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 >

中国文化与马列主义中国化

[内容提要]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包括行为方式及思维方式。同时,文化也有别于文化载体,文化最终的载体只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犹如鱼水关系,共存共荣。中国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沃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创新,实践性、时代性、创新性体现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项基本诉求。

[关键词]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

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是当前理论界热议的话题,两者从20世纪初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要了解中国现代文化就不得不联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谈论中国现代文化,就无法把握中国文化的现代特征;同样,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不能离开中国文化,避开中国文化谈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能是空中楼阁。将这两个命题结合起来考察,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需要,更是社会实践的要求。

一、中国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沃土

要深刻理解中国文化有必要首先澄清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概念,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定义足有数百成千种之多。季羡林先生曾经指出全世界给文化下的定义有500多个;胡潇认为在文化研究热潮中,涌现出来的文化定义已达1000种以上。要一般地给文化下一个定义并不难,难的是所下定义能够揭示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学界和社会的认同。然而一个成熟的概念往往是一门科学成熟的标志,所以对于概念的探求又是必需的、无止境的。

笔者认为,要科学地界定文化概念,必须注意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透过现象,摆脱简单枚举这种罗列方式,而要从深层本质上进行抽象概括。关于文化的定义之所以如此之多主要就在于许多人只是从现象上去把握,停留在现象的罗列上,而没有真正深入到本质的层面。只有深入到本质的层面。进行高度的概括、抽象,才能找到科学的内涵。其二是必须将文化与文化载体加以严格区分。文化本身不会直接呈现在人们面前,而是通过一定的载体展现,文化不是直观的东西,载体才是直观的。譬如说文物(包括文化遗址、文化遗产等)就是这种直观的载体,然而一般人都将文物直接视为文化,其实文化并不就是某种具体的文物,将文物理解为文化必然带来麻烦,如文物可能瞬间消失,而文化则是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所以说文物只是文化的载体,而不是文化本身。文化特别是古代、近代文化都是通过一定的文物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而文物都承载着古代或近代的文化。简言之,文化既不是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却又离不开某种具体的物质载体,这就是理解文化的难点所在。

理解文化首先必须从作为主体的人出发。人是文化的主体,无论是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文化都离不开人,而且只有人才能成为文化的主体,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把文化理解为人化也是非常有道理的。从直接的现实性上说整个感性世界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因而可以说整个感性世界都体现了文化,但是感性世界并不就是文化本身,它只是文化的承载者。之所以要反复强调必须把文化与文化载体加以区分,就是因为长期以来在文化的界定上出现种类繁多的概念,又莫衷一是,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混淆了文化与文化载体。一旦区分开来,问题就简单多了,就不会再拘泥于各种具体的现象,而是直接深入到本质的层面加以考察,进而能够从本质上揭示文化的特征。

所以,从本质上给文化下定义反而简单,即文化就是人类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包括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人类的生活方式无疑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创造出色彩斑斓的感性世界,而感性世界则记录着人类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或者说留下人类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印记,因而可以说整个感性世界都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不同的物质形态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容,但无论什么文化都必然要通过有形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譬如人们说有许多艺术失传了,其实也只是作为载体的物不存在了,而作为某种艺术完全可能渗透到其他艺术之中,作为人类的一种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被潜移默化地继承下来,而融合在其他的艺术之中了。文物从物的角度看是一种有形的物质形态,而从文化的角度看则是文化的寓所,承载着特定文化的本质及其特征。

将文化理解为“人类的生活方式,包括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关涉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如何行为;其二是如何思考。行为方式决定思维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思维方式又指导和制约着行为方式,行为方式体现着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又反映着行为方式。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共同构成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通过生活创造了感性的外部世界,感性世界既是人类生活实践的结果,同时又体现了人类生活的方式,即承载着人类文化。将文化定义为人类生活方式,既不是将文化理解为纯粹的物,也不是将文化理解为单纯的精神。譬如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化产品,也只是人类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体现形式,并不是文化本身。如果说它们是文化,那显然是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文化概念了,或者说是在狭义的精神成果的意义上使用文化这一概念了。这里又产生了一个问题,文化的承载者是不是仅仅是有形的物质形态,是否包括意识的形态呢?虽然从直接性上说精神文化可能通过意识的形态表现出来,如小说、戏剧,但从最终意义上说意识的形态还依赖于物质形态的承载者,如小说、戏剧之于书本、电子存储器等。文化作为人类的生活方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治国安邦、小到饮食起居无不体现了人类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文化作为人类的生存方式是就总体而言的,在具体的研究中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文化进行分类。纵向的角度是从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阶段来划分,可以将人类文化划分为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和当代文化。从这个角度看,不同时代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方式即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及其经历的过程既有前后相继的一面,又有发展与创新的一面,这就形成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横向的角度是以文化的主体为依据,即不同国家、民族都有着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生活方式及经历,形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造就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这种民族文化就是一个民族之魂。纵向与横向又是交织在一起的,民族文化既生长于特定的民族之中,同时又铸造了特定的民族。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受着来自两个方面力的作用:一个是纵向的,即民族自身发展形成的内在推动力;一个是横向的,即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力,这主要是不同民族、国家文化交流碰撞产生的相互作用力。这两股力量常常是交织地发挥作用,在文化交往不发达的时代则主要表现为纵向的力量,这时该民族文化的发展主要体现为民族特色;而另一特定时期,随着世界范围内文化交往的发展,各民族文化间的相互撞击、相互吸取,特别是某一民族文化处于危机、停滞甚至阻碍其社会发展的时期,外部先进文化就可能成为特定民族文化发展作用力的主要方面。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即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独特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它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是两者合力作用的结果。中国文化首先体现了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民族传统,被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从古代到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要以内在的作用为主导,直到现代这种状况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直接性上说中国现代文化是中国现代社会的产物,由于横向的作用中国文化吸取了其他国家文化有价值的内容,从而体现出世界性和时代性,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特点。同时,中国现代文化又是中国历代文化不断发展的产物,这里既有中国社会自身矛盾的内在动因,也有外部文化撞击的外在动因。外在动因主要表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人,这不仅使中国的社会面貌为之一新,而且也使中国文化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迅速传播并深深地在中国人民心中扎下了根的原因,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备的先进性之外,与中国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分不开的,即中国当时具备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种先进思想文化生根、发育的土壤。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进入世界近代以来却落伍了,西方社会已经实现了由封建文化向资本主义文化的转型,而中国文化则渡过了它的鼎盛时期,然而封建统治者仍然狂妄自大、唯我独尊,不肯打开国门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失去了发展的机遇,因而迅速走向衰败。当外国列强凭着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之后,西方的文化就蜂拥而入,随即爆发了激烈的文化冲突。正走向衰落的封建文化虽然无法抗拒仍处于上升期的资本主义文化,但资本主义文化却难以在中国扎根。尽管有不少仁人志士大力宣传西方文化,倡导向西方学习,试图走西方强国之路,然而中国非但没有因此强大起来,反而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学习西方文化的美梦接连破灭,当时的中国犹如处在一个缺乏文化主旋律的真空期,然而中国的有识之士仍在不屈不挠地探索着救国救民之路,俄国人的成功终于使彷徨中的中国人看到了一束曙光,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传人提供了契机。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震醒了处于茫然状态的中国人,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的闸门终于被打开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变革开始了。首先有五四运动的爆发,继而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新的篇章。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首先为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经过他们的大力宣传,进而为广大群众所认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迅速在中国大地上扎下根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宣传得好,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进步的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如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思维方式具有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体至上的思维方式非常接近;十月革命表现出来的无产阶级战斗精神与“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等优秀传统是完全相吻合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充分地体现了灾难深重的中国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并且为劳动人民的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中国文化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发展和全面实践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并逐步与中国文化相结合,造就了中国现代特色的文化氛围。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也必然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封建文化发生激烈的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既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改造,又使马克思主义发生具有中国特色的飞跃。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给中国人民提供了正确认识和鉴别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这就是对于传统文化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要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结晶,是人类不可多得的优秀文化遗产,譬如体现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顽强、智慧的民族精神,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传统文化精华,都是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长期处于封建专制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主导之下,从而使得民族文化被严重扭曲,如封建纲常礼教以及封建的愚忠思想,犹如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摧残着民族的生机,这些则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糟粕,是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加以剔除的东西。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历程正是中国人民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鉴别、改造,剔除糟粕、吸取精华的过程,这就是中国现代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道路,也正是在这条道路上逐步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中国现代文化,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由此可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也在中国现代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其成果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使中国人从思想观念到日常生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为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解放,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敢于直面人生、直面世界,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用一种全新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长期的封建礼教使人们的思想受到禁锢,导致人们思想单一,愚昧无知,科学技术落后,国力衰败。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使得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并向愚昧、专制开战,从此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一种全新的思想意识开始在中国萌生,首先是在知识分子当中逐步形成,并演变成全民族的意识。尔后的革命斗争过程始终渗透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新兴文化和腐朽的封建专制文化及西方列强的奴役文化的斗争,最终新兴的中国文化终于战胜了专制文化和奴役文化,从而确立了中国现代文化。由此可见,中国现代文化的形成、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中国现代文化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体现了全新的文化特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几乎波及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究其原因就在于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因而能够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相融合,然而这种融合并不是代替哪一个具体的民族文化。尽管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它却无法淹没任何一个民族的整体文化。任何人为地试图消灭一种传统文化的行为都将是徒劳的,几千年形成的生活方式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被扫地出门的,即使对那些糟粕残余的抛弃也有一个过程。这是由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决定的。任何一个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并流传下来都有它自身的优势和生命力,有滋生它的土壤,也只有在其失去了生存环境的时候才能被彻底铲除。而那些体现该民族精神的精华部分必然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必然会发扬光大。外部先进文化与本土民族文化相结合,其结果必然是使本土文化得以进化,又使外部的先进文化本土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同样也是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交互作用中实现的,这个过程也就是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在中国现代文化创新过程中必须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成分的顽固性,其表现形式既可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抵触,也可能是变换方式而歪曲篡改马克思主义,或者说是借马克思主义之名而行非马克思主义之实,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文化的理论研究,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进而提高鉴别能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关键是要区别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华。区分精华与糟粕的标准只能看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对于那些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要求的必须毫不痛惜地抛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关键是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而不是个别结论或具体论述。在当代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也出现了多种思潮,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对于这些思潮必须加以认真甄别,揭露其反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当然其中赋予启示性、可借鉴性的思想也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而不能简单地否定了之。总之,我们只有分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从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建构和发展中国现代文化,才能真正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民族精神,创造中国文化新的辉煌。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后,中国文化就与马克思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发挥了巨大的改造功能,成为中国现代主流文化的灵魂;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又以极大的惯性和韧性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一种双向的建构,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生机,从而加速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是中国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平台,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更具时代化和民族化特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民族化的具体形式,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重要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19世纪初至今已经历了90多年的历程,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它的实践成果是使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大的理论成果是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和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建设道路过程中集体智慧结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解决了如何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和如何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决了如何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包括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完善也是一个无止境的创新过程。中国共产党人正在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开拓进取,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在理论创新方面,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三、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诉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两个向度:其一是深度上的完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修正原有理论中过时的东西,根据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地加以概括和总结,进一步揭示出尚未被发现的社会发展规律。其二是广度上的扩张。主要是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适合各国国情的体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方式。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产物,它的生命力在于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并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开启了与中国革命斗争相结合的中国化历程,并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面临的具体问题,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就是一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的道路。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需要中国人民的长期奋斗,马克思主义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得到发展。所以,实践性、时代性和创新性是新的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项基本诉求。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重要标志。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种具体方式,因而也必须在实践中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包括两方面,即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实践的成果具有最终的意义。科学理论应该具备的品格是实践需要时被适时地创立出来,而且确实解决了现实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坚决反对刻意建构体系的唯心主义方法,认为科学的理论“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必须坚决抛弃刻意建构体系的方法,而应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研究中国现实,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在对实践过程考察的基础上概括抽象出理论来。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方法,这样建立起来的理论才能切合实际,才能真正解决实践的问题,也才有科学性可言。创立一种理论并不是问题的结束,更重要的还在于是不是解决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

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诉求。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要发展就是为了能够解决现时代人们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而不是为了重复“昨天的故事”。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然而这些成果只是代表过去,并不能代表现在,更不能代表未来,现在和未来都需要继续探索,只有把握时代性才能续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时代在飞速地发展,客观实际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只有与时代的脉搏一致才能体现时代精神,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通过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和大胆的实践探索,才解决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重大问题,从而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紧紧抓住时代特征不放。当今世界正处在信息化时代,全球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们应抓住机遇,在坚持独立自主前提下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围绕全球化和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发展,而发展必然依靠创新,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同样需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一个创新过程,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大胆创新的典范,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邓小平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难题及时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并逐步形成理论体系,为我们树立了运用马克思医学期刊投稿主义基本原理大胆创新的楷模。毫无疑问,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也就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依然漫长,需要不断地创新,以求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


    更多市场营销论文详细信息: 中国文化与马列主义中国化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scyx/187764.html

    相关专题:采购成本 中南大学铁道学院


    上一篇:基于校园文化的T恤图案设计论文
    下一篇:绿色制造技术对机械制造的应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