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自然科学 >

仡佬族医药与水族医药的比较分析

【摘要】仡佬族和水族都是历史悠久的贵州世居少数民族,一居黔北,一居黔南。我们通过对仡佬族医药与水族医药在外来药物运用上的比较分析,发现两个民族的经验医学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两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决定的。除了差异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两个民族都根据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对引进的外来药物和方剂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这些改造对中华民传统医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仡佬族;水族;外来药物

仡佬族与水族都是历史悠久的贵州世居少数民族。仡佬族集中居住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北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区;水族集中居住的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南部云贵高原的东南斜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纵观人类历史,经验医学的理论和实践都与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两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经验医学。民族医药的独特性,除了其体系的显著特征外,还体现在对外来药物的引进和组方配伍上。本文将从使用外来药物的角度对仡佬族医药与水族医药作比较研究。仡佬族医药材料取自于《仡佬族医药》(赵俊华、潘炉台、张景梅主编,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水族医药材料取自于《水族医药》(王厚安主编,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仡佬族医药》收集仡佬族常用药物200多种,单验方329个,涉及本地区外来药物19种。其中,来自国外的有乳香、没药。来自北方的药物有麻黄、人参、甘草、黄芪、羌活、白头翁、知母。来自海里的药物有昆布、海螵蛸。来自南方的药物有桂枝、马钱子、槟榔、巴戟、胡椒、象皮、三七、红豆藤。这些药物都是汉族以及其他兄弟民族常用的药材。除去重出药方,外来药物涉及36方。《水族医药》收集水族常用药物182种,单验方395个,涉及本地区外来药物10种。10种外来药物是:麻黄、甘草、黄芪、羌活、白头翁、知母、紫苑、槟榔、三七、黄三七。除去重出药方,外来药物涉及15方。从数量上看,《仡佬族医药》和《水族医药》所收集的常用药物及单验方总数不相上下。然《仡佬族医药》使用外来药物19种,是《水族医药》10种的近两倍;《仡佬族医药》中外来药物涉及36方,是《水族医药》15方的2.4倍。统计数字表明仡佬族医药的开放程度要远远大于水族医药。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历史上,仡佬族受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的影响较多;水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较少,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对外交流的程度在民族医药对外来药物的引进和运用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下面,我们从两个民族对外来药物的运用上作比较分析。

1将同种外来药物应用于不同的病种

1.1麻黄

《水族医药》仅收录1首运用麻黄的方剂。该书第395页:麻黄、细辛,水煎服,治头痛。该方很可能由《伤寒论》麻黄细辛附子汤化裁而来,因附子辛甘、大热,而水族地区处于北半球亚热带南部,年平均气温较高,因而附子不宜在水族地区内服,故水族医药在引进麻黄细辛附子汤时,将附子去掉。附子在《水族医药》中仅作外用药,用于治疗骨折。《仡佬族医药》收录3首运用麻黄的方剂。其中,1首由相关中医方剂化裁而来,另2首则根据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将麻黄与枇杷花、折耳根、兔耳风、银杏叶、鸽子屎等配伍,组成了新的方剂。所涉及的病种有:小儿发烧、哮喘、老年咳嗽。

1.2甘草

《水族医药》收录3首运用甘草的方剂,用于治疗早晚期百日咳、支气管炎和痢疾,除地蜂子外,其余与甘草配伍的药物在传统中医文献中亦能与甘草配伍。《仡佬族医药》收录5首运用甘草的方剂,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小孩腹泻、尿结石、痈和牛皮癣,其中甘草与白英、兔耳风和果上叶的配伍具有创造性。

1.3槟榔

《水族医药》收录1首运用槟榔的方剂。该书第72页:(南瓜)种子50克,炒黄口嚼,花槟榔100克,煎水送服,可驱滴虫。《仡佬族医药》收录1首运用槟榔的方剂。第224页:水菖蒲、水杨梅、水皂角、荆芥、薄荷、厚朴、槟榔、斛皮各30克,煎水服治水疾(冷水激后造成皮肤黄、眼肿、月经不调)。槟榔具有杀虫,破积,降气行滞,行水化湿的功效,水族医药将其用于杀虫,仡佬族医药将其用于行滞化湿,二者的组方配伍均有创意。

2将同种外来药物应用于相同的病种,但组方配伍及运用方法均不同

2.1黄芪用于催乳

《水族医药》收录2首运用黄芪的方剂,一首与当归、红花和川芎配伍治骨折,一首与金钱豹、玉竹和怀山配伍炖肉服催乳。这首催乳方中,黄芪与怀山配伍炖肉的组方在传统中医文献中常见,但与金钱豹和玉竹的配伍则罕见。《仡佬族医药》收录4首运用黄芪的方剂,其中2首用于通乳和乳汁不足,另2首用于治疗胃下垂和胃痛。现将催乳方剂抄录如下:第58页,桔梗、麦冬、夜寒苏各20克、人参5克、党参20克。黄芪、当归各15克,炖猪脚1只,食肉喝汤。通乳。该方在第232、469页重出。第469页,治产后血亏、乳汁不足,奶浆藤根50克、夜寒苏50克、当归20克、黄芪30克。用法:煎水服,日服三次。这两首催乳方中,黄芪与当归的配伍在传统中医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但黄芪与夜寒苏和奶浆藤的配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2.2羌活用于治疗骨折

《水族医药》收录1首运用羌活的方剂,用于接骨。《仡佬族医药》亦收录1首运用羌活的方剂,用于治疗骨折。两个民族对羌活的运用都既有引进又有创新,现将两方抄录如下。《水族医药》第422页:(接骨)处方:1)见血飞、月月红根、牛膝;2)羌活、藁本。用法:方l的药共研成粉用酒送服,若伤在头部则加入方2的药。《仡佬族医药》第449页:治骨折,土鳖12克,胆南星15克,血蝎15克,没药25克,马前子9片,龙骨、当归、红花、羌活、螃蟹骨各9克,净乳香(去油)30克,防风15克,金丝毛24克,三七9克,芷15克,重楼15克,石菖蒲9克,川芎12克,冰片3克,升麻15克。用法:共研末,用时加酒调敷患处。

2.3三七用于治疗骨折

水族医药和仡佬族医药都将三七列为重要药物。《水族医药》收录了4首运用三七的方剂,其中2首用于治疗骨折,1首用于治疗瘫痪,1首用于治疗蛇咬伤。《仡佬族医药》也收录了4首运用三七的方剂,其中2首用于治疗骨折,1首用于治疗腰痛,1首用于治疗腹痛。从三七适用的病种来看,两个民族都认识并充分利用了三七活血化瘀,消肿镇痛的功效,但在方剂的配伍上有很大的不同。就运用于骨折的方剂来看,水族医药将三七与本地药材小青竹标、红叶韭菜和姜黄搭配;仡佬族医药除了将三七与本地药物配伍外,还引进了传统中医用于治疗骨折的药物,如乳香、没药、自然铜、附子、川芎、当归等。

2.4白头翁用于治疗痢疾

《水族医药》收录1首运用白头翁的方剂,用于治疗痢疾。《仡佬族医药》收录2首运用白头翁的方剂,用于治疗痢疾。两个民族对白头翁的运用都既有引进又有创新,现将两方抄录如下。《水族医药》第409页:(治痢疾)朱砂莲、白头翁、地马蜂。用法:煎水内服。《仡佬族医药》第430页:治痢疾处方一,白头翁、蒺藜根、车前草、萹蓄各适量。用法:煎水服。治痢疾处方二,白头翁适量,赤痢加仙鹤草,白痢加葫豆莲(山豆根)。用法:煎水服。

3外来药物对相关病症治疗的侧重点不同

3.1知母用于治疗肺热燥咳和肠燥便秘

知母具有滋阴降火和润燥滑肠的功效,在传统中医文献中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大便燥结,烦热消渴,骨蒸劳热等病症。水族和仡佬族都侧重于运用知母的某一个方面的功能。《水族医药》收录1首运用知母的方剂,用于治疗咳嗽。该书第340页,鸡胆、射干、百部、知母煎水服,每日服3次,治咳嗽、百日咳。在传统中医药文献中,知母常与射干、百部配伍用于治疗肺热燥咳,但很少与鸡胆配伍。鸡胆出《名医别录》,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明目等功效,用于此方,适得其所。《仡佬族医药》收录1首运用知母的方剂,用于治疗便秘。第442页,治便秘,知母10克。用法:切细,淘米水吞服。在传统中医药文献中,知母常用于治疗肠燥便秘,但罕见与淘米水配合使用,然淘米水亦有调理肠胃的功能。

4在空间上,一些外来药物可出现跨越式的分布

4.1水族引进,而仡佬族没有使用的外来药物

这些药物有:紫苑、黄三七。紫苑主要分布于我国中原以北的地区,水族用紫苑需从北方输入,其运输路径有可能经过位于正北方的仡佬族聚居区。然而《仡佬族医药》中没有出现紫苑,《水族医药》中则有运用。在我国,黄三七主要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青海东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水族用黄三七需要从以上地区输入,其运输路径穿越仡佬族聚居区是比较经济的。为什么《仡佬族医药》没有收录紫苑和黄三七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水族医药》中,紫苑出现一次,且与甘草同处一方,该方的组方配伍与传统中医治疗咳嗽的组方思路基本一致,现抄录如下。第92页,黄精15克、百部20克、天冬15克、麦冬15克、射干15克、百合10克、紫苑10克、枳实10克、甘草10克煎水服,日服3次,可治早、晚期百日咳。《水族医药》中,黄三七出现一次,用于治疗骨折。该书第416页,(1)蚂蚁窝、水冬瓜根、三角枫、盐;(2)散血飞、避瘟茶、地五加、黄三七。用法:方1煎水洗,每日三次。方2泡酒内服,一天三次。该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看似奇特,实则合理。黄三七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藏医用于治疗虫病、溃疡、疮疖痈肿、鼻窦炎、头痛、风湿痛等,陕甘云川等地用于治疗咽炎、结膜炎、口腔炎、骨蒸潮热、心慌心悸、烦躁不安、菌痢、肠炎、痈疮肿毒等。水族医药引进黄三七,并改变其应用范围,颇有创新。

4.2仡佬族引进,而水族没有使用的外来药物

这些药物有:人参、乳香、没药、昆布、海螵蛸、桂枝、马钱子、槟榔、巴戟、胡椒、象皮和红豆藤。我国人参主产于东北,西南地区用之甚少,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历史上人参价格昂贵,另一方面是路途遥远,运输不便。乳香和没药,中国古代都是从波斯进口,其输入路线有陆路和海路两条,陆路经西域输入,海路经广州输入。仡佬族的乳香和没药既可能来自西北,亦可能来自两广。如来自两广,途经水族聚居区是比较经济的。水族离两广更近,却没有使用乳香和没药。仡佬族将乳香、没药用于治疗骨折。水族医药中,治疗骨折的方剂很多,但没有使用乳香和没药。昆布和海螵蛸产于大海,水族比仡佬族离海更近,《水族医药》却没有收录包含这两味药的方剂。桂枝、马钱子、巴戟、胡椒、象皮、红豆藤等6味药都产于我国热带地区。水族聚居区紧临我国热带地区,然而《水族医药》没有收录到含有上述药物的方剂,这种情况值得深入研究。通过对仡佬族和水族这两个聚居环境相差较大的民族的经验医学对外来药物运用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民族医学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进药物与本地药物的组方配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水族医药和仡佬族医药对三七的组方就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两个民族对黄芪的运用亦如此。第二,根据本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对引进方剂加以化裁。如水族医药根据本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对麻黄细辛附子汤所作的药味加减。第三,根据治疗的需要改变药物的治疗范围。如水族医药对黄三七的运用。

作者:彭馨 胡翠华 单位:遵义医学院贵州省高校人文医学研究中心 遵义医学院档案馆


    更多自然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仡佬族医药与水族医药的比较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rkx/102327.html

    相关专题:北京民办高校排名 青岛大学学报


    上一篇:10kV配网电可靠性系统设计论文
    下一篇:住宅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