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物联网技术下的医疗设备管理分析

【摘要】当下,医疗设备水平是医院现代化程度的重要评价依据,是医疗、科研等工作的基本要素,在发展医院临床科学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医疗设备管理是现代医院的重要管理领域之一,而如何在信息化时代基于物联网技术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的重要工作。下面从物联网关键技术入手,简单分析和探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措施,希望能为医院管理医疗设备提供借鉴。

【关键词】医院;物联网技术;医疗设备管理;措施

随着医疗设备越来越多样化,传统人工管理医疗设备的方式逐渐显露出弊端,主要体现在医疗设备购置的科学性不足、无法监控医疗设备使用情况、设备存在安全性漏洞等方面。但医疗设备是物,物联网正是基于物本身的自我信息表达及管理方式之一,医院可尝试基于物联网技术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

1物联网关键技术

物联网是通过传感设备技术把实物信息、互联网信息连接起来,在物与物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互联[1]。物联网技术是基于无线射频技术发展起来的,为医疗设备管理提供了信息化发展契机。物联网关键技术主要有三项:一是自动识别技术,它主要含有条形码技术、声音图像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是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非键盘形式输入医疗设备数据,拥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同时将动态运动的多个电子标签识别出来,操作快捷简单,不仅能减轻劳动复杂性及强度,还能使医疗设备信息的收集更加快速、准确;二是无线传感技术,它有机结合无线网与由传感器感知的声、光、热、电等信息,从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信号,可通过物联网对无线传感网中的各种医疗设备信息进行感知、采集,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由无线网络发送,具备较强的抗干扰性,且安全性很高;三是智能处理技术,包含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智能计算机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终端能产生庞大数据流,通过收集、存储、处理、分析海量的数据,为医疗设备管理提供正确决策,对设备实施智能化管理。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措施

2.1优化医院医疗设备的购置工作

设备购置是医疗设备管理的源头,医院各个科室本着功能全面、经济实用、技术先进、基础需要等原则采购设备,但采购论证并不简单,如果没能充分了解设备,获取的设备信息不透明、不对称,无法直接感知、测试设备等都使购置工作面临困境。基于物联网技术实施医疗设备购置工作可有所改善,即在网上系统整合医疗设备的外观大小、功能质量、各种指标性能以及操作流程等,甚至可以远程操控,把设备及嵌入其中的信息传感器连接上物联网,医生就能充分接触并了解医疗设备,通过比较选择最适合的设备,比仅依赖文字、图片介绍来开展设备选型工作来得更加立体、生动,为医院各个科室领导做出更有效、更明智的设备购置决策提供依据,让设备购置工作更优。

2.2改善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

医院设备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需通过三方讨论熟悉医疗设备的原理及各种各样的性能指标,拟定验收计划,接着准备安装,进行测试验收,建立维修保障记录。但在日常的安装、调试、验收医疗设备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记录全程工作,为设备的使用及维修等不利,应用物联网技术则能解决该难题[2]。医院应积极引入物联网技术,对医疗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等进行全程录像,或通过视频直播传递给有需要的人,提高监管医疗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的效率,促使各方人员能高效、快捷地办公,提高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速度,让设备能更好更快地为医院医疗事业服务。同时,一些大型的医疗设备一般产自国外,精密程度很高,对长途运输环境提出严格的要求,尽管长途运输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振动等微小改变并不会对初始运行设备产生较大影响,但设备的使用寿命极可能因此而缩短,全程监控医疗设备的运输过程很有必要,建立物联网运输箱就能实现全程监控,即通过温度、湿度、加速度等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再通过物联网与无线网的对接,确保相关人员能通过网络查询大型进口医疗设备所处的运输环境,改善设备管理。

2.3实时监控医疗设备的使用状态

通过物联网技术中的射频识别技术将无线定位信息号发出,就能实时定位医疗设备,但无法判断设备的使用状态,无法及时向服务器发送信号[3]。而分析医疗设备使用情况、统计医疗设备使用率可为医院购置医疗设备提供客观的、重要的参考依据,并及时对购置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医疗设备是特殊的,一般都配备了报警指示系统,以此为基础就可加装采集、发送医疗设备报警信号的传感器装置,通过无线局域网技术向终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号,通过发出警报声、红灯闪烁或弹出警告信息等方式提醒设备管理人员,以便他们第一时间发现医疗设备故障信息,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如果医疗设备无法假装报警信号装置,则可安装传感器,采集设备的电压、电流等指标数据,通过将其与正常指标数据比较,对医疗设备告警实现人为干预或自动诊断,记录设备使用时间段,统计、分析医疗设备使用情况,并生成、打印报表,以便高效利用医疗设备。

2.4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效率

建立预防性、应急性相结合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机制,预防性维修分为强制性预防维修以及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动态评分系统的动态性预防维修。一是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强制性预防维修针对的主要是医院的急救与手术设备,包括呼吸机、输液泵、麻醉机、心电除颤仪等,应以周为周期实施医疗设备的强制性预防维修;除了进行强制性预防维修的医疗设备之外,其他装备应严格执行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动态评分系统动态性预防维修制度,它由感知医疗设备的使用时间、频率以及故障发生频率、人为风险,再结合仪器生产厂家、国别、型号、价格等因素,对医疗设备产生动态性维修频率,从而改变医院既有的定期预防性维修所有医疗设备的习惯,让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变得更加智能、灵活和科学,大量节省劳动力及设备维修时间;二是医疗设备的应激性维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感应医疗设备故障,预警系统能把故障情况告诉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就能按照设备故障代码迅速判断出医疗设备的故障点,如果自己有能力把故障排除,就应迅速到现场处理,如果自己没有故障排除能力,预警系统则会通知第三方维修者或厂家,减少人工报修错误。

3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尽管医院已有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但其设备管理功能并不完善,无法为医疗设备管理的优化提供技术数据支撑,而医疗领域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势必能提高管理效率,增加医疗设备的使用率,从而实时监控医疗设备,避免发生医疗事故,提升医院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杜新峰,章祖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装备质量管理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3(04):123~124,138.

[2]郑茹琼,傅饶.浅析物联网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8):6785~6786,6790.

[3]赵翊君,孙皓月,董颢霞.基于物联网的医疗设备智能化管理应用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02):98~101.

作者:季春燕 单位:南通市妇幼保健院


    更多经济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物联网技术下的医疗设备管理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126878.html

    相关专题:铀矿地质 核心 硕士论文网


    上一篇:关于计算机管理的网络工程论文
    下一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