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会科学 >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问题与对策

摘要:就业指导课程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教学目前存在高职院校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性、高职学生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意识较为薄弱以及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低且配备不足的现状。我们从课程体系建设、建构交流平台、改进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研究,并提出几点中肯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

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在下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高校要[1]切实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纳入人才培养工作”。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关系到学生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就业能力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只有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健康发展职业。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意义

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可以说“就业率”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为此,就业指导课往往被高职院校定位为对学生求职技能的指导,而缺乏对该课程的系统规划和必要的物资投入。另一方面,课程的安排时间零散、短暂,缺乏系统性。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学制一般为三年,且第三年为学生到企业的顶岗实习期,大量的基础课、专业课被优先排课,为此,多数院校只在毕业班中开设就业指导或职业发展课,且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采用灌输教学方式等缺点,有的院校甚至只安排几场讲座。

(二)高职学生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意识较为薄弱

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之前,多数学生只将高职学习当作另一个类似于中小学的学习阶段,高考报志愿时只简单地填报自己高考成绩所能录取的院校,甚至部分学生的专业选择都是父母的意愿而非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之后,由于缺乏系统的引导,许多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依旧没有清晰的概念,被动地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学习专业知识并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后或顺理成章地选择与本专业对口的工作,或机缘巧合地找一份自己应付得来的工作。总之大部分学生的职业发展是简捷的,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

(三)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低、配备不足

一方面,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低,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往往由思政教师或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门人员兼任,没有配备的专职教师。虽然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门人员具有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但因大多数人员缺乏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而难以保证课程的效果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大部分院校在该课程专职教师的配备上未达到教育部提出的“高校校级专职就业工作[1]人员数量与应届毕业生人数比例不低于1:500”的要求。

二、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意义

就业指导课通过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促进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指导学生就业,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就业指导课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的测量工具,科学地分析自身的职业兴趣类型、职业性格类型、能力倾向、价值观取向等内部条件;客观地分析家庭环境、学校环境、行业发展趋势等外部条件;并在整合自我和外界资源的基础上作出职业选择,确定职业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促使学生更有动力地追求理想、发掘自我的潜能。其次,就业指导课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并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规范,从而促使学生不仅仅把职业看作谋生手段的工具,而能够从各方面要求自己,采取科学而有效的行动,并根据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的学业和职业规划。最后,就业指导通过调适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学生收集招聘信息、做好求职材料,并拟定参加招聘会的计划,最终成为职业人,使得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得到实现。

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建设的策略

(一)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高职院校应开发、建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将其纳入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公共必修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并加以规范建设。该课程应成立教研室,任命教研主任,定期组织教研活动,进行集体备课,并针对不同院系的专业特色,分阶段有重点地指导学生,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全程化指导。其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配备一支充足而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对现有的任课教师进行系统培训,鼓励和要求其通过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逐渐推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有计划地逐年扩充师资队伍,使专职人员与应届毕业生人数的比例高于1:500。最后,引进测评体系,构建课程评价体系,激发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的积极性。一方面,高职院校应积极引进大学生职业倾向测评系统,通过科学手段,使学生更客观、科学地进行自我认知;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重视过程性评价,并结合结果性评价。在实训过程中考察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在团队中的贡献;要求学生撰写《职业规划书》或《创业计划书》,考核其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职业素养提升和就业指导方面,则侧重考核学生是否根据规划采取有效行动,有无根据行动结果反馈修[2]正学业、职业规划。

(二)建构交流平台

由教研室统筹安排课程所需要的资源,建构交流平台。1.教研室应致力于建构校企之间的交流平台,协调校内各部门,整合、开拓校内外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结合专业特色,加强实践及素质拓展环节,如针对财会相关专业,与会计事务所创建“订单班”,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就业市场需求;再如,成立“沙盘协会”,开展“ERP沙盘模拟经营”活动,在沙盘模拟企业经营里,让学生充当CEO、财务总监、采购总监、生产总监、销售总监等角色,使学生深入其境地经营一个企业,提升参与者的决策、规划等企业管理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2.教研室还应努力建构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重视“学姐学长”的影响力,创建兄弟班级,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的主题交流活动,如在大一举办“新老生交流会”,由大二的学生向新生介绍专业特色及前景、学习方法、大学生涯规划等;在大二举办“学生干部交流会”,侧重交流如何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人际关系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大三邀请成功“专升本”、就业、创业的毕业生代表返校传授经验、教训。通过以上交流平台,帮助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促使学生为个人的生涯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并为大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就业[2]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提供条件保障。

(三)改进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高校应改进培养机制和教学模式,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人才。1.互动式教学是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一方面,互动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互动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其自我探索、科学决•策、统筹规划的过程增强了学生职业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发掘自我潜能的能力。另一方面,互动式教学更强调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互动式教学由传统的知识灌输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调整,要求教师采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运用其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创设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2.教师必须设计科学的教学流程,构建合理的实施框架,才能保证教学效果。(1)确定互动策略。互动式教学法主要有归纳问题式互动、精选案例式互动、情景创设式互动等几种类型,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现实条件,确定和选择互动策略。(2)设计活动方案。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以及互动策略的实施准则,设计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的、活动流程、注意事项以及所需的场景布置等,以保证互动式教学策略的顺利实施。(3)活动实施与心得交流。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活动的有效实施是关键,而心得交流则是重要环节。教师首先应对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的的互动热情和探讨精神加以肯定和鼓励,再针对互动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观点加以评析,巩固课堂互动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Z].教学[2012]11号文件.

[2]余明,曾璇,李国章.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29):126-127.

作者:潘舒婷 单位: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社会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问题与对策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hkx/103958.html

    相关专题:巢湖学院学报 税后债务成本


    上一篇:改善职高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