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鸦片战争前后的杨芳

  一
  一部中国近代史,自鸦片战争开端。解读鸦片战争,则避不开杨芳其人。郭廷以先生所著《中英鸦片战争史》中单独辟有“杨芳的措置”一节,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也有“杨芳的果勇”一节专述其事。杨芳在鸦片战争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杨芳(1770~1846年),字诚村,贵州松桃人。他出身贫寒,自幼习文练武,15岁即投身军旅,在平定川楚白莲教起义、河南天理教起义、新疆张格尔叛乱等战争中屡建功勋,32岁升至宁陕镇总兵,36岁接替名将杨遇春代理固原提督,后又受封为太子太傅、一等果勇侯。道光帝对之恩宠有加,召见数十次之多,赐紫缰,准紫禁城骑马,在紫光阁绘功臣画像,赏戴双眼花翎,并在其60岁生日时亲自书写“酬庸锡羡”匾额和“福寿”字赐之。一代名将杨芳,成为嘉庆、道光年间最为耀眼的将星之一。
  然而,杨芳在历史上留名的主要原因与以上种种基本无关,而是由于他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尤其是一个据说与他有关的“马桶破敌”的故事或者说闹剧,流传颇广。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
  1841年3月,杨芳以参赞大臣身份到达广州前线,看到英军的舰炮命中率极高,而且清军炮台在陆地固定不动,“夷炮”却处在风波摇荡中的舰船上,因此断定英军之中必有“邪教善术者”作祟。于是传令保甲大量收集妇女使用的马桶,平放在一排排木筏上,并派一位副将专门负责,他自己率兵埋伏在岸上。杨芳决定以此战术出击乌涌炮台,约定先由副将率木筏以马桶口朝向英舰冲击以破邪术,他则亲率大军乘势夹击破敌。作战的结果是不言自明的:马桶阵无效,清军大败。时人写有《广东感时诗》讥讽此事:
  杨枝无力爱南风,参赞如何用此功。
  粪桶尚言施妙计,秽声长播粤城中。
  芳名果勇愧封侯,捏奏欺君竟不羞。
  试看凤凰岗上战,一声炮响走回头。
  “马桶破敌”或曰“大摆马桶阵”的故事虽然也被不少史家采用,但因为其事显得过于荒唐无稽,不能不令人怀疑其真实程度。然而,杨芳以“粪桶妙计”破敌的故事还是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流传。它的戏剧性太强了,因此极容易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以至于懒得去考虑它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中国历来有两种简单偏颇但却深入人心的评判标准:以成败论英雄,以战和辨忠奸。揆诸鸦片战争,清军没有取得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胜利,那么在青史上留取丹心、传播芳名的只能是两种人:一是壮烈死难的官兵,如关天培、陈连升以及定海三总兵等;二是遭受打击的主战派,最典型的莫过于林则徐。杨芳呢,他是作战中的失败者,失败后的讲和者,讲和后的被褒奖者。单从这三点来说,他便足以激起时人及后世爱国民众的满腔义愤,被打入历史的另册而不得翻身了。人们宁肯相信“马桶破敌”这个有诸多疑点的传闻,似乎它发生在杨芳身上是天经地义、毋庸置疑的事情。
  关于杨芳的这一段故事,开始于道光皇帝的一纸命令。那是1841年2月12日,杨芳在赴京觐见途中接到任命他为参赞大臣的圣旨,遂折道南下赶赴广东前线。
  此时,广东虎门口战事正殷。此前一个多月,67岁的陈连升牺牲于沙角炮台;此后不到半月,62岁的关天培牺牲于靖远炮台。
  72岁的杨芳在奔赴前线的路上风尘仆仆。
  像这样急急赶赴疆场的情景,在他一生中出现过许多次,但这一次与以往不同。等待他的,是一群陌生的敌人和一场陌生的战争。
  二
  杨芳于1841年3月5日到达广州,8月中旬离开广州回湖南提督本任养病,在前线的时间仅5个多月。纵观这5个月中他的作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3月5日到18日的仓促应战阶段;3月19日至4月13日的讲和备战阶段;4月14日以后的参赞佐战阶段。
  在广州前线,杨芳的身份是参赞大臣。在他之上,是道光的皇侄靖逆将军奕山。杨芳进入广州时,奕山这位当年康熙皇帝十四子允禵(雍正最重要的皇位竞争对手)的四世孙,还在山东、安徽一带的路上。因此,在4月14日奕山抵达广州之前,杨芳在实际上担负了广东战事的主要责任。
  杨芳所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在他到来之前,虎门之战已经以清军的失败而告结束,英军又于2月底3月初相继攻占乌涌炮台、琶洲炮台,兵锋推进到距广州城数公里处。3月3日,英国全权代表义律向广东方面提出了割地赔款的《约议戢兵条约》,限期3天内答复。享有百战威名的名将杨芳在限期截止的前一天赶到,无疑给绝望中的广州官民以极大鼓舞。因此,当人们知道他将要来广东的消息时,省城官民“望之若岁”。当他的身影终于出现在广州的街道上时,民众为之“欢呼不绝”,官员更是“倚为长城”。
  初到前线的杨芳,其迎战姿态是积极的。此时被罢职的林则徐仍在广州,杨芳与这位老上级(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时,杨芳为湖南提督)时常沟通,请教对策。同时,他抓紧了解敌情,加强防御,布置战守。然而,英军没有给他更多的准备时间,相继于3月6日攻克二沙尾炮台,13日攻克大黄滘炮台。16日,义律发出一份要求停战谈判的照会,派一艘打着白旗的小船由大黄滘炮台北上送往广州。途经凤凰岗炮台时,被杨芳派驻的清军发炮轰击,只得退回。杨芳在上奏中,把这次突发事件描绘成一个大胜仗。不料报捷的奏折刚刚发出,英军的报复性进攻就开始了。18日上午,英军沿河北上,连续攻占凤凰岗炮台、永靖炮台、西炮台、海珠炮台等,至下午重占广州西南的商馆。此时,广州城的东西两面暴露在英舰炮火之下,完全成为一座危城。
  仓促应战的杨芳,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真正接触到了“英夷”的坚船利炮,也明白了皇帝赋予他的任务实在很难完成。3月19日,杨芳与林则徐、广东巡抚怡良商量了一整天,苦无良策,最终决定同意义律的要求,以广州暂时开港贸易换取停战。这个带有城下之盟性质的停战协定是杨芳备受责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停战期间,杨芳又抓紧时机进行了一些备战工作,时人在记载中说:“制大炮,铸军械,备糇粮,堆沙土,办草船,扎木排,招壮丁,练水勇,封拖船,操快蟹,两月以来,军机缜密,督办森严。”虽然不无夸大溢美之词,但其所做工作是不容抹煞的,这一点在英国人的记载中也可以得到佐证。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鸦片战争前后的杨芳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3607.html

相关专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全国主体功能区划


上一篇:“近代中国第一代实业家”盛宣怀
下一篇: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3607.html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