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公共艺术教育在微信的应用

摘要:我国的教育事业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革新而优化升级。微信作为一种火热的即时通讯软件,为公共艺术的施教提供了一条更有突破性的、更便捷的道路。通过分析公共艺术教育在微信中应用的突破性和传播方式,挖掘出其在微信应用中的弊端和局限性。

关键词:微信;公共艺术教育;传播方式;突破;局限

我国教育在微信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2016年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低龄(19岁以下)、学生群体分别占新增网民群体中的46.1%、46.4%,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6.2亿。微信作为当下最热门的即时通信APP之一,使用人数最为广泛。它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集社交、传播、教育等功能为一体,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成为新型的教育方式,并且被人们广泛接受。从广义上看,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工具,对“我国教育在微信中应用现状”进行分析,采用高级检索中主题检索的形式,不限时间进行“微信”和“教育”关键字的逻辑检索,得出3497篇相关文献记录(截至2016年7月16日)。由此可见,教育在微信中的具体运用与实践,不仅被人们普遍接受,而且成为了当下最新热门的教育新模式。从狭义上看,自2012年,学者杨敏分析新媒体教育形式下,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会性软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后,许多学者陆续从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等多个方面探讨教育在微信中的应用。例如,讨论各类学科该如何在微信上开设建立微课程、如何在微信上实现移动学习与翻转课堂的高效整合等。教育在微信中的应用与研究,试图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试图以一种新方式有效地促进教育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在微信平台中的应用

1.公共艺术教育的特性公共艺术教育是指针对非专业人群所开设的普通艺术素质教育,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挖掘创造力、加强学生心理和道德认识,提升自身素养和品质等。(1)公共性、基础性。公共艺术教育是通识教育。从受教人群看,它面向全体社会人群,具有公共性与开放性的特点;从培养目的看,它提升人群的艺术修养、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等。所以,教学内容较简单,容易理解,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来掌握。(2)感悟性、愉悦性。智力教育需要学生严谨的判断与推理,从而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拥有标准的定理和统一的法则。比起语言文字的传达,公共艺术教育则是以意象的形式存在的,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通过人们的感悟来知会这种意象与情境。艺术教育是通过意象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励他们用心去体会艺术品的美,唤起内心深处的碰撞,释放精神上的压力,从而体会到愉悦感。(3)教育的自由性、时间性。艺术本身就象征着自由,是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结晶。在艺术教育活动中,靠的是艺术本身的吸引力与感召力,不需要理论性与严肃性。在面对艺术时,受教育者完全超越了规范和方法的束缚,在精神上的自由状态下,自觉主动地接受,这种教育是自由的。艺术教育并非技能训练,它是一种修养而不是一种技能,所以这不是一日就能练成的,它是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着受教者。2.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微信教育的传播形式主要分为对话框、微群、朋友圈、公众平台。伊曼纽尔•罗森说:“1个朋友的真心推荐,远胜过10个广告生硬的推销。”而微信的定位又在于熟人之间的社交,朋友圈的回复也只能是功能好友才能看见,这种熟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更使得微信有了强链接的传播属性,这可以让许多信息造成病毒式裂变的传播,因此这也更加有利于公共艺术教育信息的及时推广。在微信平台中,管理人员通过后台可清楚地看到了粉丝信息与数量、用户的留言最新消息,可以把这些用户进行性别、地域的分类管理,对有疑难的用户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更有效地进行个性化辅导。微信凭借其即时的通讯功能,可为各种层次的用户整合开放性的资源信息平台,构建一个便捷、强交互、重体验的移动学习环境。3.公共艺术教育在微信中的运用研究(1)微信的特性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特性相符合。对普通学生来说,公共艺术课程完全不同于其他课程。大多数大学生将其作为培养自己审美能力、艺术情操的辅助手段,在枯燥的专业课之余,观看一段小品、聆听一段音乐,欣赏一段舞蹈,来缓解学习上的压力,释放内心的情绪,帮助自己全身心放松。微信整合了文字、图像、音视频、超链、语音等,可满足学生的通讯与娱乐功能。在学生使用微信进行放松娱乐时,公共艺术教育内容通过文字、图片等碎片化的形式呈现,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氛围,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在欣赏中达到艺术教育的效果,这种方式也不会给学习者造成额外的学习负担。(2)在微信中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必要性。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出台,不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都非常重视公共艺术教育。而学校的设备资源直接决定了公共艺术教育开展的质量,有些院校由于设备的缺乏或是设备的破旧,导致学生无法通过课堂来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而且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有效地将艺术课程的学习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而微信作为学生使用最广泛的及时通讯软件,在其中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构建微信公众艺术平台,学生就可在课余时间浏览资源,弥补课堂时间不足、设备不全的缺陷。

基于微信的公共艺术教育学习实现传播方式

1.微信公众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人的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这五种感觉中只有视觉的感觉和听觉的感觉能够产生高级的艺术形态,能跟精神文化接上,或者说能够表达和阐释人的精神文化状态、精神文化的品质。所以在艺术教育中,艺术的感受需要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而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施教者可按照一定的教学设计,通过添加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功能,对资料进行排版与整合,制作成各类微课程。保障学习者可通过微信的即时推送功能,从视觉与听觉同时可感受到音乐的奥妙。管理者可通过向学生提供移动学习服务,进行问题解答及学生信息收集,为用户提供学习管理服务和学生活动服务。通过订阅关注相应的微信平台,学生每天可及时地收到来自平台的推送信息,并且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阅读与学习信息,十分便捷。同样,除了可在线浏览信息、学习知识以外,还可通过下载功能将学习资料保存,方便学习者在没有网络的环境下进行再次学习。“广东艺术教育”作为公共艺术教育微信公众号之一,除了介绍广东省的艺术教育成果外,每天坚持为用户推送各异的精彩知识,包括一些名画欣赏、大师生涯等,也会及时推送一些培训进修快讯,推荐优秀的教育机构,里面呈现的内容可以算是全国一流的艺术宝库,让用户收获颇多,如下图所示:222.促进公共艺术教育交互式个性化学习公共艺术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教育不一样,它没有统一的理解方式和标准答案,它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习者的自我领悟,这种领悟是允许多样的不需要理论基础的。“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艺术教育上,个性化学习的体现尤为重要,老师需要通过学生不一样的领悟能力、兴趣方向或者是薄弱点,推送一些针对性强的学习资源。而微信作为即时通讯的一种,能有效保证交流的便捷性和信息传达的及时性,让学生与老师可以第一时间进行互动答疑,高速、有效的反馈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艺术知识与修养的积极性。在微信上,艺术老师可通过音乐欣赏、名画赏析等不同主题,组建“微信群”,让学生或者其他群众凭借兴趣、喜好,自由地选择加入,以此来保证群内小组成员在教育方面的共同性,这样艺术老师就可以针对不同特点的“微信群”,进行系统的、个性化的教育。在群内,学生与老师互动式的发言,促进学生之间的交互性学习,这种交互可以是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也可以是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

公共艺术教育在微信应用的局限

1.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公共艺术教育资源甚少,尚未形成规模由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申请的便捷性与免费性,每天都有成倍的微信公众平台被注册开发。而在其中,教育类型的平台数不胜数,大致可分为教育机构、学校官方、各地教育局和民间艺术等。其中,虽然公共教育类的公众平台种类繁多,划分细致,但是有的因缺乏后期的维护未时时更新内容变成了“僵尸号”;或是频繁更新一些类似教育机构学生培训等广告,把其打造成企业的招生宣传营销工具,“挂羊头卖狗肉”。目前,微信平台应用于教育领域,在实践方面仍然处于试水阶段,所以,公共艺术教育则更少之又少。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设立后台创建与维护团队,积极鼓励学校、教育机构或是优秀的老师主动参与公共艺术教育类的公众号的创建中,并且及时把一些好的学习资源、学习心得、文化知识通过这个平台分享给更多的用户。2.微信的特性决定了公共艺术教育教育的局限性(1)每日推送的数量有限。一般的微信公众平台,每天(必须满24小时)只能推送一条信息,而大规模、订阅数量很多(1000名以上“粉丝”)的公众号,每天也只能推送三条信息。这种对推送数量的限定,一方面,提高了公众号发文章的质量,有限的篇幅数促使文章必须以精简、提炼程度较高的文字与优质的图片、音频等进行组合;另一方面,也大大限制了公共艺术教育在微信传播的速度,限制了公众号更好更快的发展。(2)私密性性过强。微信与微博、QQ空间不同,由于其私密性,用户只能看到自己好友的回复与观点。这种过于保护私密性,使得微信封闭性过强,无法观看到其他用户的精彩观点、想法和回答。(3)微信设置的缺陷。为了避免用户在使用微信的时候过多消耗流量,所以微信中图片大小不能超过2M,而对公共艺术教育而言,这是一个致命的硬伤。许多优质的图片如精美的油画,都拥有较大的容量,而微信对图片的限定会把这些画质一再压低,破坏像素,直接影响到艺术品带给用户视觉上的冲击力,影响到公共艺术教育的深度。同样,语音时长不能超过60秒,让教师把教学内容分为好几段语音发送,让学生听上去没有连贯性,也逐渐消磨学生听下去的耐心;图文消息中,字体的格式与大小的固定性限制了官号推送学习内容的容量,不能有效的表明出重点。3.用户和平台缺少互动性,不能形成很好的学习闭环在微信公众平台中,虽然可以进行点对点的交流,但是用户与平台之间仍不能很好的沟通。微信平台的后台管理必须要有电脑网页登陆,而有些老师和管理者不能做到24小时守在电脑前,所以管理后台会设置自定义回复内容,但这一方面会造成回复未必是学习者所需要的答案,让人产生误解;另一方面,造成不能与用户即时回复、拖沓的现象。由于公众管理后台缺乏大数据分析和管理,因此后台管理人员无法有效地对用户反馈的各种意见和问题进行分类和汇总,不能让管理者了解到平台不足之处,这样就无法形成一种有效的学习反馈机制,也无法形成学习闭环。

参考文献:

[1]邓小霞.微信公众平台辅助课堂教学实证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4(5):41-45.

[2]李丹妍,曹杰颖.我国教育领域微信应用可视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3):39-43,74.

[3]冯志强.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中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3(9):184.

[4]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78-81.

[5]庞海芍.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6(8):87-89.

作者:蒋文雯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公共艺术教育在微信的应用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188214.html

    相关专题: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金属功能材料期刊


    上一篇:党支部规范化教育管理的实践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发展途径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