理人才,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四、构建完善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运营

构建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制度具有意要重大,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含有涉密资产,蕴含的信息量也非常的大,那么在加快国有资产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就需要做到有章可循,只有制度的约束才能保证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规范化,进而保证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安全性和高效能性。依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构建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制度,制度要明确清晰,同时要强化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制度的落实问题。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做事的根基,只要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一切事情就会有章可循。在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建设监督机制和定期不定期的审计与核算制度,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赵爱玲,潘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2(02)

[2]范玉祥.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2)

作者:师东妍 单位:包头市财政监督检查中心

第三篇: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公共财政是为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为,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现代预算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预算绩效管理作为预算管理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通过实施以结果应用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绩效提高为目标的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对财政资金支出效果的管控。近年来,各地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机制。但长期以来,政府预算管理中还存在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效益现象,借鉴发达国家做法,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促进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已成为新形势下深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阑释预算绩效管理基本概念与重大意义的基础上,剖析了新形势下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应注意把握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概述和主要做法

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从1994年发展到现在,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基本形成一个较为规范的体系。如财政部出台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对绩效评价从评价对象、绩效目标、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评价组织、评价程序、评价报告等作出了比较全面的规定。随着新《预算法》的出台,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大多重视预算资金安排,同时也探索开展绩效指标的评价体系建设,确保预算执行中阶段评价,促使预算执行效益提升。同时建立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制度,确保对绩效数据信息以及采集、分析,提出科学化建议,确保绩效目标顺利实现。

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还不够“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的惯性思维观念依然存在,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常常是在预算年度初,而部门预算和绩效预算是在上一年度第四季度时就对下一预算年度进行编制,这种时间上的不同步,造成预算目标管控不理想,预算绩效管理更是难以控制。(二)预算全过程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在编制部门预算时,由于实行总量控制,并且在对次年工作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各部门编制预算基本都采用传统的“基数加增长”方法,预算编制带有较重的经验决策色彩,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可预见性较差。(三)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预算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细化的效益目标,也没有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绩效评价常局限于单个项目或某一部门,无法对单位整体预算执行进行效果科学、合理评价。(四)绩效评价体系不科学全国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与标准缺乏可比性,无法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这也造成绩效评价结果大多停留在反映情况和问题的层面,其权威性、公信力、实用性不足,加上绩效管理未与预算编制充分结合等原因,评价结果约束力不强。(五)绩效结果应用不够绩效评价未真正与预算资金安排相挂钩,奖惩制度还不够健全,虽然各行政事业单位在报年度部门预算时也上报了绩效计划,财政部门也组织专家评审,但对绩效结果不好的单位,并未采取切实有效的问责措施。

三、预算绩效管理改进建议

(一)强化预算绩效理念通过多种措施开展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培训宣传,引导全社会重视和关注绩效管理工作,及时纠正原来粗放式预算管理方式的弊端,牢固树立“用钱必问效、问效必问责、问责效为先”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将预算绩效理念贯穿到财政管理的各个环节,使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等,共同形成科学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二)健全预算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以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财政资金效益为核心、以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和合理分配财政资源为着力点、以实现绩效预算为远期目标、并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预算管理体系,加强预算管理的定量考核。健全有关预算法规体系建设,依据《预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和规范部门预算管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机制。(三)完善动态监控机制应紧紧依托大数据建设平台,完善预算执行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大数据浪潮中用数据进行预算执行分析,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转换成有用的决策信息基础,实现信息共享和财政透明,对预算单位资金支付进行动态监控,实现对预算执行成效的实时反映。(四)健全科学合理绩效评价体系财政预算支出范围广、分类复杂、影响因素多、支出效益内涵丰富,需要构建多元化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尽量细化、量化,具有可操作性,才能科学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对财政公共资金使用效率的执行效果,如实反映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五)完善绩效问责制度进一步明确行政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政府财政部门监管、人大政协监督、社会广泛参与的“谁用款,谁负责”的绩效问责机制,逐步建立起政府支持、部门配合、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范围和权限责任,整合多方力量,提高绩效评价效率。同时,完善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预算相结合,与项目执行监管相结合,与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与绩效薪酬相结合的全方位、多维度的绩效问责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徐东波.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探讨[J].财经界,2014

[2]罗剑英.实施预算绩效前评价推进绩效预算管理[J].财政监督,2015

[3]韩国英.完善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思考[J].天津经济,2015

作者:朱露林 单位:江苏省公安消防总队后勤部


    更多计算机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研究(3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jsjlw/246471.html

    相关专题:美国应对金融危机 战胜自我作文


    上一篇:谈茶叶包装设计的美学价值(6篇)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