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社区协同普及中职教育机制研究

摘要:新中国建立以来,普及初级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表明,在新型城镇化社区中普及中职教育需要以教育局牵头,联合县域中职学校和骨干企业,形成超越社区的多方合作普及中职教育宏观机制。如果说宏观合作,主要是政策和组织方式的区域化合作,那么中观上则是以利益共同体方式,对合作各方实施利益捆绑机制,并通过合作理事会专门机构予以实施。根据新型城镇化社区合作普及中职教育参与者承担的责任,实施民主、公平的分配、奖励机制等。同时,根据普及专业规模和学员的需要,及时调整微观分配方案,并以数字化平台为载体,将各方开发的课程融为一体。本文对新型城镇化社区如何协同普及中职教育机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多方合作;中职教育机制;新型城镇化社区

在新型城镇化社区建设中,为了提高城镇化质量和农民工市民化素质,必须研究出地方政府、社区、企业三方协同的机制,充分调动其普及中职教育的积极性,以提高区县所辖新社区普及中职教育资源的优化利用率。

一、新型城镇化社区普及中职教育的宏观

协同机制2005年河南临颖县北徐庄村成为全国第一个普及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村”,2009年山西启动了9县农村青年普及中职教育试点。这些示范村、示范县的出现表明,普及中职教育的有效路径是从整个区县范围统筹考虑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形成更大范围的强有力的普及机制。新型城镇化中,随着广东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新兴岗位不断涌现。同时,部分传统岗位将被淘汰,保留下来的岗位也会随产业升级提高从业者技术要求。因此,市县教育局必须针对辖区支柱产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在新型城镇化社区中普及中职教育,突出对支柱产业核心技能的训练。由辖区地方政府牵头,联合社区、企业,实施三方协同普及职业教育,是有历史根源和依据的。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教育改革家们倡导“大职业教育主义”,探索出“简单化”“经济化”“实际化”的普及机制。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行业、企业办学的机制,“勤工俭学、半工半读”的职教普及机制得到推广。改革开放后,转变为教育系统办学,努力实现“三教统筹”和“经科教结合”的职教普及机制。这一切表明,新中国建立以来,开展的初级职业教育普及运动,都是以大区域或以行业形式推进的。因此,以区域形式推进新型城镇化社区普及中职教育,有其内在合理性。因为新型城镇化,本身就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以区域性新城区建设的政策规划方式予以推进,而后再辅之以城市化教育方式,逐步实现人的文明化、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推进方式的多方联系性,要求其普及中职教育的推进同其区域化建设方式一致,以“政府-企业-社区”三方合作的形式予以深入推进。事实上,在新形城镇化社区中大面积普及中职教育,需要从政府层面予以规划,有相应的财政支持,学员能获得对口的资格证书,习得符合企业需要的技能等。所以,必须以辖区为整体,由政府牵头,联合企业和社区,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社区普及中职教育。以专职机构和数字化普教平台为支撑,将多方协同机制落到实处。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必然会促进县域范围内城镇群的崛起。在这样较大规模的新型城镇化社区普及中职教育,需要集中县内优质职教资源。主要以县级职教中心为辐射源,通过对新型城镇化社区实施远程教育覆盖和定期面授辅导,带动整个县域新社区普及中职教育的发展。县级职教中心之所以愿意向新型城镇化社区辐射职教资源,是因为整个新社区的发展都被纳入了县政府的统一规划,并以项目建设经费资助的利益机制将“学校-企业-社区”三大主体捆绑起来,从而让学校的知识资源和企业的实训教育资源等,能源源不断地通过利益捆绑机制,输送给需要对口中职普教资源的新型城镇化社区。所以,强调县级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对新型城镇化社区普及中职教育的主导作用,关键是需要政府牵头形成事实上的“自上而下”的带动关系。这种带动关系所起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县教育局在考评上的利益捆绑机制和政府的政策资助力度。在具体服务水平上,则取决于县职教中心和骨干企业培训机构的教育水平、发展实力和辐射能力大小。新型城镇化的“新”不仅硬件建设新,关键在于以新的机制推动各项建设。尤其是在新社区普及中职教育,更需要以政府牵头,将“学校-企业-社区”以特定利益机制捆绑在一起,实施区域化的新社区中职教育普及联动机制。首先,要依托社区培训机构,以非营利组织形式承揽新型城镇化社区普及中职教育的工作。借助专业化的非盈利组织,形成县、乡镇、社区教育组织管理网络,构筑起省、市、县三级远程社区教育网络平台。同时,立足于县域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市场对中职类人才的需求,由职教中心、培训机构等专业化非营利组织,实施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选择指导,开展全程跟踪服务。实际运营中还需建立横向联合、纵向沟通的协作机制,通过整合、共享新社区中的多种普及教育类型,建立社区中职教育普及网络,发挥协同和规模效应。其次,加强新型城镇化社区普及教育三级网络课程资源建设。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三级网络课程建设需要不断充实内容和提升质量。省级网络课程需要紧扣省中长期规划,分行业开发对口的专业课程。市级课程针对本市支柱产业,由校企联合组织开发相应的实训课程。在此基础上,联合对口行业、企业和学校,组成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训技能训练团,开展新社区普及中职教育的岗位技能实战训练。就县域新社区中职教育的普及而言,主要是以职教中心为依托,结合县域特色产业、支柱行业,实施对接地方经济发展的区域特色课程开发。最后,搭建数字化普教平台,让三级课程在社区教育中得到有机统一。数字化普教平台,具有友好交互、超文本、多媒体、虚拟仿真、远程共享等独特优势,可以廉价地满足新型城镇化社区普及中职教育的需要,让愿意参与中职普及教育的社区居民,都可以根据自身工作条件,恰当安排学习时间和课程。

二、新型城镇化社区普及中职教育的中观协同机制

新型城镇化社区普及中职教育,最缺乏的就是实训场地、设备和实训指导师。而大区域内的骨干企业则拥有这类实训教育资源,有些大型企业还具有完整的岗前技能和职工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这类骨干企业,拥有一批有着丰富实际经验的专业技师,技师有来自一线的实践经验,这使得企业技师比较容易开发出专业技术类实训课程。这类课程是远程教育不可取代的课程,更是新型城镇化社区普及中职教育所急需的。虽然社区和企业之间有着教育资源的供需关系,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经费让这种潜在市场成为现实,从而使二者丧失了联姻的纽带。为了让这类潜在市场成为现实,就需要在社区、企业和学校之间建立起利益捆绑机制。首先,需要政府为企业参与社区教育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地方政府为了支持企业培训,可以减少企业税收作为参与新型城镇化社区普及中职教育的报偿,甚至可以为表现突出的企业提供一些财政补贴。地方政府减少税收的方式,相当于把这部分税收转向新型城镇化社区的普及教育经费中,但是却少了许多环节。只要有关部门能够做到根据企业参与新型城镇化社区的表现,制定“按劳获利”的优惠政策,就能切实鼓励骨干企业积极投入人力、物力于新社区普及中职教育之中。其次,利用政府社区文化建设经费,对参与新型城镇化社区普及中职教育的企业人员实施财政补助。这类财政补助主要用于企业培训师的课酬津贴。企业培训师也可以通过让学员缴纳低成本的实训指导费而获得部分收入。政府的补贴只是很小的部分,要吸引、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和技师积极参与到社区培训中。第三,建立相应的培训管理和监督机制。由于社区教育很容易流于形式,所以需要实施严格的管理机制,否则就达不到计划的普及效果。尤其需要确定有效普及社区教育的考核标准,并根据考核结果核发教师课酬。加强培训管理,可以规范企业培训的程序,保证企业培训工作的有效落实。教育局职成科等主管社区教育的机构,监督的起点应从全面了解企业培训专业特长开始,根据企业对口人才培训的专长,确定该企业对应新社区普及中职教育中的哪一类培训。对考评通过的企业可以授予其对口专业组织培训的资格。第四,以“社区-企业”联盟形式普及中职教育,确保社区企业联合机制的落实。“社区-企业”联盟普及中职教育模式,是在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下,由新社区联合当地骨干企业,共同推出为普及新社区教育提供面授辅导课程的教学联盟。它利用各企业现有的培训资源优势设立培训项目,由企业与相关教育机构、教育专家共同为新社区居民提供专业技术对口的教育服务。在培训经费上,虽然政府已经为参培企业提供了财政补助和政策优惠,但企业在培训成本的分摊上应采取主动行为,尽可能为技术人员和技师多一份资助,相比之下就会多一份激情,这将有助于企业技术人员更好地训练出大批高素质的未来员工。探索建立社区、校企多方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将三方合作的中观激励机制落到实处。根据不同产业集群企业的特点,结合新型城镇化社区居民选择专业群的趋势,针对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途径的差异,建设成社区“普及教育共担、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社区-企业”利益捆绑共同体。以此充分发挥三方优势,实现“社区教育合作普及、合作开展就业推荐”,形成具有社区普教特色、密切结合地方产业集群的社企合作模式。这种社区、企业利益共同体,主要以社区普及中职教育的主流专业,与企业的优势岗位群技师之间实现对口合作,专门为新社区普及对口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提供面授辅导,以实体共同合作方式开展丰富多元的教学。为了让共同体顺利运转,还需要有相应的合作机制作保证,这是三方深度合作的关键。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成立由社区、教育系统、企业三方参与的相对独立的合作理事会作为具体的运作机构,安排专职人员和固定办公场所,搭建起合作平台,完善深度合作的利益机制和制度设计。借助合作理事会,努力把联合办学诸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具有普教功能的利益共同体,整体推进三方深度合作,达成互利共赢的合作目标。从社区教育方面看,除了实践教学和实训方面的合作需求外,还可以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完善、专业课程二次开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充分发挥其积极影响作用。从企业方面看,除了捐助教学设备、提供实习基地、实施实训指导外,还可以借助数字化平台支持,进行新产品和新技术对应宣传,实施对口的新课程开发。

三、新型城镇化社区协同普及中职教育的微观机制

要在新型城镇化社区中普及中职教育,必须落实普及对口专业企业、面授学校、社区管理机构之间合作的微观机制。首先,需要明确三方合作的环境。包括三方合作面临的基础设施硬件环境和合作制度等系列软环境。其中软环境对合作单位有重大影响,主要包括普及社区中职教育的政策环境、教育教学环境等。教育教学环境又包括专业建设、面授团队、校企合作实训师资等方面的条件。政策环境主要指政府为普及社区中职教育提供的优惠政策,以及社区自己制定的各种规范及其实际执行力。其次,是三方合作的共赢机制。它是构成新型城镇化社区普及中职教育共生关系的关键要素,是让三方形成合作关系,积极参与普及中职教育的利益保障制度。它主要借助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共享机制、投资和融资机制、中介服务机制等,让三方派出的技师、教师、班主任,以合作方式开展社区中职教育的普及活动。在三方共赢的利益机制中,核心是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根据新型城镇化社区普及中职教育需要,按照供求关系,自主实现选择性合作。这种市场的形成,主要由新社区居民根据实训企业、面授学校技师和教师所能提供的教学资源,在网络选课平台上自主选择自己中意的教师,并按照选课需要自主付费。这样三方之间的合作,成为同一平台上的三方资源合作提供者,开展的是差异性资源互补合作,合作的方式相对松散。其在市场这一共生界面中共同发展,探索各方的共存共享、互惠共赢机制,从而获得各成员单位独自无法达到的整体最大效益。第三,三方微观上具体合作的模式。即围绕新型城镇化社区普及中职教育的专业教育资源建设、施教的差异互补性,协同开展普及中职教育课程实施和面授、远程辅导等活动。在微观合作领域最有效的合作方式是按照协作框架开展“计件”服务的协作方式。即按照课程开发的模块,上课质量和课时付给实施者报酬,形成互利共生关系。以三方行政合作框架为参照,对合作者上课津贴、来回路费发放和报销有一个共同的参照标准和收费、结算模式。要积极探索职教中心、实训基地与社区合作普及中职教育的新机制,打破传统的政府主导的格局。建立一个政府主导下的,由行业、企业、学校、社区等多方参与、多方联动的新型组织管理机制。拟订合作单位参与者多赢的协议,完善协同发挥普及教育优势的平台。这一协议要在各成员单位平等参与、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协商制定,实行平等、对称的组织权力,制定出各方参与者均衡的利益分配细则。为了保证协议能够适应新型城镇化社区普及中职教育的需要,我们需要根据多方合作普及社区中职教育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按照岗位的重要程度和付出的代价,分学年组织相关成员单位的实践者、领导,共同参与修改、完善人员续聘、课酬分配、奖惩细则等系列制度,建立起新型城镇化社区与相关合作单位对口辅导专业对接的面授与实训机制。尤其需要充分利用工业园区和骨干企业的设备和实训教师优势,在微观上形成社区学员实习、就业推荐等合作新机制。成立校企、社区多方合作的专门机构,由政府牵头设立三方合作的专门基金,负责对多方合作的全程管理与监督,完善校企、社区三方合作的操作细则。企业应为社区学员提供实习、人才招聘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为获得毕业证书的学员提供就业岗位。学校则能够根据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准确定位新型城镇化社区普及中职教育的主流专业,并合理设置、调整面授的专业结构和课程内容。社区组织者则应根据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将远程教育的数字化课程、对口专业的面授课程、企业实训课程的安排进行统一谋划,形成多方教育资源协同普及中职教育的优势。最后,利用“三网合一”的数字化普及教育平台,引进国内外的MOOCs、电大课程、远程教育课程,让全国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当地多方合作重建的课程体系融为一体,成为普及社区中职教育的主要讲台。针对市县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由当地中职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发出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专业课程面授辅导,企业实训课程改革新模式,让远程社区教育与多方合作的面授辅导融为一体。让新型城镇化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到电大、县域中职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发的各种在线课程,并且能够就近接受面授辅导和参加实训,形成便于社区居民人人学习、灵活学习的新型城镇化社区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论文

[1]夏金星,彭干梓.中国职业教育思想史若干问题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2(7).

作者:曾茂林


    更多经济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社区协同普及中职教育机制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184297.html

    相关专题:电商对商业地产的冲击 新余学院怎么样


    上一篇:文化走出去战略基础论述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