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管理(4篇)

第一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摘要:顶岗实习作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总结归纳顶岗实习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而进一步分析并提出处理对策。

关键词:顶岗实习;高职;旅游管理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现已形成“一式三化”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建设模式和“八学期、旺进淡出”教学组织方式,通过认识实习,校内集中实训,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含毕业设计)四个阶段共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其中企业顶岗实习是指学生踏出校园,走进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用人单位的某个具体工作岗位上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工作,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任教师,多次担任学生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在历年指导过程中发现顶岗实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此将发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良建议。

一、顶岗实习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目标选择模糊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通常分为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三大类,系部会将各个实习单位的名称和基本情况,实习要求(例如是否要求已持有导游证)、实习待遇和所需人数向学生公布,然后先由学生自行选择报名,若实习点需求人数与报名人数有较大偏差再进行沟通调整,最终确定实习分配情况。待学生确定后,再对指导老师进行分配。但是在学生选择实习点的过程发现,学生进行选择的时候内心并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想法,有的奔着旅行社名气,有的冲着待遇,有的糊里糊涂跟风。尽管系部已向学生进行宣传介绍工作,但事实上学生的选择依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二)自我定位双重标准在指导实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有这样的吐槽抱怨,例如,上班远,路程辛苦;工资太低;不能接触到核心工作内容,多是打杂,学不到东西;没有存在感;工作太辛苦等。在这些集中反映的问题中不难发现,学生对顶岗实习中的自我定位存在问题,一方面他们希望将自己放在一名正式员工的位置上,得到理想的待遇,接触工作中有利有趣的工作内容,如培训,外出踩点,跟团;另一方面,他们希望将自己放在一名实习生的位置上,不愿承担辛苦的工作任务,对工作中出现的纰漏寻找借口。(三)岗位适应性不强学生从校园到企业,是一个由象牙塔进入社会的转变,新的实习环境势必带来陌生感,要融入这个新的群体需要磨合的过程,例如与老员工的相处,与同行的接触,与工作对象的关系处理等等。除了关系的处理,接触真枪实弹的工作内容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较好的掌握,学生需要将书本学习的知识结合到真正的工作岗位,例如在旅行社门店实习的同学需要向前来咨询的客人做好线路的推荐和销售工作。这时曾学习过的旅游产品营销、服务礼仪和旅游心理学等课程都不再停留在书本,而需要真切的运用到实践中来,这个过程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具有一定的挑战。(四)家长扮演保护伞学生在顶岗实习的各种转变与调整中,适应程度各有不同,有很快融入其中如鱼得水的,也有格格不入畏难退缩的。对于一部分实习状况不顺畅的同学接踵而至的就是为难、逃避情绪涌现,向旅行社请假,向老师提出更换实习单位,甚至是要求退出实习。这时指导老师,系部会做大量的工作,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疏导不良情绪,调整实习状态,但还是会出现一种让学校很无力的状况,那就是学生家长扮演保护伞,支持学生不实习的选择,以在家另找实习单位,需要准备导游证考试,家中有事等种种作为理由,这令学校方面很是被动。

二、对顶岗实习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对策

对于学生在实习中集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发现,需要从学校、企业、学生及家长多方配合共同完善顶岗实习这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一)加强顶岗实习宣传动员工作针对学生选择顶岗实习单位目标模糊的现象,系部可以加大顶岗实习宣传动员工作力度,充实内容,让学生对实习单位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尽量降低选择的盲目性。例如,可安排系部实习就业专干,历年校内外指导老师,历年优秀实习生举行顶岗实习行前说明会,让学生通过系部,企业和同学三方了解各个实习单位,并对实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先行打预防针,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二)健全顶岗实习制度对于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适应以及纪律性问题,需要从规章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第一,校企间要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以周为单位细化实习内容。包括校外指导老师(一对一的师傅),实习岗位的培训目标及安排,岗位职责,工作安排,自学自练环节。这样能有效避免放羊式的实习,不至于让学生处于无人搭理,无人安排的状况。第二,校企间要制定明确的考核办法和标准,对学生实习的情况进行量化,可采用积分制,完成不同项目或事宜加分,违反规定或其他减分,这样能更清晰且有说服力的考核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第三,学校要从制度上将顶岗实习上升高度,例如,将其与正常教学设定一个转化标准,多长时间等于多少学分,若不能完成要依据学校学分管理制度进行相应处理,并考虑将顶岗实习情况放入学生评优评先条件中,提高学生对此的重视。(三)注重深层次胜任力要素培养有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这样的表现,碰到困难,不经沟通就直接向实习单位辞职,更有甚者,不管实习单位和指导老师的意见,接下来就玩失踪,不接电话,让校企都非常担心。这种行为充分反应了部分学生缺乏责任心,职业素养水平偏低,抗压能力较弱的问题。胜任力是人力资源中的重要理论,是指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具体是指绩优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价值观、能力和特质。其重要特征是能够区分业绩优秀者和业绩普通者之间的差别。在其代表性洋葱模型中提出,胜任力各组成要素具有可逐渐被观察、衡量的特点。其中知识和技能较为外显,较易被发现并改变,通过培训与开发是可以使员工获得这些胜任力要素的;比较而言,自我概念、态度价值观、特质、动机归于个人深层、不易发现的内隐要素,要付出较高成本,通过教育培训、咨询经验等多方面途径才有可能改善和加强。由此发现,对于初入社会行业的学生来说,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不是难事,难的是价值观,职业素养和个人特质的培养,因此,要加强培养和指导学生深层次的胜任力要素,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的强化。这种培育要从学生入校时开始,多角度多方面的渗透,加入“挫折教育”“责任感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匠人精神”。(四)打造优秀指导老师队伍对于老师而言,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繁琐复杂且责任重大。为保障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建设并打造一支爱行业,爱学生,爱学习,责任感强的实习指导老师队伍,让指导老师与实习单位形成较为固定的组合,通过指导老师的桥梁作用,让学校方面更好与实习单位衔接,有助于实习指导工作的开展。同时,学校也应在政策待遇方面向指导老师给予一定倾斜和支持,为指导老师提供实实在在的关心和支持。另外,对于实习单位中选定的指导老师,校企双方可以商定一个政策,对其所作的工作和贡献给予肯定和表彰。(五)做好细节工作顶岗实习这项工作为期六个月,时间较长,涉及面较广,因此要周密考虑,做好细节工作,进行人性化管理。例如,系部领导,实习就业专干,指导老师应定期下到实习单位看望慰问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为学生统一购买保险,保障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与学生工作处,宿舍管理部门协调,做好学生暑期宿舍住宿问题,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制作学生通讯录,QQ群,微信群,要求学生提供紧急联系人方式,父母联系方式,保证师生企三方联系畅通;与学生家长沟通,希望家长配合校方多鼓励支持学生的实习工作,一同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总结: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顶岗实习环节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作为学生初入社会的第一次试水,作为由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次考验,其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和困难,作为实习的组织者要细心观察,思考分析,总结规律,因势利导,逐步完善,帮助学生充满正能量地走上工作岗位,为学生今后真正进入行业做好铺垫,实现毕业与就业间的软着陆。

作者:李好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我国的高职教育中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高职院校的专业实习,其中旅游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组织学生进行酒店实习对企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目前我国的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人才流失十分严重,高职院校组织学生在酒店实习中也没有取得较好的实习效果。本文就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球的旅游和酒店行业都发展十分迅速。为了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应该要注重在服务行业的水平和质量。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为相应的服务行业提供了大量的资源,组织学生进入酒店进行实习管理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养成、理论知识的夯实以及个人业务的技能培养十分重要,但是在实际的实习管理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此展开分析。

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酒店管理培训不到位在酒店实习管理中,酒店主要是从自身发展的经济角度出发,根据不同部门的需求进行实习工作分配,一般是按照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进行岗位管理。加之酒店是服务型的且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因为对技术要求不高,但人员数量需求量比较大,所以为了降低成本,酒店一般不对学生的学历做硬性要求,因此也不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忠诚度和能力,简言之学生是“廉价劳动力”。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在实习期间,对酒店军事化的管理和复杂的分工工作缺少团队合作精神和执业医师,很难适应劳动强度大的岗位,一般酒店的管理者学历不高,所以在实习生掌握基本的技能之后会与之产生一些不可调节的矛盾,管理者会避免一些实习生留下转为正式员工。1.2高职院校没有及时跟踪指导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机会,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但是在实际的实习过程中,学校却没有及时进行跟踪和专业指导,同时也没有高度重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导致整个实习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实习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例如,酒店希望学校能够安抚实习生的情绪,使之尽量不要干涉酒店内部的管理,而实习生希望学校能够出面协调,维护学生的利益,减少实习期间的工作量。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缠身的逆反心理以及不适应心理没有得到及时的排解,学校、实习单位以及学生之间未能及时进行沟通和调解,最终导致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关系逐渐紧张起来。1.3学生职业转变观念缺乏学校组织学生在酒店实习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够系统了解和熟悉酒店的实际运营情况,使学生能够将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中,进而不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寄出,但是在实际的实习过程中,因为学生眼高手低,对实习的岗位主要是一些条件比较差的部门不满意,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职业转变观念,对酒店的工作认可度低,无法正确定位自己,同时对酒店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具有较大的抵触和抱怨情绪,甚至有些学生在强烈的心理落差之下开始逃避现实,中断了实习。

2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2.1行业需求服务性企业酒店的科技含量比较低,自身属于劳动和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因为对工作人员的学历要求不高,因此对管理专业的高材生,酒店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在不同的岗位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许多被录用的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弱,并且还需要进行新的培训,因此许多酒店企业不喜欢聘用大学生。酒店的岗位多、分工复杂、生产综合性以及操作的连续性等特点要求酒店的各个环节之间要进行相互配合,并作出合格的服务产品。所以酒店需要的是具有团队合作意识的员工。加之在实际的实习过程中,酒店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半军事化的管理和组织,在服务过程中强调命令、等级以及服从,因此刚开始学生实习过程中角色转换比较慢,没有职业技能和相应的服从意识,在实际的实习中,酒店对实习生的岗位安排一般只是些具有较大强度的客房部或者是餐饮区等,使实习生有很强的心理落差。2.2学院供给许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尤其是酒店管理中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两年内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辅之以基本的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在酒店实习1年,即“2+1”的教学模式,它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操作技能,但是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中,学校更多地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内容,大多数技能上的训练是在1年的实习中,这样就导致学生无法在学校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找事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落后,缺乏相应的资金,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同时老师的素质有待提高,缺少具有行业经验和综合学历的教师队伍。众所周知,教师的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水平和内容,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尽管一些高职院校开展了相应的例如心理学等课程,教导学生如何培养自身的情商、调整心态、学习人际关系和沟通方法等,但是学生还是未能真正做好走入社会的准备。2.3学生态度在酒店实习,许多学生无法激发自身对酒店管理的热爱,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兴趣和工资的高低,这样就无法将自身的专业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许多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标明不愿意进入酒店这个行业就业,即使进入酒店行业,由于学生自身自视清高,在实际的工作中无法正确定位自己,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愿意从基层做起,眼高手低这种现象十分严重。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实际的实习或是以后的工作中的表现。

3解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问题的对策

3.1选择合适的实习酒店为了解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首先高职院校要提前与学生实习的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这样能够减少甚至是避免实习单位、学校与学生之间出现的矛盾,确保实习效果。在选择实习酒店时,学校首先应该要选择管理规范、福利待遇好、具有人性化管理制度、档次高、客源充足的实习酒店;其次是在与相应的实习酒店签订协议之后,要对其中的一些制度做出明文规定,保证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到落实;最后学校要与一些知名的酒店保持良好的关系,不仅要树立自身的学校声誉以便赢得实习单位的信任,同时也要统一培养目标,确保学生在学校实践教学中培养自身的实践技能。3.2学校完善实习审核制度一般来说,学生在实习结束之后,实习单位会针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工作表现做出一定的评价,学校通过实习单位给的评价将其计入到学生的实习成绩中去,并在学校的档案中记录。学校对学生的实习审核制度应该要与实习单位的实习评价制定相衔接,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做出一个综合的评价。因此学校要努力完善实习审核制度,建立相应的反馈支队,可以与学生、实习单位开展三方座谈会,不仅要了解学生在实习中的收获和感悟,同时还要对实习单位有一个实际的考察和了解,及时解决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世袭制度。同时,在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方案时,学校要组织一些工作认真、专业性强的老师进行随时的实习跟踪和指导,确保学校向实习单位输送高质量的管理型人才。3.3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学生在接受学校安排的实习单位时要有一个大局的意识,要在争取到的实习机会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学生首先要了解到实习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习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够为学生日后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因此学生在实际的实习过程中要动脑思考和观察,不要好高骛远;其次学生在实习之前要与学校进行沟通,要对即将进行实习的单位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理性面对即将到来的实习工作,并且在实习单位中自己的岗位中摆正态度,认真工作,负有责任;最后,学生进行实习单位要尽快了解实习单位的相关制度和规范,尽量调整自身的负面情绪,学会纠正自己的缺点,学会忍耐,在工作中出现问题要及时与实习单位或学校进行沟通和问题解决。

4结语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际的酒店实习管理中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如何能够解决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在实习中需要学习的,无论是学校,还是酒店、学生都应该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硬件条件。学校和酒店企业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且要制定有效的制度进行管理,确保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同时学生也应该要在实习中摆正自己的态度,确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在实习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颖异.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

[2]罗春燕,王小琴.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3]张艺山,王海燕,马俊.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酒店顶岗实习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2012.

作者:肖晓莺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摘要]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作为未来旅游行业的一线从业人员,他们所具有的生态文明意识的程度以及内化到自身行动的深度,对于我国旅游行业是否能够保持健康、长远发展,旅游资源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及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并从生态文明道德观、生态文明法制观念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开发、教育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意识;高职学生

“生态文明”的概念首次在党和国家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是在2007年10月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材料中,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单元,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及具体措施,该报告被誉为“全球最绿施政报告”。2013年,习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不仅是中国未来发展必须解决的难题,也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1]。习总书记掷地有声的坚定话语,传递了中华民族向污染宣战的坚强决心,同时也清晰地阐述了推进生态文明与建设美丽中国及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关系。美丽中国作为全新的发展理念,它体现了自然之美、生态之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通过深入学习习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难发现,我们党和国家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2]。

一、生态发展与旅游业持续发展

旅游是与环境保护形成冲突最小、目标最为接近的产业,实现产业与环境互利的双赢局面[3]。旅游者在观赏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当地的生态环境,与旅游关联度较高的交通运输业、餐饮业、住宿行业等也都在影响着当地的生态环境。许多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都出现程度不同的过度开发、同质化、人工化、城市商业化的倾向,部分旅游企业及个别旅游者对上述地区的自然环境的污染现象屡有发生,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起来后,汽车尾气对当地空气质量的影响已不可逆转。旅游作为一个产业后,不可避免地会强调部门经济利益,年度考核指标成为相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此外,地方领导也依靠这种支柱产业的增长指标来为地方经济服务或影响自己的仕途,这些就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目标产生冲突。要想从根本上扭转上述局面,促进旅游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首先需要一大批能够深刻领悟生态文明内涵,重视生态文明发展必要性,同时具有较高的旅游管理水平或从业能力的专业人才去担任传播生态文明意识,推广生态文明行为的传播者。

二、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生态知识、生态伦理、生态道德和生态素质、形成优良的个人生态行为习惯所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它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和有效保障,人们通过接受相关教育,可以改变传统的不合理的自然观,塑造生态文明理念,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并形成良好的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行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必须要求,21世纪的大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不仅能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要能够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现在,他们生活在校园内,但大学校园内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具有独特的校园生态系统和文化,如果学生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有不良表现,那么他们也是不能适应美丽校园及美丽中国的建设要求的,此时,就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注重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使命,更应当倡导与传播生态文明意识,尤其是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该专业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将在旅游行业的六大板块(食、住、行、游、购、娱)中继续发展,对他们的教育应该以培养理性“生态人”为目标,使该专业学生在校内系统掌握生态文明相关理论,具备正确的生态环保意识、掌握娴熟的生态环保技能、拥有良好的生态环保宣传责任意识,从而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以后更好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他们的文化传播的优势和践行生态文明先锋作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引领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文明道德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来源于其自身的文明意识所支配,特别是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教育者一定要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生态文明道德观念,树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观念,将生态文明的知识内化成个人素养,从而形成个人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此外,要让学生懂得爱护自然界的万生万物,小到爱护花草树木,善待动物,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等,还要提倡少用一次性产品,多用耐用消费品或养成随身携带自用物品的习惯,减少浪费。学生在从业的游购娱食住行的各领域中,要屏弃盲目消费引导,反对强迫消费、奢侈消费、超前消费以及互相攀比的不良行为。概括起来,该专业学生应该以文明、集约、经济、低耗作为自己及其指导旅游者的基本消费尺度。此外,该专业学生将来都有机会走上旅游管理与建设相关岗位,只有他们拥有正确的生态文明道德观,才能在景区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合理建设与开发,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大自然平衡的破坏与影响。总而言之,要让学生具有坚定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正义感,从而影响、带动参与到旅游活动中的每一个个人,形成人人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社会风尚。(二)增强学生生态文明法治观念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要有个人主动保护的自觉性,还要有完善的带有强制力和约束力的法律法规。目前,国家已先后制定了相关法律,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我们可以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或利用第二课堂,或召开专门主题的讲座,普及相关知识,学生只有学习并熟悉了相关法律条款后,在日后从事旅游管理相关工作中,才能做不违法不犯规,遇到违法行为,还可以主动举报,真正成为一名保护生态环境的使者。(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发教育课程和校本教材,在课程实践中对学生加以引导专业课教师自身要加强对生态文明类知识的学习,或由学校引进专业教师,在校内讲授专业课程的同时,要融入科学的生态文明观、生态价值观、低碳发展观、生态自然观等。可以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或相关主题的讲座,对高职学生进行生态文明优良传统教育,增强他们建设“美丽中国”的自觉性。课程及教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生态文明课程设置包括研制课程标准、课时计划、组织形式和教材编写等,一定要避免教育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确保教学质量,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此外,还要努力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校内外课程实践课,可以采取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实地考察、情景式教学等方式,整和资源,不断拓宽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视野,此外,专业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举行对空气污染指数进行检测分析、城市环境卫生社会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同时培养其作为文明使者的宣传能力。该工作的开展,也可以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更加了解社会、了解国情,通过风险社会,锻炼其毅力并培养优良的个人品质。为进一步扩大受教育学生范围,教师还可以充分借助网络平台,开设生态文明教育专题,通过列举案例唤醒更多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促使同学们改变不文明的行为方式。(四)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与意识的培养,更是对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院可以在原有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与相关单位共同建设与打造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依托相关单位旅游资源,扩大生态文明教育的覆盖面,让学生在校内学习阶段即有机会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基层工作之中,更能够实现高校文科类专业服务社会的职能。(五)通过生态校园环境创建工作,增强学生的生态情感良好的生态校园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及生态素养。通过开展创建生态校园环境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即使是开展类似保持公共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强调人走关灯的低碳生活理念等活动,都不仅可以对校园硬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同时可以促进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营造良好的生态校园软环境共同努力,实现育人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Z].新华网,2013-7-20.

[2]向云驹.“美丽中国”的美学内涵与意义[N].光明日报,2013-2-25.

[3]林漫亚.旅游与环保的现实冲突[J].改革与开放,2011(07).

作者:赵永峰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第四篇: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得到质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当今旅游管理需求也是愈加苛刻。而纵观当今的旅游市场人才建设情况来看,现今的旅游市场人才急需一批高素质、实践技能强的旅游管理人才。而现今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综合素养却很难满足于市场对于人才能力的需求,这就造成了两级分化较为严重的现象。就当前的旅游管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而言,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很难得到满足。正是这种人才供给需求的失衡,严重制约了现今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以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并提出了相对完善策略,以期为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技能;人才建设

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以旅游企业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发展速度可见一斑,对于从事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也是愈加严格。而当今的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受限于在校教学理念有所偏差、课程体系不科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旅游管理毕业生的综合素养却很难满足于现今旅游管理市场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高,多数学生表示从事的工作岗位没有达到预定的工作期望值。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凸显问题

1)专业认可程度低。通过对当今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相关调研究发现,57%的毕业生会选择旅游企业或旅行社进行任职,而另外43%的毕业生会选择酒店行业。但是从当前的国内的旅游企业特点来看,旅游行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浮动较大,所以现今多数旅游企业的人才构成模式,一部分是固定组成员工组成,另一部分是由旺季时临时招聘的导游员。另外,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对于旅游企业认可度较高,但是在旅游淡季时,由于人才过剩,很难满足于众多毕业生需求;而相反,多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由于对于酒店行业的偏见,而不愿从事服务行业,甚至有19%的毕业生选择转行从事其他行业。正是由于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导致人才供需不平衡,严重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2)角色转换速度慢。高职院校管理专业毕业生进入岗位的初级阶段,多数学生表示难于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岗位能力要求,40%的学生表示工作初期对于岗位的认识还只是滞留在以往实习层面的认知,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转换思想认识,适应岗位能力需求。另外一方面,部分学生对于旅游或相关企业的岗位存在不满,不能安心踏实工作,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为企业以及自身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3)教学模式与实际需求脱轨。从表1的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到,现今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还是以理论课程为主,高达71%,而安排的实践课程内容较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按照以往“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模式较为保守;另外,从教学课程的趣味性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到,多数学生对于实际教学成果表示不尽满意,其中感到教学课程实际效果索然无味的学生比例高达47%。由此可见,教学实际效果可见一般,很难使学生真心投入教学课程中,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二、提高烹饪专业人才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1)加强专业教育,提升专业认可度。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可见一斑。特别是旅游管理企业的发展速度也是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对于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是逐年提升。因此,在校教育期间要加强专业素养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旅游管理的重要性质,以及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行业,比如酒店行业为主的服务行业同样也可以提供人才发展平台,消除观念弊端。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引入《前厅服务与管理》、《旅游管理服务意识》等相关课程,通过相关理论学习纠正学生对于服务管理行业认识偏差,切实增强课程教育实效,从教学源头灌输正确的旅游管理专业化的职业意识。2)优化课程设置。面对现今教学模式与实际需求脱轨的现象,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改进:一方面要科学设置课程结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当今旅游管理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为切入点,高职院校应该成立专业化的调研小组,定期、定时做好旅游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实时更新现今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调整专业发展方向,切实以旅游管理市场需求为主导,岗位需求为方向,及时调整理论、实践课程比例,建立全新课程体系,全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创新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比如搭建微课程传播平台,利于学生进行传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更能增强教学实效。3)做好岗前相关培训。旅游管理学生在入职前,应该帮助相关企业以及毕业生进行充分了解,进行双向选择。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企业进行协商,邀请旅游企业对于学生进行相关业务培训,熟知企业相关工作流程以及管理制度等;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以顶岗实习的方式到企业进行实地学习,充分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以及业务管理流程等,以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缩减双方之间的磨合期,有效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三、结语

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兴起,旅游企业对于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愈加“苛刻”。当今的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受限于在校教学理念有所偏差、课程体系不科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难以达到预期的理想目标。因此,本文着重从专业认可程度低、角色转换速度慢以及教学模式与实际需求脱等方面深层次剖析了当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从提升专业认可度、优化课程设置以及做好岗前相关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措施,以期能够促进旅游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吉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探讨[J].衡水学院学报,2012,14(4):107-109

[2]郝登峰,卓晓岚.广州市大中专毕业生跳槽问题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1):41-44.

[3]赓莉萍.福建A经贸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D].厦门大学,2014

[4]张吉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与建立市场需求“联动机制”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2,12(8):28-29

[5]刘奎颖,郄丽娜,黄春萍.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及其与就业满意度关系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6):48-52

作者:都叶利纳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管理(4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98093.html

    相关专题:农村资金互助会 反应堆原理 pdf


    上一篇: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学生管理
    下一篇:生态建筑中的集成应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