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高中物理教学对策研究

1教师的问题

(1)教学观念转变滞后.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但是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讲风太甚,未能做到限时讲授,灌输的意愿明显,导致课堂高耗低效.(2)教学资源缺乏合理性.由于现代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教学技术与教学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深入,但是不能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是现代教学活动存在的一大问题.教学资源一般包括教学设备、教材等,而其中最常见的资源运用不合理问题就是多媒体设备的运用不合理.不可否认的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教育教学的开展,促进了教学改革的实现,帮助了课堂教学多元化发展,也帮助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教师过分注重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忽视了内在内容;教师未真正利用多媒体设备,将传统教学内容照搬到多媒体中;教师无法将自身教学经验结合到教学内容中,纯粹依赖多媒体技术展示教学内容.这些都是教学资源运用不合理的典型,值得相关学校和教师注意.

2以生为本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建议

2.1以实验为抓手,激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还要注重实验的作用,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上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物理实验的作用.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抛掉题海战术的思想,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物理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小比赛,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的成果;在教学中尝试探索性实验,边教边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习,而不是仅仅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点.如,在学习平抛运动时,可以让学生边做实验边思考,通过具体的实验体会分析解决曲线运动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种思想方法的意义,理解为什么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

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离不开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笔者认为教师主导性作用发挥的一个重要方面,探究情境的创设是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发挥作用的关键时刻,在探究活动开展前,创设合理的探究情境不仅可以为探究活动做好铺垫,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是保证探究效果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探究活动选择恰当合理而生动有趣的情境作为引导探究活动开展的引子.例如,在探究“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时,笔者拿了一个塑料水桶,里面装满水,然后请两位同学上来,先是让他们各自把水提起来,感受一下水的重量,然后让他们分别抓住塑料桶提手的一端一起用力把水桶提起来.接下来,笔者让两位同学不停地把手向水桶提手的外端移动,使得两位同学力的方向之间的角度不停加大.随着角度的加大,学生感到所用的力气越来越大,到最后甚至比一个人单独提水所用的力气还要大.这样一个生动直观的实验情境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对“合力不一定等于分力相加”的问题产生了探究欲望.

2.3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物理模型

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和学生聊天或是课堂提问、互动,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公式能记住,但是就是解决物理问题时常常有困难.什么原因呢?在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应用到物理模型,学生不能正确找出问题相对应的物理模型是因为对模型的认识不够全面,有着似是而非的感觉.在起始阶段的教学中,往往应用的公式比较的少,学生只是简单的将已有的物理量代入到公式中就能得到答案,忽视了通过分析将问题归纳为模型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新的模型建立的教学中间,要注重对物理情境的描述,逐步的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从而能够深化对模型成立条件的认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相应的模型.比如绳子拉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模型,在最高点绳子无法提供支持力,重力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就出现了在最高点合外力的最小值为重力,在最高点必须有一个最小的速度,这是这个模型的特征.但是由于在高一阶段涉及到的力不多,经常处理的时候直接将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作为一个结果普遍去运用,就导致有了电场力、磁场力之后,在合外力最小值不等于重力的时候,套用模型的时候出现了错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间,对这类状态分析要注意一个字“慢”,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能只盯着课堂教学进度.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的去强调在最高点能完成圆周运动的最小速度,要让学生多次的去分析,去认识在最高点的受力情况,根据受力情况和圆周运动的规律反复的去实践,才能使学生了解问题的关键在于最高点的受力情况.只有帮助学生顺利地找到物理模型,提高建模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才有可能灵活的解决物理问题,同时也能将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物理问题,提高物理学习的价值感.

作者:张峰 单位: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高中物理教学对策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128179.html

    相关专题:建筑工程论文 肉类研究杂志


    上一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思考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