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大学素质教育的社会性创新能力

摘要:针对大学素质教育社会性创新薄弱的现状,根据大学生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的特点,提出融社会性创新于大学教育的理念,通过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日常教学中渗透创新理念、课外时间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将创新纳入大学生素质的考核指标、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梯队、实施科研量化奖励机制等这些方法,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同时,激发学生内在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素养。

关键词:大学素质教育;创新能力;社会性

大学教育是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要求其在培养学生专业才能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其他发展(如德、体等方面),即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而创新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生命力,是大学的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大学教育中学生的创造性大多局限于课堂情景的自我创新,而忽视了创新的社会意义,即,没有将创新与实际应用、技术前沿等结合起来,缺乏社会性科学研究创新活动的锻炼,必将导致大学生毕业后不能较快地适应社会对创新能力与创造精神的要求。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可以通过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日常教学中渗透创新理念、课外时间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将创新纳入大学生素质的考核指标、培养大学生科研梯队、实施科研量化奖励机制等这些方法来提高大学生内在的社会性科研创新机制和素养,以期满足学生后期的职业需求。

一 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

大学教育不仅要提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由教育部和全国学联组织实施的“大学生的素质拓展计划”早已明确指出,可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使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促使其在身心发展、技能培训、社会实践、科学技术创新创业、思想品质教育、文化艺术等方面得到应有的训练和提高。然而,要确保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全面良好有序地进行,必须要求高校老师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确定创新在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并将其全面贯彻应用到大学的教学中,使学生在拥有健康体魄、坚强内心、扎实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确立科学全面的素质教育观,构建科学健康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二 日常教学中渗透创新理念

大学教育是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地方,其实施的素质教育追求的创造性应该是学生的自我课堂创造性和社会应用创造性的衔接和过渡。大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基础理论和一般性实验操作,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创新。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性创新的培养,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创新理念,逐步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首先在理论教学环节,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指出其和现有技术之间的关联性、未来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充分调动其探索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理念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其次,在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课,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力,让学生亲身体验科研创新活动,在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拓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学生从最初的模仿行为逐步发展到独立的创新活动,为日后从事相关创新性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课外时间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大学生不仅具有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智力基础,而且具有从事创新性活动的基本能力,因此大学教育在要求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活动的外延扩展。首先,针对各个学科专业的特点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知识、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创新活动。其次,可借助外部媒介如科技文艺活动等途径来宣传科学研究创新的重要性,调动学生从事科技创新研究活动积极性,使学生能逐步从看科研发展到爱科研的程度。最后,针对学生参与课题存在的问题,重视老师的指导作用,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强化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完善大学生内在的基本科研能力结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四 将创新纳入大学生素质的考核指标

众所周知,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公正合理、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认证体系和评价机制。其中,素质拓展认证体系是实现计划目标所必需的条件,而素质拓评价机制是确立学生素质的社会认可性。基于创新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通过建立专门的认证委员会,科学合理地全面设置大学生素质认证指标,将创新纳入大学生素质的考核内容,确立创新在大学生素质认证中的重要地位,达到有效保证认证内容的合理性和认证结果的实效性的目的,建立良好的社会认同机制,为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奠定基础。

五 培养大学生科研梯队

在大学里,科研活动是培养和发挥学生创新潜能必不可少的途径。众所周知,大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基础理论和一般性实验操作,因此学生要独立从事科研创新活动,难度比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在大学教育中可以实施导师辅导制,组建以高年级为主,低年级为辅的学生科研梯队,搭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选定一些具有较大潜力且难度适中的课题进行研究,当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实践创新中遇到问题时,老师从旁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科研中遇到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另外,在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时可以实施小组内互助、小组间竞争的激励机制,形成和谐有序的科研氛围,激发大学生内在的科研创新能力,完善其基本科研能力结构,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研究创新的能力,为日后从事相关行业进行创新性工作奠定基础。

六 实施科研量化奖励机制

大学里建立完善的长效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是完全必需的。要建立适合本高校的长效科研激励机制,必须要结合高校科研的特点、科研人员特点和科研团队特点,并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根据本高校目前不能够招收研究生的现状,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方式激励大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建立合理的科研活动奖罚制度,实施以激励创新为导向性的成果分配制度,明确个人在论文、专利等各类成果的贡献,尽量合理公正量化科研成果,实施科学、公正、合理地评价和奖励活动,引导和激励大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综上所述,为了增强大学生社会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素质教育要采用将社会性科学创新活动融入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理念,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其次在日常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渗入创新思想,使学生树立创新的理念;通过开展讲座,实施科研计分等政策,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创新,营造科研创新氛围;通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创新活动,重视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发展学生科研梯队等方法,引导大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科学创新素养。此外,我们还应该将创新纳入相应的大学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和实施科研量化奖励机制,使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参与科研创新活动,重视科学创新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以适用日后从事相关行业的创新性工作。

作者:彭正宇 刘红梅 单位: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大同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更多计算机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大学素质教育的社会性创新能力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jsjlw/125884.html

    相关专题: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


    上一篇:数字技术对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创新
    下一篇: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