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信论文 >

校企合作软件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如何把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好,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软件技术基础人才,一直是高职院校研究探索的热点。本文结合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与青软实训等企业联合办学的情况,对校企合作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学改革;软件技术

高职院校要培养合格的、能跟上时代发展的IT人才,就必须紧跟行业技术发展潮流,教学中引入最先进的IT技术与规范。这就要求学校要与企业行业保持密切的关系。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推动教学改革就显得尤其重要。高职软件技术类课程实践性强,就业岗位对学生职业技能要求较高。借助校企合作对软件技术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教学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在校期间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缩小企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对高职计算机类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软件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策略探讨

(一)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软件技术专业传统教学多采用“知识+案例”的模式,注重相关技术、知识、软件应用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打下较好的基础。但这种教学模式的缺点在于,学生很难对所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不理解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衔接不强,学生到了企业岗位往往不易上手。企业参与构建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式的教学改革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改革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学习内容尽可能接近企业工作内容,边做边学,层层递进,逐步提高,最终熟悉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培养软件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

(二)基于企业工作实际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内容设计策略

学校毕业的软件技术专业学生不能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原因在于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的脱节。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是尽可能按照企业工作实际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企业工作,包括项目载体、教学案例、基于生产的实训基地等,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有企业的参与。借助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将企业工程项目引入课程,作为学习载体。将工程项目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整合优化,把企业工作过程中的任务提炼为学习任务,使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较好地保持一致。作为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内容的核心,优质的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来自企业的教学案例库是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的必要支撑。

(三)基于企业工作环境的软件人才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企业希望招聘的学生上手快,用得好,留得住。学生希望就业后能适应,干得好,有发展。而现状是IT行业离职率较高,企业和毕业生都不尽满意。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校不了解企业,不熟悉企业工作环境及管理理念,就业现状与理想之间偏差太大,对企业和工作岗位认同感不够,导致心态失衡。借助校企改善实训条件,将企业最新技术、最新管理理念、工作规范、岗位要求等引入到学校,引入到课堂,让学生提前熟悉企业工作环境,认同企业运作模式,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可以参考企业软件开发工作环境建设校内生产线实训基地,开设整周实训,按照企业工作作息时间安排课程,让学生提前熟悉企业工作环境,培养职业素质。

二、校企合作开展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与青软实训等企业联合办学,培养软件技术人才,分别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案例库建设、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一)校企合作进行“四段式”教学模式改革校企合作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培养实施“基础学习+专业技能训练+企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四段式”教学模式。学生第1年由学院教师承担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第2年由青软实训派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讲师到学院进行专业课程教学、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实战教学,提高软件技术专业技能,学生接受青软实训就业专家进行专业素质教育与就业指导。第3年前半段学生到青软实训进行企业实训,参与企业大型项目实践,提高软件开发职业能力。后半段青软实训为学生推荐顶岗实习单位。校企共同参与的“四段式”教学模式将学校和企业、学生和企业、学习和工作岗位紧密结合。

(二)开展序化企业工程项目的教学内容改革

引进企业开发的实训资源和平台,以校企合作企业方的工程项目为载体,经过教学设计后作为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建设了包含有16个企业开发项目案例的教学案例库。项目教学中全面引入企业管理内容,包括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标准管理等。通过这些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及实施,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及项目开发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贯穿了企业的职业规范。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基于企业真实项目作为实训载体。按照专业培养目标需求,精选几个的典型企业真实项目,按照教学规律序化为教学项目,按照功能模块分解到专业核心课程中。学院与青软实训校企合作开展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由青软实训将成熟的课程体系及系列教材嵌入到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主要引进数据库技术、.NET开发技术、.NET项目实战、网站建设技术、软件工程、综合职业素质等专业教学课程,引入相应的教材及电子教学资源。课程建设以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建设课程教学资源网站,供师生教学使用。先后建成《软件开发综合实训》、《网站建设综合实训》、《面向对象编程(C#)》、《数据库应用技术》、《WEB前端开发》、《.NETWEB应用开发》、《软件工程实践》7门省级精品课程;建成《基于JSP的动态网页设计与实现》、《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DIV+CSS网页布局》等3门校级精品课程。

(三)开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式的教学方法改革

我们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整合优化。按照企业开发软件项目的实际工作过程将关键能力培养进行逻辑划分到各门课程中,以贯穿课程群的企业项目为教学载体,各门课程分别进行前端开发、后台开发、数据库开发、综合测试等能力训练。按照任务驱动设计教学情境,使每个教学单元都成为整个项目的一个任务。学生在不同课程完成不同模块,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这样学生对各门课程的作用、相互关系、技能培养有了清晰的认识,专业核心课程群达到融会贯通。学生通过实践企业软件项目开发这一职业过程,不断积累软件技术岗位职业能力,符合职业能力训练的基本规律。学院与北京京胜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公司为学院提供京胜软件实训室。京胜软件实训室是一套专门应用于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实践教学以及学生实训的软件产品。系统提供了典型的教学实训案例,让学生可以在系统的指导下,学习并完成教学实训项目。系统同时还提供了丰富的实训项目,学生按照企业标准要求完成相应的开发、测试实训。

(四)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通过调研发现IT企业不仅重视员工的职业技能,更重视职业综合素质。这些非技术因素包括道德品质、精神面貌、学习能力、身体素质、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学院凭借企业办学的优势,依托青岛软件园,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学院、企业、行业三方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了理实一体化教室、服务外包实训室、软件综合实训室、大学生创业中心。旨在通过建立校内仿真企业岗位的实训环境,为学生积累初步的工作经验。同时依托青岛软件园,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的途径,先后与青软实训、青岛港信息中心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真实的工程环境,满足了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同时为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青软实训合作班的学生第三学年由合作企业安排学生到青岛软件园进行企业实训、顶岗实习,在真实的环境里进行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积累真实的工作经验。企业参与教学,注重强化学生的标准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及相互协作意识。合作班的学生第四学期由青软实训方面的专家开展为期一周的职业素养训练,开展模拟面试。企业人员从专业技能、团队精神和员工在企业中的自身定位等方面向学生提出在市场和企业中广受关注的问题,真正使学生了解到了企业的实际用人标准和对于人才的最新要求。把模拟面试放在校企开展综合实践教学之前进行,采取先模拟检验能力再开始学习的倒置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做好自身定位,明确学习目标和未来的努力方向,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校企合作软件专业教学改革效果

(一)学生和教师的实践技能大幅度提高

课题研究中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培养,教师在实训教学改革、企业参与实训教学的过程中锻炼了实践能力。相关学生和老师承担了校内外大量的技术服务项目。开发软件“新生报到管理系统”、“奖学金评定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图书借阅系统”、“学生成绩分析系统”、“自主招生管理系统”、“青岛港员工培训管理系统”、“教学评价系统”、“物资采购管理系统”等软件,投入应用获得青岛港集团和学院各种奖项;建设部门网站5项,建设精品课程网站20余项。承担了学院部分教室、实训室的网络组建、学生宿舍网络组建任务。成立计算机服务协会,承担学院师生计算机软硬件维护任务和视频制作。

(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课题研究注重创设企业岗位工作环境,注重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逐步形成,毕业生能够很快适应企业环境,接受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始终。因此学生毕业不仅具备了很强的业务水平,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良好的职业综合素养,能够很快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吃苦耐劳精神及良好的再学习能力深受企业欢迎。

(三)学生的对口就业率逐步提高,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课题研究明确了培养目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引入了企业的实训体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校企合作中企业一方的推荐就业优势得以利用和发挥,学生的对口就业率逐步提高,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92%。就业质量大幅度提高,不少学生毕业后1年即成为了软件开发企业的项目主管,平均月薪达到3000元,部分毕业生月薪达到9000多元。2009年以来已有10余名毕业生成功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四、结束语

建立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引入企业工程项目作为教学载体,核心课程群围绕工程项目开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改革,模拟企业工作环境进行项目实训教学,实训中教师和学生角色向企业项目经理和程序员转换,采用教学管理平台对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和评价。学生通过递进式的企业项目实践,逐步积累准工作经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校企合作建立工程师和教师“双向”交流制度,有效地促进了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提高,对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

作者:郭嘉喜


    更多电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校企合作软件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xlw/106855.html

    相关专题: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小学教师文章


    上一篇: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护理学基础探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