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自然科学 >

10kV配网电可靠性系统设计论文

10kV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在供电系统中是一个重要的指标,随着国内外的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成熟,供电可靠率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体现出地方社会经济发达程度水平。

1影响10kV配网系统可靠性的因素

1.110kV配网设备与线路出现故障的频率;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的高低;配电线路中,传输的容量和裕度;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动作的正确与否都会影响到其可靠性;此外,由于生产配电系统设备的厂家较多,设备的工艺和技术标准得不到统一,设备管理部门在管理上就缺乏了相应的控制机制。

1.2外部环境的影响:环境、地理、自然现象以及防护措施是否等,都会对可靠性造成影响。自然现象主要表现在雷电与大风影响。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雷电影响主要是在绝缘子、开关损坏等方面,大风影响主要是在吹到树枝等导致线路短路。

1.3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还未能完善地处理倒负荷的操作方案,系统依然处于一种占时制定的状况,从而增加了动负荷装置的操作时间,特别是对处于故障状态的影响更大;目前的网络、设备主要还是依靠人工管理,虽然已引入GIS、MIS等相关信息的管理反映设备的实际情况,但智能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1.4在贯彻实施配电网规划建设中,其规划水平仍待改进,虽然随着逐年的进步,在配网适应性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但是在技术的指标上仍存在偏低的情况。在以往的执行控制中,要求过于粗放,在10kV配网得长期规划中得不到保证,导致规划的变更过于频繁,也不能得到较好的实施。

2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2.1从近几年佛山地区的配网结构优化的提高过程来看,在联络率和可转供率上,10kV配网线路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在早些年,变电站新建不少出线,但是却没有形成互相联络,导致10kV配网的结构出现严重的问题,随着线路负荷加重,可转供率也在逐年下降。从2009年底的具体情况调查中,各供电所逐一分析了整体负荷的水平、区域性供电、环网率和可转供率,按照省公司配网规划导则,分析出需要优化、调整的线路并对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以及按典型结线进行系统的规划。结合用户专用线路的接入和10kV配网业扩项目的实施,根据实际情况,对配网规划优化方案做出调整。

2.2可靠性作为供电系统中考核供电服务质量的主要指标,真实的反映出了国民经济发展对电能的实际需求程度,也成为了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衡量标准之一。可靠性体现出了对用户供电的能力高低,供电的可靠性不仅仅影响到了供电企业的效益优劣,也代表着其服务水平的高低。从实践中证明,佛山地区2010年的供电可靠性相比2009年有了较大的提高,其10kV配网的优化结构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所以供电可靠性的高低,也是衡量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准。

2.3加强10kV配网检修的计划管理是提高其可靠性的有效措施,加强配网的计划检修管理,推行综合型与长期型的检修计划。在配网的检修工作中,可靠性的管理都是与生产技术应用管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在安排每一项的检修中,需要各级单位密切的配合,综合利用停电机会,避免停电次数过多。对架空导线改造时,应当尽量采用架空绝缘导线、电缆,从而减少大风雷雨等引起故障的发生率。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引入状态检测技术,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杜绝误操作,提高运行人员的技能水平,避免人为事故。在运用10kV配网自动化手段处理配网故障时,能否通过转供电隔离故障、故障修复速度,直接影响到了可靠性的高低。目前在10kV配网综合处理中,采取了一系列检测、定位、故障区隔离等有效措施。

2.3.110kV电网故障自动隔离系统进的介绍

一是10kV电网故障自动隔离系统的前提是强调其组成结构的简洁以及应用的高可靠性,并按照分层、分布的原则进行设计。二是在10kV电网的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中,按照具体方式的不同可以分成小电阻直接接地和不直接接地两种系统,而其中的不直接接地系统又分成不接地系统与经消弧线圈的接地系统。三是从电网企业角度出发,10kV电网的由责任分界点分为10kV主网和用户两个组成部分。现在有效的手段是将主网与用户的分支线路分成若干层,在责任的分界点安装带保护功能的断路器,用户设备故障时可以自动分闸隔离开故障段。

下面介绍10kV配网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构成以及特点

2.3.1.1接地系统的构成

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方式是由接地变与小电阻两方面构成的。由于主变10kV为三角接线方式,则需要提供系统中性点。在接地变压器选择容量上,应和中性点电阻想匹配。其接线方式如图:

 2.3.1.2接地方式中的特点

2.3.1.2.1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在系统设备的一定条件之下,电缆配电网的单相的接地故障主要其自身绝缘缺陷造成的,而且接地的残流相对较大。特别是接地点在电缆中时,其接地电弧多为封闭性的,电弧不容易自行熄灭,所以在单相接地中的配电网故障也多为永久性的。

2.3.1.2.2具有良好的接地选线功能

10kV配网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中,流过接地点的电流启动时,可以对线路实现零序保护,能够准确的清除线路故障,最大限度的缩减了排查故障的时间,减少其接地所造成的触点以及短路等问题的发生。

2.3.1.2.3缺点

无论是否是永久性,都作用于跳闸的,增加了其跳闸次数,从而影响了正常的用户供电使用。而架空线路已经使用重合闸进行了改善,但是电缆的单相接地多为永久性的情况,此时应当尽快的切除、阻止故障扩大,最快的恢复供电使用。

2.3.1.3使用的范围

10kV配网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中的电缆化与架空绝缘线占有的比例相对较高,一般在60%以上,而系统的总电容电流则在10A之上。在使用中,要求限制其系统过电压具有良好的水平,能够迅速、准确的查出故障发生的线路,避免其故障发展成为相间故障的情况出现。10kV配网中单相永久性的故障占比例很高,远远大于瞬间性的接地故障。

3提高10kV配网可靠性运行水平

3.1采用先进设备,提高设备故障处理效率

要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需要引进先进的配网设备,对配电网进行实时监控。在发生故障时,使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能及时的排除设备故障:

3.1.1严格执行行配网运行制度与相关规范程序,以保证线路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处理故障中积累经验,对查出各种故障缺陷和隐患,建立台账做到滚动治理。

3.1.2根据季节性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危害,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巡视计划,对容易引发线路故障的片区采取缩短巡视时间、加大巡视力度等方法来预防。

3.1.3加大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力度,对容易受到外力破坏的线路设备和杆塔等挂上警示标志牌。

3.1.4如果线路跳闸重合成功而未检查出发生原因的,有可能是瞬时性故障,也有可能是用户的设备造成的。要加大线路检查力度,尽量查出故障点,并加强该线路用户的检查,督促用户定期对设备进行预试,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

3.1.5引入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对接头出发热做到及时发现、有效控制、尽早处理。

3.1.6采用具有性能良好的线夹、带自动跌落功能的避雷器等,以提高架空线的运行可靠性,从设备功能来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

3.2改进配网负荷不平衡的措施

3.2.1对配变进行定期的负荷电流测量,如出现严重的不平衡的情况,应及时对线路的负荷比例作出适当调整,尽量保证三相负荷平衡。

3.2.2将配变得网络布点进行合理性的提高,将低压供电的三相四线制线路尽量的伸延,缩短单相线路长度,从分户引线做到平衡其负荷容量。

3.2.3对不平衡的运行方式,应当采取技术性的方法进行消除。将断相保护器装在配变的出口或者用户端;及时处理用电中出现的问题。

3.3采取综合技术解决污闪

3.3.1出现的污闪故障问题

由于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原有的10kV配电网已经满足不了供电的需要。主要是由于原有的10kV配电网络是架空线为主的,多数采用的接线形式是树枝状放射式;由于用户需要及时用电,但是网架规划还没有得到完善,导致一些临时性的接线存在;另外由于建筑、公路施工等对线路安全的影响,以及周边环境因素,都容易造成设备污染,而设备出现污染时,其绝缘强度也会降低,从而引发故障。

在10kV配网的运行中,设备的绝缘在工作电压的长期承受下,当绝缘件的表面出现一定含碱量的污垢后,遇到潮湿的情况就容易产生闪络;污垢也会大幅度的降低绝缘的冲击性能,在经历雷电的冲击和内部电压经过时,也容易产生闪络。

3.3.2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对闪络诱发相间的短路和电压烧毁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是10kV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应当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可以通过对10kV开关室的绝缘子、连杆瓶等零件添加防污罩,不仅能有效的提高零件的抗污染力,也能够避免其他因素(比如小动物)造成的短路。此外,也能采取其他一些手段来防止污染及闪络。例如在10kV开关室中安装降低空气中湿度的设备,避免污闪的产生,平时对设备要及时清理,用最小的投入来换得10kV配网的正常、健康的运行。

综上所述,随着10kV自动化配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逐步深入,10kV配网的连续供电能力不断提高。笔者从其实际的应用效果中得出结论,采取针对性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后10kV自动化配网系统具有可靠的稳定性,且性能优良。


    更多自然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10kV配网电可靠性系统设计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rkx/102286.html

    相关专题:中国美术 证券投资风险控制


    上一篇:艺术设计符号形式研究
    下一篇:仡佬族医药与水族医药的比较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