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信论文 >

高中美术教育的美育及生活化(4篇)

第一篇: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创新代表着一个名族的精神和生命,在培养学生综合表现能力中起关键性和主导性作用。在美术教育当中,要科学的使用教学方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思考问题的能力,由此来激发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的灵感。在此基础之上,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独挡一臂,创造出能够打开心扉的优秀作品。在教学策略当中,建立良好的环境,培养和塑造个性品质,教学实施的过程变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在当今社会,创新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我国未来正在逐步迈入创新型社会,而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成为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能力在高中生综合表现能力中起关键性和主导性作用。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对加强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注重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及实现自身美化、完善自我品格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良好的环境

美术教育应注重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和艺术技能的教育核心就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关键期,一旦他们拥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将会更加迫切地追求美,认识美,并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美,感受美,从而产生想要去创造美的欲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实际教学当中从不间断。学校应针对这一培养,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并创造更多可能性的条件。比如可以组织校内写生,校内条件不足的可以组织去相关场所。在教学上,学校应完善教学设备,让老师和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其次不断地完善教学体系,适当的对学生和老师进行考核与评价。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创新思维将的到充分的发挥。

二、培养和塑造个性品质

根据人教版美术教学大纲提出教学的目的有三点: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2)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美术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3)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美术知识,掌握必要的美术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这三点都谈到了对个性和审美的培养。这也就是要培养和塑造个性品质。到底应该如何去培养高中生的创新个性品质呢?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重视个体发展、尊重个性和塑造个性的时代。如今,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创新的发展。没有个性的人,是缺乏创造精神的人;没有个性的民族,是死气沉沉的民族;没有个性的时代,是缺少发明与创造的时代。没有了个性,谈何发展?在美术教学上,应鼓励学生立足于现实,敢于表现自己内心的世界,在艺术家的作品上要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耐心的指导下,学生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然后给予及时的表扬,有利于打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也能够更好的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学生的思维拓展在教育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被激发出来,创新能力便顺其自然的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美术教育的目的吗?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仅强调作业量和规范他们的作品风格及表达,做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了解这样做只会让学生被动的完成作业,草草了事,达不到原本的教育目标。学校在美术教育改革和实践上,应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上。这不是说灵光一现就能成功,而是需一个长期的、持久的训练。值得说明的是,课程中训练不应当是呆板的、生硬的、公式化的,而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训练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有所限制,让学生们发散思维能力。最好开展相关课题活动,积极培养学生团队能力。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根据视知觉原理和心理学理论,并用联想思维法、发散思维法、逆向思维法以及思维整合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心理学家早就得出结论:创造力与人的智商并不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高智商并不一定意味着你有很强的创造能力。艺术就是要在继承之上进行创新,个体知觉和感觉是不一样的,表现的视觉符号也就不一样。想象力是前提,应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此更好的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美术教育应担负起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历史使命,将美术教育发展成为培养创造力有效的一门科目,这样美术教育的课程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也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很大的帮助。1、以高中为例的几个基本问题1)课程主旋律的把握:“重点推行美术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2)课程中理念的理解:“关于学生的发展”,有三层含义:①课程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②课程要面对每一位学生——倡导大众教育;③课程要时刻关注学生全面个性的发展——培养个性特征。3)对高中美术课标的基本把握——课标的设计思路①设置多种学习板块,提供更多选择机会;②进行学分制,既有基础,又能拓展;③注重可实行性,符合不同学校的美术教学条件;④继承民族文化,反映学科最新发展。2、高中美术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要考虑的几个问题1)内容与标准的把握(教学内容、成就标准——体现三维目标);2)课程资源的把握(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学习特点的把握(对学生兴趣自由发展,关注学生的想法);4)教学基本策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运用多种方法,比如:“传授法”或“发现法”等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从被动到主动学习,把目标变成现实的驱动力。教师也需要主动改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和教育学生的方法,充分利用一切对学生有利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创新教育营造优良的环境。

作者:万伟平

第二篇:高中美术教育的美育渗透

【摘要】新课改对高中美术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美育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融入美育教学,能够在发展学生美术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美学观点,让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分析美,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基于此,文章就高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对高中美术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美术教学与美育结合的有效教育方式,以供相关读者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美育渗透;策略

美术作为高中美育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元素,其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调整与完善,高中美育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美术教学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然而,现有的美术教育依然无法脱离传统模式的禁锢,高中美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把重点放在学生绘画技能的培养方面,忽略了美育的渗透教学,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制约影响,高中美术教育逐步陷人困境,处于为难的境地。鉴于此,在素质教育深人推进的大环境背景下,高中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在实施教学活动中渗透美育教育,把美术教育拉到美育的轨道上来,从基础开始培养学生感悟美、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为其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高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发布不仅对高中美术教学有了更全面的指导,而且把美术教育推进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也使社会重新去认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科协同发展

德国的著名物理学家H•哈肯(HemrannHaken)就协同发展创立了协同学理论,他在协同学理论中提出了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运作原理。系统内部存在着一系列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既相互关联,又有独立运行,只有当关联运动占据系统内部的主导位置时,才能发挥系统运作的最佳效应,促使各子系统间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同样的,现行的高中教育就是一个整体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融合了德智体美劳等子系统,而美育也包含了美术教育,它们之间既有独立运行,又有关联运动,只有把德、智、体、美、劳五者之间形成一个关联运动,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最大程度激发素质教育的力量。

(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美术学科所特有的情感价值,决定了其在陶冶学生情操、涵养、美感及人格方面的优势。可以说,美术是一项情感教育活动。高中学生处于巧一18岁的年龄阶段,这一时期的高中学生正面临生理、心理的巨大变化期,在各种因素的驱动影响作用下,高中学生的情感、情绪日益丰富,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个性;无论是情感、思维,还是个性、自我意识等都逐渐增强。为此,在高中开展美术课程,可以通过美育的渗透教育,把学生的内在情感诱发出来,从而触发他们内心深处的积极情感,在情感体验中调整自己的身心,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高中美术教育现状

(一)教育系统内部对美术美育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高中美术学科教学的长期实践中,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美育教学的作用。整个教育系统内部对美育教学的重要性缺乏时代认识,学校单纯地把美术课当成特长教育,过于重视美术绘画技术的发展,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影响。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绘画教学,把教学重心放在美术技法的培养上,强迫学生对美术进行临摹和模仿创造,在理论知识上,生硬地灌输所谓的重点知识,严重扭曲了高中生学习美术的思维,使得学生缺乏了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情趣,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此过程中也严重被扼杀。

(二)受诸多因素制约,难以准确把握美术教学的科学性与循序渐进的原则

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在于通过美育渗透教育,逐步引导学生端正思想,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不能为了追求教学进度,就选用一些违背科学的教学方式。然而,由于受到学校环境条件的禁锢,使得部分美术教师与时代脱轨,自身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无法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在实际教学中,仍旧在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难以准确把握美术教学的科学性,这对美术教学的过程和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美术学科所特有的美育作用也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三、美术教学与美育结合的有效教育方式

(一)寓教于美,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美好的事物更能感染和触动学生的情感,进而达到有效的教育目的。在美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在教授知识、启发智慧、发展能力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借助优秀的美术作品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价值。然而,由于受到学生文化素养、个人情感以及经历的局限,他们即使对美术作品的作者情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难以深人地把这种情感表述出来。只有从文化视野对作者情感进行挖掘,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学生才能更加深人理解作品的内在世界。以米勒的经典美术作品《拾穗者》为例进行分析,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单纯地知道《拾穗者》是一幅经典的美术作品,理解作者的个人才华。但是,学生在学习以及鉴赏的过程中,过于追求绘画的技巧,而对于画作自身所蕴含的情感,却缺乏了深人层次的感悟和表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应立足作品自身的创作基础,在强调绘画技巧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拾穗者》所体现的自然简朴的田园之美,以及作品所传递的一些主题思想,如勤劳节约的美德、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对作品创作背景的清晰阐释,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能够更深人了解作品内涵,自然地形成文化认同,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激发。

(二)传教于技,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教学活动

美是无处不在的,它不仅汉存在于我们的教学活动之中,同时也溶于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可见,要想使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为此,高中学校应针对自身实际,在美术教学形式的沿用方面力求多样化,尽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渗透美育教育。譬如:在欣赏《百老汇街的爵士乐》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具备的大容量教学信息,一边播放与美术作品相关联的爵士乐,让学生在伴随着声像、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影像切换中,多维度、多层次扩展自身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寻找画与美术之间的联系,并把感受表达出来。相信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深人了解爵士乐所特有的节奏感,《百老汇街的爵士乐》中抽象的绘画语言也演变成了形象的视觉符号,教学中难点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再如:在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中,教师可以以琵琶演奏的民歌为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和谐的学习气氛,在饱含深情的乐曲声中,教师再加上声情并茂的解说词。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浓郁的学习氛围渲染下,完成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获得审美的享受。

(三)创设良好的美育渗透教育环境

所谓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良好的美育环境氛围能促进气场,体现立意,更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美术的重要条件。可以说,学校是否创设了良好的美育渗透教育环境,将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此,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艺术修养,实现美术教学与美育教育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的过程中提升自我,学校需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美术天赋和创造作品。其次,美术室也需要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取得发展和进步。除此以外,教师自身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时,应以学生为出发点,把学生放在首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美术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下心思,做到用心和学生交流,关心他们,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获得愉悦和快乐的身心体验,更好地接受规范、科学的美术教育。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美育作为完善人格建构和道德素质获得的重要途径,其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欣赏能力、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及创造性思维,更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素质培养。美术学科作为高中实现美育教育的重点学科,其所具备的学科优势是其他学科教育所无法比拟的。为此,在素质教育改革深人推进的大环境背景下,高中美术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实际,从学科教学优势出发,注重优势互补,深人推进教育改革,进一步提升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质量,为困境中的美术教育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岳仁彦 单位: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南校

第三篇:高中美术教学分析

摘要:高中美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课程理念从追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整体教育观、发展观,谋求“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和谐统一的课程生态观,呼唤教师课程意识等方面对高中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应采取一种对教育教学的探究创造精神,紧扣新课程理念,投身到新课程改革之中。

关键词:新理念;新方法;新能力;创设提升

一、改变美术教学观念,加快知识更新,确立美术教学新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使美术教育内涵更加丰富多彩。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应结合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并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特能与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尝试使用新的理念来解剖老教材,使学生的灵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现。

二、使用美术教学新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关系到教育、教学成效的关键。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活动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它不容许有千篇一律的现象”,教学中最忌“在课堂教学的结构方面,在教学和教育的形式和方法的应用方面的教条主义和死板公式”。

(一)在美术知识传授过程中,要让学生全面感受到艺术多面的美。过去的美术课,总是把重点放在讲练上,课堂教学的过程总是与语言文字形影不离。其实真正的作品是靠形象说话的,艺术真正的美在于眼睛的捕捉和心灵的感悟。美术老师的教学侧重点要和学生对美术实体的直接体验联接起来,运用审美价值较高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知作品传达出的特殊体验,同时辅以发散性的思维讲解美术知识。在课堂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营造活泼生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眼、耳、脑全面感受三维的审美刺激。

(二)加强美术练习,进行交流性辅导。学生进行美术练习,实质是一种理解、深化的体验过程。交流讨论的环境,更能让学生在练习中交互彼此的想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美术课在时间分配上经常练习时间居多,但是练习的质量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的认识和技能难以均衡发展。

三、引导观察想象,培养审美能力

美术是由“美”和“术”组成。中文的“美”是由“羊”“大”二字组成,在中国三千多年前的原始审美中,“羊和大”不仅意味着一种生活愿望,而且是一种原始的审美要求和追求。“术”就是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审美也在升华,不仅是物质的,还包括精神和道德、价值观等方面。

四、创设评价机制,提升有效教学

(一)积极评价学生美术作业,不要放过学生任何一个值得肯定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的作品都是个性的体现,所以作业的评价应该有一个归于个性的标准。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如下经验:一看作业态度是否认真,二看画技是否良好,三看是否有新的东西。肯定其突出的部分,另一方面要引导其改正不足的部分。鼓励比批评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科学合理评价,鼓励扶持创新。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建立自己合理的评价体系,针对不同水平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和乐趣,让其能力通过美术学习得到发展,树立自觉自主学习的信心。另外教师应对学生的探索与创新进行鼓励,重视个性的培养,围绕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发挥美术教学的独特作用。

五、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是分不开的,中学生的教育虽然是基础教育,但在掌握基础的同时,也要紧抓基本能力的培养。高中美术教学不需要学生画出什么惊世之作,但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敢于探索和创新,挖掘创造力。美术教书应该抓住中学生这个单纯走向成熟的可塑性最强的时期,通过美术教学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一)精编教学内容,培养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甄选那些触动学生好奇心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同时,教师要辅以科学有趣、丰富生动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主动进入教学氛围,让他们对美好事物露出赞美和表达的冲动。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条件,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二)因势利导启发,及时促进创新。高中生正处于认知和思维最活跃的阶段,他们接受吸收新事物的欲望非常强烈。他们内心的创新意识正是萌芽破土时期,需要不断地浇灌,促进生长发展。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阶段,教师要大力地扶持每一个学生,充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创新意识的开花结果。综上所述,结合本人多年来的高中美术教学工作经验,笔者深知美术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也不是单纯提高美术技能,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他们能够生活得更加生动活泼,充满艺术情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修养,促进他们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笔者认为在高中的美术教学中,应紧扣美术新课程理念,坚持美育的方向,以“育人”为中心,把促进高中生的审美发展作为美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要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从而使学生获得艺术感知,艺术欣赏和艺术评价的能力,体验视觉、听觉、动觉等活动带来的愉悦,丰富审美经验,通过艺术活动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生活情趣,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与人文修养得到综合发展。

作者:王际清

第四篇:谈高中美术教育的生活化

摘要:一切美术创作都来自对生活原型的提炼加工,可以说美术作品就是人类生活多角度的剪影。高中美术教育也不能脱离生活。只有将美术课生活化,贴近学生的生活,拉近学生和美术知识的距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课堂的效率。文章就目前高中美术教育的个别问题与如何将生活化教学融入高中美术教育进行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高中美术;生活化;美术教育;实践教学

一、什么是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选择与生活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美术知识,并在自己的教学中联系生活,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参与意识,让他们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生活的美,从而获得知识、陶冶情操。

二、美术新课标对“生活化”的要求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新课标中指出“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通过美术课程可以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也提出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他们的环境意识、社会意识和生命意识”。这说明了教育是指向学生实实在在的生活的,课程的选择也建立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美术资源,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美术知识,并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回馈社会。

三、高中美术教育的个别问题

1.学校对美术课不够重视

在以往的教学思维下,部分学校将美术课当作一门副课,无法保证授课时间,有的学校甚至只在高一、高二开设美术课,高三没有美术课。这导致部分学生在高中三年无法接受系统的美术教育。另外,由于一些学校对美术课不重视,部分学生也很难重视美术课程。

2.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本身就是一门开放性极强的学科。对于同一个问题,答案可以是多样的,没有标准答案,并不像数理化学科那样追求严密的逻辑。而部分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刻板地灌输课本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诉求,导致课堂效果不佳。

3.美术课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即生活”,指出了教育和生活的密切关系。部分美术教师备课时为了省事省力,对教科书所讲的知识要点并不进行延伸。死板的、字面化的知识点会使学生感觉这些知识离自己的日常生活很远,从而提不起兴趣。此外,按照课本知识点千篇一律地开展通用教学也浪费了我国各地独特的民间艺术资源。

4.美术课的教学方式较单一

一些学校存在美术课被其他学科占用课时的情况,导致一些教师为追赶教学进度而忽视效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讲授书本知识,甚至要把好几节课压缩成一堂课来讲,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教学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对课堂失去兴趣,导致恶性循环。

四、将生活化教学融入高中美术教育的策略

1.选择与生活贴近的教学内容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都成为艺术家,而是让他们通过美术的熏陶,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能够创造美的生活。高中阶段,学生学习比较紧张,有升学的压力,如果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不合适,很容易让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且有趣味。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了,积极性就会被大幅度激发,从而更好地学习知识。

2.让学生走出课堂,多进行社会实践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多联系实际生活,只有丰富了美术课堂的内容,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本地的名胜古迹时,可以先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实地考察,分工合作,整理自己了解到的知识,回到课堂后互相分享。这样,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教师让课堂更加新颖,就会让学习更有趣味,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以提高。

3.增加手工课,让学生边做边学

手工制作是手工与绘画的结合课,要求学生既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又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而动手能力有时就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无论是纸制品、泥塑还是其他材料的制作,都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比传统的美术鉴赏课更能让学生兴奋。教师应该在保证美术鉴赏课时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手工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4.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美术课是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的。教师在美术课上可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将生活带入美术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如,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我国古典名画的时候,可以将图片通过多媒体一幅幅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播放中国古典音乐,将学生带入一种古色古香的情境。在这样的环境中,随着教师的讲解,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考虑创作者的心情,更容易理解画作和传达出来的情感。

结语

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将课堂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拉近学生与美术知识的距离,使学生更有兴趣,更主动地学习,对知识的理解也更深刻,这样的课堂才会更有效果。美术教育只有和生活结合,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更好地发展。因此,教师应该让高中美术教育回归生活。

作者:崔洁


    更多电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高中美术教育的美育及生活化(4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xlw/132290.html

    相关专题: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投稿


    上一篇:建筑项目管理评价的应用
    下一篇:企业柔性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