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国内经济 >

大学生就业求职常见心理问题研究

一、大学生就业求职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之一,是人们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种状态。近年来,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加,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非常大,此时毕业生的梦想职业与露骨的现实无法匹配时,就会产生焦虑心理。大学毕业生面对市场中的各行各业,并不完全清晰自己想要的职业,更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没有清晰的定位,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此时就会越来越焦虑。大学毕业生开始担心自己最后能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能否拥有一个比较好的工作环境,投出去的简历会不会得到回应。诸如此类的担心会使大学生产生焦虑心理,产生负担,会影响毕业生在找工作、面试过程中的发挥。

(二)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指的是个体过度地自认为自己在很多方面不如别人优秀,这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心理。当下,由于每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巨增,就业竞争非常激烈,会出现十几乃至几十上百个人争夺一个岗位的现象。有些大学毕业生觉得自己的毕业学校并不是名校,学的专业也并不热门,专业知识掌握能力也只有一般,综合起来自己的竞争实力不足,只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却看不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同时,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由于竞争激烈很容易应聘失败,此时就会将自卑心理扩大化,认为自己在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都不如他人,对于自己的评价过低,久而久之会不愿意积极地争取与竞争,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此外,还会责备自己无能,对于就业的选择常常犹豫不决,害怕自己不能胜任未来的工作,毫无信心。

(三)自负心理

自负心理也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是自我感觉特别良好,将就业求职这件事看得特别简单,觉得自己一定能找到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过分的自信与优越感。有些大学毕业生由于自己的毕业学校是名校或者自己的所学专业是热门专业就表现出来过分的自信,觉得自己各方面的条件都比其他人优越,一定可以找到一份理想中的工作,所以就开始藐视他人、藐视一切,产生极度自负的心理。这种毕业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往往会将自己的工作目标定的过高,造成就业方向把握不准确、不愿意尝试除自己的理想职业之外的所有岗位,往往会失去很多可以就业的机会。(四)依赖心理当代大学毕业生一般都为90后,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娇生惯养,在家里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性生活,绝大部分事情都可以由父母代办,独立能力往往不强。在求学期间也是一直都有家长、老师照顾,缺少独立思想能力。在整一个成长过程中都缺少独立意识的教育,使得学生缺少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当大学生面临毕业、就业求职等问题,大学生第一次真正面临人生自我的选择与面对,会觉得压力很大,从小娇生惯养的学生会选择逃避,自己不去努力争取,而是将就业的希望寄托于学校、老师、家长身上,希望他们可以凭借一定的社会关系来轻松实现就业,获得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岗位,产生非常强烈的依赖性。但是,这种行为往往会让他们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显得非常被动。

二、大学生就业求职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清楚地了解当下的严峻就业形势,积极地做好就业心理准备,是顺利就业的关键步骤。调查研究显示,高达九成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当下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但这部分人当中大部分学生仍然抱着一种轻松的心态,认为就业前景还是非常光明的,找工作并不难。只有两成的大学毕业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就业问题表现出理性的担忧。调查研究中有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明确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获得肯定回答的人数仅占调查总人数的二成,说明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在临近毕业面临就业求职问题时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同时由于缺少对于自我兴趣爱好的了解,容易出现从众现象。调查研究中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当下就业形势严峻,你是否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获得否定回答的人数高达七成之多,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

(二)对自己没有理性化的评价

在每一年的高校大学毕业生中,绝大部分直到就业求职都还没有清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没有理性化的评价。调查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都认为扎实的理论能力与强大的实践能力的结合是一个人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的的综合竞争力,只有少部分人认为成绩可以代表一切,好成绩就可以获得最大的竞争力,所以“成绩是万能的”这一观点已经得到改变。但是,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只愿意看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却不愿意直面自己的劣势,这成为了高校毕业生的通病之一。只有对自己进行理性化的评价,客观、公平、公正地正视自己,才能对自己有一个最全面的认识,促进就业求职工作顺利完成。

(三)就业面过于狭隘

当下,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行业越来越多,就业面越来越广,但是高校毕业生对于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企有着独特的青睐,但对于私企就表现出来并不感兴趣的态度,就业面过于狭隘。这种就业心态导致大学毕业生在严峻地就业形势中还加大了自我的就业压力,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选择自己合适的职业、岗位,失去了很多工作机会。在调查研究数据中发现,有三成多的学生想要进入事业单位工作,想去国家机关单位工作的学生也占到了三成,剩下的人中有两成想要去国企,换而言之,想要去国家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企的人数总和已经占到了近九成的比例,可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面有多狭隘。

(四)缺少职业规划意识

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让大学毕业生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提升他们的就业针对性,从而提高就业率。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当被问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状况”问题时,仅有百分之八的学生表示有过很认真的规划,而仅有过一些简单规划的也只占到了近三成的人。也就是说,剩下超过六成的人都没有进行过任何的生涯职业规划。许多高校毕业生都是边找工作边说的心态,导致很多毕业生在干一份工作没多久以后就开始出现跳槽现象。另外,调查研究中还发现,高校毕业生对于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最看重的是工作的发展前景,比例占到了近六成,位列各种因素中的第一名。这个数据说明高校毕业生对于自我的发展是有想法的,但却少了一个应用于实践的环节。

(五)抗挫折能力不足

当下社会就业压力大,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不仅要展现出积极的竞争意识,还需要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但是,现状往往是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普遍不强。调查研究数据发现,在“你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是否碰到过挫折”这个问题上,有近八成的人给予了肯定的答案。也就是说,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都碰到过挫折,但问题就在于在经受到挫折之后的应对策略不足,导致挫折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屡屡受挫的学生,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就业心理障碍,妨碍学生顺利就业。

(六)不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

其实,针对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国家一直都是高度重视的态度,同时也一直在出台相关的就业政策,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如果对于这些情况没有清晰的了解,会造成就业盲目性。但是,调查研究数据发现,在被问到“是否了解国家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问题时,只有寥寥无几的人是给予肯定答案的。换而言之,绝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对于国家的就业政策根本没有任何了解。这个问题说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国家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解读及宣传。

三、当代大学生就业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认清自己的优势、劣势所在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将这个理论置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求职过程中去,就是说每个学生在就业求职之前都需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劣势所在。其实,找工作也是一个认识自我、剖析自我的过程。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之前需要先问问自己,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什么又是自己的短板所在?用人单位需要的人必须具备哪些品质?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通过这些问题的设问,去全面的认清自己,在找工作过程中就不会过于盲目。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是认清自己常用的方式。自我评价就可以采用列表的方式进行,在表格中整理出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项目,有过什么实习经历,掌握了哪些实践技能,现在可以担任哪些类型的工作,获取过哪些方面的证书等。而他人评价就可以采用倾听他人意见与想法,让身边的父母、老师、同学客观地评价自己,提出自己的优缺点所在,给予一些优点保持、缺点更改的意见及建议,让他们不断地督促自己,积极整改自我的缺点。高校毕业生在认清自己优势、劣势所在的基础之上,还要学会扬长避短,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积极展现自我的优势所在,让用人单位更多地看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准确地进行就业定位

就业定位,指的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对于地区、行业、薪资、福利等因素的定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求职过程中,准确的就业定位会给学生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简而言之,就业定位明确,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就有了一定区域的条件限制,让他们对于工作会有更加明确的目标及方向,便于建立自己的求职计划,就业定位越实际、越明确,求职成功率就越高。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定位的方法也非常多,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根据自我的人格类型进行就业定位。即通过职业测评的方式,了解自我的兴趣爱好、性格等方方面面,在具体了解自己属于哪种人格的基础之上,再挑选符合自己人格、匹配自己的职业类型;第二,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就业定位。高校毕业生在自己所学的专业中至少付出了四年的学习时间,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累,如果可以将其学以致用,一定会成为自己的优势所在。所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也是一种科学、准确地就业定位方式;第三,根据自己的综合能力进行就业定位。其实,综合能力是就业求职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所以,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就业目标定得高一些,但是综合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不应该好高骛远,应该正视现实,一定程度上降低自己的就业定位。

(三)认真搜集、研究就业信息

不管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企,还是私企、外企,用人单位录用人才通常都有严格的录用程序:发布招聘信息、接收简历、筛选简历、通知面试、笔试、发放录用通知,每一个环节都有既定的时间规定,逾期就会错过被录用的机会,所以,所有就业信息都是有很强的时效性的,一旦过期,就算你再怎么优秀,都已经失去了与他人竞争的资格。所以,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搜集、研究就业信息。首先,一定要了解就业信息发布的渠道。当下,就业信息一般会通过网络就业平台、企业官方主页、企业微信官方招聘账号、各位人才招聘会、就业中介、亲戚、老师、朋友推荐、校园招聘会等方式发布;其次,学生在搜集就业信息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就业信息很多,如何有针对性地搜集对自己有利的就业信息,把握信息的时效性,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求职过程中竞争方式之一。高效收集就业信息的方法不仅能够节省大量时间提高效率,还能在最短时间内顺利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最后,在收集就业信息之后需要清楚了解每一条就业信息的不同内容,比如这项招聘是否需要笔试,如果需要,笔试内容又是什么呢?淘汰率有多高,需要做哪些准备。由于每一项招聘内容都不同,准备的方向与内容自然也会不同。

(四)努力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每一个岗位由于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环节、工作条件等因素的不同,对于应聘者能力、知识、技能、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当下,许多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应聘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还要有强大的实践能力,最好一到岗立即就能胜任岗位工作。所以,大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一直都处于一个被选择、被动的状态,这时候,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才能更早、更加顺利地就业。高校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努力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第一,积极进行求职实践。就业可以说是大学生这一辈子中碰到的第一关难题,当下也可以说是一场智力与体力双重的马拉松,当下大学生要有积极争取的勇气与态度。建立正确的就业定位,摆正心态,不能因为一次两次求职的失败经历而对就业产生心理上的阴影与障碍。不可以放弃竞争的机会,积极努力地进行求职实践;第二,先就业后择业。高校毕业生从高校进入社会,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许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后要用很长一段时间通过各种培训、挂职锻炼才能真正胜任岗位。所以,高校毕业生应该放低姿态先就业,在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再择业。本文从焦虑心理、自卑心理、自负心理、依赖心理四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就业求职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然后又说明了产生上述心理问题的具体原因,分别是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对自己没有理性化的评价、就业面过于狭隘、缺少职业规划意识、抗挫折能力不足、不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最后,根据上述原因,从认清自己的优势、劣势所在、准确地进行就业定位、认真搜集、研究就业信息、努力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四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就业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作者:武丹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大学生就业求职常见心理问题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gnjj/82393.html

    相关专题:河池学院学报编辑部 个人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上一篇: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监护分析
    下一篇:大学物理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教育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