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建筑电气控制论文(共2篇)

第一篇

1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是国家对专业教学的统一要求,是教师正确使用教材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要对每一个课题“弄懂、吃透、溶化”,根据实际情况及各专业的特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由浅人深,循序渐进为原则,制订出专业的教学计划,以便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随时检查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效果。而针对《建筑电气控制》这门课的实训,我也是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制定了本门课的教学计划,以使教学内容全面充实,满足要求。

2统一、规范模块化教学

2.1基本功训练模块

教学时间为1周,包括电工基本操作练习和电气照明控制线路两部分。其中,电工基本操作练习,主要内容是握“羊眼圈”、导线的连接工艺(一字形、T字形连接),让学生能通过这部分练习掌握安装的基本工艺要求;其次,电气照明控制线路部分,主要是进行电气照明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从而让学生掌握电气照明线路的安装接线方法、原则及常见的注意事项等,其间还需要适时进行理论知识的贯穿讲解。

2.2典型控制线路安装和调试模块

教学时间为3周,包括常用低压电器的识别与维修和常用的电气控制线路两部分。其中,常用低压电器的识别与维修,通过工艺讲授和实物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熟悉各类电器元件的结构,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掌握它们的使用、维护、调整和试验方法;其次,常用的电气控制线路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常用的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安装调试,要求学生能根据电气原理图绘制安装接线图,从而根据安装接线图进行安装接线,布线工艺要求合理、美观。最后,能对接好的电气控制线路进行调试,并掌握调试的方法。

2.3综合练习模块

教学时间为1周,主要是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排除。建筑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排除应针对一些典型课题,由老师设置出故障点,学生根据通电现象、原理图分析,以及使用万用表测量,在具体的控制线路中迅速找出故障点,并让学生不断总结排故经验,以便下次能快速准确找出故障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教学指导

3.1普遍指导和重点指导相结合

在基本功模块实训时,应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普遍指导,如通过分解说明、操作演示等指导方法,边讲边做,边演示边提问,最后提出操作的重点、难点和检测方法。例如在讲解交流接触器时,可以先将交流接触器拆开,对照实物的每一部分讲解基本结构,并针对其构成提出相关的知识点:为什么铁心采用硅钢片叠成?为什么铁心端面安装短路环等。对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应按步骤分段多次进行示范讲解:给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接电,其常闭触点先断开,常开触点和主触点再闭合,从而接通电路进行工作。而线圈断电时,常开触点和主触点先分断,常闭触点再恢复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对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人的理解。这对学生今后理解后续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和为设计电路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平时的实训课题训练中,还要注意发现、培养动手能力强,基础较好的学生,对他们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来进行重点培养训练,使他们综合操作能力得到更快提高,目的是让他们充当“小老师”,并有意识地分到各“小组”中,由这些“小老师”组织学生操作练习,纠正其他学生的错误。采用这种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技能操作训练任务,最终达到点面共同进步的目的。

3.2加强巡回指导

为了确保实训教学质量,教师巡回指导至关重要。该过程针对性要强,根据实训操作的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检查指导重点,对每个学生进行观察并做到心中有数,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学生在操作中的不足。如果是共性问题,则集中指导和解答。对差生、优等生各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对优等生要高标准、严要求;对差生的指导重点则应放在操作技能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上,在肯定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法。同时,应积极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

3.3现场参观

现场参观是《建筑电气控制》课程实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建筑工地,参观室内电气照明线路的安装接线或参观起重机械的工作过程等,让学生先形成一种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对本门课的学习热情。室内电气照明线路在安装时由于场地大,有些工程又涉及是隐蔽工程,现场工作量大,但是我们参观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其工作原理是完全一样的。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4及时做好考评工作

所谓:“考,考,考,是老师的法宝;分,分,分,是学生的命根”。老师对学生完成的实训课题进行正确的考核与评定,是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对学生平时实训课题成绩的考评应坚持及时性和经常性为原则。当学生在实训中完成每个课题后,老师都应给予考核与总结,评出成绩。通过平时考核,教师可以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从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根据具体情况和侧重点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整体操作能力的提高。当然,在评定学生成绩时,应先给出评分标准,做到评分公正准确,使学生了解自己得分和失分的原因,有利于学生进行总结与自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5注重学生管理工作

注重学生管理工作,目的要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实训纪律和认真操作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观察学生操作技能存在的问题,又要观察学生的纪律情况。实训开始和结束时,应注意总结当日所出现的问题,另外,还要注意抓好安全文明生产,在巡回指导中要检查实训中安全文明生产情况,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应积极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带班时应和班主任保持联系,齐抓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和职业道德,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只有班风、学风搞好了,才能进一步保证和促进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和提高。总之,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活动,教师授课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建筑电气控制》课程的实训教学中我也主要是以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为主线,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精心构思实训教学方法,完美设计实训教学内容,将优质的知识和技能奉献给学生。

作者:尹阿敏

第二篇

1教学方法

本课程实践性强,因而将本课程安排在电机拖动与PLC实训室,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训室的配置主要有:电控柜、S7-200PLC实验台、MM440变频器、三相异步电动机、检测工具、电子教室软件等。

1.1项目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的具体情况,选取难度适中的项目,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生活经验和实际工程需求引出项目和任务,针对各任务特点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实训设备,引导学生自主对项目任务分组分析,并给与充分指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顺利开展教学活动。项目完成后,每小组随机选择学生代表进行汇报,教师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价,并将项目汇报情况记录在任务表中作为过程考核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物、教师演示等手段进行授课,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细节,评价应科学、客观、公正。

1.2案例教学法

依据教学内容,以实际工程案例为基础设置真实、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掌握教学知识点,并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1.3任务驱动教学法

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组织教学。在教学中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创设具有体验实践和感悟问题的情景,围绕任务展开学习讨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控制与管理的能力、做计划和评价的能力。

2考核体系

考核的目的在于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以便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鉴于本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考核方式以过程考核为主、理论考试为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考核的方法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即每个项目的训练过程中均进行考核,包括电路的设计、配线、编程、调试以及职业素养等均有不同的分值。学生期评成绩平时成绩(占10%)、过程考核(占60%)、理论考核(占30%)三部分组成。过程考核和理论考核都及格时,本课程才能获得学分,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动手能力的锻炼,从而避免学生因实操和理论不平衡的现象。

3结束语

该课程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结合当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行业背景,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出发,科学设置教学项目,恰当选择教学方法,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并重,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将来学习建筑施工技术、预算等后续课程和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者:宁存岱 潘冬喜 单位: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建筑电气控制论文(共2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179274.html

    相关专题:经济与管理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计划


    上一篇:环卫设备企业差异化发展战略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性探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