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儿童活动场所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站在儿童身心实际需求的角度,阐述儿童活动的重要性,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心理及行为特征,提出儿童活动场所景观规划及基于儿童心理学下的儿童活动场所的设计原则。希望社会给予儿童活动场所更多的关注,在实践中提升该类型的设计。

关键词:儿童心理;活动场所;景观设计

1问题的提出

儿童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目前我国专类的儿童的活动场所十分丰富。但是,这些场所大多数以盈利为主,且多为公共场所,人员较为复杂。居住区作为非盈利的场所,重点考虑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的案例是少之又少。笔者在对广州南昌两地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认为现有空间存在以下些问题:①儿童活动场所和设施基本都配备,但在一些人口密度比较大的社会,社区内空地或较少,或被用于停放汽车,儿童户外活动设施不足,场所的创意和景观性不足,对儿童的社会素质培养不利。在对问卷的调查中,也发现儿童对其居住场地的活动场所设计的满意程度较低,家长对场所的重要性也存在认识不足等问题,如表1、2所示;②空间内一般都是数套组合的儿童设施,较多采用通用化设计,活动特色单一,活动内容基本被规定,如图1所示;③在设计的行业里面,大部分也是以男性设计师为主,他们在做设计时,考虑儿童的因素少一些。有些居住区甚至考虑到商业化运作,安全系数低。

2儿童活动场所景观设计研究

2.1儿童活动场所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正以巨大的热情参与到城市发展中,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提供给他们更美好的环境。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带来的是高楼、拥挤的人群、车流等,现在带小孩子玩,公园、科技馆、儿童馆门类很多。但仔细观察,在我们身边,这种公益性的场所却很缺失,回到家,却没了可以玩的地方。研究发现:儿童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儿童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户外活动对儿童智能、体能及心理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自然世界中的色彩、材质机理、形态等可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儿童与居住区的联系十分密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各种信息的刺激,因此对于儿童活动场所的设计十分必要。

2.2儿童活动的行为特征分析

幼教学家Montessori在大力提倡新的儿童观的同时,又把它应用于教育实践,推动了西方现代儿童观的发展[1]。儿童活动得行为特性划分尤很多种,文章根据艾里康宁和达维多夫的观点以活动特点为划分标准,操弄实物活动(1-3周岁);游戏活动(3-7周岁);基本的学习活动(7-11周岁)[2]。(1)1-3周岁婴儿(婴儿期)。体力特征:8-10个月开始爬行,1岁时会站立,并有可能行走。2岁婴儿行走技巧,喜欢到处走动。2-3岁逐渐学会跳、跑、跨除小障碍等动作。心理特征: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自觉性。行为特征:6-10月婴儿开始喜欢看、听、触摸各种物体,对色彩及声音尤为敏感。开始初级活动,容易被具象物体或玩具吸引。(2)3-7周岁的儿童(幼儿期)。体力特征:3岁幼儿的体力大大增强,能够直立行走,操作物体,有能力进行一些十分初步的游戏活动。心理特征: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行为特征:喜欢问问题、动手活动的意愿等。(3)7-12周岁儿童(童年期)。体力特征:已能和大人一样进行体力活动,肢体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增强。心理特征:无意性和重视具形形象性仍占主要地位,智力进一步发展,能掌握一些基本知识技能,抽象逻辑思维形成,社会道德现象的影响较大,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行为特征:对知识渴望较大,投入大量时间学习,活动以集体为单位进行,竞争意识增强,对智力活动兴趣更大[3]。

2.3儿童活动场所景观设计规划

文章对儿童活动场所在景观设计角度的规划做了如下分析。(1)景观环境形象。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虚实景物,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4]。生态绿化的设计为儿童的活动提供了舒适和优美的环境。极大利用阳光、气候、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元素,创造垂直绿化景观模式,布置遮荫区,景观小品、游乐设施均可与这些自然元素相结合;在墙体、山体立面种植绿植,可其一可弱化建筑线条,其二可以增加游戏区的安全系数,避免菱角的出现;利用植物分隔空间等。(2)大众行为心理。根据各年龄段儿童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设计不同儿童年龄阶段儿童使用的活动场所,创造宜人的环境。①婴儿期:可在父母的陪同下进行最初的游戏活动。应尽量避免种植有毒植物;②幼儿期:幼儿期的儿童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增强。可设置一些简单器械,并设计一些团体性的游戏设施,让这个阶段的儿童学习如何与人交流,锻炼儿童团体协作能力。在该区域中,还应注意配备休息廊架或休息坐椅,为家长提供休息空间;③童年期:童年期的儿童体力活动强度加大,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和体育运动。因而,可布置一些冒险型的活动项目或建筑,不但可以增强孩子的上进心,还能锻炼孩子的自主独立性。

2.4儿童活动场所的设计原则

(1)安全性。儿童游戏活动场所的安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活动场地及周围环境的安全性无疑是最重要,场地位置选择一般不宜在道路交叉口的回车道或无阻碍设施的水边。但山坡地则可以利用分层设置不同内容与形式的儿童设施;其次场内的游戏设施及建筑应依据不同年龄层的儿童设计,有危险性的活动应提醒大人陪同和保护,尤其是节日期间应有监护员管理,设施位置要与相邻设施保持适当距离,一般至少在5cm以上;游戏设施及建筑的安全性是大人考虑最多的,又与儿童游玩的心情有莫大的关联。如铺地、水体、山石小品及植物等布置应该是合理,地面要根据不同游乐设施铺设软质的橡皮,塑胶地面,堆沙坑当以细沙铺地。载地面铺装上,除一定构思图案外,不宜太花哨,避免与游乐器具的色彩造成的视觉混乱。植物的选择要适宜,不能选择有刺、有毒、有刺激性的。(2)趣味性。儿童好奇,好探险,趣味性的设计能极大的吸引儿童。场地地形利用高差设计变化。和设计僵化的、由一块块塑胶地面拼成的场地相比,儿童更喜欢相对自由和自然的场地,包括:丘陵、土坡或斜坡,沟渠、小溪或小水塘,隐蔽处——为捉迷藏而设计的树篱,矮墙等,沙坑,洞穴——仅能使一个孩子爬行通过的空间,泥土地面或未加修饰的荒地,草地——供孩子踢球、嬉闹跑动的场所。这些自然化的场地设计远远强于毫无变化的场地。单个游戏器械会使儿童感到厌倦,将单一游戏器械设计做成循环路径,儿童对于这个场地的好奇心会大大加强。(3)教育性。知识、眼界、观念都是从小积累的。项目设计中应融参与性,多样性,知识性,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使我们的设计项目具有“寓教与乐”的作用。对当今游戏场地设计中,对感官产生强烈刺激的设计元素被运用的越来越多。儿童在参与项目中学习到对各种事物的反应。(4)生态美观性。西蒙兹(Si—monds)指出:“西方现代规划设计的显著特点,不是建筑尺度,不是发展范畴,而是公众对自然的断然蔑视,以及对地形、覆土、气流水流、树林与绿野的轻侮。而现在,我们必须知道大自然的力量,尊重它,回应它,并把它用到适于它自身的目的上。我们必须重新发现自然”[5]。充分地利用自然元素,尽可能做到自然柔和的空间环境,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有利的。因此在设计时,注重生态性,因地制宜,避免大规模的改造工程,破坏生态平衡。生态美学的环境,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美的认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起到很大的帮助。(5)人性化。儿童心理生长阶段,心灵即脆弱又变化丰富;陌生,缺乏生气抑或过于刺激的空间和设施对心理成长很不利,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空间的保护性,并且不宜过多的束缚,给与他们足够的空间和形式,满足其游戏的精神和发泄的心理需求。让儿童感受到关爱,做到“以人为本”,注重细节化得设计,以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成长为目的。

3结束语

事实上户外活动场所的主要体使用者是儿童,而设计师的责任是关怀社会,从使用者的立场出发进行长远考虑,让儿童在通过游戏得到充分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单中惠.西方现代儿童观发展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4(4).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刘贇.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景观设计[J].森林工程,2009,25(4).

[4]刘滨谊.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寻求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发展创新的基点:专业学科与教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 绘画艺术论文

[5]张丽娜.现象学在今天——诺伯格•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研究方法的现实意义[J].华中建筑,2006,(10):15-16.

作者:朱晓萍 单位: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儿童活动场所景观设计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176281.html

    相关专题:教育教学论文 小说月报


    上一篇:强化农村小学英语老师素质
    下一篇:推进大众化科学理论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