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政金融 >

新时期青少年家庭教育论文

一、我国青少年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不论是我国政府还是社会,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当前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提升,“家庭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父母们舍得在时间、精力和金钱上进行投资,教育模式也由以往的‘粗放式’转变成立‘集约式’”。但综合来看,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忽视德育注重智育,导致青少年的判断力和适应力不强

很多父母都认为青少年应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高尚的品德,但在对青少年的教育实践中,还是过于关注学习成绩,最大的期望是子女找到一份待遇高和收入稳定的工作,通常以“只要你好好学习,其他由父母操心”的话来教育青少年。很多父母跟青少年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学习,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人际交往方面则较少关注。在假期学习辅导方面,父母依据青少年的兴趣关注选择辅导班的占据少数,大都会给青少年选择数学、语文、外语等文化课的辅导班。以上现象并不是少数,很多父母将教育的重心放在青少年的智力发展方面,忽视青少年身体、道德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在这种青少年教育模式下,很多父母以成绩论英雄。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很多青少年虽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但由于自理能力以及交往能力较差,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很多父母只好在校外租房陪读。这种现象是一个家庭教育失败的典型。在“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引导下,很多父母将青少年的学习成绩等同为能力素质,注重青少年智力开发和投资而忽略道德教育和自我照顾能力,使青少年很少从事家务劳动,以至于青少年失去通过劳动与他人、社会交往的机会,导致青少年要么高分低能,要么道德水平低下。人才的标准应该是人和才,不能成为正常的人,何来高素质的才。

(二)忽视情感注重物质,应有的精神和情感关怀不够

很多父母对青少年的零花钱很宽松,在学习书籍方面舍得花钱,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方面也是毫不吝啬,但在与青少年的沟通方面,有些父母几乎半年都不会问一次子女在想什么,除了学习之外有什么爱好,不会陪青少年做功课或倾听青少年的苦恼诉求。“由于父母不能够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有七成多的学生不愿意和父母进行沟通,有八成多的学生想换父母,有的学生还认为父母总是不断给自己压力并因此而产生逆反心理。”很多父母已经意识到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性,舍得花钱满足其各方面的物质要求,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关怀,原有的家庭教育功能被弱化。当前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优越的时代,在物质需求方面,父母已经可以给予极大的满足。青少年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替代其精神上的需求,特别是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父母在感情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关怀更加不可或缺。很多父母认为自己应该负责青少年物质上的需求,教育应该由学校负责,甚至很多父母认为金钱可以满足青少年的所有需要,导致父母与青少年沟通频率过少,关心过轻,感情疏远,亲近感匮乏。

(三)忽视身教注重言传,影响青少年良好行为的培养

很多父母认为个人平时的言行对青少年良好行为的培养不会产生影响或者影响很小。很少有父母能够在家中安心陪伴青少年学习,对青少年的教育多采取语言灌输式,很少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教育,也没有考虑到青少年善于模仿父母的习惯。例如,父母反复教育青少年要拾金不昧,但因为自己一次捡到东西而不交公就会通过行为将语言上的教育完全抵消。“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的行为是青少年最好的榜样。父母反复教导子女要好好学习,自己下班之后打麻将看电视,这样的环境怎么能培养一个学习习惯良好的子女?父母的行为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也是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教育方式。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弱化了自身的示范作用,甚至会在子女面出现不良的行为。据相关研究显示:“父母的言行失当是青少年行为离轨的直接诱因,因家长生活的不检点,孩子耳濡目染而走上犯罪道路的犯罪成员约占25%左右。”

(四)离异家庭导致青少年管理教育出现“教育真空”

完整的家庭带给青少年的是安全感和幸福感,一旦父母离异,青少年只能享受一半的家庭温暖,这对青少年本就幼小和不稳定的心灵产生极大的创伤。此时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更是难上加难,效果低下。破裂的家庭使得青少年提前接触到阴暗的人际关系,相比较完整家庭,离异家庭不是缺少父爱就是缺少母爱,在离异家庭中成长的青少年,子女和父母的关系都不是很融洽,容易出现性格扭曲和畸形的情况。青少年由于父母离异出现的思想波动需要父母及时发现并引导,但在离异家庭中,很多时候都是父母一方进行教育,容易出现家庭教育的缺失。同时,离异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悲观和怨恨心理,出现很多不良的行为,如诋毁对方、玩世不恭,更有甚者不愿抚养子女,将子女当成出气筒等,这些不良行为必然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心灵上的创伤。

(五)家庭、学校、社会没有形成一体的教育网络

当前很多家庭的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联系不够紧密,特别是父母与老师之间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目的都不尽相同,经常出现“各自为营”的现象。父母不考虑学校的教育模式,按照自己的想法教育子女,甚至怕子女吃亏,向青少年子女灌输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这与青少年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完全相反,很可能抵消青少年在学校期间的学习效果。很多父母教育理念跟不上时代,忽略社会环境变化带给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教育,并不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单独一方就可以独自完成的教育任务,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确保青少年的教育效果最大化。

二、打牢家庭教育基础,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

(一)将思想道德培养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

青少年时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容易形成好的思想品德,也容易被消极思想腐蚀。青少年时期的道德塑造对其一生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基础没打牢,以后的扭转将更加困难。对于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应该更多地赋予思想道德的培养,给予青少年一个良好个性发挥的空间。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可能影响一时,思想和道德上的缺陷必会毒害其一生。因此,父母应当将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要正确认识德与智的关系,虽然当前的教育竞争机制和学历的限制使父母很难同时关注品德和智力,但如果父母不转变观念,将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很可能造成青少年厌学等情况。同时父母要在生活上注意细节,青少年教育并不是只有灌输大道理,而是要通过小事情等细节方面见微知著。对青少年的评价上,不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应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进行科学客观评价。

(二)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能够让青少年缓解压力,更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家庭教育要重视家庭环境的塑造,确保青少年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首先,要与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应当与青少年做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当然,也不能没有原则的惯养,而是把握好度,给青少年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父母在满足青少年的物质需求时,也应更多地考虑到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多进行沟通,了解青少年到底在想什么,到底需要什么。父母在教育时也要多进行换位思考,而不是想当然的认为。在这种感情的基础上,青少年会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更愿意与父母倾诉,可以有效地避免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习惯。其次,要有适度的期望和鼓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父母的期望,但这种期望要建立在青少年的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才会产生推动作用。如果对青少年的期望值过高,会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耐压性较差的青少年,很容易产生任性、退缩等不良性格特征。父母要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着手,调整期望,避免因片面的夸大带给青少年过重的负担。再次,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在无声无息中带给青少年愉悦感,使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自动接受教育。和谐的家庭氛围营造不是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理智处理家庭问题,多点谦逊、少点争吵,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青少年教育质量。

(三)以身作则,言传和身教并行

父母在青少年教育中往往扮演着“无形教科书”的角色,对青少年的教育不仅仅只是语言上的教育和引导,而应当言传和身教并重。青少年的学习模式也并不是完全的语言接收,更多的是模仿着学习。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的意义,在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在教育着青少年。这种无时无刻的教育给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父母要注重自身形象。“欲教其子先正其身”,父母对青少年的要求首先父母要做到。经常撒谎的父母怎么也教不出诚实的子女;邋遢的父母同样也教不出讲卫生的子女。父母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充分重视身教,从点滴做起,以自身行动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青少年最喜欢模仿的对象就是父母,因此父母要坚持提高文化、道德等各方面的素养,为青少年做一个好的示范,以文明的举止、高尚的情操去感染青少年。特别是离异家庭的父母,要共同教育孩子。既不能过分惯养,也不能将怨气撒在孩子身上;不具有监护权的一方要定期探望孩子,虽不能给孩子完整的家,也要给孩子完整的教育,确保青少年不因父爱或母爱的缺乏产生不健康的人格。

(四)形成青少年教育合力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共同发力,形成合力。首先,要各负其责。家庭教育要发挥好基础作用;学校教育要坚持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引导功能;社会教育要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起到有力的补充作用,增加青少年获取知识的渠道,特别是校外的社会教育机构,要坚持健康的导向,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其次,要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学校也要定期与父母沟通,必要时开办父母培训班,帮助父母了解青少年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并传授一些实用的方法。特别是对离异家庭的青少年,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再次,要加强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家庭并不是完全孤立在社会之外的小集体,相反,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家庭教育受到社会的影响并反作用于社会。因此,父母要更多地关注和利用社会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社会上不良信息带给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社会教育机构也可以仿照学校开办父母学校,请一些有经验的资深人士,通过座谈会和上课的形式,指导家长学习,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素质。

作者:刘博识 隋立双 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大学 党委工作部


    更多财政金融论文详细信息: 新时期青少年家庭教育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zjr/103765.html

    相关专题:集体备课总结 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


    上一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思路
    下一篇:基于旅游业发展下的英语教育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