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的育人模式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呈现出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相对分离的状态,影响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对此,高职院校应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坚持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领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始终把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和实施,构建“四同步”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教学活动;深度融合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再度引起人们对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培养的高度关注。当前的高职毕业生与其说缺乏过硬的专业技能,不如说缺乏远大的职业理想,缺乏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坚韧执著的职业精神。这与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相对分离,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轻职业精神与职业素质养成具有密切的关系。要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就必须把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走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的高职育人之路。

一、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的现状分析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即德育为先,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培育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习惯与职业精神。“树人”即以人为本,用合适的教育教学来改变人、塑造人、发展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要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既需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也需要辅以有效的教育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一般由学生工作部门负责,辅导员实施;教学活动一般由教务部门负责,任课教师实施。在具体实施方面,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课程来进行,有明确的课程名称、教学内容、学分与学时分配,从教学计划制订到教材选订、师资配备、授课组织等都有相应的规范要求,有固定的授课时间和场所。修完相应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是学生毕业的前提,课程体系具有鲜明的专业特征。相比之下,学生教育管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制订适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管理计划,不同专业学生的素质拓展活动千篇一律,且没有规范性要求,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活动的情况对其能否毕业影响不大。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教学活动是刚性的,是第一课堂;学生教育管理是弹性的,从属于教学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没有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指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育人的必要性

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都指向同一个教育对象,都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二者只是教育途径和教育内容的差别而已。只有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领下实现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的整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是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高职教育仍然如此,目标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技能培养,也要注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教育管理侧重于德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学活动侧重于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任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辅导员应当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正如教育部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所指出的,要“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坚持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品德修养相统一,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现代高职教育必须把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和实施。2.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是遵循现代职教规律的必然要求。学生教育管理旨在通过教育引导、严格管理等手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活动旨在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质,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二者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具有交融性和互补性。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教育管理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因此,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这两个育人途径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统领下,依据其各自的定位与功能进行整合,从而真正实现共同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3.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据调查,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十分看重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同时,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也显示,高职学生仅有娴熟的专业技能还不能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更应具有专业技能之外的职业素质,如敬业爱岗的责任心、理性平和的职业心态等。加之步入社会后,学生从事的职业不一定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关,会面临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的择业和转岗要求。因此,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要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以外,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这样才能顺利地投身社会,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要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任课教师和辅导员要形成育人合力。

三、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育人的内涵

1.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均由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统领。培养目标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行动纲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应对智育标准做出规定,也应对德育标准做出规定。德育标准不能只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之类的笼统性表述,而应体现不同专业的特殊要求。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应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设计。由此,不仅教学活动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学生教育管理也有明显的专业特色,真正实现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的统筹。2.依据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细化教育教学途径。只有准确把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教育教学活动才有依据,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通过用人单位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等渠道,了解毕业生就业典型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尤其不能忽略职业习惯、职业素养、职业精神方面的要求,以此来确立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途径和考核标准,为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提供依据。3.学生教育管理实现课程化并与教学课程相耦合。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高职教育应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各门课程应有分工和配合。当前,教学活动已实现课程化,而学生教育管理尚未实现课程化。学生教育管理的课程体系既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就业指导课程等教学课程纳入统筹,也要开设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隐性课程,并建立相应的课程标准。更为重要的是,要按照学生就业典型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把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构建,形成课程间的耦合。4.组建教育教学团队合力育人。既要把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构建课程体系,也要组建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符合课程教学要求的教育教学团队。任课教师既要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也要参与学生教育管理计划的制订;明确各门课程在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挖掘各门课程的教育因素;在课堂教学、实习实训中强化学生的职业认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学生教育管理人员要熟悉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知晓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成为学生专业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督促者。

四、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育人的实施

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育人就是把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与完善“四同步”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实现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相辅相成,共同助力于学生成长成才。1.学生教育管理计划与教学计划同步设计。各专业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用人单位典型岗位对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需求,同步制订学生教育管理计划与教学计划。学生教育管理计划以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教学计划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养为重点。学生教育管理计划与教学计划应在系部教学负责人、学生工作负责人草拟的基础上,由系部主任牵头,会同各专业主任、各专业教师及辅导员进行讨论完善,以实现学生教育管理计划与教学计划的有效融合。2.学生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课程同步构建。不仅教学活动要以课程作为支撑,学生教育管理也应通过课程来实施。学生教育管理课程体系与教学课程体系要同步构建,明确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育目标,并根据高职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课程的实施进程。在开展教学课程建设的同时建设学生教育管理课程,参照教学课程建设要求编写相应的教育管理课程标准。这样,学生在校期间既要修满教学课程的学分,也要修完教育管理的所有课程。3.学生教育管理活动与教学活动同步推进。实践证明,学生教育管理活动与教学活动是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相互支撑的,应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同步推进教育管理活动与教学活动。例如,一年级在推进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理想教育,帮助学生初步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二年级在强化专业学习的同时,开展文化体育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三年级在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同时,开展社团活动、专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4.学生教育管理评价与教学考核同步实施。当前,教学课程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考核办法,但学生教育管理评价还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没有与学生的学业考核挂钩。学校应以学生教育管理为指导建立德育学分或职业素质培养学分。学生教育管理评价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上所述,建立“四同步”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对强化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培养,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应强化“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真正把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放在同一高度来重视,把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开展,让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共同指向“育人”这个根本,从而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明确性、教育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教育管理途径的多样性、教育管理效果的可见性.

作者:王开淮 聂文俊


    更多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的育人模式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292119.html

    相关专题:论文发表代理 论文天下


    上一篇:高校学生新闻摄影队伍建设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