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综合经济 >

高校书刻艺术教育特色化发展与实践

一、学习、研究、应用相结合,改变传统教育模式

传统高校教育存在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相脱节的问题。书刻教学团队经过多年分析、研究和实践,对革新固有教育模式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归纳为“两结合、两渗透、三阶段”。“两结合”即基础课与专业课相结合、专业课与创作课相结合;“两渗透”即人文素质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互渗透,专业课程与实践创新相互渗透;“三阶段”即基础课阶段、专业课阶段与实践创作阶段。在长期探索中,书刻团队加强了基础学习、专业学习与实践创作三者之间的联系,在专业和实践创作课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践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传统灌输式教育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书刻艺术教育将学习知识与学以致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学习、研究、应用互为依托、相互促进。教师与学生都是设计者,不同的是教师只起促进、指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才是真正的实践操作者。教师与学生同时承担设计作品的任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依赖性强的问题,促进学生运用自身所学技能及积累的专业知识独立进行书刻创作,挖掘其新思想、新创意的潜能。在整个书刻创作过程中,师生平等交流、共同学习,加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与创作课程的衔接和延续,使基础课阶段、专业课阶段与实践创作阶段有机联系,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彼此互为依托。

二、建设书刻第二课堂,拓展学习空间

第二课堂活动在书刻艺术教育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常的课堂教学受时间、地点、空间等条件制约,具有一定局限性,更多的设想、实践无法在正常课堂中实施,第二课堂恰好能弥补这一不足,使学生的学习场所得以拓展。美术与设计学院加强建设书刻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固定的学习场所,即书刻创作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在书刻创作室组织相关活动,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努力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素质、专业创新能力、综合社会实践能力、吃苦耐劳能力及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组织读书会

教师是读书会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学生是参与者。读书会主要围绕书法、书刻、构成、设计、色彩等门类的图书展开学习。读书会活动一般每两周一次,每次读书会的主题都具有一定针对性。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与书刻艺术相关的知识,分析、研究各类书刻作品,从作品的内容选取、构成情况及色彩运用等方面解析经典书刻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散思维,各抒己见,一方面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对书刻艺术的认识;另一方面,积累创作素材,丰富创作思路。

(二)技法训练与自主创作相结合

在书刻第二课堂中,技法训练包括书法技法训练与刻字技法训练。书法是书刻创作之源。在书写文字的基础上,书刻利用不同材质、工具开展不同形式的艺术创作。书稿创作是书刻创作的第一步,体现创作者的书法艺术水准与功力,书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书刻作品的效果。因此,书法技法的训练与刻字技法训练同等重要。在书刻第二课堂中,开设“书法讲座”活动,指导学生熟练掌握一种书体,并能运用此种书体进行创作,略涉其他书体。开展这一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书写自信心,还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与书法技法训练同步的是书刻技法训练,强化技法训练是提高刻字水平的根本途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熟悉书刻工具的使用,不同刀法的运用及肌理效果的处理方法等。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充分训练,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能力有实质性提高。在技法训练得到强化的基础上,逐渐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创作阶段。自主创作侧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自主创作有较大发挥空间,没有固定的书刻内容与形式,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的全过程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书刻创作室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作条件和经费,为创作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自主创作能够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兴趣,做到学以致用,在每一次创作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因此,技法训练与自主创作的有机结合,能够使学生对书刻艺术的认识更直观、理解更深入。

(三)举办竞赛、展览等活动

定期举办小型竞赛活动,如书法竞赛、书稿设计竞赛、书刻创作竞赛,以小组或个人为主要参赛形式。竞赛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已有技能水平,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参加第二课堂的学生均来自美术与设计学院,能够在竞赛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绘画专业的学生在色彩运用方面有一定优势,其对色彩感知更为强烈,在色彩搭配、调和方面也更专业,选用颜色较大胆,加入对作品主旨的理解,使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深化精神内涵,为创作增添不同趣味。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较为熟悉设计、构成方面的知识,对书刻构成要素的理解相对容易,在设计构图方面也更为得心应手。第二课堂阶段性成果展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同时也使在校大学生有机会认识、了解当代书刻艺术。在准备书刻作品、布置展览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看到他人的优势,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并认识到自身不足,及时发现问题。竞赛和展览为师生提供了共同学习的良好机会,教师与学生在不断发现、解决问题中获得长足进步。

作者:刘爽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书刻艺术教育特色化发展与实践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zhjj/174603.html

    相关专题:中小企业存货管理论文 僵尸肉


    上一篇:腹部数字X线摄影影像质控研讨
    下一篇:新型城镇化建设财政支出效率评价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