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子论文 >

传统音乐网络教学的思考

一、何谓中国传统音乐

学界对于传统音乐的定义颇受争议,董维松是最早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定义的①,他指出:“中国传统音乐是指在中华民族大地上历代产生并大多流传至今和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由外族(包括现属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和国外民族)传入并在我国生根发展的一切音乐品种……但却不包括在近代历史时期内由西方传入我国的以欧洲为中心的所谓‘专业音乐’那一部分的基础上由我国人(或外国人)传作的与‘那一部分’类似的音乐。”②其后,有一批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代表的观点有以音乐时间段划分的,如沈洽认为中国传统音乐是指近代以前,历史上存在并存活至今的音乐。周青青将其界定为清代以前的音乐作品,而刘维正认为“五四”,或是“学堂乐歌”引入以前的音乐作品才是中国传统音乐。还有一部分学者从民族性的角度去界定,如孙继南认为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王耀华指出中国传统音乐是具有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古代及当代的音乐作品。③本文所涉及的“中国传统音乐”这一重要概念倾向于王耀华的观点,他在《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将中国传统音乐划分为:宫廷音乐、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④

二、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现状

(一)传承现状

“过去的一百年,是国人学习西方音乐的一百年”⑤,20世纪初,伴随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文化的渗透,国内开启了大规模的“西乐热潮”,从“学堂乐歌”到专业领域全盘接受德奥音乐教育模式,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音乐教育经验,之后80年代以来学习欧美现代主义音乐……直到现在“西乐”仍以压倒之势盛行在我们中华大地上,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更有学者表示用“被边缘化”这四个字,大致可以概括中国传统音乐在20世纪的百余年中面临的过去几千年前所未遇的生存困境。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中国传统音乐已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生存危机,其中不少品种已到了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境地”……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传承面临严重的危机。

(二)教学现状

中国音乐学院樊祖荫教授在《音乐艺术院校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思考》一文中提出,当前音乐艺术院校对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状况,是重视与衰减并存,具体概括为“四进一退”。四进:1.以传统音乐教育为议题的学术研讨会不断举行,呼吁越来越强烈;2.凡硕士、博士授权单位均设置了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方向;3.民族地区音乐艺术院校大多开展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4.与中国传统音乐有关的专著、教材不断涌现。一退:从传统音乐在本科的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及课时安排来看,还比不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⑦关于“一退”,乔建中老师有类似的观点:“一个最有力的例证是传统音乐的‘课时’,几十年前大约要学两年,自80年代开始,逐渐减少为一年半、一年,近期已经明令规定为一个学期。”⑧在教学内容层面“现在几乎所有的音乐院校,依然采用欧洲传统的作曲技术理论(即“四大件”:和声学、复调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管弦乐法)为主要教学内容…传统音乐创作理论及技法的研究与教学探索,则大多被搁置起来了,原本在作曲专业中设置过的戏曲作品,更是渺无影踪…曾普遍展开的、直接向曲艺和戏曲艺人学习传统唱法的活动,以及其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真诚,现在出了在一些纪念文章中仍然加以推崇之外,在教学中似乎也很少见到了。”⑨……上述问题的指向具有一致性,从课时安排及整体教学内容来看,当前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在我国音乐教育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在有些院校甚至没有地位,整体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三、传统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网络启示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人们对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呼声越发强烈,如此多的学者奔走甚至呐喊过,但我国的传统音乐教育似乎有倒退的趋势。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它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关于这方面的文论已经有非常多的分析了,本文不再赘述,下面是个人对其现状背后存在问题的一些看法,并结合本人的学习经历提出网络可以给传统音乐教学带来哪些启示。1.随着“西乐东渐”,之后的几代人慢慢将“西乐”发展为我们的“原住音乐”,作为90后我及我身边的同学们深感到我们充斥在深受欧美通俗音乐、摇滚音乐、爵士音乐等影响的音乐环境中,并成为这些“西乐”文化的“原住民”。由于输入的音乐记忆中缺失甚至没有中国传统音乐,所以很多甚至是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也很难“听得进去”传统音乐。樊祖荫教授讲到他在音乐学院开展的民歌选修课,选课人数30人,来上课的仅有四五人。还有一位音乐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在一次传统音乐研讨会上的发言:“课时少是一个原因,但主要的还在于学生们不愿意去上。我们学院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因缺课、缺考而拿不到毕业证书,其中,缺课最多者即是《中国传统音乐》这门课。”⑩此外,乔建中先生还具体描述了近年来,音乐教育使学生与传统音乐渐行渐远的例子:“50到60年代校园中民间音乐家的身影基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当年的学生,即自称为‘二传手’的一批中年教学骨干;学生直接聆听传统音乐演奏的机会少了;活在民间社会的传统音乐究竟是什么样的,多数学生没有切身感受……对于校园外面依然存活的民间音乐,则颇有隔膜。就此而言,与50到60年代相比,我们离传统不是更近,而是又远了一截。”⑪这些例子都反映出传统音乐没有抓住年轻一代学生的心,而孩子们聆听音乐的环境里传统音乐少得可怜。近些年,数字原住民⑫、网络原住民⑬这些概念逐渐流行,90后、95后、00后…未来时代主人离不开互联网的生活。无论是网络移民⑭也好还是网络原住民也罢,我们的学习模式正在发生惊人的变化。如今流行音乐大行其道,传统音乐的“线下工作”已经惨不忍睹,对其线上的网络教学如果不加以重视起来,再不培养未来的听众,试想若干年之后,我们也只能在博物馆里听我们的传统音乐了。为此我们必须要开展传统音乐的网络教学,比如我们可以在网络空间中,建造属于自己的传统音乐“生态系统”⑮,并将我们的民族音乐作为未来人的音乐学习根基,那么,传统音乐才能真正意义上地成为我们华夏儿女的“原住音乐”。2.传统音乐自身具有特殊性,如口口相传、即听即逝性。非遗传承人在传承传统音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传统音乐(民间音乐)都是依赖于特定的民俗、生产生活方式而“发声”的。它离开了音乐传承人和具体的环境便无法“独立”存在。⑯而网络时代下的传统音乐教育可以瞬间使学生们与天南海北的非遗传承人“走到一起”。其次“物质的场”(传统音乐所生长的环境)与“非物质的传统音乐”构成了传统音乐教学的两个重要因素,相互依存。我们可以通过在高校实现对这两者的连接。那么如何连接?这也是网络技术可以解决的,我们可以在每个“物质的场”中建立传统音乐网络场,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传统音乐网络场与高校网络进行对接,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可以感受到自己仿佛在原生态音乐的现实场景中,并在虚实结合中进行“在场”的音乐学习。3.传统手工艺、传统美术等有物质载体的艺术传承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商业模式。而传统音乐“始终没能直接实现这样的传、产、销链条”,“传承人难以直接依靠一技之长转化为商品,获取经济利益,他们的生存状态直接影响了音乐项目的接续,也使传统音乐受到更为强烈的冲击”⑰。如何使传统音乐产生经济效益,或者说如何使它在市场环境中能形成良性的运转模式,这将直接影响着这种艺术形式可以在高校、在社会中的传承状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知道传统音乐的教学之所以会面临这样尴尬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因为其自身并不能产生有效的经济影响力。而网络或许会给传统音乐的教学带来有效的运作机制,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模式,建立全球传统音乐教育课程网络,搭建一系列文化交流平台,线上线下活动运作,从而创造一批全新的就业机会,带动一大批人将传统音乐文化覆盖全国推向世界。4.传统音乐教学目前在高校的开展存在教学关系固定化,教学内容程序化,实际操作按部就班等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一般会以讲为主,学生还是处于比较被动的身份。我们处在信息爆炸、互联网知识泛滥的时代,世界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导者,学生的自主学习及获取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这促使我们音乐教师需要思考我们的教学方式必须不断调整,教学内容需要时刻更新。网络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工具,可以为传统音乐的教学注入活力,它可以成功地帮助师生实现课堂的翻转。如教师在教诗歌吟诵的时候,学习内容在上课之前传递给学生,并将课堂本身当作同学们用于讨论,集合和应用该学习内容的“论坛”。而这种教学形式必将大大增加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自主学习及课堂参与。同时,我们也可以把这场“论坛”——传统音乐翻转课堂,录制或实时共享到互联网,从而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四、中国传统音乐网络教学设想

对于传统音乐的具体教学内容,文章不做重点分析,而是通过网络科技的视角,试图为我国传统音乐的网络教学提供一些个人设想,希望能为热心于传统音乐教育的工作者及社会人士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一)建立传统音乐网络教学系统

我们可以展开这样一个头脑风暴:1.将传统音乐的文化价值资料(音乐背后的文化精神、情感、思维方式、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等等)、电子乐谱、音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备份到云端,建立数据库。2.建立师生管理系统,搭建教学信息平台,设立师生论坛等。3.利用增强现实技术(AR)和网络建模将传统音乐所赖以生存的区域环境建立虚拟现实区域地图模型——传统音乐网络场。4.将传统音乐非遗传承人及教学区域负责任人等设定到对应的地图模型,并实现线上线下的综合管理。5.线上线下综合教学,构建传统音乐教育网络课程联盟,并将教学内容延伸到海外……

(二)传统音乐网络教学形式

1.游戏化教学如今,“游戏化学习”理念已成为一种趋势,游戏音乐、游戏相关产业发展迅速,并占据较大份额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若将传统音乐教学进行游戏化,并将游戏化设计与传统音乐的“传统音乐网络场”相融合,使人们在游戏化学习的同时加深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由于游戏的场景与背景的音乐建立的联系,结合游戏本身的交互性、参与性、灵活性、共享性等,可以使传统音乐的学习充满趣味性,也更能符合“网络原住民”们的学习习惯,甚至开发一种适合幼儿的这款游戏,还可以使儿童真正地完成“自我学习”下的传统音乐学习。2.直播教学建立传统音乐教学直播平台,直播平台是与“传统音乐网络场”信息共享的,并且的登录的通道是互通的。初期直播教学的教师可以是传统音乐非遗传承人,也可以是传统音乐教育的资深教学工作者,中后期慢慢发展到学生、普通大众(但需要严格的认证和监管)。教师可以在直播平台上提前一周(或约定时间)发布直播预告,提供相应的预习材料。直播教学平台还会发布线下的教学信息,如每个教师都可以在平台上公布即将开展的线下课程及授课地点,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在讨论区组团去听课,同时也可以给老师反馈教学意见及提出听课需求。直播教学中有公益性的,也可以有付费性的,当然也包括普通直播中的点赞打赏等项目。3.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慕课(MOOC),英文直译为“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第一个字母“M”代表Massive(大规模),传统课堂受教室教学空间限制,容纳的学生人数有限,而慕课的学习人可以数动辄上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免费开放的课程,任何人都可以共享学习;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网络线上的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的自主学习;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课程)。目前国内外对慕课的研究已经非常普遍,相关文献也比较丰富,但传统音乐方面的的慕课教学开展还处于萌芽阶段,如果能开展丰富的属于我们中国传统音乐自己的慕课,并将其共享给全世界,必将使中华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发展,造福于全人类。“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等方面,通过短小精悍的在线(也可以下载)视频教学形式进行针对性教学。“短”指视频时间短,是在能讲清楚问题的基础上越短越好;“小”是指主题范围小;“精”指教学设计精、课件制作精、课堂讲解精;“悍”是指微课的学习效果明显。目前微课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且人们可以利用乘地铁、餐厅等位子甚至上厕所等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手机移动终端下载APP或直接链接缓存下载即可观看,真正做到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结合,这种方式应用在传统音乐教学会大大增加同学们的学习效率。“翻转课堂”(FlippedClassModel),也称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前提出问题(可以在线上视频提出),学生在课前自主查找并学习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学生讨论和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引导、点评和答疑解惑的教学形式。同学们对于传统音乐的学习兴趣不足、不愿思考,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对传统音乐的不了解,而课堂的翻转可以使同学们在自主寻找传统音乐的路上,发现自我并进行深入思考,在类似“论坛”的课堂上发表意见,碰撞思想。“翻转课堂”的引入将大大提高同学们学习传统音乐的兴趣,并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这将大大促进我国传统音乐的未来发展与创新。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教学。4.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教学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Reality,简称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视频、3D模型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增强现实技术能够把虚拟信息(物体、图片、视频、声音等等)融合在现实环境中,将现实世界丰富起来,构建一个更加全面、更加美好的世界。比如它在传统音乐教学的形式可以是这样的:我们在参观传统民间乐器的博物馆时,看到一样乐器不了解,可以通过手机扫描该乐器的三维影像生成相关信息(包括该乐器的历史介绍等信息),并播放相应的音乐,扫描者可以关注到博物馆的微信等公众连接方式,并在平台上选择要聆听的各类传统音乐等等。同时我们在旅游时也可以对旅途的场景进行扫描,并可以机遇性、偶然性地发现对应地方的音乐,同时对于区域传统音乐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如今增强现实技术开发的工具越来越丰富,例如目前有双目眼镜(MetaGlass),双眼呈现影像时,利用双目视差可以产生开发者想要的3D效果。通过对现实场景的探测并补充信息,佩戴者会得到现实世界无法快速得到的信息。无论我们来到传统音乐产生的村庄、宫殿、野外等等,任何场景通过这种现实增强的技术连接网络,使网上关于这种音乐环境的知识补充立即映于眼帘。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简称VR)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创造一个虚拟空间,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利用虚拟现实眼镜能够使用户完全沉浸在一个虚拟的合成环境中,无法看到真实环境,利用双目视觉原理,虚拟世界在眼镜中是3D立体的。如果传统音乐的教学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对传统音乐的学习边界真正打开,场景的环境的界限将被突破,千里之外的音乐非遗传承人通过网络可以立即出现在面前与你面对面对话,你也将会“触摸”到虚幻世界的任何物件。

五、结语

由于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原因,导致了传统音乐教育的断层与母语的丧失,一定的时代背景造成了这样的局面,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得到解决。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音乐的生存现状,反思传统音乐教学存在问题及网络可以给其教学带来的启示,并对中国传统音乐网络教学进行探索性设计,使人们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音乐网络教学的认知及理解。传统音乐的网络教学是大势所趋,也是网络原住民的学习需求的体现。现代科技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机遇使传统音乐的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网络的诸多优势也为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传播打开了一扇充满魔力的教学大门。但网络自身的因素及不完善等也为传统音乐的网络教学带来诸多挑战。如对网络学位的合法性的争议,网络教学学分认定的偏见,教学质量的评估,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规范的管理,兼职音乐教师的管理,等等等等。传统音乐教育归结到底是人的教育,我们教学的对象绝大部分是未来的千千万万的“网络原住民”,而网络教学的思考正是以此为缘由。传统音休闲农业论文乐教学由于时代的、历史的原因导致了今天的诸多问题,网络教学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将会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带来崭新的春天。

作者:魏兵 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传统音乐网络教学的思考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zlw/280846.html

    相关专题: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会计电算化论文范文


    上一篇:SDN在通信网的适应性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