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7篇)

第一篇:初中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教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实现初中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教学成为了每一位历史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何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优化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就成为了目前众多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生的个性以及历史学科的特点,提出了几点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为实现趣味性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策略;趣味性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为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与形式。如何顺应时代改革的潮流,实现历史的趣味性教学就成为了目前教育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一、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由于很多教师在讲授历史知识时都会十分认真严肃,这就会让学生误以为历史是沉痛的、是无趣的,从而造成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要保证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就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首先,教师应当爱学生。无法想象一个不爱学生的冷面严酷的教师会赢得学生的喜欢和尊重,那么学生又怎么会喜欢上历史课呢?其次,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可能会有叛逆心理,教师在管理课堂纪律时对学生的批评惩罚要有度,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并充分地尊重学生,使其感受到教师的善意,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收获历史知识。

二、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是大部分学生的共性,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通过巧妙设疑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与求知欲,从而实现趣味性教学。1.利用导入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如讲述关于“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争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八国联军侵华前圆明园的景象和被侵略者烧杀毁坏之后圆明园的景象,学生通过对比会对圆明园破坏的原因产生好奇,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这种图片导入的形式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此外在历史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谜语、故事、评书等形式导入。2.通过设疑激发兴趣。历史是一门具有文学特点的社会学科,看似枯燥的历史教材中其实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小故事来设疑,引起学生兴趣。如在讲述关于夏朝和商朝的历史时,教师在课堂开始提问:“你们听说过电视剧《封神榜》吗?”学生们一定会十分积极地抢着回答看过。接着教师继续提问:“封神榜中讲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贪图享乐而灭国的故事?它之前又是哪个朝代?”这时学生都陷入思考,脑海中产生了一个大问号。此时再学习《夏朝和商朝》,学生就会产生探索历史的欲望,并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

体验,增加趣味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还原出生动、深刻的历史,才能让更多的学生乐于探索历史。而多媒体集声音、视频、图片等于一身的功能使其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优势与作用。1.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历史情感。在历史课堂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历史教材中的文字变成鲜活的事件,通过视觉的冲击来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从而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2.插入历史故事、历史资料增加课堂趣味性。教材不可能为我们提供所有的历史知识,只是将历史中最重要的部分用凝练的语言展现给了大家,因此要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就要在历史教学中拓展教材,插入有关的历史故事或者资料。如在学习《明清小说》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引出《西游记》,进而引出其他三部名著,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电视剧观看经验感受我国四大名著的成就,这样的课堂更有趣味性,学生更乐于探索,有的学生由此对名著产生兴趣,在课下还会主动阅读。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新课程的教育背景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而教师要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去学习知识,探索问题,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团结合作的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学习《中古时代的欧洲》时,教师可以让不同小组的学生分别通过预习完成封建等级制度,教会统治的表格内容填写,并对查理大帝和查士丁尼大帝在历史上的作用进行分析。通过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有效的发散,他们的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综上所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课标教学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们要从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大胆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得知识、学习方法和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初中历史的趣味教学。

作者:田秀侠 单位:江苏省沛县张庄中学

第二篇: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的奇思妙想

摘要:初中作为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如何引导学生思考成了中学阶段教育的重要工作。历史课堂上学生的新奇想法是一把“双刃剑”,放任学生的发散思维会导致课堂节奏被打乱,而合理地引导学生的奇思妙想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想法和教学内容契合,还能够让学生在教学中产生共鸣。历史作为一门联系性较强的文史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历史;奇思妙想;思维创新能力

引言

传统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将史实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记住有关内容,这种机械式的学习方法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使得历史课程教学事倍功半,很多学生因为失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无法及时准确地反馈教学效果。初中生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具有强大的想象力,如何应对初中学生在历史学系中的奇思妙想成了历史教学的关键点。

一、以批判思维重审历史事件

批判思维是学生奇思妙想的重要表现,虽然历史教学中提倡历史不容假设,但真正想了解真实的历史情况就必须从批判的角度假设历史,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作为、历史现象等进行批判思考。如元朝对外开疆拓土是消耗了国力还是获得了更多资源,传统历史课程中都会强调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就是元朝,元朝板块疆土不仅包括了现今的外蒙古国和俄罗斯部分领土,蒙古铁骑还踏足欧洲很多国家,虽然课堂上没有对其中细节做出进一步阐述,但是从其他角度来看,游牧民族在取得土地后并没有进行农业生产或将先进的技术、文化带到当地进行传播,反而采用非常残酷的屠城手段对其他国家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威慑,欧洲人甚至将成吉思汗称为“上帝之鞭”,然而这些内容在课堂上并未集中体现,学生通过阅读西方历史和明史对元代的统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种通过怀疑得来的认识往往更加持久,让学生对元代的历史不仅仅停留在疆土最大、幅员辽阔的表面现象上,更认识到了元代的穷兵黩武。

二、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

发散性思维是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的基础,发散思维是以一个点为基础从不同的维度、方向、线索寻找不同的问题解答方法,让学生的答案不仅仅拘泥在书本和“标准答案”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表达想法,如教师提问,1929年到1933年经济危机中,资本家为什么把牛奶倒进海里也不救济穷人,传统答案是为了维持商品的高价格和仅有的利润。然而这一抽象的答案无法满足学生,特别是经济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更是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引用市场经济的内容引导学生发散思考,虽然市场上大部分人无法消费得起牛奶,但总有一部分客户能够消费得起,而且这部分客户的消费维持资本家的资金回流,但如果资本家拿商品补贴穷人,那么就不会再有人花钱购买商品,只能血本无归。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物流成本上考虑,生产的商品不仅有成本,如果免费补贴,就会进一步加剧成本投入,使亏损进一步扩大。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供需角度理解这一问题,市场商品物以稀为贵,只有确保商品的稀缺供应量,才能保障商品的高价格,从而保证资本家的利润。通过多角度解答经济危机,不仅让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经济危机的全貌,还为下一阶段罗斯福新政的教学奠定基础。

三、以辩证思维讨论历史的两面性

辩证思维能够让学生在思维对抗的同时辩证地考虑历史问题的客观性,教师在课堂开始时设计辩论题目,并对双方观点进行集中说明,然后班级学生自主选择观点,根据表达能力推举辩手并组织辩论材料。如对秦统一六国是对文化的摧残还是历史的必然这一问题进行辩论,这一问题可以分为两个观点,一个观点是秦国统一六国是文化的倒退,秦国将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消灭殆尽,凭借着十二等爵制将秦国军队打造成一部嗜血的战争机器,失去国家发展的意义;而另一个观点则认为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国完成了中国的统一,解救了当时身处水深火热的老百姓。通过这种引导式辩证讨论,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考虑历史事件,从而培养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

结语

历史课堂上学生的新奇想法是一把“双刃剑”,放任学生的发散思维会导致课堂节奏被打乱,而合理地引导学生的奇思妙想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想法和教学内容契合,还能够让学生在教学中产生共鸣,让传统的单向传授成了学术上的平等交流,有效地提升了历史课堂中每个学生的参与度。除此之外,这种引导式思维模式还能够因地制宜地帮助不同学生形成适合的学习方法,学生因为思维方式和方向的差异性,对历史问题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和看法会给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欲望,实施兴趣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军.初中历史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

[2]陈维亚.历史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3).

[3]费为群.质疑•联想•求证—————初中历史教学的突破口[J].上海教育科研,2012(5).

作者:涂秋仁 单位: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

第三篇:初中历史课堂和谐教学氛围

【摘要】教师应当不断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良好的历史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历史,提高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知识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和谐教学;课堂氛围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也在不断改进。教师应注意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合理完善教学课堂结构,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

1.奠定和谐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提高。初中生还处于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年龄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也合理设计教学情境,丰富学生对知识的感受方式。如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来给学生普及一些史料。初中历史教学中,很多内容都是只有一些历史线索和梗概,教师如果只是让学生按照教材的文字进行学习,学生会感觉单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事先查阅一些课堂中要用到的历史具体事件,将一些细节融合进去,在讲解的过程中将书本中的历史知识融入故事情节中,以讲故事的形式,丰富历史知识的体现形式,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津津有味的听故事,并从历史故事中学习到历史知识,加深学生学习的效率。如在讲解淝水之战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一下风声鹤唳的故事人,让学生了解到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的故事。又如给学生讲解东汉与边地各族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向给学生讲述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额,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历史人物的事例,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探索和谐途径,改进历史教学方法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不同的学习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使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在上课前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音乐,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如在播放命运交响曲时,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教师可以借此导入贝多芬的相关介绍,感悟艺术大师们的世界。并且巧妙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更好的推进课堂进程,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让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对历史知识的感受中,促进学生思想感情的内化,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战争与和平的片段,让学生感受整部小说的人物、场面、心理等各方面的巧妙描写。给学生展示梵高的自画像及作品向日葵、星空等,让学生感受梵高的精神内涵。教师还可以通过在教学中巧设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且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投入到历史学习中,给学生营造了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在探究合作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实际的探究式教学的设计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安排探究内容,通过引导的方式实现学生的学习探究,如在学习戊戌变法中,教师可以事先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课下收集资料等,然后通过探究和讨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提高学生发现和创造的兴趣,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并且教师可以通过辩论的形式,来让学生体验历史事件。辩论本身是一种竞争和合作的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围绕特定的历史论题来进行辩论,让学生积极说出自己的看法,相互学习相互补充。

3.优化和谐实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人的位置,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发挥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能够更投入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大一统的汉朝这一内容时,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虽然知道汉武帝采用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但是距离真正理解这一举措的内涵还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汉武帝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进行分析,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流和讨论,也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在讲解中国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探究一战期间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和情况,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明白中国资本主义短暂发展的原因。

4.拓展和谐成效,充分补充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注意适当添加一些时事,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事件。通过将历史和时事结合起来,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够丰富学生的见识,让学生收获更多有用的知识。如在讲解凡尔赛和约时,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其中“十五年后阿尔萨斯经公民表决归还给了德国”这句话的含义,教师可以给学生普及一下当时的时事信息,让学生明白其中涉及的内情。学生通过了解了大体的文化背景,从而更好的解决其在学习教材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开展一些活动,可以成立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一些历史知识竞赛等,让学生乐于在课下去进行课外阅读,查阅历史资料等,丰富学生对历史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总之,教师应当不断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良好的历史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历史,提高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知识的效率。

作者:于艳

第四篇:初中历史课堂质量因素与策略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有着诸多的划分维度,如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家长因素等。其中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师专业成长对学生学业水平指导的影响。从个体发展上讲,教师的教育理念与理论素养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和质量观,从而影响着教学质量。从团队发展上讲,教师所处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左右着教师个体和集体的成长,从而影响着教学质量。一方面,县域、校际、本校、教研组、备课组等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氛围和成效,决定着教师的成长路径。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样左右着教学质量,而在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微观领域上讲,课堂教学的立意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知识立意”的课堂往往会走向灌输式,既会消减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会制约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力立意”的课堂通常会使教师、学生慢慢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逐渐找到“以学定教”的教学成长方式。历史学科受制于“基础”,但“基础”不是主要因素。历史学科受制于“智力”,但“智力”不是主要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非智力因素可以说是历史学科的决定性因素。

一、处理好“五对关系”

1.关注“态度”,处理好“想学”与“能学”的关系。态度决定一切。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端正学风,从而促进学习质量提升。在处理好“想学”与“能学”的关系中,要重视对“学优生、中等生、后进生”三类学生的“分类管理”,重点调动起后进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学习态度的转化上多下工夫、多磨嘴皮、多投情感,尽可能减少后进生的“占比”,尽可能不放弃任何一位后进生。2.侧重“学法”,处理好“学会”与“会学”的关系。在端正态度、端正学风的同时,做“授人以渔”的教与学。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解题方法上多做“渗透”,主导“能力立意”,研究“素养立意”,摒弃“知识立意”。在处理好“学会”与“会学”的关系中,尽可能“少讲多学”、“精讲精练”、“活学活练”。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化整为零”、“聚沙成塔”,有计划、分步骤、按类别进行“查漏补缺”。3.比争“质量”,处理好“吃饱”与“吃好”的关系。几乎每一名学生都有获取好成绩的良好愿望。但现实中不少学生常常“心动”大于“行动”,对好成绩的良好愿望一般仅停留在嘴上、不能落实到心上,缺少实际行动,易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归根结底,这部分学生缺少对“好成绩”的体验,体尝不到“好成绩”的幸福感,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为此,我们要刻意制造让后进生“吃饱”、优等生“吃好”的评价机制,为“好成绩”搭建阶梯,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与机遇,帮助他们找到获得“好成绩”的路径,制造“冲动”、形成“冲击”、完成“冲刺”。4.立足“课堂”,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历史学科在7门中考文化科目是50分制小学科,总分占比低,易被无视、忽视或轻视。依托“课外”与语数外等“130分制重量级”学科比拼,可谓难上加难。为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辅导课时间效率显得特别重要。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占分少而“看不起”自己,教师要不断向自己、向学生“灌输”自己学科的“强大”,课堂上“四两拨千斤”,课堂外适当挤占一点时间对“重点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差异化谈心”。

二、课堂教学不妨从教育的原点出发

1.教育的本质在于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2.明晰学科的目的。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3.课堂教学需要教育哲学的思考。学者朱永新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教育哲学的思考,需要教育思想的引领。首先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想清楚教育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样的根本性问题,教育才有正确的方向,投入才有真正的效率。我们似乎都知道,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不仅仅是给孩子分数,而要为孩子的生命奠基。但是,中小学教育生活中,分数恰恰成为教育至高无上的追求,成为衡量教育品质的标准。大学中,就业成为最急迫的任务,成为判断大学最关键的指标。分数与就业成为整个教育的原点,成为教育的重要追求,这是中国教育许多问题的滥觞。”

三、从学生的经验出发

课堂教学要在书本世界和学生经验世界之间搭建桥梁,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认知的准确度,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实现课程目标。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如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上出现的矛盾、纠纷,从而产生了解历史和探寻历史的愿望。

四、力争每节课带给学生惊喜

课堂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要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

五、重视“问题的设置”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历史考察和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如对学校周边的文物古迹、社区、村庄、企业等进行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的调查,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并加以整理和分析,进行较为完整的叙述,提出自己的见解。在问题设置上,一要有挑战性;二要尽可能自然地包含基础知识;三要注意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在问题设置上,可以通过“假设历史、分类讨论、正反对照、探究教科书的矛盾之处、挑战教学法”等方式组织教学。

作者:朱振娟 单位:太仓市双凤中学

第五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原因分析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是一门基础性教学。尽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历史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以往填鸭式教学现象仍然出现。有些教师主观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效果差。本文通过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使整个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十分值得研究。因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这个现象既影响了初中历史课程的向前发展,更阻碍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原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为什么存在低效化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一是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尽管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使得初中各科教学包括历史课程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与以往教学模式有了改变。但是由于一些教师仍然延续着以往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课堂上做笔记,然后教师布置作业。这种老套的教学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这个教学主体,无法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逐渐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二是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内容准备不充分。教师仍然沿用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内容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没有新意,无法调动学生主动思维、主动探究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三是学校对于初中历史课程不重视,初中历史课程相比较语文、数学、英语来讲是一门副科,存在课程设置少的特点,加之许多学校对于历史教师的培养不重视,对于历史课堂教学设备等没有给予很大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发展,造成了初中历史教学低效化。四是由于有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没有突破,不重视因材施教,特别是不能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分类教学,使学生存在学习倦怠、畏难等情绪。

二、解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问题的对策

1.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有自己的特色。首先,相关内容或者事件时间上比较久远,这种久远往往使学生感到一种难以逾越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代化教学模式可以利用网络、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因素,将久远的历史故事或者实物以视频等方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到当时的历史场景,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在我身边这种感觉,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如教师在讲授鸦片战争的时候,将故宫、颐和园、圆明园等名胜古迹通过计算机以视频教学方式投射出来,从而使学生能够根据这些承载当时历史的名胜古迹,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从而有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2.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的责任感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教学的责任感,不能认为自己教授历史这门副科而缺乏教热情。教师的教学热情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在教授课程时特别是在课堂设计上、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和作业布置上都存在松懈懒散、对付的心态,那么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就不佳,愿意学习的学生可能会慢慢丧失主动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要能够不断增强教学的责任感,将历史课程作为自己奋斗的事业,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拓宽教学内容,以学生学习为出发点,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课堂上那种蓬勃向上的精神,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不断提高。3.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反馈所谓课堂教学反馈,指的是教师要能够掌握学生课后对于课堂教学知识掌握的情况。教学反馈既能够帮助教师真正了解课堂教学效率,更能够找到发现、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方法。因为,课堂教学反馈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极其重要。教师要能够在课下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使学生能够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困惑直接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能够通过各种教学测验、兴趣比赛等方式检验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结合相关测验、比赛的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和学习情况后,教师要能够制订科学合理的计划,采用更新颖、更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三、结语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阻碍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发展,更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历史教学。各级初中历史教师要能够及时总结相关工作经验,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广阔。

参考文献:

[1]朱秋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分析及对策[J].成功(教育),2013,22.

[2]乔立长.透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低效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4,S3.

[3]陈雷.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分析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5,15.

作者:安中娟 单位:兰州市第二十中学

第六篇:初中历史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先学后教”是新课程理念下提出的一种比较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从“先学后教”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谈起,简要阐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

关键词初中历史;先学后教;教学模式

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很多教师都将该模式应用于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对“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

“先学”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找出存在的问题;而“后教”就是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这样教师的教学就更有针对性。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首先揭示课堂学习目标,再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具体的自学要求,并进行学前指导。学生带着教师给的问题,边自学边思考,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自主解决相关的问题。在自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将自己的感悟与体会记录下来,还要将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识,以便教师讲授时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比如,在学习“南京大屠杀”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展示教学目标及其要求,让学生说出南京大屠杀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中,具体时间及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的基本史实。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法西斯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同时,教师要提出具体探究的问题:你所了解的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是什么?日本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其用意何在?你有何感想?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以及设计的问题,展开自主学习。

二、“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一)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开展“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是让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另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由学生自己主动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学生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抓实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比如自主预习环节,在开展“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时,先让学生充分预习,了解所学内容的梗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渗透,一般采用边阅读、边思考、边记录的方式,包括历史事件发生的外因、内因、历史意义,并要求将自己的体会与感悟记录下来。

(二)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

由于历史事件距今遥远,学生体会不够深刻,局限于教师抽象单调的讲授,学生只是停留于事件发生的表层,没有充分地感知。因此,在教学中,开展“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给学生直观具体的感受,使他们的体会更加深刻,同时它还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通过教师的教学目标展示后,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自主提出问题:日本为什么对中国发动战争?通过对教材中提供的日本地图和清政府两位重要人物的资料进行分析后,学生自主思考,相互讨论,自由发言。通过对日本和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国情的对比分析,不仅问题能得到解决,还能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三)教师要突出“教”的重点与难点

“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下,尽管要突出学生“学”的过程,但“后教”环节也不容忽视。教师的教要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突出重难点。通过对“先学”环节的检查,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充分了解哪些知识需要讲,哪些不需要讲,哪些要多讲,哪些要少讲,要“教”在关键点,释疑在难点处,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同时,教师在“后教”环节,要注重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从而形成历史知识网络,使学生将历史理论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现实问题,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三、“当堂训练”是“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有益补充

“当堂训练”是对“先学后教”效果的反馈与总结,是“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下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堂训练”一般设计在课堂的最后15分钟,其训练的内容要求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目标是化知识为能力,即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虎门销烟是否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鸦片输入严重危害清政府的财政和统治,林则徐禁烟严厉打击了鸦片贩子,清政府为什么又将他撤职了呢?如果说清政府没有委曲求全,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会取得胜利吗?设计这样的问答题,帮助学生从历史事件的本质层面分析问题,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初中历史教学积极开展“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作为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将之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以高效达成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

作者:刘峰 单位:江苏省大丰市小海初级中学

第七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思考

摘要:随着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中,要向历史教师要效率,然而历史学科不仅内容比较多,而且时间跨度比较大,教学任务相对重,所以实现构建高效历史课堂一直是历史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课前准备;把课堂还给学生;组织课堂教学

到底何为高效课堂呢?通俗的理解就是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投入最少的精力与实践,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不是通过教师教多少内容,教学态度认真与否来衡量,而是需要通过学生学到多少或者学得好不好来体现。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没有从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即为无效学习。为此,教师应该如何实现高效课堂呢?

首先,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的课前准备应当位居首位。历史教师一般在代课过程中班级比较多,根据13—15周岁孩子的心理生理成长经历来说,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在所难免,同时每一个班级的文化氛围也会有所不同,为了保证教学思路预设与实际效果同步,我们学校会专门安排集体备课。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特别是课前备课,一般同一年级最少两名教师,每人每周备一节课,或者两人共同备一节,因此在最初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先被备知识:除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学生该背的内容也要会背诵;典型题例自己先要做,相关的知识要充分学习了解,接着要懂得备学生,针对不同的班级,所呈现出的课堂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思想经过交流和碰撞,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在课下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到问题后就要仔细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如出现的问题是否存在规律,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还是学生身上等。当课后反思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再将问题进行集中总结,通过课堂反思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一节完整的课才算备好,也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其次,打造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具备清晰的教学讲解思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高度清晰的头脑,将课文的内容整理出清晰的思路,必须作为一个统领者高屋建瓴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其实在第一阶段的集体备课中教学思路应该是明确了的,但是不能否认当大脑思维通过语言转译出来又会有一些误差,比如有的教师一节课会迷失重点难点,如果没有调整好思路,教师自己对事件的发展过程没有系统的认识,而是模糊和混乱的,那么在课堂上其传达给学生的也必定是零散的,跳跃的,照此下去,学生必将在混乱中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展现教师清晰的思路,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巧妙设计板书、表格和图示的形式来展示,这样可以缩短学生认识教材的过程,加强对教材框架体系、内容架构的理解,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在讲述《汉通西域及与匈奴的和战》一文中,很多教师觉得内容不好把握,实际上如果教师能在教材思路上给予梳理,将课文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部分,西汉又分为汉初,汉武帝时,汉元帝时,接着是东汉(课文小字部分有讲解)我们知道西汉是重点,通过设置表格形式将西汉分为三部分,归纳为和———战———和的形式完成讲解,学生会更加容易理解和学习。又如在设计《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思路的过程中,涉及的少数民族政权和历史事件繁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把握头绪,提高学习效率,是本课的难点。我们可以打破课本原有的顺序,先将五个政权的建立过程,按时间顺序适当的串讲,并列出各政权情况简表;在将这五个政权分为两个阶段,讲解政权间的三个议和,再列出一个议和简表,两个表格就将两课的主要内容全部涵盖在内。

接着,如果教师要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就需要相信学生,以学生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而自己扮演好教学活动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历史课程标准》里要求:“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说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只会让学生感觉到累,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差强人意。教师应该从自己所教年级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知识结构,编写各具特色的导学案还是比较实用的。笔者一般会将学案提前一天以预习作业的形式印发给学生,学案应当考虑学科间的作业均衡,尽量不占用学生过多时间,一般控制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包括基础知识填一填,写一写,读一读等形式,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已经明确的答案要及时进行巩固,在巩固的基础上进行反馈。对于开卷考试来说,仅掌握基础知识是不够的,必须上升到理解运用的层次。在课后作业中适当结合中考典型题型进行综合训练。从八年级开始,基本上是每课都有导学案,课前让学生先汇报导学案中的学习内容,将难点记录下课来以便在上课讲述中有目的的去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最后,适当的激励机制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点睛之笔。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初中生,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是属于可塑性最大的时候,如在讲课中能适当采用激励手段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记得在讲述《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中讲到诗人李白,有位学生当即吟诵李白的经典诗篇,我及时在全班进行了点评和表扬,之后这个本来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同学开始迷上了历史课,我还采用由同学们通过查找史料编排历史剧本的方法让同学们在编排表演的过程中自主地了解学习历史知识,评选出的优胜组还会颁发个小奖品。通过类似这样的课堂设置旨在增强孩子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总之,打造初中高效的历史课堂不仅需要老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课上的严谨安排,很好的掌控课堂,还需要历史为学生营造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学习氛围中,展开高效学习,让我们为此再接再厉。

参考文献:

[1]曾祥斌.初中历史教学之困境突破[J].考试周刊,2016,(67).

[2]徐新.培养历史素养乃初中历史教学的应然[J].中学教学参考,2016,(22).

[3]王伟.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多元化导入[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

作者:袁军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7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135177.html

    相关专题:反应堆原理 pdf 感应垃圾桶价格


    上一篇: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分析
    下一篇:市区生态性园林配置初探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