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通信论文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少学者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提出各种不同的解说,以及这一理论逐渐融入中国文化中所得到的最大发展。然而,历史是不断向前延伸的,阅读历史没有捷径,也不存在终结。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的发展变迁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前者是从西方传入的关于马克思观点和学说的理论,后者可以简单地称作“中国模式”或者“中国道路”,二者结合起来,也就是注入中国元素的,具有中国特点的,适用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被中国人民普遍接受,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回答了当时人民企及已久的基本问题,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曙光,让人民看到了希望。针对当时国内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毛泽东率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代表中央作《新阶段》的政治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断。他认为要使马克思主义适用于中国,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且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2]毛泽东的诸多思想其实也可以说是发展、创新了的,在中国国内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马克思主义。换句话说,毛泽东思想就是具有中国特点、中国模式,被“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二者同义。改革开放以来,为发展壮大中国经济实力,在不断地修正、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日渐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投身于中国革命、中国建设和中国改革的各种具体问题,并且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归纳理论的一种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逐渐融合的过程,成为适用于中国的一种指导性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实事求是。从而,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要求,也就迫使着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不能教条地照搬“本本”,必须联系当时中国的局势,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来发挥它的作用。此外,与时俱进是它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着变化的实际,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根据其变化的程度来确定它的方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有着中国文化烙印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逐步中国化这一历史过程的必然结果。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需要给在中国的马列主义注入新的东西,至于这个新东西,指的就是夹杂着中国时代特色、流露着中国实际元素的,深具实用价值的理论导编,而非空中楼阁,假大空的东西。也正是不断丰富、不断复杂的过程,构成了专家笔下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三)中国文化的内涵

中国文化,也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是绵延了上下五千年,不断发展演化、积聚下来的独具风格的特有文化。文化纷繁复杂,包罗万千。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马克思主义认为,广义的文化也即是人化,它映现的是人类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物质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狭义的文化专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政治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思维领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它属于社会历史范畴。从古代至今,文化的含义不断延长,最初有一段时间它被作为统治阶级的施政手段、治国方略。《说菀•指武》中,刘向曾经提道:只要文化不作更改,那么即将面临的就会是遭到株连。春秋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道家提倡“无为”而治,墨家提倡兼爱非攻,法家提倡以法治国,以及名家、兵家、阴阳家、农家等诸子百家都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和西方一样,新石器时代农民对土地的耕作、对大自然的加工,这种“人化”的工程都是文化不可或缺的子集。文化一词不仅仅局限于这些看得见的实体物质,也涵盖了精神层面(素养、道德、智慧等)。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不尽相同,却也存在着不少契合点。实际上在它们再次相互融合之前,它们已经彼此渗透。追根溯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本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它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又相互区别。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同一性

第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互包含。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国内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与中国文化融合便是首当其冲的,经历中国化的过程之后成为“中国化”式的马克思主义,这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已经部分地包含了中国文化的某些因素,有了中国特征的印记,而中国文化中免不了马克思主义的渗透,其中也包含着一定中式的马克思主义成分。第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互渗透。在马克思主义初次传入中国之时,比如文字,中国人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思考和情感把德文翻译成中文,就在有意无意地逐渐渗透中国的文化,也完全可以说是二者彼此融合,彼此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互依存。处于一个集合上的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马克思主义渲染了“中国模式”,走上了“中国道路”,需要中国帮它搭建这个平台,不止中国,当然也可以是英国、法国、美国,但传入哪个国家,适于哪个国家的实际,才有必要与那个国家的文化共依存,共存亡。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斗争性

第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互区别。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融入了中国特点的逻辑结果,而中国文化是于中国土生土长的、自带中国特征的文明进步演化的东西,是山寨版中国制造永远无法比拟的东西,二者来源不同,含义不同,历史不同,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第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互排斥。互斥是建立在区别的基础上的,因为不同,所以互斥。但并不代表二者不可以共存,共存也不代表就不能互斥。互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第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互分离。即相互区别,相互排斥,那么相互分离就是前二者合理作释的结果,不是同种物质,自然是分离的。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二者对彼此的影响作用

事实总是善于雄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中国因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今天才再次渐渐恢复了元气,走上了国富、民强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因为留在了中国,才得到了最大化的继承发展。虽然也不能不排除历史机遇的巧合,但主流意识形态还是难以磨灭,并且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在这里,积极影响便是最值得挖掘的。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式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借鉴吸收了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也使得中国文化别具特色中国文化再多姿多彩,但是本土特色显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好比印了中国元素的外国著名品牌,本质内容上属于别国的东西,因为受到中国元素大刀阔斧地装饰,约束了其原来的本色,进而变得另据特色、备受推崇。这样一来,中国文化的外延似乎又得以宽广。早在明末清初,魏源主张的西学东渐,就让中国人接触到了外国先进的学术思想、科学技术,身为“天朝大国”的中国,对于异国他乡的那种文化气息,已不只是喜闻乐见,的确甚是匮乏。同样的道理,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让中国文化绽放光芒。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因为马克思主义变得强盛了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而为世界瞩目。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于国内弘扬扩充,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创举马克思主义起始于马克思,是一部指导人民为实现迈进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理想不懈奋斗的思想武器,可并没有在德国成长、成熟起来。更何况现如今全世界224个国家和地区里,却只有5个(中国、越南、古巴、朝鲜和老挝)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如果说,中国正是因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才走上了快速发展成为大国行列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如果不在中国孕育,发芽,成长,开花,它也许还要推迟几个甚至几十个年代才能被科学历史的证明存在价值。在中国,不管是关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实践论的哲学,关于商品与价值、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公平与效率的政治经济学,还是以共产主义为共同理想的科学社会主义,都提供了最充裕的生长空间。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需要与中国文化共同繁荣进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二者有相通的地方,同时对彼此的影响作用巨大。前者需要以后者为载体,只有在中国文化这个大家庭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的游刃有余;后者需要前者来填充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更强大,更进步,更加符合这个时代的前进轨迹。社会关系总是具体的,复杂的。缺少载体,事物无法完全成长,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缺少内容,事物不够完整,也不可能蓬勃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需要与中国的文化共同繁荣、共同进步。任何一种思想要融入一个国家都不得不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了融入中国,融入中国文化,找出二者的契合点,期间磨合了多年。至于二者的相互关系,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更深层次地继续探讨。

作者:巨红丽 胡静 单位: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更多通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txlw/94890.html

    相关专题:广州大学学报 公司资金管理制度


    上一篇:资助教育工作中的辅导员思想教育
    下一篇: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