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政金融 >

电子治理研究成果及启示

一、网络社群是新途径

拓展探索议题包含2008年的愿景和关系调适,2011年云端在政府机构改造中的应用,以及2012年数位汇流和2013年面向公共价值的分析架构的探索。2011年及之后的探索说明,云端、数位汇流、公共价值等是现实新趋势的要求和体现。网络社群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新工具、新趋势,为植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电子治理发展提供了新途径,也是作为嵌入性治理资源的协商民主[3]在网络途径的新体现。研究报告表明,在以双向互动为标志的Web2.0推广应用中,民众最为关心的价值是使用者即为生产者和互动回应,这为政府利用Web2.0提升服务和民主、进行形象和政策行销指明了方向。同时,民众的情绪性宣泄表明,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改善和良性互动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网络社群新途径需要持续探索。通过“巨量资料”的增值运用从而迈向“泛在、智能”的Web3.0时代,更需要途径和机制的创新。

二、公共价值是最终目标

尽管公共价值因其测量的困难而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但其在研究和实践中的备受推崇丝毫不减。2013年国情分析研究计划中指出,公共价值是电子治理的最终目标,提出了公共价值分析框架包含操作价值(效率、效能、风险)、政治价值(透明、参与、公平)、社会价值(生活品质、意识形态)三个指标。这与“善治”(goodgovernance)的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和有效性五要素[4]是一致的,也说明以电子协商和电子决策为代表的电子参与是电子治理运行的核心机制[5]。可以看到,成效评估中的指标明显地涵盖了三个方面的价值,而资讯利用、跨域整合以及网络社交等议题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说是一种对现实的考察和评价,因而其研究框架中的标准都离不开公共价值的三个指标面向。其中,资讯利用和跨域整合更强调操作价值,网络社交参与和审议决策则主要面向民主政治价值,生活价值则成为具有统帅性的纲领。

三、研究方法的实证性

30个课题中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含文献分析、深度访谈、专家座谈、焦点团体座谈、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实验法、线上观察、内容分析等(参见表5)。可以看到,多数课题的研究方法突出实证性,体现在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大量运用、实验设计的积极开展、个案研究的现实考察。探索拓展议题多为文献分析、专家座谈等理论性方法,而资讯利用、跨域整合、网络和社交都采用了个案研究、实验和观察。

(一)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广泛运用

该中心几乎每个课题研究中都使用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合构成了研究设计的主体。访谈可以分为个别访谈、深度访谈、专家座谈、焦点团体座谈等,主要用来确定评估指标的构面和研究框架,以及问卷的设计。问卷调查包括邮寄、电话和网路途经,以网路调查为主,现实的问卷通常结合访谈进行,主要目的是了解现实状况和个人主观感受、态度。在一项研究中常有多次访谈的运用以及前测后测的对比,对访谈和调查结果的内容量化与质性分析的有效结合等都非常值得借鉴。

(二)实验设计的积极开展

研究课题中实验性设计上的努力十分引人注目,尤其是与Web2.0有关的“网络智库”“线上审议”“电子投票”以及社群网站议题讨论等,既是一种实验性的参与设计,为资讯工具和公民接触[6]、线上审议民主[7]、网络投票[8]等理论探讨提供依据和参考,又实质性地促进了电子参与和电子民主治理的进程。这种实验设计通常与观察和内容分析方法相结合,为电子治理研究开展和实践推进的结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三)个案研究的现实考察

个案研究也是台湾电子治理中心研究课题普遍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除拓展探索议题外,其他四个议题均使用了个案研究方法。研究中既有单个案例的考查和多角度分析,又有多个案例的相互佐证和对比,为个案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指导。而将个案和研究方法相对应,每个个案的研究方法既有诸多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独特性。成效评估、资讯利用和跨域整合个案多是对政府开展项目、系统的观察和调查研究,网络社群个案则在政府已开展项目的基础上有更多的自主设计式研究。

四、推进中国电子治理研究的建议

(一)电子治理研究内容对生活的嵌入

电子治理愿景和现实的落差要求作为先导性的电子治理研究内容向生活视角转变,实现研究内容对生活的嵌入以及民众治理的自主性。如愿景报告中提到的“政府花钱让无线网站增多,却必须面对没有太多人使用的现实,这是一个推动政策前未进行精确预评估的问题”,电子治理的参与和民主决策成效远远低于资讯利用成效。电子治理成效指标既是成效评估的依据,也为政策预评估提供了一个框架。无论是对内部还是外部的利益相关者,电子治理的推进措施都要嵌入相关个体和群体的现有生活以及生活变化趋势中,即扩展其生活品质方面的影响才能真正提升电子治理的实际价值。同时,也要认识到,民众不可能对所有事务都有较高的关注和利用,夏义堃(2009)对中外政府网站公众接受与利用状况的研究结果[9]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政府应据此提高服务整合和效益。政府更不可能对所有事务都插手,相反,政府应在履行基本职能的基础上给予公民更多的自由,因此,政府的无形泛在需要以合适的生活机制体现出来。即时性愿景倡导的“未来的网路生活”——民众“可以随时在路途中、行进间、任何一家小店,透过任何一项随身的电子通信用品,与所谓的‘政府’进行互动、申辩、交易或索取资料”,不仅仅要求电子治理提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即时资讯和服务,而且要求电子治理推进过程中注重对民众生活的嵌入和民众电子治理生活方式的塑造。在“回应性政府报告”中,市民服务专线以及建立在民众每日生活基础上的公民参与和地理资讯系统的运用,都要求电子治理系统应用生活化,这也是包容性电子治理下技术民主[10]的体现。便利店、公交站等公共端口的设置,不仅要便利、易用,还要兼具实用性和生活美感,以及对民众工作、消费、休闲、娱乐等现实表现、偏好趋势和变迁的适应,以提升其“生活效能”而促进公众参与。“社群网站使用行为研究报告”中也指出,“网站娱乐性”和“效用价值”会影响成员参与讨论的动机;同时,电子治理的推进要重视公务人员的行为转变,要促进公务人员生活的便利和提升,这也是电子治理与传统治理融合趋势[11]的要求。而社交是公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治理对社交网络的嵌入性应用不仅仅是为了提升政务服务,促进民众优质生活和实现民众治理的自主(即“政府就是‘我们’”)[12]才是最终目的。

(二)电子治理研究途径的实验性推进

研究课题中的愿景工作坊、线上审议、学习与对话圈、公民陪审团、网络社群议题讨论等的实验设计形式和探索,值得在政府实践和学术研究中广泛借鉴。在愿景工作坊对参与者认知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实际参与能显著提升公民和非营利组织对电子政府和电子治理的认知。因此,应充分利用这种实验设计式的推进,利用网络和资讯网逐渐扩大范围和影响,这也是电子治理实践和研究途径都必然经历和选择的阶段性特征所决定的,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样,都要面临“进展最小的是提升民主”[13]等问题。虽然研究推进中的实验性设计不一定都能成为推广的范例,但相关实验设计形式可为我们提供开创性的启发。每个项目的开展都应有相应的绩效和影响,像市长信箱、市民热线等中国大陆已较早普遍推行的项目,其实际效益评估结果仍有待考察和研究,是不是也要像台湾网络智库探索中那些因热门指数过低而成为“落光叶子的树”一样被关闭,似乎面临着“不关闭无人使用的负效益”和“关闭则遭受谴责”的矛盾。实践措施的实验性推进,如研究云端运算整合时指出的宜先“停、看、听”,同时也是为了满足民众最急切的“让我知道、听我说”的需求,探索提高电子治理措施使用范围的路径则是目前的最佳选择,而实验设计性研究途径则需先行。

(三)电子治理研究议题的持续进行和拓展

研究议题的持续性一方面可以提供纵向动态的数据资料,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实践起到连续推动的作用。电子治理研究应在电子政务之上开辟出持续进行的探索领域,包括绩效评估和试验性举措。而就同一议题而言,如针对电子治理的成效评估仅有每年一次的连续性评估还不够,每一议题下往往包含不同分类的具体系统,还需要对每个具体系统进行循环性的持续研究评估。而跨域整合的资讯、流程、组织等各方面的整合以及民主参与的主体、途径、机制也有相同的研究要求。研究议题的拓展,一方面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如电子治理相关科技的持续演进;另一方面电子治理议题内容之间存在的交织关联也对研究的不断开拓创新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逻辑要求,现有个案研究的方式也要求案例的扩充和比较研究。台湾电子治理研究中心始终积极参与并促进跨领域和国际交流的做法也值得借鉴。结合电子治理中心2013年的计划书也可以看到,创新研发和公平参与范畴让人不无后续乏力的担忧,而绩效服务中的评估研究也面临持续研究的必要和结论问题相似之间的研究效益挑战。这种担忧和挑战可能是由于电子治理整体面临的研究与推进落差,以及电子政务、电子治理、信息技术等相关公民采纳和利用的制约所致,也根源于民主进程和电子治理实践推进的长期渐近性,这是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要共同面对的。无论是访谈、问卷调查,还是实验设计和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的运用,都要在探索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和深入以实现研究的连续性和更高价值。如顶层规划等议题,即使研究系统具有复杂性,实践推进具有缓慢性,研究成果对实践的实际影响也存在诸多评估困难,研究议题的拓展、反思和持续也应同步推进。

作者:白翠芳 张毅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更多财政金融论文详细信息: 电子治理研究成果及启示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zjr/153148.html

    相关专题:职称论文投稿 明清小说研究


    上一篇:基础会计与证赛融合教学探讨
    下一篇:技校电工实训教学改革探索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