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综合经济 >

建筑结构的应用8篇

第一篇

1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1教材更新速度较慢高职高专的建筑力学教材一般都是在本科教材的基础上,删减难度大的内容,改编成难度适合专科层次的教材。总体上讲,这类教材比较传统,更新速度缓慢。传统教材更注重讲述纯理论知识、力学计算原理以及相关公式的推导,忽略了把力学与日常生活和工程结构相结合,也不注重基本概念的总结和分析方法的运用。由于传统教材很少将力学知识与建筑结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学到的仅是理论知识,又不能活学活用,专业实践能力很难从本质上得到提高。近几年不少高职院校开发的《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材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1]。这样的教材不利于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很难为后续结构、施工等课程起好专业铺垫的作用。1.2教师自身专业素质需要提高部分教师的工程经验偏少,教学经验明显不足。一些教师直接从一名大学毕业生成为高校教师走上讲台。有的老师甚至从来没有完整地参与或跟踪过一个小型工程,非常缺乏在实际工程中的锻炼,工程实践经验严重不足。如果教师自己都很难将工程实践与理论课程结合起来,仅能将纯理论的内容教给学生,那么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必然不高。少数教师授课缺乏教学经验,在给不同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授课时,不做有针对性的备课,讲授的进度快慢不做调整。还有极少数老师一味追求多媒体教学方式,讲授力学课程时全部采用PPT授课,而不用黑板,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学生的变化,工程技术的更新,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方法上都应该努力创新。1.3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高职高专的入学门槛低,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确实也存在一些学生到学校读书仅为混文凭的现象,但是大部分学生是愿意学习的。一般来讲,学生更愿意学习他们自己认为有用的,在实践中能立竿见影的操作类课程。在高职高专课程中,专业理论课的难度较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又很难集中精力认真听每一节课,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越来越难,学生很可能越听越吃力,形成恶性循环,学习热情下降,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

2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本课程教学改革主要调整《建筑结构体系受力分析与计算》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等,让该课程的教学为学生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2.1优化教材,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1)优化传统教材。查阅多种资料,如力学教材、结构教材,以及建筑施工等专业相关资料。从不同的教材等资料中寻找对本课程有帮助的内容,将建筑结构、施工等课程,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工作中有关内容作为案例、习题,融入《建筑结构体系受力分析与计算》课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结构和受力分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2)更新课堂教学内容。由于本课程通常在大一或大二上学期开设,建筑结构、施工等课程在其后才开设,所以在授课中最好尽可能地安排少量学时把学生带到工地和实训室进行观摩、了解,并引导学生把所见的结构体系与结点、荷载、支座、梁、刚架等课程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对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尽量把学习内容与学生以后可能的工作内容联系起来。例如,在讲授梁的弯矩和剪力计算时,结合弯矩图、剪力图,拓展讲梁纵向受力筋、箍筋以及构造钢筋的受力和作用。还可以将模板设计、脚手架钢管稳定性的计算作为案例给学生讲授。3)改革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采用黑板板书、模具展示、视频资料和PPT投影等多种方式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2]。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作为引导人,多提问,多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分析正确之处,多给予肯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互动的教学氛围,尽可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教师与学生多做学习方面的交流,获得更多的教学反馈。鼓励学生从生活、工程实践活动中发现受力计算的问题,锻炼学生分析荷载、约束、结点的类型,将实际结构转化成力学模型并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讲授自己已经解决的受力计算问题,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和评价总结。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2.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就业市场不只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实际上也给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教师必须增加知识的储备,丰富施工、结构、设备方面的知识,积累实际工程经验,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特别是刚毕业参加工作缺乏工程历练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不仅需要参加教学能力培训,还应该到工程项目上实践锻炼,努力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2.3开展技能竞赛,激发学生潜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校外相关的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潜能。我院近几年在校内开展了力学竞赛、纸材建筑模型大赛,参与的学生较多,取得的效果较好。在竞赛中,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计算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竞赛激发了学生对受力分析课程的兴趣,更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语

本课程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时间不长,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后续的改革仍然主要以学生就业、工作后的继续发展、社会需要为参考和指导,围绕课程,从本质上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出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

作者:黄薇 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1概念设计在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的力量布满了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运用概念设计的理念,就是建筑业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之一。概念设计在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1使结构设计更加完整目前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在建筑空间的整体研究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做到整体性的合理规划,而概念设计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对建筑的地理条件和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我国目前的建筑结构设计理论与计算理论之间存在着很多的不可计算性或是不可预测性,比如对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对截面的设计是根据塑性原理的极限状态进行设计,而内力的计算则是根据弹性理论进行计算,这就使得计算的结果与建筑结构的实际承受能力相差甚远,导致建筑结构设计的失败。在这中情况中,就需要通过概念设计,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真实而客观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满足建筑结构合理布局的目的。1.2改善利用计算机进行建筑工程设计中的缺陷目前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师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多数采用的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设计和计算,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会很方便、简单和快捷,但是计算机自身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长期的使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就会导致设计师的自身设计能下降,在一些建筑结构设计中,有的设计师甚至为了能更加方便快捷,直接将分析程序运用到设计的过程中,使计算机自动分析规划,造成越来越多建筑设计方案千篇一律,缺少创意,这就失去了建筑设计的意义。如果建筑结构设计还停留在计算机公式理论中,建筑设计师必定会被逐渐淘汰。这就需要建筑设计师运用概念设计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发挥建筑结构设计师个人的想象力,不要过分的依赖计算机,发散思维,创造出更多、更新鲜的设计方案或是设计创意。这一点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为建筑结构设计师带来了新鲜的设计活力、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还提高了建筑结构设计的综合水平,为建筑设计行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2概念设计应用中所需要注意的重点

2.1根据实际的建筑要求,选择合理的建筑设计结构方案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对建筑的设计要求是很高的。概念设计要求工程设计师不仅要有丰富且合理的想象力,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建筑工程的地理环境、施工条件、材料供应能力等综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构框架必须明确抗震节点分析、应力、总体的布局结构等具体方面。选择最佳的结构设计方案。例如在利用概念设计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必须要精确把握建筑材料的性能,对可预测的及不可预测的因素进行分析,重视整体的概念设计理念,利用概念设计对建筑物采取一定的隔震措施,减小在发生地震或者不可抗力的因素对建筑物所带来的重大打击,降低对建筑物的破坏。2.2不可盲目定论,选择恰当的计算简图计算简图是设计师进行建筑结构设计计算的基础,是维护建筑结构安全的保证,所以要求建筑设计师必须切合实际,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及具体要求,选择恰当的计算简图,在保证有足够精确的建筑结构数据的基础之上,利用数据进行概念结构设计,遵循在建筑建构设计中所必须要注意的原则,比如建构延伸性原则和强柱弱梁的原则。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中,依据恰当的建筑设计简图,避免发生因为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而导致的楼层破坏等问题。这样才能设计出完美的建筑。2.3不过分依赖计算机,正确分析计算结果在我国目前的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中,设计师普遍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可是由于计算机软件的种类繁多,各种软件自身的不健全或是各种缺陷,导致了运用不同的软件所带来的结果的差异化。这就要求设计师要结合具体情况,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丰富的经验,认真分析计算机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反复的比较和审核,输入正确的计算参数,选择出最合理的计算结果。概念设计理念为建筑设计行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深入的把握概念设计理念,灵活的运用到建筑结构设计中,才能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理想化。

3结束语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使用概念设计可以增强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观能动性,把建筑结构设计师的个人丰富经验及合理的想象力与工程力学、建筑学等原则相互结合,科学的做出安全、合理、经济的建筑结构设计。近些年来,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概念设计受到了越来越多结构设计工程师的喜爱,在实际的工程结构设计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合理的运用概念设计的方法,可以使建筑结构设计的思路得到拓展。概念设计未来必将成为工程结构设计的主要方式,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杜志强 单位:兰州交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三篇

1点坝砂体识别

1.1单井剖面识别点坝砂体在单井剖面上呈明显的正韵律、河流二元结构、底部冲刷构造;测井曲线高幅度差,呈箱型、微齿化箱形、钟形;底部突变,具有很好的河底冲刷表征;其中自然伽马为箱形、齿化箱形、钟形,底部突变、顶部渐变,极高—高幅度值(70~100API);微电位和微梯度曲线亦为箱形、齿化箱形、钟形,电阻率值5~20Ω·m。微电位及微梯度曲线上的小回返和未水淹处相对应,说明河道砂体内部B级薄夹层的存在,C级薄夹层在测井曲线上识别较难[10]。本文以B级薄夹层研究为主,由于其影响,砂体水淹特征在剖面上以多段水淹为主,水淹级别一般上部低下部高(见图1)。1.2平面组合识别废弃河道是由于河流的冲裂作用或截弯取直而造成河道某曲流段或河道整体废弃,是曲流河侧向加积的终点,环绕点坝分布。确定了废弃河道就确定了点坝的边界。依据“废弃河道定边、砂体厚度定位”的方法,总结出点坝和废弃河道平面组合特征:1)点坝被废弃河道包围而呈“串珠状”分布。2)点坝砂体最厚、最深处为废弃河道曲率最大处,并向两侧和远离废弃河道方向变薄、变浅。3)连片分布砂体厚度增大处,通常是河道分界线。根据以上识别标准,应用曲流河道沉积模式和河流点坝相储层模式理论[11],在研究区萨Ⅱ2a时间单元识别出一处较大规模点坝(见图2),其内部夹层识别较好,废弃河道特征明显。

2砂体内部构型参数提取

薄夹层构型对单砂体内部非均质性和剩余油分布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点坝砂体内部构型参数是还原点坝内部空间结构与各结构体接触关系的关键。本文利用已有资料,对萨Ⅱ2a时间单元识别出的点坝进行参数提取。2.1侧积夹层倾角的提取2.1.1岩心直接读取通过岩心观察来识别点坝内部泥质夹层是一种最直观、最可靠的识别方法,它能客观、真实地揭示地下面貌。对萨Ⅱ2a时间单元内1口点坝内部密闭取心井(Z422-306)进行识别,可以看出侧积层“陡区”倾角大于侧积层“缓区”倾角,平均倾角为6.5°(见图3)。2.1.2宽深法确定基于井网的高密度特点(275口/km2),在精细沉积相刻画的基础上,所确定的废弃河道宽度精确度较高。随机在废弃河道不同位置直接测量宽度10次:65,69,63,72,70,71,51,60,69,70m,平均为66m。一般通过夹层宽度和河道砂体厚度来计算侧积面的倾角:tanα=H/WL(1)式中:H为河道砂体厚度,m;WL为侧积体宽度,m。根据EthridgeSchumm关系式可知,侧积体最大宽度WL为2W/3(其中W为河流满岸河宽),计算出侧积体宽度为44m(见图4)。通过统计点坝内部53口井,得到河道砂体的最大厚度H为4.9m。根据公式(1)得出:α=arctan(4.9/44)=6.35°2.1.3河流宽深比与侧积层倾角的定量关系推算根据以上统计测算出的河流满岸宽度为66m,深度为4.9m,利用周银邦[12 ̄13]所研究的回归公式得出侧积层“陡区”倾角α约为8.9°,与岩心所获取的侧积层倾角相近。综合以上3种方法求取的倾角范围为4.5~8.9°,平均6.7°。2.2点坝体规模提取点坝体规模主要利用EthridgeSchumm关系式[12]提取,其中关键是河流满岸河宽的求取。上文已经利用精细沉积相刻画量取了废弃河道宽度,平均为66m,再利用利凹波德关系式[14]求得W为48m。综合2种河流满岸河宽得出侧积体最大宽度32~44m,平均为38m。2.3侧积倾向侧积夹层的倾向大致等同于侧积面的侧积方向。侧积面的侧积方向是点坝的中心处与废弃河道的最大曲率处连线的方位角(见图2)。2.4夹层平面间隔通过对该点坝内所有井进行夹层识别与厚度统计,得到侧积体的平均垂直厚度为0.75m,河道砂体的平均厚度为4.20m,夹层倾角为4.5~8.9°。根据公式:ρ=d/tanφ(2)式中:ρ为夹层平面间隔,m;d为侧积体平均垂厚,m;φ为夹层倾角,(°)。从而得出:当夹层倾角为4.5°时,ρ=0.75/tan4.5°=0.75/0.0787=9.5m。当夹层倾角为8.9°时,ρ=0.75/tan8.9°=0.75/0.1566=4.8m。所以夹层的平面间隔为4.8~9.5m,平均7.2m。

3点坝侧积模式

点坝侧积体的形成是洪水事件周期发生的结果。河曲凹岸遭受侵蚀,而河曲凸岸接受沉积。河道发生迁移时,侧积体呈叠瓦状侧向叠加到前一侧积体之上。该点坝侧积模式为:侧积体以斜列式叠加为主,侧积薄夹层倾角上缓中陡下缓(见图5),平面表现为新月形,曲流河曲率半径大。此构型为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15 ̄17]提供了有利依据,为剩余油挖潜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4结论

1)在密井网条件下,总结出该研究区点坝的识别方法:从平面组合到单井识别,从宏观到微观,结合点坝形成机理,精细刻画中区西部萨Ⅱ2a时间单元内典型点坝。2)利用多种手段,提取出构型参数:侧积薄夹层平面间隔为4.8~9.5m,平均7.2m;平面延伸长度为32~44m,平均38m;夹层倾角为4.5~8.9°,平均6.7°。3)提出点坝砂体构型模式,此构型控制着储层内部的渗流与剩余油分布,为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提供有利依据,对油田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参考。

作者:满维光 马世忠 赵辉 田晓雷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

第四篇

1现阶段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没有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前提,建筑结构设计的水平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由此可见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但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的设计一直是其中存在的大问题,这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因:①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本身在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上的不足,使得建筑结构设计的结果和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距,导致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②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对安全性的设计没有充分的认识,在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往往忽视了安全性的设计,而更加注重建筑设计中的美观、功能以及其经济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结构和建筑工程的质量。③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整体安全性优于单个构件安全观点认识不足。④建筑设计人员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在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只注重业主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在建筑结构设计在其他方面的要求,甚至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也没有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诸多问题来看,应该重视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不合理设计对建筑工程和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所造成的影响,不仅是设计单位需要加强对人员的管理,注重建筑结构的合理性设计,作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本身也需要意识到自身的缺陷,并且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1.2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钢材的质量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钢材质量问题和偷工减料情况的出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证。而造成偷工减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一些施工企业了节省建筑工程的成本,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过分的减少钢材的使用,这就是完全不注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的表现,由于钢材等建筑材料的缺失,建筑结构各方面的功能都达不到相关规定的要求,导致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其次就是不同建筑物的钢材配筋率的问题,我国的相关规定说明了建筑物钢材配筋率的要求,但是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在设置配筋率的时候没有针对不同抗震等级建筑工程的要求设计符合需要的配筋率,也导致建筑结构设计中潜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出自之外,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而选择质量较差的钢筋,这是在牺牲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基础上设法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这种现象对建筑的安全性极端不利。[2]

2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的有效对策

2.1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国家根据建筑行业发展的具体情况也制定了相关的规定来规范建筑行业发展。国家提出的这些规定和标准,会及时根据建筑行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善,可以说是政策性、技术性和时效性的有效统一,因而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同时为了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需要不断的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的学习,使得其更加符合社会对建筑物的要求。而作为结构设计人员,为了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需要对这些规定和标准有着全面的认识,并且理解其中的本质要求,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建筑工程特点来设计建筑结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面对现阶段面对建筑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更加注重国家规定中有关建筑安全性的要求,切实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2.2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其在各行各业中够取得了广泛的运用,而建筑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作用。在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建筑结构愈加复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度也在加大,这不仅需要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也需要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其中,全面的提高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设计全面性的要求,在某些结构的处理上不够完善,建筑的安全性因而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根据现如今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和现状,应该针对性的开发新技术,同时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软件进行改善,通过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深入调查可以得知计算机的功能和程序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水平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所以在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的时候,不能忽视软件的开发应用在其中的作用。[3]2.3全面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繁琐和复杂要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需要其拥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正确的职业素养。首先需要定期的对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进行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让设计人员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设计工作中;其次就是让设计人员意识到建筑结构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尽可能的保证结构设计的全面,提高建筑结构水平的同时也有效的保证了建筑的质量和安全;而设计人员自身的工作态度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加强对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监管,防止设计人员为保证自身的利益而违反建筑结构设计规定的行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建筑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3结论

建筑的安全性问题可以说是建筑工程的根本要求,随着近些年地质灾害和工程事故的增多,保证建筑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建筑结构设计是影响建筑安全性的关键,因而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是根本性的措施。为了保证建筑行业持续快速的发展,需要重视建筑的安全性问题,并且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作者:杨代全 单位:重庆展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大成分公司

第五篇

1膨胀混凝土工作原理

添加膨胀剂后的混凝土,会因为化学反应而出现膨胀的效果。使得钢筋和邻位的拉力受到约束,而实践证明当混凝土压应力和钢筋拉应力平衡的时候,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和混凝土的预压应力的关系式成正比的,所以说混凝土的预压应力的调整可以通过控制膨胀剂量来实现,以达到保证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

2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

2.1膨胀混凝土施工工序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实施有效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有明确的施工工序,其工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流程:清理→钢筋整理检查及调直→预埋管件及模板检查→微胀混凝土配置→刷素水泥浆→混凝土浇注和混凝土养护。2.2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2.2.1混凝土膨胀带的加强在工程建筑结构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工程建筑出现的缝隙含量,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强调无缝施工。为了达到后期混凝土浇筑的加强效果,应把添加过ZY膨胀剂的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此外,为了确保混凝土应力达到施工的具体要求,需根据整体结构和设计的具体情况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应力分析,以便持续浇筑。当确定了混凝土的强度,可以以此为方案,对膨胀剂的配比掺量适当加大。其次,在设置膨胀加强带,为了防止配比不一致导致的渗入问题和缝隙的差异影响加强带的稳定,可在两侧设置固定的铁丝网以做防护。此外是混凝土配比的问题,为了确保混凝土的使用符合具体施工的规范标准,应适当地添加ZY膨胀剂,从根本上解决因配比不一致而导致的渗入情况,保证施工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证工程质量。最后,为了更好地做到稳定膨胀带,达到有效加强的目的,应根据建筑结构施工中的顶板和加强带的实际需要,而合理地对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进行配制,如表2(膨胀混凝土配合比):2.2.2钢筋绑扎施工注意事项施工现场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造成膨胀加强带的温度应力发生改变。鉴于加强带对建筑工程的承重力存在差异和施工要求不一致等原因,为了提高膨胀加强带的温度应力,需要对膨胀加强带的局部以钢筋绑扎施工进行加强,此外在绑扎时要确保所施工的钢筋与加强带应当保持垂直的状态,且要注意绑扎钢筋的水平结构要适当地少于绑扎之间的距离,并要根据现场需要适当地对钢筋的补偿距离进行延伸,补偿距离一般就建筑结构施工中两端的膨胀混凝土加强带来加以延伸。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要根据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实际需要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可以对现场施工技术应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还要保证施工技术的基本要求必须得到保障。2.2.3膨胀混凝土施工膨胀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应该从建筑结构施工的现场实际需要出发,并确保其使用标准符合行业行规的使用标准,按照相关的标准对膨胀剂、石灰、外加剂、水泥等的用量进行适当的配制。这样才能明确膨胀混凝土施工材料的使用情况,充分发挥其运用的效力,达到预期使用目的,确保建筑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此外,要对施工的其他工艺流程实行现场监督,已达到规范膨胀混凝土的其他施工工序的目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流程和施工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都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对此要足够重视,在具体的施工流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遵守行业行规。例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为了不影响膨胀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必须严格按照浇筑工程和混凝土搅拌的技术要求,对混凝土材料的配置和混凝土搅拌时间进行合理把握,并能根据搅拌仪器和混凝土建筑原料的差异性合理设置搅拌时间,确保混凝土获得充分搅拌。通常情况下,自落式搅拌机在混凝土没有添加任何外加剂时进行的搅拌,搅拌时间应该比添加外加剂搅拌时多提高30s,而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则只需提高10s左右。可见,为了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效果,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混凝土搅拌施工的进行是可以根据施工的实际需要而进行合理的微调的。最后,膨胀混凝土的养护施工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工程出现二次伤害,避免工程出现返工的现象,必须要十分重视膨胀混凝土养护施工的工作。加强对已经完成的施工部分的膨胀混凝土养护管理,不仅能够解决工程二次伤害等问题,还可以达到有效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保证工程的使用质量。通常情况下,养护施工会选择在顶板筑堰蓄水4cm处开始,当混凝土硬化3~4h后,就应该开始膨胀混凝土的长达15h以上的养护施工工作,与此同时,养护施工一旦完毕,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建筑工程进行防晒保护工作,防止工程因长时间暴晒而出现破坏膨胀混凝土膨胀度或产生缝隙的现象,从而确保养护施工的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技术也在不断飞速的进步,其行业准则和施工规范也在不断地完善。经过大量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实践证明,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土木工程施工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作者:杨业宇 单位: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

1结构选型的传统原则

1)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向框架,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的结构型式。这种结构具有平面布置灵活,较大程度地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的优点。由于这种结构的侧移刚度比较小,在水平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较差,存在较大水平作用时,结构就会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为了同时满足承载能力和侧移刚度的要求,就需要设置大截面的柱子,增加建筑的成本,同时也会减少建筑的使用面积。2)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是利用建筑物的纵、横墙体承受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的结构。纵、横墙体也可兼作围护墙或分隔房间墙。钢筋混凝土墙板能承受竖向力和水平力,它具有侧向刚度大、整体性好、房间内不外露梁、柱棱角的优点。但是,剪力墙结构具有以下缺点:a.由于混凝土墙体较多,增加了建筑的自重,成本较高;b.剪力墙结构中墙体多为构造配筋,配筋率较低,导致结构延性较差;c.剪力墙结构抗侧刚度大,地震时结构反应剧烈;d.剪力墙结构中各墙肢轴压比较低,使得各墙肢的承载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2新型结构体系

2.1复合混凝土抗震墙结构体系2.1.1体系概述复合混凝土抗震墙结构体系是由复合混凝土抗震墙结构体系结构墙体、装配整体式或现浇楼盖及后浇边缘构件连接而成的装配整体或整体现浇空间结构,是一种混凝土复合轻质抗震墙结构体系,墙体是一种混凝土复合夹芯保温墙体。其核心构件复合混凝土抗震墙结构体系是由复合混凝土抗震墙结构体系网架板(一种钢筋焊接网架保温夹芯板)两侧浇筑混凝土后形成的一种兼承重、保温、隔声于一体的墙体。2.1.2建筑结构1)建筑设计应符合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建筑的平立面设计宜采用规则的建筑设计方案,平立面外形宜简单、规则、对称,尽量采用地震时扭转小的平面形状,应尽量避免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2)复合墙板的作用相当于剪力墙,一般用于多层、小高层建筑中,一般在建筑物与室外环境接触的部位布置复合墙,如建筑物外墙和楼梯间,根据建筑功能和结构承载力的要求,可以采用框架柱、剪力墙或异型柱与复合墙分别组合成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结构体系。3)该结构体系可用于28m以下、8度和8度以下抗震设防地区的住宅和有较多纵横墙的公共建筑。2.2保温砌模现浇钢筋混凝土网格抗震墙承重体系2.2.1体系概述保温砌模现浇钢筋混凝土网格抗震墙承重体系是由专用的保温模块砌筑,墙体浇筑后不拆模,模内形成的钢筋混凝土网格剪力墙作为体系的承重和抗侧力结构。该体系适用于抗震和非抗震地区的多层、中高层住宅及其他民用建筑使用,并可满足不同气候区的保温、隔热需要。2.2.2建筑结构1)网格墙应在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双向布置,两个方向的网格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者纵横墙共同承重的受力体系,纵横墙宜相连,应通过组合柱进行连接。网格墙可以贯通房屋全高,也可以下部为普通实心混凝土剪力墙,上部为网格墙。2)网格剪力墙结构和部分框支网格剪力墙结构的开间不宜超过6600mm,层高不宜超过3400mm。网格墙间距:非抗震设计6度及7度设防时不宜大于18m,8度设防时不宜大于15m。网格墙开设门窗洞口时,上下层洞口宜对齐。由于网格剪力墙的防水性较差,因此网格剪力墙应用于室外地面以上,不宜用在地下室外墙。3)网格墙建筑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9度地区的房屋建筑。网格墙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其最大适用高度和层数远远超过国内外同类建筑体系(见表1)。2.3建筑模网混凝土抗震墙结构体系2.3.1体系概述建筑模网混凝土抗震墙结构体系是利用镀锌薄钢板,经开缝并且拉制形成的蛇皮形钢板网作为面板,加竖向槽型加劲肋龙骨,以及横向连接钢筋作为永久性模板,经过配筋浇筑混凝土后形成混凝土抗震墙结构,并且在建筑模网一侧放置轻质保温材料,即可以形成具有外保温的隔热性能良好的节能型建筑模网混凝土墙体。2.3.2建筑结构1)模网体系应竖向布置,不适宜在层间设置水平拼缝。当必须要设置水平拼缝时,需要做加强处理。模网混凝土建筑的开间、进深尺寸宜符合标准模网宽度任意组合的倍数加上外墙的厚度。2)模网混凝土抗震墙墙肢长度宜等于标准规格模网或组合后的宽度,墙肢可由一片或数片模网组成,门、窗宽度也宜为标准模网宽度或为其倍数,设计人员可自行确定门、窗高度。3)模网混凝土建筑的层高不宜超过4.2m。该结构体系多用于多层混凝土抗震墙结构,适用于非抗震地区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8度地区的建筑。不同设防烈度地区,适用高度应符合相关规定(见表2)。2.4密肋复合墙结构体系2.4.1体系概述密肋复合墙结构体系主要由预制密肋复合墙板与隐形外框及楼盖现浇而成,由密肋复合墙板与隐形外框组成的墙肢或墙段就是密肋复合墙体。结构主要靠复合墙板、隐形框架受力,在地震作用下可以形成多道抗震防线。密肋复合墙是以截面及配筋较小的钢筋混凝土为框格,内嵌以粉煤灰等工业废料为主要原料的加气硅酸盐砌块(其他轻质砌块)预制或现浇而成,整个墙板形成整体,然后与隐形框架现浇,形成整体结构共同受力。在结构体系中,密肋墙板不仅可以作为承力构件而且还起到维护、分隔空间以及保温作用,因此,密肋复合墙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小框架截面尺寸和配筋量,降低结构经济指标。2.4.2建筑结构多层密肋复合墙结构体系,主要适用于不超过8层的住宅及办公用房;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体系主要适用于12层以下,底部大开间的办公及住宅建筑;中高层密肋复合墙结构体系,主要适用于15层以下住宅、办公等建筑。2.5配筋砌块砌体结构2.5.1体系概述配筋砌块砌体结构是由带有水平凹槽的高强度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错孔砌筑,在竖向孔洞及水平凹槽内按计算或构造配置钢筋,全部或大部分竖孔及水平凹槽用混凝土灌实。2.5.2建筑结构1)房屋应避免采用不规则建筑结构方案,在设计时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凹凸不宜过大,竖向布置宜均匀,尽量避免过大的外挑和内收。2)纵横向抗震墙宜拉通对直,每个独立墙段不宜大于8m,也不宜小于墙厚的5倍;墙段的总高度与墙段长度之比不宜小于2;门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3)配筋砌块砌体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相关规定(如表3所示)。

3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对绿色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过去的功能性发展到现在的绿色性、生态性。通过对新型建筑结构的分析,希望本文可以给相关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对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结构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李淼 王堂锐 单位:广西柳州建筑设计科学研究院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第七篇

1剪力墙结构的概述

1.1剪力墙结构的划分剪力墙种类的划分按照其墙体上是否有开洞,以及开洞的尺度情况。剪力墙整体上能够划分为四种。1.1.1实体墙实体墙分为开洞以及没有开洞两种情况,不过开洞的大小都不会超出墙体面积的百分之十五,实体的承载重量大,在墙体的弯矩位置不会出现反弯或者形状突变的情况。1.1.2剪力墙整体小开口剪力墙整体小开口是指剪力墙上的开洞面积也在剪力墙整个墙体面积的15%以内,这种类型的剪力墙墙体的弯矩图处不会有异常情况发生。1.1.3双肢或者多肢类型的剪力墙双肢或者多肢类型的剪力墙是指剪力墙墙体上的洞成列状排列或者是开洞的面积过大的剪力墙。1.1.4壁式框架剪力墙壁式框架剪力墙是指剪力墙墙体上的开洞尺寸足够大,并且剪力墙墙肢线上所具有的刚度和墙体连粱线上的刚度相差不大,非常接近。这种类型的剪力墙会在楼层处的弯矩图点发生突变现象,并且会在建筑中出现很多的异常现象,那就是反弯点会出现在建筑的大多数楼层中。

2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原则

在施工项目中,进行剪力墙设计时,并不是为了能够达到目的而随意的去进行剪力墙的施工,一定要严格根据剪力墙结构应用的规范对实际状况进行勘察,促进剪力墙结构在国内施工结构中的应用能够达到最佳状态。在剪力墙设计过程中,在施工技术方面会有一定程度的受限。所以在剪力墙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对这些制约条件进行重视,保证够建设出更加合理、标准、正当的剪力墙。2.1建筑物楼层之间进行调整量小剪力系数的原则为了减少建筑结构本身的重量,增强建筑承载地震的性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尽量的减少使用剪力墙的地方,这就必须使用短肢种类的剪力墙负担处在第一震型,底端的地震倾覆力矩要比剪力墙结构负担的总底端地震倾覆力矩小百分之六十以上,把剪力墙墙体上进行大开间处置,可以提升剪力墙结构的倾向刚度。能够确保建筑楼层与楼层间最小剪力参数能够比标准的数值大,进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施工项目资本的开支使用。2.2调整建筑物楼层与楼层之间最大位移和楼层商之闻的比例一般建筑设计的关键点是楼层之间存有的扭转弯曲与剪切弯曲的处置。在处置建筑建筑剪切弯曲的过程中,按照塑向结构配件的数量进行控制,不过,塑向结构配件的数量假如管控不好太多的话,就会致使剪力墙具有的剪重占据比例大,进而导致剪力墙的设计不标准、不合理,导致楼层与楼层之间的扭转弯曲会更大,在整体上完善楼层与楼层之间出现位置移动的现象。所以在剪力墙的设计中,最好尽量的降低楼层与楼层间的扭转弯曲,楼层之间的位置移动并不全是凭借塑向结构配件的刚性来调节。2.3调整剪力墙连粱超限的原则在剪力墙的结构的建设过程中,把剪力墙跨高与2.5的连粱相比较的话,剪力墙跨高比较容易在剪力和弯矩方面出现超过规定限度的现象,因此,在剪力墙结构设计的标准中,绝大部分都会规定剪力墙结构的连粱跨度高的比要大于2.5而对于连梁跨度比超过5的剪力墙连梁,就需要用框架粱的方式来进行剪力墙连粱的建设;而对于剪力墙连梁跨高的比在5-6这个范围时,如果要保证剪力墙连梁刚度不发生变化的话,剪力墙的剪力或者是弯矩就会出现异常情况,超出剪力墙结构设计规定的范围。

3剪力墙结构设计在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3.1剪力墙的平面布置在剪力墙水平方向的安排中,要想把剪力墙的重量核心和其刚度核心尽可能的布置在一起,尽可能的把剪力墙平面设计根据轴对称的方式进行安排。以能够减少剪力墙扭矩为目的;在对抗震的剪力墙结构设计过程中,不能应用单向的形式进行安排设计,对剪力墙结构中的抗震性能产生不良作用,进而导致建筑项目的抗震性能变差;为了充分施展剪力墙的用途,确保剪力墙间的间隔,以便剪力墙侧向刚度能够充分发挥。3.2约束边缘构件处理剪力墙的边缘构件分为无约束边缘的构件和有约束边缘的构件两种,把无约束边缘的剪力墙构件和有约束边缘的剪力墙构件相比较的话,在矩形截面的极限承载力上相差40%,楼层间的位移角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抗震能力会减少20%,剪力墙的墙板的稳定性也会降低,边缘构件的选择种类由剪力墙的轴压比的等级决定。

4结束语

在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中,要根据剪力墙设计的标准进行,促进剪力墙的施工达到剪力墙设计的每一项规范需求,确保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可行性、经济性,进而减少施工项目施工成本。

作者:寇维佳 单位:牡丹江华威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第八篇

1剪力墙细部构造设计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建设施工技术越来越成熟,而且在我国一些大城市,高层建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可利用的空间,尽可能将剪力墙布置在双向对称位置,尤其在抗震要求等级较高的地区,更是要避免剪力墙的单向布置,要在合理的布置原则指导下将剪力墙均匀布置在建筑平面结构上,这样就可以使整个建筑物的刚度分布较均匀,对抗扭转破坏起到明显的遏制作用。在地震频发区,要尽可能合理确定剪力墙的厚度,因为剪力墙有较大的抗侧移刚度,但是结构的自振周期小,在相同的震级和场地条件下,结构自振周期与场地的特征周期越接近则水平地震影响系数越大,地震作用越大,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引起共振,对整个建筑物造成严重损坏,因此,合理确定剪力墙的厚度可以有效降低在地震作用下剪力墙所受到的水平作用力,整个建筑就会避免因受到过大水平作用力而发生破坏。一般来讲,剪力墙平面内的刚度及承载能力远大于平面外的刚度及承载力,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平面内的优势,如果碰到剪力墙与平面外的梁相连接时,就要从细部构造入手,尽可能减小剪力墙平面外的弯矩作用,例如可以将连接处做成铰接或者半刚接。

2剪力墙厚度及配筋问题

2.1剪力墙结构厚度按照我国最新抗震规范要求,在一、二级抗震等级下,剪力墙底部加强位置的厚度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剪力墙的厚度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通过计算确定其墙肢轴压比,以确定剪力墙的厚度,以满足建筑物结构及受力要求。而且在确定剪力墙厚度之后,要进行剪力墙的稳定性验算并在构造上适当加强暗柱或配筋,确保整体的连结从而减小墙的厚度。2.2剪力墙配筋在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不同抗震等级情况下的剪力墙配筋要求进行了明确的阐述,一、二、三级抗震剪力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剪力墙中的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20%,对抗震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有特殊的要求。在进行配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物抗震等级要求,也要考虑建筑物具体的受力条件,增加剪力墙敏感部位的钢筋密度,加强刚度和抗侧移能力。

3剪力墙的边缘构造

剪力墙结构在建筑物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根据之前大量实验数据可知,不同截面形式的剪力墙延性差别较大,结构试验表明矩形型截面剪力墙的延性比槽型、工字型等截面剪力墙差。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细部构造措施来增加剪力墙的延性,例如可以在剪力墙边缘设置约束边缘构件,而且可以在剪力墙边缘增添端柱,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根据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可知,在进行剪力墙设计时,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实际受力情况,对剪力墙端部及洞口两侧进行相应的加强,这样就可以增强剪力墙的刚度及与整体结构的协调性,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

4连梁设计

4.1连梁的作用在建筑结构中,连梁主要起到链接剪力墙墙肢与墙肢的作用,在结构受到荷载的情况下,墙肢受力而发生弯曲,而此时连梁就会分担墙肢受到的力,避免墙肢产生过大变形,从而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保证建筑结构整体安全性。4.2连梁设计要点4.2.1对连梁的刚度进行折减因为构造原因,连梁在整个结构受到水平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内力往往较大,很容易在屈服时出现裂缝,甚至发生破坏,所以,在进行连梁的设计时,要对其刚度进行折减。根据相应规范的要求,折减系数一般不应小于0.5,可以根据不同的设防烈度进行调整。4.2.2增加剪力墙洞口的宽度、减小连梁高度洞口宽度的增加可以增加连梁的跨度,减小连梁的高度可以减小连梁的刚度,这样整个结构和连梁的刚度都会减小,在地震作用下整个结构由于延性的增加而受到的影响较小,可以增强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4.2.3增加剪力墙实际的厚度一方面可以增加结构整体的刚度;另一方面连梁承载力和其宽度成正比,一旦剪力墙的厚度增加,地震时产生的内力不是依照墙的厚度加大的比例逐渐分给剪力墙,而是小于这个比的,这样会造成连梁的抗剪承载力超限情况发生,因此,在剪力墙实际厚度增加的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建筑的安全。

作者:万涛 单位:重庆张陈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建筑结构的应用8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zhjj/129332.html

    相关专题:swot分析优势 枣庄学院学报编辑部


    上一篇:外资税收政策之思考
    下一篇:高职高专机械制造技术教学资源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