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子论文 >

书籍设计作品的审美特性

一、鲁迅书籍设计作品的审美特性

中国自古以来就出现过文人参与到书籍的设计中,他们要么是给书籍绘制简单的类似国画的图形,要么就是选用简单的纸材加以表达。与同时期的文化人一样,鲁迅、胡适、蔡元培、叶圣陶等都为自己或他人的书籍设计封面。但是中国近代文人大都成长于封建私塾中,传统的诗、画等美学风格已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中,然后几乎都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使当时的文人想吸收先进的文化。鲁迅的书籍设计,主要反映了他极强的艺术功力和欣赏水平。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在设计中特点鲜明,大胆尝试,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在其作品中经常出现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如画像石、画像砖的纹样使用,同时也注意借鉴西方艺术表现效果,如版画、木刻、构成等风格特点等。除此以外,鲁迅的设计作品极具“洋为中用”的特点,虽然很多是“拿来主义”的视觉元素,但并不是让人捉摸不透,而是恰当地使用大众能接受的方法去诠释。

1民族性为主

鲁迅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针砭时弊的角色,而在其书籍设计中,他创造性的将民族文化融入现代风格中。如1923年鲁迅翻译的爱罗先珂童话集《桃色的云》,封面便采用汉代石刻云纹羽人的云状图案组成长条形纹样,布满整个封面的上部,而把手写的仿宋体书名和作者放置在封面的下方。这个纹样出自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的一幅拓片,作品有着很强的传统特色。而在1926年完成的《心的探险》中,他将画像石拓片中选用的六朝人墓门铺满整个作品的封面,在其空白地方书写书名和作者,显示出鲁迅对传统元素极强的运用能力以及倡导民族性的特点。虽然鲁迅吸收和借鉴了外来文化的设计特点,但他在作品中仍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的影子,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创造性地运用本民族元素的摹本。在1923年出版的《国学季刊》第一卷中,鲁迅使用了封面满印的形式,上部以汉画为主,借用了汉画分栏构图的叙事特点,蔡元培的题字以黑色位于中央位置,中下部使用以线为主的汉画图案满铺,整体看来,视觉冲击力极强。在钱君匋的《书衣集》曾有记叙:“鲁迅先生曾经对陶元庆说‘我们搜集的汉唐画像砖和拓本,其中颇有一些好东西,可以作为这方面(书籍设计)的借鉴。’后来陶元庆为鲁迅设计的《工人绥惠略夫》和《朝花夕拾》等封面都得到了青铜器和石刻纹样的启示,开了一个新貌。”

2“拿来主义”并用

鲁迅所处变革中的时代,人们综合地感受到外来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交融。在经历了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国,中国开始逐渐接受西方文化。鲁迅的文化特征是受到西方文化很大影响的,这也使鲁迅书籍设计作品中吸收和借鉴了外来文化,并形成自己具有鲜明个性的特点。鲁迅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经常采用借鉴西方图案和装饰的手法,如作品《小约翰》、《在沙漠上》就直接选用了图案放置在封面主要部分。而《壁下译丛》这本书则是直接选取了一幅来自日本的以线为主的绘画,书的名称放置在左下角竖向书写的手写字体。他之所以大量借鉴图案或装饰图形,一方面是因为他重视将外来美术作品介绍给大家;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带领中国的书籍设计开创了多元化之路,他的作品既符合现代主义简洁的设计理念,又带有中国本土文化气质及文人风格,并开创性地使这一时期成为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开端。另外,鲁迅一生偏爱收藏历史文物,其中对于汉画像、摩崖、造像等尤其喜爱,在鲁迅一生设计的60多份书籍设计作品中,有大量是吸收和借鉴了汉画像的图形。在1934年的《论旧形式的采用》中,他曾说道“:旧形式的采取……采取什么呢?我想,唐以前的真迹我们是无从目睹了,但还可以知道以故事为题材,这是可以取法;在唐可取佛画的灿烂,线画得空实和明快,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这些采取,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必须融化于新作品中,那是不必赘述的事,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没,留其精髓,以滋养及发达幸得生体,决不因此类乎‘牛羊’的。”

3象征意义

“五四”运动前后,文学的象征性在书籍设计中大量得以体现,从这一点来说,鲁迅既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也是现代书籍设计的引领者。在1926年再版的作品《呐喊》中,文章内容冲击着当时缺乏精神指路者的人们,而封面的设计也使用极强的象征意义警醒人们。封面整体采用了暗红色,书名和作者被黑色方块包围,书名“呐喊”采用手写字体,但写法巧妙。作品《坟》使用冷调配色,用了极简的点线面等构成主义的手法,将清冷、空灵的书籍感受铺陈开来,用笔不多但意义深刻。在人们迫切渴望得到新文化的同时,当时书籍作品有极强的文学性特征,大多文人还是习惯用讽刺、比拟等手法去针砭时弊。而文学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给人联想,催人深思,这也使象征意义成为书籍设计最好的方法之一。鲁迅的艺术才华是卓越的,其艺术思想是超出了当时普通文人的。他写作和翻译出版的大量书籍都是为了启蒙普通民众,藉以慰藉长期受苦受难的民众。正因为面对大众,鲁迅的书籍设计十分重视简单、通俗,通过象征手法将作品表现得更易理解。他设计的半月刊《莽原》,就是运用了这样的方法,苍茫的原野中有一些速写线条表现的树和灌木,既充分地点题又给人无限遐想。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改变传统书籍古旧样式,同时也提出为普通大众进行设计,使设计的受众扩大,进而影响国民、唤醒民众。

4善用朴素用色

朴素的配色经常出现在鲁迅的作品中,这一方面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作品悲剧色彩所决定的。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大都带有浓重的悲剧特征,故书籍设计作品中大量使用暗红、黑色、土黄、赭石等。在配色的使用中,鲁迅非常喜使用红、黑的配色,红色不艳,黑色质朴。红色大多选择老红或是类似砖红色,而黑色则经常使用墨兰、墨黑。例如,作品《呐喊》的封面设计,就采用了黑色、红色的对比,这套配色加上白色的背景,既朴实无华又充满警醒意味。黑色在其设计作品中经常出现,有些是使用在书名的书写中,有些是大的背景色,有些作为文字和图形的边框等。他的书籍设计大多一两套色,善于使用纸质本身的色彩,从而使作品清新质朴、雅致脱俗。作品色彩大多惜色如金,色彩的纯度较低,很多色彩都或多或少地加入了灰色。

5字体设计水平卓越

纵观鲁迅参与设计的众多书籍作品,封面和内页中的字体设计都能算做亮点。它们有的古拙、有的新颖,实用与美观并存,雅俗共赏。1934年出版的《引玉集》,封面字体用中英文并置的形式,手写黑体的书名,英文大写字母书写的作者全名,使整个作品既充满了东方韵味又有很强的趣味性。它与当时的同类作品设计完全不同,有极强的张扬感而不拘泥于某一形式,令人不禁感叹鲁迅的艺术才华。又如上文中提到的《呐喊》一书,字体采用隶书的基本写法但又有些许区别,字体中使用的三个“口”,就好像正在水深火热中的民众,加之黑色与红色的强烈对比,“呐喊”二字的字体设计成为本书内容的最好诠释。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影响,鲁迅的书籍中也不乏具有异域特色的字体设计。如《小彼得》一书,使用了装饰性极强的花草形态用作书名字体设计的主要元素,整体看来朴实可爱,与文字内容十分贴近。1930年出版的《萌芽月刊》,虽然是鲁迅手写的字体,但其中灵活运用了所有笔画的转角,形成类三角形的图形效果。这与我们今日字体设计中把字体不仅仅当做“字,”而当做一种形式要素的设计方法不谋而合。其笔画粗细变化丰富,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极具装饰效果的字体形态。

6版式改良

另外,在书籍的版式安排上,他打破了传统题目只排一行的做法,根据题目的重要性安排版式,有些竟占五行之多,这在当时是非常具有改革意识的。在书籍的裁切上,他提倡使用毛边,自称“毛边党”,以此保护书籍,这也是鲁迅设计的书籍独具创意的体现。作品《域外小说集》就是保留毛边未切的。这些版式应用中的鲜明作法,一方面反映了鲁迅追求变革的理念,另外一方面也表现出其在艺术创作中独特的才华。从立志医治国人的身体,到决心以文化为武器促使国人觉醒,鲁迅经历了重大的转变,而在艺术创作上也有着同样重大的变化。从“五四”运动前后到20世纪30年代,鲁迅逐渐有意识地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并使用到了书籍设计上。加之很高的艺术鉴赏力,石刻、画像石、版画等众多题材艺术作品的影响,逐渐形成了鲁迅所特有的艺术特色。个性鲜明而又朴实典雅,很多作品成为书籍设计方面的经典之作。

二、结语

反观我们当前的书籍设计作品,虽然每年出版的书籍数量急剧增加,但适合大众的朴素书籍设计作品却难觅踪影。大多数作品的书籍设计盲目寻求高档的外表,反而是朴实无华的设计作品越来越少。我们翻开若干年前出版的优秀书籍,其朴素的外观,简洁的设计却能把书籍的精神内涵很好地诠释出来。现代书籍设计,更加强调作品的“时空性”,即关注阅读者在阅读中的每种感受。而鲁迅先生的书籍设计理念,将会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影响着当代中国书籍设计。

作者:潘静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书籍设计作品的审美特性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zlw/83052.html

    相关专题:点读机女孩高君雨 史泰龙女儿颜值超高


    上一篇:基础会计课程与从业资格考试问题研究
    下一篇:高校工业工程综合实验教学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