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 >

哲学影响人生论述

1人生需要哲学指导

重视精神生活的人,不管他从事什么工作,都会关切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哲学是探讨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学问,世界观探讨世界的本质,人生观探讨人生的意义。哲学的任务是揭示世界的复杂性,揭示人生的复杂性。如果哲学家不说的时候,我们很清楚,哲学家一说,我们就糊涂,这就说明我们的思维很简单,缺乏哲学智慧。如果一个人没有辩证的哲学思维,在复杂的世界面前,在复杂的人生当中,就有可能不知所措,或很容易走向极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需要哲学指导。学哲学的意义,就在于自己开导自己,自己劝说自己。学习哲学就是自我修养的过程。

1.1人生是寻找意义的过程

人无法忍受无意义的生活,人生是寻求意义的过程,但人生意义因人而异。由于每个人拥有的知识、理论、修养不同,他所拥有的世界也不同。仁者见仁,智者风智。如果你博学多才,你就拥有五彩缤纷的人生!用孔子的话来说,是“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因为淡薄名利,公平正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小人心中只有名利二字,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经常忧心忡忡、悽悽惨惨戚戚。用西方人的话来说,是“仆人眼中无英雄。”仆人不理解英雄的事业,不懂得英雄的情怀,当然就“眼中无英雄”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依次递进的,分别是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审美需要,最终升华为自我实现的需要。但实现了自我之后,还能追求什么呢?如果人没有了追求,就会活得很痛苦。从生命意义上说,人不是活在物质世界里,而是活在精神世界里,活在理想信念之中。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碗饭,一杯水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精神,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信念是生命的脊梁。一个人活着,无论外界的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心中信念的灯亮着,所有的绝境和困苦都算不了什么。

1.2人生意义在于选择

当今世界是多元的,像个万花筒,是世俗的,是宗教的,是伦理的,是哲学的……你拥有什么样的眼光,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1)世俗世界需要宗教信仰来引导。宗教信仰是解除人类精神痛苦的良药。宗教信仰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崇拜。后来智者利用人类崇拜自然界的信仰来引导人们弃恶从善,于是就有了神教思想和教义。人们为了自我安全去寻求宗教保护和援助,而一旦信仰了宗教,就要遵守弃恶从善的理念和教规。为了自己免受恶报也不得不放下自己恶的念头。因此,宗教信仰越虔诚自我的约束力就越强,思想品德也越高尚。这是宗教教化人的特殊作用。宗教信仰者由于坚持弃恶从善,为当下和未来播下了善良的种子,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赏,得到善良的回报,这就是善有善报。宗教信仰使人们的生活获得了神圣的意义。例如,在基督教的教义里,上帝是爱。上帝爱众人的旨意就是基督徒的思想指南和行为规范。用孔子的话说,就是“泛爱众而亲仁”,要广泛地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用马克思的话说,“宗教就是没有获得自我或者是再度丧失了自我的一种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彻底觉悟的智慧者,是拥有自由意志的人,达到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不会违背做人的行为准则,他不需要宗教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但一般民众要超越世俗世界,获得神圣的生活意义和价值,就要不断修炼;要做到从心里深处自觉地遵守做人的行为规范,就需要带有因果报应的宗教戒律来约束。德国哲学家尼采说:“上帝死了。”意思是说哲学和科学的理性思考杀死了上帝,上帝不再是人们的思想指南和行为规范,人们不再信仰上帝了。不信仰上帝、反对上帝的尼采失去了人生意义的支撑,最终发疯了。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预言说:“没有上帝,一切都是可能的。”意思是说人们不信仰上帝,人生的神圣意义就不复存在了,什么事情都可能干得出来!人可能会更加真善美,也可能是更加假丑恶。当今世界,道德滑坡与人们信仰迷失有关。(2)有限世界需要哲学世界来超越。人类面对茫茫宇宙,面对生离死别、面对爱恨情仇、面对福祸相依的有限人生,总免不了迷茫和惆怅。当人们意识到人生有限,就想超越有限人生。哲学的最大用处就在于改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如果你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改变了、提高了,那么你对世界的看法肯定就和别人不一样,你就会看到更广阔的领域、更深刻的意义。哲学是一门改变自身心理状态的学问。哲学的用处就在于帮助一个人提高自己的眼光,摆脱偏执而走向超脱,摆脱世俗而走向明智。如果一个人有了深厚的哲学修养,他就不会随波逐流,就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罢!”他就能够体会到心灵自由、满足感和幸福感。

2人生意义在哲学思考中升华

面对人生意义,哲学家宗教家有不同的说法,但都必须面对生死问题、幸福问题。

2.1生死观

面对死亡问题,有的人采取回避态度,不愿意想不愿意说;有的人认为,想也没用,反正每个人都要死;有的人认为,现在没有时间思考死亡。西藏有句谚语:“明天与来世谁先来,我们不清楚。”所以任何时候思考死亡都不会过早。据医生统计,能够安详地面对死亡的人很少,大多数人都是在一种崩溃的状态中死去。原因是来不及思考,缺少思考死亡的修炼,到了该放下的时候无法坦然面对,产生了恐惧、抗拒、委屈、崩溃等情绪,降低了生活质量,加速了死亡。

2.1.1哲学对死亡的超越

死亡是人生的最大挑战。如果死亡是人生的终结,家庭、事业、感情最终都要放下,理想、信念、价值也会烟消云散,那么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1)西方哲学劝人们超越死亡。西方许多哲学家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找出许多理由来说服我们打消死亡恐惧。苏格拉底说死亡就像无梦的睡眠。伊壁鸠鲁说死亡与我们无关。斯多亚学派认为心甘情愿地接受死亡,就没有痛苦。他们的逻辑是,既然死亡是必然的,恐惧、痛苦、抗拒都没有用,不如爽快接受。可是,怎样才能把不愿意变为愿意呢?(2)中国哲学劝人们超越死亡。庄子说死亡是回归自然。庄子认为,生命受之于天地之道,死亡是回归大自然的怀抱。“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庄子•列御寇》)面对死亡,庄子如此豁达,也算是一种人生境界。儒家经典《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人生三不朽的标准。儒家认为,完成了“立德立功立言”,将获得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的永恒“生命”,中国古人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人生三不朽,使精神生命得到无限的延续。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也许实现不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人生,但应该恪守做人的本分。应该明白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道德感,人有责任感。应该明白每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生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死得其所、死而无憾。迄今为止,所有的哲学家对死亡的劝说似乎都无效,我们仍然不能愉快地接受死亡,而是努力寻求长生不老。哲学家至多只有通过心理安慰来劝慰人们超越死亡,而无法让人们得到真正精神解脱。自从柏拉图提出灵魂不灭的理论之后,宗教家就为我们描绘了灵魂不灭的梦幻世界,把我们引入宗教境界,淡忘死亡恐惧,寻求灵魂永生。

2.1.2宗教引导人们超脱死亡

诞生和死亡是自然界的两大神秘。我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永远说不清楚。我们无法改变肉体死亡的事实,于是,宗教就为我们描绘了灵魂不灭的梦幻世界来安慰我们。相信灵魂不灭的梦幻就叫做信仰。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一语道破了一切宗教信仰的实质。他说:“信仰就是愿意信仰;信仰上帝就是希望真有一个上帝。”人们在“思考死亡”的途中,不知不觉地走向宗教,而宗教却终止了人们思考死亡。宗教倡导博爱的意义不是使人们真正相信不死,而是在博爱中淡忘自我及其死亡恐惧。

2.1.3思考生死观的意义

死亡是个体的绝对毁灭,不管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没有办法证明死亡的正面意义。无论我们认同哪位哲学家的看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思考死亡”,看到了人生的全貌和有限,知道了将到哪里去。(1)思考死亡,使人积极进取。当你看到了人生有限,就会珍惜时间,认真工作和生活,担当自己的责任。人生在世,有许多责任,但最根本的责任是对自己负责。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负责任,他也不可能对其他事情负责。(2)思考死亡,使人心态和谐。思考死亡,就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我们清楚一切成功和失败都是相对的,因而成功时不会得意忘形,失败时也不会怨天尤人。思考死亡,能使我们以平静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苦与乐、功与过、是与非。正如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留所说的“像一个即将死亡者那样去看待事物,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度过。”这样,就能在必要的时候甘于退让而获得平静。(3)思考死亡,使人精神超脱。马可•奥勒留说:“最长寿者将被带往与早夭者相同的地方。”面对永恒的死亡,一切有限的寿命都是均等。思考死亡,使我们随时做好准备,避免惊慌失措。爱尔兰戏剧家萧伯纳在高龄时自己撰写了墓志铭:“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迟早总会发生的。”一个人如果能够看透寿命的长短,他就在精神上超脱了死亡,获得了自由。他也许仍然畏惧形而上意义的死亡(寂灭和虚无),但对形而下意义的生老病死,就不会惊惶失措,而会坦然面对。

2.2幸福观

人人都希望幸福,但幸福没有绝对标准。大家都把自己的愿望当成幸福标准,但愿望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愿望是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结果。最早探讨幸福问题的是哲学。(1)西方的幸福观。西方的幸福观,可分为感性主义、理性主义和宗教三个派别。感性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就是快乐,追求物质幸福;而理性主义幸福观则认为快乐只有在理性调控下才能发展为幸福,倾向于精神幸福。基督教幸福观认为只有虔诚地信服上帝才能得到心灵的净化,才能得到幸福。(2)中国的幸福观。在中华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的幸福观也不尽相同。儒家向内强调个人修身养性,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向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爱之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道家追求清静无为和精神超脱。认为人际关系应该简单化,做到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才能减少争端,实现和谐幸福。佛家认为人生苦海无边,要追求精神完全自由和解脱,就要苦心修炼,消灭欲望。儒道佛三家幸福观虽然不尽相同,但在劝导人们弃恶从善方面具有相同观点。其一,儒道佛都强调追求幸福是人和社会的最终目的。如儒家“仁者爱人”;道家的小国寡民思想;佛家“助人为乐”。其次,儒道佛殊途同归,都强调自我克制本能欲望才能得到幸福。再次,儒道佛都强调幸福来自于内心。忽略物质享受的快乐而强调精神幸福。(3)中西方幸福观的共识———精神幸福。中西方哲学在幸福观探讨的方向上较为一致,都认为幸福的最高境界是精神幸福。但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中国在集体主义的文化背景下,多强调人际和谐关系对幸福的影响,注重个体和集体幸福;而西方在个人主义的文化背景下,更注重个体的自我满足和道德完善,侧重个体幸福。幸福总表现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因此,现代人把幸福理解为追求“物质享受和名利地位”,忘记了精神满足具有层次性。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说过:“不满足的人比满足的猪快乐,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要比满足的傻瓜还快乐”。意思是,精神上的快乐是最高层次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在于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既能够获得物质需求,又能够得到精神满足。

作者:周建标 单位:中共泉州市委党校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哲学影响人生论述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qygl/118702.html

    相关专题:公司宗旨 创业理念 移动通信


    上一篇: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实务问题分析
    下一篇:情境教学法在思想政治中的应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