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综合经济 >

新型城镇化建设财政支出效率评价分析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当前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安徽省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综合试点省份,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来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文章首先依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以及我国政府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构建了财政支出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DEA分析法,测算了2013年度安徽省各地级市的财政支出效率值;最后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安徽省财政支出效率的因素,从而提出提高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财政支出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财政支出效率评价;DEA分析法;Tobit模型

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634(2015)06-0016-06

财政支持对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至关重要(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11[1];孙健夫,2013[2]),探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效率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但目前学界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效率研究较少。2014年安徽省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份,其城镇化率从2001年的29.3%上升到2014年的49.15%,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来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因此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效率评价,并探究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采用数据包络(DEA)分析法和Tobit模型分别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财政支出效率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一、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对财政支出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较多,指标体系的构建也比较成熟,学者们多以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为基础。我们对已有成果综合分析,结合安徽省实际,构建了财政支持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入与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效率产出指标分为基础产出指标和发展质量指标两部分。其中,基础产出指标包括经济效益、产业结构、城市建设、创新能力;发展质量指标包括:社会进步、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能源效率、城乡统筹,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以对应的财政支出项目作为指标体系的输入项,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效率评价输入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体(民生)支出、环保支出及社会保障支出。具体指标如表2所示。

二、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效率分析

1.数据包络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e Analysis)简称DEA分析,属于非参数分析法,是一种通过评价多个输入和输出指标来分析决策单元(简记为DMU)间相对效率的方法。DEA分析法可以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来核算技术效率,投入角度是在既定产出下探究如何使投入最小化;产出角度是在既定投入下探究如何将产出最大化。C2 R模型和BC2模型是DEA分析中常用的两个基本模型。C2 R模型可以同时计算决策单元(DMU)的规模报酬和综合技术效率(TE),BC2模型可以求得纯技术效率(PTE)以及规模报酬,通过规模效率(SE)=综合技术效率(TE)÷纯技术效率(PTE),得到规模效率(SE)。本文采用DEA分析法来评价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综合技术效率(TE)、纯技术效率(PTE)、规模效率(SE)以及规模报酬。财政支出效率评价的技术效率是反映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效率是财政投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产出的比值;综合技术效率(TE)是对决策单元(DMU)的资源配置能力、资源使用效率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衡量与评价;纯技术效率(PTE)是剔除了规模效率影响的效率值,表示在财政支出规模一定的情况下,政府的预算管理水平和政府规划的合理性水平,体现了政府的管理能力;规模效率(SE)表示在一定的投入条件下,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比值,规模效率越大,表示该生产单元的生产规模越接近最优生产规模;可变规模报酬用于判断该生产单元的规模报酬类型,如果结果显示为规模报酬递增,说明该生产单元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以提高生产效率;反之,则需要缩小生产规模来提高生产效率。2.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本文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3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以每一个地级市为评价单元。相关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2014》以及各地级市统计年鉴。为消除各指标单位不统一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对输出指标数据进行如下标准化处理:第一,为确保所有指标与投入指标都是正相关关系,将负相关的指标取倒数处理;第二,为消除指标单位不统一的问题,将子指标分别除以各自序列的平均值;第三,将正规化后的子指标取相同的权重,计算得总指标;第四,将求得的指标Y11-Y14和Y21-Y25赋予相同的权重,得出最终的效率产出指标值Y1和Y2。3.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效率分析依据DEA的C2 R和BC2模型,采用Deap 2.1软件从产出角度计算得出各地级市的综合技术效率(TE)、纯技术效率(PTE)、规模效率(SE)和规模报酬,结果见下页表3。从综合技术效率角度分析,安徽省16个地级市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648,达到有效水平的只有铜陵、淮北两市(综合技术效率值为1);其次是黄山(综合技术效率值达到0.9);而宿州、阜阳、六安和安庆的财政支出综合技术效率均低于0.5。说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财政支出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总体偏低,各地级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从纯技术效率角度来看,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平均值达到了0.878,整体水平较为良好。合肥、淮北、马鞍山、铜陵和黄山的纯技术效率达到了有效水平(纯技术效率值为1);淮南、池州、芜湖的纯技术效率达到0.9。说明安徽省各地级市的政府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从规模效率角度来看,只有淮北和铜陵达到有效水平(数值为1),合肥、阜阳、六安、安庆的规模效率水平规模效率仅为0.5。说明安徽省大多数地级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规模未达到最优水平。从规模报酬角度来看,除淮北和铜陵外,安徽省其它地级市规模报酬均处于递减的阶段。

三、安徽省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1.安徽省财政支出效率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目前,学者们认为影响财政支出的效率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区位地理因素、自然禀赋、人口禀赋、政府规模等。例如,陈诗一和张军(2008)[3]、张仲芳(2013)[4]研究发现自然禀赋和区位地理会影响财政支出效率;李燕凌(2008)[5]、韩华为和苗艳青(2010)[6]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禀赋对财政支出效率存在影响。李华和任龙洋(2013)[7]、杨林和许敬轩(2013)[8]研究指出政府规模对财政支出效率存在影响。由于安徽省各地级市自然禀赋、区位地理因素差别较小,故本文没有考虑自然禀赋、区位地理因素等因素影响,认为可能对安徽省财政支出效率的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有:(1)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认为,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带来较高的人均收入和城市化水平,对政府的监督机制更加完善,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本文以人均GDP(O1)代表经济发展水平。(2)人口因素 人口密度和城乡人口结构这二个因素都会对政府的财政支出效率产生影响。一方面,人口密度过大会导致人均公共产品占有量降低,降低了效率产出,对财政支出效率有负向作用;另一方面,城镇人口的比重增加,政府财政支出的规模经济效应更明显,对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有正向作用。本文选取人口密度(O2)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O3)来表示人口因素。(3)居民教育水平 Milligan(2004)研究指出,教育能够提高居民选择胜任官员和辨别官员腐败的能力,增强对政府财政支出的监督,从而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水平[9]。本文选择每十万人拥有高中和中专以上程度人数(O4)表示受教育水平。(4)政府规模 理论分析认为,政府规模越大,政府过度膨胀和资源浪费的可能性也将增大,导致财政支出的效率降低。本文选取政府财政支出占GDP比重(O5)作为政府规模指标。(5)政策指向 政府政策对财政支出有很强的指导作用。2014年,国务院批准了《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提出加快合肥都市圈、芜马都市圈、沿江城市带、淮蚌合芜宣发展带和皖北城市群建设,构建“集聚型城镇空间、开敞型生态空间”的空间利用格局。故本文引入虚拟变量O6代表安徽省政府对都市圈构造的政策倾向,令合肥、芜湖和马鞍山的O6=1,其他城市O6=0。2.运用Tobit模型回归分析安徽省财政支出效率影响因素Tobit模型也称受限因变量模型,是因变量满足某种约束条件下取值的模型。前文中,通过DEA法计算得到的财政支出效率值介于0和1之间,属于受限的因变量,故本文采用Tobit模型进一步分析安徽省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我们分别以各地级市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作为因变量,以表4中6个解释变量为自变量,构造Zi=β0+∑βTOi+μi(其中,i=1,2,……,16;Zi为因变量;Oi为解释变量;βT是未知参数向量;μi服从正态分布)。本文分别对O1、O2、O4进行对数化处理,用Eviews 6.0对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果如表4所示,其中模型(1)和模型(2)以综合技术效率为因变量,模型(3)以纯技术效率为因变量,模型(4)和模型(5)以规模效率为因变量。模型(2)是在模型(1)的回归结果基础之上,删除了无显著影响的人口城镇化率和政府规模两个指标,结果使得模型的相关系数变大。回归结果显示,人均GDP和政策指向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其中,人均GDP与综合技术效率呈正相关性。政策指向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效率呈负相关性,分析认为,这是由于本文选取了截面指标数据。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必将带来大量的财政投入,但这些投入并不能在当年就获得回报,短期内可能还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例如:合肥市于2012年投入地铁项目,计划2016年底完工通车,这期间的财政投入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效率产出不但没有正面产出,还可能带来负面效应(如交通堵塞等)。居民教育水平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与综合技术效率呈负相关性。人口因素和政府规模对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不能认定这两个因素对综合技术效率有影响。从模型(3)的回归结果分析,仅人口城镇化率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并且人口城镇化率与纯技术效率呈正相关性,其他因素对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均不显著。模型(5)在模型(4)的回归结果的基础上,删除了无显著影响的人口城镇化率和政府规模两个指标,模型(5)的相关性水平有所提高。回归结果显示,两个模型的相关性水平均较高,人均GDP和政策指向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人均GDP和政策对规模效率均呈正相关性),人口密度和居民教育水平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人口密度和居民教育水平对规模效率均呈负相关性),人口城镇化率和政府规模对规模效率无显著影响。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对2013年度安徽省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安徽省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综合技术效率普遍不高,这主要是规模效率低引起的。第二,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效率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第三,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效率差异较大。第四,影响安徽省财政支出综合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教育水平、政策指向;影响纯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城镇化率;规模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居民教育水平和政策指向。为提高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效率,本文建议:首先,推进预算效率管理,强化财政效率管理意识,加快推进精细化管理,推行地方政府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完善财政监督机制,从政府内部审计、第三方审计和社会民众监督三个角度着手,建立阳光、透明、信息化的政府财政支出机制。再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效率优势,将政府财政资源定位于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和弥补市场失灵,提高政府公共产业和公共服务的质量,降低政府公共产业的成本。最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BOT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运营-移交)、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作关系)等方式来引入民间资本,减少政府的财政投入,分担投资风险,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效率。

参考文献:

[1]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城市化、财政扩张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1,(11):4-20.

[2] 孙健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财政意义与财政对策[J].财政研究,2013,(4):61-64.

[3] 陈诗一,张 军.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研究:1978———2005[J].中国社会科学,2008,(4):65-78.

[4] 张仲芳.财政分权、卫生改革与地方政府卫生支出效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测算与实证[J].财贸经济,2013,(9):28-41.

[5] 李燕凌.基于DEA-Tobit模型的财政支农效率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8,(9):52-62.

[6] 韩华为,苗艳青.地方政府卫生支出效率核算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依据的DEA-Tobit分析[J].财经研究,2010,(5):4-15.

[7] 李 华,任龙洋.财政分权、预算约束与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J].当代财经,2013,(3):35-43.

[8] 杨 林,许敬轩.地方财政公共文化服务支出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4):7-13.

[9] Kevin Milligan,Enrico Moretti,Philip Oreopoulos.Does Education Improve Citizenship?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United Kingdom[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4,(88):1667-1695.

作者:吴骏 钱菲菲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新型城镇化建设财政支出效率评价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zhjj/174785.html

    相关专题:内蒙古包头医学院 工程师论文


    上一篇:高校书刻艺术教育特色化发展与实践
    下一篇: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