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国内经济 >

椒意象在古代文学中的象征意蕴

椒是家喻户晓的芸香科芳香植物。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对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生物属性在药物学和营养学领域的作用,通过高科技使之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而椒作为意象在文学领域,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作用却往往为人所忽视。本文在分析其生物特性的基础上,定位其在古诗文中出现的具体位置,参照上下文分析椒意象的文学意义,同时对应生物属性,探究其作为意象的原因及用法,从而更好地把握文学的审美品味。

一、椒的简介

椒(ZanthoxylumL.)又称花椒、蜀椒、红椒、秦椒等,是一种多年生落叶灌木,为芸香科(Rutace-ae)分布最广的一属,其果实呈红褐色或紫色。椒籽呈球状,由三部分组成:表层、硬壳及仁。表层乌黑富有光泽,主要成分为油脂。椒喜阳,要求有充足的光照,耐寒抗旱,生命力强,短时间内就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但不耐涝,稍有积水便会沤根腐烂,故而适于种植在具有一定坡度的山地丘陵一带。另外,椒对土壤的适应性强,ph值在6.5—8.0的中性土壤均可栽植。我国国土辽阔,高原丘陵广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日照2826h,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约18℃,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些条件均有利于芳香植物中有益物质的生成和积聚,使我国逐渐发展成椒类植物生长的优势区域。椒香味浓郁,是我国传统烹调常用佐料之一,位列“十三香”之首,同时也是我国调料“八大味”之一。椒的用途甚广,在烹调与医疗方面的功效尤为突出。椒作为日常烹调中的芳香名料由来已久,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创造椒的食用方法,炒、炸或磨成粉末与盐混合为椒盐作食物蘸料,等等。椒在此过程中可除肉类腥膻,增加饭菜香味。例如麻婆豆腐之“麻”“香”的特色便是花椒作用的体现;华北一带常用花椒作为葱花的替代物,这样做出来的炒菜别具风味;腌渍泡菜类食物放点花椒更是能够提升菜的口感;凉菜中放入花椒油使菜愈加清新爽口;在海鲜、肉食等生食中,椒更是无添加的防腐剂。此外,它还是纯天然的开胃调味品。椒性辛温,传统中医将其作为散寒、止痛、解毒、消肿、驱虫、治疗毒蛇咬伤等的常用中药,疗效显著;同时能够明目生发、增强体质,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等功效,广泛用于风寒、积食、呕吐、泻痢等病症的治疗。老年人使用干枯的椒树枝制成的拐杖有助于活血、舒筋、止痛。中医认为,椒对人体有局部麻醉的功用,例如治疗牙痛,效果立竿见影。由此可见,无论在医药还是日常饮食中,椒都有着重要作用,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多情敏感的文人墨客更是对其赞赏有加,使之成为文学领域的一枝独秀。

二、椒意象的象征意蕴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其源头可追溯到周朝的《周易》,首次被使用并赋予人们所熟知的意义则要推迟到南北朝时期,刘勰是铸成此词的第一人。①那么何谓意象?《周易》解“: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②即言圣人发现天下存在深邃之理,将其譬拟为具体的形态,以象征特定事物的意义,故而称之为象。何谓意?“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③孔夫子认为语言的作用是有限的,故而人的思想并不能得以充分表达,那么如何弥补这一缺陷?圣人可创立象征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设置卜卦来反映物情。如此,产生了“意“”象”。南北朝时期刘勰《文心雕龙》首次使用“意象”这一概念“: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④这里讲述了文学创作的具体方法,并说明每一种方法所能达到的实际效果,最后运用意象对文章进行裁剪修饰,从而准确营造文学审美意境。而中国传统美学对意象进行了最为通俗的解释,即情景交融。所谓景,即指客观存在之物;所谓情,即人之情感对景的主观附加。两者相互依托、相互渗透,从而发掘出最深邃的情,情具象而为景,为人们浮现出一个独特的世界,从而构成意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意象是情与景的结晶。自先秦《诗经》成书以来,中国历代的诗人都不乏咏物情结。以人的审美意识在可感可观的物质世界之外构建起一个人与世界统一融合的意象空间,所谓“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但并不是任何事物都能够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一种或一类物质成为咏怀对象的关键与其自身特性密切相关。例如,松柏喜温抗寒,常常被作为坚强不屈的象征。同理,具有蕃实多籽、味辛除湿等诸多特性的椒,因其多义而汇聚了诗人之情愫,成为咏怀的对象。意象具有确定性,如松柏是坚韧、顽强的代名词;同时,意象具有多义性,人们常常在客观物质原始意象的基础上引申出多个含义,如月亮,不仅有团圆之意,也有游子思乡之情。如此,为诗人开辟了广阔的视野,也为读者创造了更大的想象空间。而椒在古代文学中便是这样一个多义意象。

(一)椒兴多子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象属主观意识,是物质直觉的产物。物象是客观的,如成熟的椒,果实彤红,但是当它进入诗人的构思中时,便不自觉地染上诗人的主观色彩,从而使人产生无限遐想。唐代诗人李贺《巫山高》中有这样的诗句:“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椒不仅果实色泽艳丽令人垂爱,而且其种子更是乌黑繁多。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中国传统社会,人们企盼女子能像椒树般多子多孙从而为家族带来好运,椒因此被赋予“椒兴多子”的含义。这一意象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诗经》“: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椒聊之实,蕃衍盈。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⑤朱熹注“:椒之蕃盛则采之盈升矣。彼其之子则硕大无朋矣。椒聊且,远条且,叹其枝远而实益蕃也。”认为以椒蕃实多籽赞美家族子嗣绵延,人丁兴旺。尤其是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中,皇嗣的有无关系到宗庙社稷能否“继后世”,甚至关系到社会环境的稳定。传宗接代成为婚姻的头等大事,对皇族而言更是如此,因而统治者将女子生育能力作为维持婚姻的首要因素,如古代律令有“七出三不去”的规定,“无子”排在休妻之首,所谓“七出者,依令‘一无子,二淫,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⑥。古代婚姻并非爱情的自然延续,其目的在于“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这体现了古人对婚姻的普遍看法,多子多孙多福的观念根深蒂固。椒果实累累、蕃实多籽,象征多子,如此便与女子产生了必然的联系。“椒房”随着这种联系的发展应运而生。相传在汉成帝时期,赵飞燕深受皇帝宠幸,但久不受孕。成帝命人以椒和泥涂抹宫壁“,椒房”由此得名。此时,椒不仅寓意人丁兴旺,也有指代后妃住所之意象。《汉书•车千秋传》载:“江充先治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另有东汉班固《西都赋》:“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然而“椒房”的出现并非仅仅因椒外形蕃实,也与之药性密不可分。《本草纲目》载:“椒,纯阳之物“”其气温以热“”味辛,温”。又《汉官仪》云“:椒房,以椒涂壁,取其温也。”椒辛温可驱宫室湿寒之气,使人有温暖之感。随着语言的发展“,椒”意象再一次扩大,亦代指后妃,例如杜甫《丽人行》“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之“椒房”指称杨贵妃。同一事物在不同诗人笔下所表达的意象不同,所谓意象具有个性化特征。《诗经•陈风•东门之》曰:“……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谷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谷旦于逝,越以迈。视尔如,贻我握椒。”此诗讲述男欢女爱,聚会歌舞。诗人用“视尔如”表示爱恋,女子回赠椒枝表思情。如王国维先生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的椒不仅是生物意义上可感可触的椒具象,还是主人公主观情愫的具象化,将其欲言却又难言的情思寄予客观存在的椒。椒意象的象征意蕴再一次得以延伸扩大,即代表男女之间情谊相通的信物。当然,从椒最初被赋予的含义来看,这里也有诗人对女主人公的希冀,即愿她能像椒一般拥有极强的生殖力,子孙如同椒籽一样繁多。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生育繁殖能力强的女子在一切以子嗣为上的封建社会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二)福寿安康

意象手法的运用能够使难抒之情表达得恰到好处,同时也能够将人的主观情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事物,使之得以具体可感地表达。《诗经•周颂•载芟》“:载芟载柞,其耕泽泽。……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这首诗记录的是秋天谷物成熟后进行宗庙祭祀时的情景。其中“椒”指“椒酒”,即用椒酿的酒”;“胡考”指老年人。大致意思是给老年人饮用馨香甘醇的椒酒愿他们幸福安康,在此,椒承载着人们对长辈的美好祝愿。而椒能使人延年益寿的功效在《本草纲目》中得以证实“:久服之,头不白,轻身增年“”久服轻身好颜色”。旧时习俗,一家人要在正月初一饮椒柏酒或屠苏酒。《荆楚岁时记》对此有所描述“:长幼悉正衣冠……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据宋代医家陆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中的记载,蜀椒在制作椒柏酒与屠苏酒原料中起到关键作用,椒借酒之性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充分发挥植物药效,用于老年人调理饮食、防风止痛、安心养神。显然,诗人借椒意象抒发对老年人的祝福之情。被奉为尊者的老年人倘若能够身强体健、长寿安康,那么便预示着他所在家族来年定会好运当头。椒意象又被引申为吉祥如意。南宋词人李曾伯《沁园春》“:颂以松椿,酌之椒柏,预卜明年百事宜。”以松椿颂,酌椒柏酒,预示来年将事事顺利。由祝福老年人健康长寿到企盼来年风调雨顺,椒意象不断扩展,继而生辰贺寿也少不了椒的身影,其意蕴更加丰富。

(三)忠贞义士

王逸言:“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椒为香草,味香持久,性清卓著,抗阴湿之气,光明磊落的品性与忠贞之人的刚正不阿相契合,故而被赋予忠贞之意。如《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屈原为奸佞所害惨遭放逐,感慨楚国三位贤王纯正无私,德行完美,楚国由此成为贤良志士汇聚之所在,如同椒与菌桂等香草均聚集而生。诗人自比香草,同时也认为只有忠贞之士才可配之。故而椒带上了浓重的感情色彩和情绪意味,被寄予忠贤爱国的情思。如屈原《离骚》“: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美之能当?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家家户户将艾草挂满腰间,扬言兰花等不能作佩饰。更有甚者,竟拾取粪土装满香囊,言椒毫不芳馨。诗人巧用意象,表面说人们良莠不分黑白倒置,实言国君“近小人、远君子也”⑦。可见,椒意象的运用,使作者不做讽喻而讽喻之意自现。又东汉王逸《哀岁》“椒瑛兮涅污,耳兮充房”之“椒瑛”也是对贤士忠臣的隐喻。意象的多义性特征,因时因地发生变化,有时诗人为了强化讽喻效果,将有褒义意象词用于反面事物。如屈原的《离骚》“: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椒专佞以慢兮,又欲充夫佩帏。”:茱萸。《尔雅》郭璞注“:茱萸,一名。实亦细香。”王逸注:“,茱萸也,似椒而非。”对此处“椒”的解释众说纷纭,但主要可归为两种,“一是影射当时楚国大夫子椒,言子椒似贤而非贤;二是‘椒’象征一般变节之人。”⑧整句是说子椒尊贵,处兰芷之位,行为却放荡怠慢、阿谀谗佞,与奸佞小人为伍,失去自己应有的操守,所谓大奸似忠、大佞似信。椒在此层面上指变节之人,这一意象被广泛引用。有《离骚》“: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椒兰”在芳草中最为名贵,喻德才兼备高风亮节之士;“揭车“”江离”相对“椒“”兰”更为常见,指一般的芳草,故喻一般人才。王逸注“:椒,子椒也。兰,子兰也。”东方朔《哀命》言“:唯椒兰之不反兮,魂迷惑而不知路。”王逸注“:言子椒子兰不肯反己,魂魄迷惑不知道路当如何也。”东方朔将椒指代变节之人的意象加以具象化,认为“椒”影射当时变节之臣子椒。这一意象被明代的张凤翼继承:“椒兰香物,犹之贤人也,尚变节若此;况众臣之若揭车,江离者,又何望哉。”⑨子椒、子兰尚且变节若此,其余在子椒、子兰之下的朝廷重臣,无不极尽谄媚奸佞之态求取一己安逸。

(四)降神辟秽

古人信奉鬼神学说,认为神灵为香料所吸引,而鬼魂则因香气而恐惧,出于祭神驱鬼的目的,芳香之物便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椒的香气持久且能传播很远,故受到祭祀者的格外重视,用以降神,相当于现代祭神时所烧的香。鉴于此功用,椒在文学作品中相应地代指降神之物。《离骚》“: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王逸注“:椒,香物,所以降神。糈,精米,所以享神。”言降神者怀椒糈邀巫咸下来。西周起,椒已作为敬神香物。据近年西汉时期出土文物发现,当时人们已经流行使用椒等芳香性药物辟秽驱邪。诗人由此开辟了椒的另一意象,即降神表敬意,同时对驱鬼辟秽之事有所暗示。如《汉乐府•赤蛟》“:百君礼,六龙位,勺椒浆,灵已醉。”将人们降神祈福的画面描写得淋漓尽致。又唐代诗人李嘉《夜闻江南人家赛神》“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传神地刻画出江南一带以椒酒降神的风俗。现代意义上的春节洋溢着祥和安康,相较之下,古代春节却与鬼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荆楚岁时记》中载有元旦燃放爆竹驱鬼的习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除此之外,元旦饮屠苏酒(以蜀椒为主要原料)也有这一意味。《岁时广记》记载人们在除夕之时饮用的屠苏酒“,除日……先少后长,东向进饮。取其滓悬于中门,以辟瘟气。”在古人看来,疾病应归咎于鬼神作怪,而饮用屠苏酒便能够使家人免除病痛之忧。医家孙思邈言:“屠者,言其屠绝鬼;苏者,言其苏省人魂。”元旦饮屠苏,委婉地表达了人们力求驱鬼而又疑虑犯忌的心态。可见,古人祭鬼也忌鬼,文人墨客作为历史的记录者和传递者,既要表明事实,又不能因此而犯了忌讳;既要表达供奉者的虔诚之心,又不可因表达不当而冲撞了神灵。此时意象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将含义隐藏于意象之中,那么难言之事便不言而喻了。《楚辞》“: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王逸注“:桂酒,切桂置酒中也。椒浆,以椒置浆中也。言己供待弥敬,以蕙草蒸肴,芳兰为藉,进桂酒椒浆,以备五味也。”敬奉天神,取椒、桂等纯粹之物作祭品,充分表达了供奉者的恭敬和真诚。

三、结语

椒香味浓郁,日常饮食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同时,椒因其生物特性在药物学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敏感多思的文人亦在文学领域对其进行开拓,并发展为审美意象加以利用。椒意象在古代文学中象征意蕴不仅是对椒属性的反映,更是诗人学者在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主观意愿的折射。然而,在此发展进程中,椒的诸多审美意象或被遗忘或被曲解,只有定位椒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位置并对其含义进行考究才能真正了解其象征意蕴,从而为我们准确进行意境营造提供了典型素材,同时扩展了人们学习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视野,进而使我们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

作者:杨彩霞 单位: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椒意象在古代文学中的象征意蕴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gnjj/84087.html

    相关专题:男生女生银版投稿 焦作大学专科分数线


    上一篇:医院IT信息中心风险管理
    下一篇:劳动合同法的资源管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