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与发展

【摘要】作为我国高校管理制度体系的核心,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改革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本文结合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加快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与发展的策略,对于提升人事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发展

作为一个人才培养基地,高校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人才的培养状况,因此,高校管理工作十分关键。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管理制度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培养优秀人才、推动高校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但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部分高校教职工队伍流动性大,导致很多优秀人才大量流失,不利于高校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在新形势下,要求高校必须加快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发展,以制度为保障吸引和留住人才。

一、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缺乏系统性的改革,导致很多问题无法彻底解决,也难以有效激活教职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其创新意识,提高教育实效性。加之部分学校盛行形式主义之风,导致分配不公,教职人员心态浮躁,无法彻底投入教研工作中。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不切实际,照搬照用,无区别。改革切忌照搬其他高校的方法、经验,而是必须结合自身校情、教职工情况来进行。但是,很多高校忽视了这一方面,无视是否具有足够的改革承受力,导致校内分配不公,财力不支,存在捉襟见肘等情况。

2、在进行改革措施的制定过程中,未事前进行科学调研,改革过程中未进行换位思考,致使旧弊端未除的同时,新矛盾频频出现。作为一个人才培养基地,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措施制定、出台与实施时,必须理性、稳健地推进,但很多高校充分进行调研,对于新问题、新矛盾未制定完善的方案加以解决,导致改革成效不大。

3、很多高校虽然推出了改革方案,但是朝令夕改、怪招迭起,似乎激活了一滩“死水”,但是却没有真正把握好改革的实质与价值,致使水越激越浑,有些高校人事改革方案及措施不断,但却“来匆匆、去匆匆”,导致教职人员不知所措,精神压力倍增。

4、改革措施单一化,更关注物质奖励,考核指标单一化。不少高校忽视教职人员的自觉性,将其视为单纯的经济人来对待,在开发其潜能方面过于单一化,只考虑到了物质需求,对于其精神需要则未涉及到。

二、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与发展途径分析

结合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推动其创新和发展,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1、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

必须转变当前高校人事管理中已经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与陈腐观念,树立同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管理理念。一方面,促进人事管理朝着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转变,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标准化。转变传统高校人“人与事”的管理方式,朝着注重现有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重组、优化的管理方式,科学组织、安排高校人力,形成最优资源结构,继而提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加快高校教职人员的身份转变,由传统的管理朝着岗位管理方向发展。岗位管理有助于打破教职人员身份终身制。依据“科学设岗、按岗聘任、以岗定薪、优胜劣汰、严格考核”的基本原则,构建同市场经济、高校办学特点相适应的用人制度。结合高校发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的需求,以科研、管理等多项任务作为基本依据,对各类岗位进行科学设置,并明确岗位的条件、职责,公开加以竞争,并依据岗位进行考核管理,基于教职人员相应的待遇。此外,还应转变传统经验式管理方法,朝着科学管理方向转变。为了促进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发展,必须意识到人事管理的发展规律,采用现代化的科技对管理方法、手段加以改善,使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同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多方面理论、方法,借助于现代化管理手段,对信息、决策、执行等系统加以完善,构建科学的人事管理体系。

2、加快制度创新,推行科学管理

一方面,要求高校必须加快创新用人制度。实现人才的社会化、人才配置的市场化、人才素质的综合化发展。同时,构建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促进其由固定用工朝着合同制用工方向转变,实现身份管理朝着岗位管理方向转变,实现行政性管理朝着市场法制化管理方向转变。全面落实聘用合同制,构建岗位聘任制,结合高校办学情况进行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等,公开竞聘优秀人才,聘任之后要求教职人员应同学校签订相应的聘用合同,以确保双方权、义对等,激发其潜能与主动性,促进人才的有序流动与科学配置。另一方面,加快管理制度的创新、发展。结合国家相关规定,就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行指导,为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促进高校新制度的发展。此外,还应加快人才引进制度与考评制度的创新、发展。以教育理论为依托,促进考评制度更科学、更规范,满足各学科、岗位的特点,实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升教学质量。

3、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加快人事管理队伍建设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求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过程中必须争取到全体教职人员的支持与参与。人事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对象和主体,也是促进制度创新的主体,因此,必须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一方面,加快转变传统管理思想,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人才强校策略,实现教职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另一方面,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注重加强学习和培训,提升现代化管理技能。采用新型管理方式、方法对人才加以科学管理。同时,能够认真履行职责,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为教职工营造良好的教研环境。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应加快人事管理制度创新和发展,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优化考核制度,充分调动教职人员的积极性、能动性,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专业能力,提升教育质量。与此同时,要求高校必须结合自身办学特点,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不断探索人事管理制度优化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结构改善,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刘笳.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沈阳建筑大学人事处,2007,23(10):503-506.

[2]尤妤冠.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J].福建教育学院,2008,32(06):323-326.

作者:杨钧 单位: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与发展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153632.html

    相关专题:供应链成本控制 地质与勘探


    上一篇:大学生态文学环境教育论文
    下一篇:新经济下南通航空物流发展建议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