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口腔医学科研能力培养

1少数民族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研究生教育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特点是通过研究活动使其在本学科、本专业领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科学领域不断探索和深入钻研的精神[1]。科研能力表现为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独立分析判断决策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并且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科学研究从选题到完成都需要借助语言文字将研究成果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将难以做好科研工作[2]。少数民族研究生在培养教育和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如何将研究成果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对于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有一定难度。同时,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环境、社会经济等原因,在各方面与其他地区存在差距。因此采取特殊措施,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已成为关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任务。少数民族人才对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人文、地理等特色非常熟悉,民族地区科研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该地区的科学事业发展。

2少数民族口腔研究生的特点和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

2.1入学基础不同,培养考核方式相同

新疆的少数民族研究生多来自于新疆各地州,部分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水平低,少数民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未开设英语课程,加之汉语为非母语,使得部分学生汉语、英语和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基础薄弱,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学习吃力,压力很大,常常会缺乏自信。目前使用统一的培养方案、按照统一的考核标准,对于部分民族学生将会形成比较大的学习压力,加重思想负担,容易产生心理压力。为了达到统一标准,部分学生将主要精力和时间花费在外语上,弱化了专业学习,结果导致基础不扎实、专业不牢固、能力无提高。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汉语或英语基础比较差的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保证每个研究生都能够学有所获,因此,对于不同基础的研究生应因材施教,制定适当的培养方案。

2.2培养观念陈旧、形式单一,考核制度不科学

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训练是长期困扰导师和教育管理者的难题。以往只注重培养理论讲授和动手操作,有的甚至还停留在本科教学水平上。这种落后的观点导致了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不科学,不能保证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真正提升。少数民族及汉族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可分为3个部分,即理论课学习、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开题、研究生论文的评审和答辩,重点放在了学位论文的评审和毕业答辩上,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开题往往不被重视。值得一提的是,专业型学位研究生更多的是沿袭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培养过程中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实践环节[3]。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口腔研究生被外语过级考试和论文发表占据了研究生阶段的大部分时间,因而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相对较少。因为学校尚无相关考核指标,所以也往往被导师以及学生忽视。

2.3少数民族学生参与课题的机会和学术交流的机会较少,学生对科研兴趣不大

课题研究是研究生进行科研训练的主要途径,对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科研方法的训练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汉语水平有限,于是很少有机会参与课题,其中大多只是挂名,并不实际参与课题研究。个别导师由于教学、临床、社会工作繁忙,对研究生指导不够,没有完全尽到培养指导的责任。个别学生对科研不感兴趣,不是为了学习科研方法和培养科学素养而来,仅仅是为了文凭而来,有些研究生只是被动的完成规定学分,以过关达标为目的,对于探索性、研究性内容不感兴趣,对于从事的研究工作只是被动接受,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科学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域的限制,很少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很多研究生从未参加过或者很少有机会参加学术活动,使得学术交流没有形成一种习惯,没有成为一种必要的学术生活制度。

3科研能力的培养途径

3.1重视品德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重视品德培养和心理问题的疏导,将其培养成为有理想和有良好品德的社会优秀公民,重视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责任心。要注重引导少数民族研究生树立能够超越民族、文化、信仰、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地位等基础之上的博爱精神,使得各民族研究生在生活、学习、工作、娱乐中能够共同进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少数民族优秀学生干部和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通过骨干的力量加强少数民族研究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3.2注重技能培训和科研能力培养的一致性

针对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加强少数民族研究生技能培养及知识结构提升,培养其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汉语言沟通能力和英语的读、写能力,能主动运用已掌握的科研手段,进行科研实践活动,独立完成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4]。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科研能力的具体方法如下。

3.2.1选择研究的课题

对于刚从大学生活中进入研究生生活的学生来说,选择科学而严谨的课题并非易事,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首先建议其大量泛泛地阅读,培养好的阅读文献的习惯,其次,在导师以往的研究基础上展开延续性的研究或者在临床实践中寻找和发现与导师研究方向相关的问题,再通过文献检索进一步明确所要研究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前景[5]。

3.2.2研究方案的设计

建立完善的开题制度,在开题阶段学生需通过完成综述、撰写开题报告、公开答辩等,由相关学科专家组成专家团联合审核。锻炼和提高了少数民族研究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同时也使研究方案的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3.2.3课题的执行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少数民族研究生之间,少数民族研究生与汉族研究生之间相互合作,资源共享的团队意识。各民族学生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各民族学生取长补短,更多的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在合作中产生更多新的想法和新的思路。建立学生定期向导师学习、汇报的制度,使导师对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和指导的机会。

3.3改进培养方法、个性化施教

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学生整体素质与个人能力培养,提高少数民族研究生适应和融入社会的能力,将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使其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端人才,不断增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于其个性化发展的培养、考核制度,在研究生学习的三学年中,对于理论课学习、中期考核和硕博学位论文开题、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标准,真正做到个性化施教。同时在个性化施教的培养过程中,尽可能多的给予少数民族学生关怀和帮助,可每周定期由专门的老师负责成立学习沙龙,针对少数民族研究生在临床工作中的问题、科研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在语言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开展帮扶活动,及时解决学生的难处。

3.4加强与国内知名院校间的学术交流活动

基础知识的加强和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在少数民族口腔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学习班、学术会议与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口腔研究生的科研思路。开展更多的学术交流活动,增加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对科研的兴趣,提高其钻研科学的能力。

3.5大力鼓励科技创新,提高科研投入

鼓励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增强研究生科技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申请各类科研基金项目,为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在奖学金的评定制度中应加大科研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多元素考核标准,使更多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科研产生兴趣。应当将科研能力评价纳入学生综合测评,建立大众化科研培养系统,以此作为大学生评选综合奖学金、三好学生、免试推荐博士研究生的重要参考条件,以此来激发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

3.6导师在少数民族口腔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导师对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研究生科研选题方向的确定、科研方法的指导、所遇困难的解决等,都离不开导师的指导。作为与研究生接触最为亲密,对其影响最大的教师,导师的质量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导师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行、学术水平、工作态度等都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培养研究生关键在导师。导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要不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切实抓好导师资格的遴选,加强师德教育,完善导师的年度考核。经常召开导师座谈会,上下沟通,及时掌握导师的思想动向,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工作。要抓好典型,树立榜样,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使研究生导师明确自己教书育人的使命。多召代发医学论文开学术交流会,组织共同攻关,使导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自觉占领学科研究制高点,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以促进其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生[6]。

作者:木合塔尔•霍加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口腔医学科研能力培养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168005.html

    相关专题:农村资金互助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上一篇:财政支出偏离度督导解析
    下一篇: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学习方法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