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图书馆资源共享组织管理研究

1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的新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当今时代的信息以井喷式的速度增长,作为知识储备地的图书馆必须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容纳尽可能多的信息;另一方面,这种互联网的发展所带来的读者对于知识以及信息筛选的需求,也使得图书馆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发展前景。在此背景之下,图书馆网络化蓬勃兴起,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网络图书馆等的建立如雨后春笋,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随即呈现出崭新的发展趋势。

1.1理念的更新:虚拟存储与文献传递

传统图书馆的馆藏模式主要是实体馆藏,包括纸质的书籍、报刊、杂志等印刷型的实物载体,以及磁带、磁盘、光盘等电子文献。但一个图书馆的实体馆藏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不仅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设置了屏障,长远来看更不利于其长足的发展。虚拟存储概念的提出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存储和获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念。虚拟存储(StorageVirtualization)本是计算机领域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将多个不同类型、独立存在的物理存储体,通过软、硬件技术,集成转化为一个逻辑上的虚拟的存储单元,集中管理供用户统一使用。其在图书馆馆藏中的应用就在于图书馆可以通过互联网的连通作用要么购买大型数据库的使用权,要么搭建信息搜索平台,将广泛的数据信息收集、分类、整理以供用户使用。在此基础上实现与实体的文献传递相对应的虚拟文献传递与共享。

1.2模式的改造“:拥有”实藏与“存取”利用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传统的图书馆馆藏方式为实藏,也就是强调图书馆对于其文献资源的“拥有”,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共享模式必然是一种一维的实体文献传递模式:图书馆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实体馆藏。而通过发展虚拟存储建立起来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则为文献传递提供了多渠道的网状模型:响应用户需求的不再是单一的实体馆藏,而是囊括了图书馆实体馆藏、虚拟馆藏、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以及馆际互借等在内的一整套系统。这个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图书馆对于这些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网络资源数据库的资源不是一种“拥有”,而是一种“存取”使用。这无疑大大扩充了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外延。

1.3技术的变革:平台建设与数字网络

传统的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注重的是自身的馆藏资源建设,以及馆际间的实体文献传递,并且这种实体传递还局限在同类型图书馆之间合作互借的狭隘模式之内。而其网络建设也是主要以局域网和广域网为主,网络主体的连通性不强,从而制约了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有效发展。随着当代互联网技术的日益革新,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共享也逐渐步入互联网和数字网络时代,更加注重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例如2000年建立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2002年启动的中美百万册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CADAL)等。

2资源组织管理机制的基本构成要素

2.1制度——护航者

制度是保障一个社会有机体正常、有序运作的一个必要条件。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组织机制的有效建立离不开其他各个部门的互通合作与鼎力支持。虚拟馆藏的建设、网络共享资源平台的搭建离不开技术部门的技术支持和采购部门对于相应的基础设施如电脑等的采购,以及财政部门相应的款项支持。而管理制度是保障图书馆各个部门有机合作、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因而也必然是保证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组织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护航者。

2.2政策——风向标

如果说制度是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组织机制建设的重要保障,那么政策便是引领其发展的重要导向。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的政策决定了馆藏资源建设主要学科、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建设的投入比例、馆藏资源的建设规模、技术支持的程度,以及馆藏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和数字化网络平台建设的力度。不同的政策导向会令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的组织管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因此,政策是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组织管理机制建设的风向标。

2.3环境——晴雨塔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是以行政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制度约束其行为,政策指导其发展,而新趋势下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则更加注重环境的变化,对于用户需求的关注、对于市场变动的警觉及对于社会发展的洞察。当代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建设逐渐倾向于建立大型的图书馆联盟、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加强馆际间的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反映了新趋势下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管理机制建设对于环境变动的关注和洞察。

3资源共享的组织管理新模式

基于以上对于新趋势下图书馆馆藏资源组织管理机制的基本构成要素分析可以看到,当代的组织管理模式变革了传统模式下以行政领导为主体统领全局的管理模式,取而代之以用户和市场为导向的、各个部门在制度和政策的框架内通力合作的新型管理模式。

3.1政府角色的转换

由于图书馆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地方政府,因此传统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组织管理机制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管理机制,图书馆的管理运作自成一个系统,图书采购、资源组织、馆藏建设以及馆际共享都以政府的资金注入为导向,自由性和自主性较低。新趋势下,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市场”的概念日益成为塑造社会生活的重要观念,从而使得图书馆的组织管理机制本身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无意识地关注市场的动态;另一方面基于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的洞察,使得政府的角色逐渐由主导者转变为协调者。

3.2制度建构的革新

政府角色的转变势必引起制度建构的革新。传统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的组织建构所遵循的制度是政府主导下出台政策的相应结果,因此在政府转变为一个协调者而非主导者时,相对应的制度建设也必须退出其占主导位置的模式,从而为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组织管理机制的新模式建构释放充足的空间。

3.3市场机制的引入

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中,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政府来支持。这一方面使得图书馆的经营和发展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以政府为主导,自主性差;另一方面也使得图书馆在这种依靠政府扶持的模式下很难实行大的变革从而获得长远发展。市场机制的引入对于这两方面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一则可以为图书馆提供一部分收入,为其建设网络环境下的馆藏资源共享新模式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二来也可以提高图书馆运营的自主性和灵活度,从而为探索更全面、更有效的馆藏资源共享新模式提供更大的空间。

3.4用户需求的关注

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兴起的“人本主义”思潮在当代落实为从实用的角度切实考虑“人”的需求,如在产品消费领域崇尚“客户至上”,在产品设计领域尊崇“人体工程学原理”等。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的组织管理机制建设对用户需求的关注,一方面体现在根据客户的主要需求与其他图书馆合作建立大型的图书馆联盟,并发展馆际文献互借、参考咨询、馆际虚拟存储资源共享等服务;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构建大型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并向读者提供查新、检索及咨询服务。

4资源共享的组织管理机制建设的途径

在网络环境日益复杂多变、信息资源日益繁复的新趋势下,我国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共享的组织机制建设方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正在朝着空间网状层次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新模式前进。

4.1典藏和利用的动力学:重视协调

在“典藏”和“利用”的权衡中必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本馆自身的发展状况,二是要对用户群进行研究。从图书馆自身的发展状况而言,若是馆藏资源十分丰富,且馆藏对于网络资源需求较大时,可以将建设重心倾向于虚拟馆藏的建设及大型数据库使用权的购买上,反之则需慎重权衡。从对用户群的研究而言,需要收集大量的用户需求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估,从而做出相应决策。因为尽管虚拟存储、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的新模式是当今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的发展主流,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搭建这些网络平台、购买大型数据库使用权的同时,在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上也是十分巨大的,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的购置费、维护费,网络通信费,服务费等。因而在考虑“典藏”和“利用”时必须要做好权衡。

4.2拥有和存取的价值流:有所侧重

在“拥有”和“存取”的取向上,必须要考虑侧重点的问题。一方面是资金流的侧重,另一方面是技术支持的侧重。大型图书馆在馆藏方面即在“拥有”上较为充足,可以着重发展虚拟存储即“存取”的新模式;中小型图书馆在馆藏上不具优势,但可以利用发展虚拟存储、与大型图书馆合作建立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等来弥补自身在馆藏上存在的劣势。因此在资金和技术支持上都可以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搭建以及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联盟的建立上倾斜,包括购买计算机设备、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权限、培训相关人员等。

4.3政策和市场的生态学:必要权衡

传统的以行政为主导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的组织管理机制与网络环境下以市场为导向、行政为协调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的组织管理新模式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关系的。因此,在开拓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广阔领域及馆藏资源共享的新模式时必须要把政策和市场的关系纳入其中进行考虑。在遵循市场发展规律时不能忽视政策的协调作用,而在考虑政策的导向性之时,也不能不顾及市场的调节作用,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在实施具体的决策行为时,则需要根据具体的社会环境选择倾向性和侧重点。

4.4实藏和网络的模态论:全面分析

注重实藏的图书馆资源共享组织管理模式体现了集中型的管理理念,而重视网络虚拟存储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的组织管理模式则体现了层次型的管理理念。在新趋势下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组织管理模式的更新中要注重对集中型管理理念的分析与理解,吸收其精华,同时要加强对于层次型管理理念下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新模式的发展,实现经济性、有效性及实用性的进步;加强互联网与数字网络的建设,实现实藏与虚拟存储的有机结合与共同发展;调整馆藏重点,突出馆藏特色,在全面分析中发展优势学科,并实现馆际的大力合作、互惠共赢。

5结语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在人文关怀的时代浪潮之下,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的组织机制由实体存储及共享的传统模式到实体存储与虚拟存储相结合的存储和共享新模式的革新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往前一步的革新不仅顺应了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流,还为自身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前景与可能性,而原地踏步地固守传统模式则有可能被淹没于时代的浪潮之中。相信随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组织管理机制的不断变革和完善,必将推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

作者:邱庆东 单位:广东警官学院图书馆


    更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图书馆资源共享组织管理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rlzygl/127651.html

    相关专题:金属失效分析 制约情绪


    上一篇:板式换热器优化设计论文
    下一篇:电力市场前景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