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林业经济杂志社

关注我们

【论文查重率高怎么办】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稳步发展的思考

本文作者:刘颖;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林业经济》2006年08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分析了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进展情况,解剖了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退耕户利益长效保障机制不健全,部分地区退耕还林扩大化、退耕还林投入保护机制不健全、缺乏配套技术支撑体系等障碍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对统筹我国生态环境改善和国家粮食安全两大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论文正文预览】:长期以来,由于盲目毁林开荒、陡坡耕种,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现象不断加剧,使得这些地区的土地生产力持续衰退,严重影响政府和社会对粮食产量的正常预期和相应政策的制定。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我国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文章分类号】:F326.2
【稿件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环境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 杨明洪;外部性校正之争与建立退耕还林还草补偿机制[J];财经科学;2002年03期
  • 封志明,张蓬涛,杨艳昭;西北地区的退耕规模、粮食响应及政策建议[J];地理研究;2003年01期
  • 丁文广,胡小军,卜红梅;甘肃中部干旱区退耕还林预设目标与现实差异研究—基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的调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S2期
  • 李明月,江华;征地制度改革:基于退耕还林制度设计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4期
  • 张树川;左停;李小云;;关于退耕还林(草)中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探讨[J];经济问题;2005年11期
  • 孔凡斌;;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李世东;论退耕还林的关键环节——“补”[J];绿色中国;2005年08期
  • 张吉国,胡继连;退耕还林的外部性及政府行为[J];林业经济问题;2003年05期
  • 黄文清,张俊飚;退耕还林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对策[J];林业经济问题;2005年05期
  • 王冲;孟全省;;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本效益分析及政策建议[J];林业经济问题;2007年02期
  • 支玲,李怒云,王娟,孔繁斌;西部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机制研究[J];林业科学;2004年02期
  • 李清娥;;四川退耕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分析[J];农村经济;2005年12期
  • 李彦;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实践及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 姜恩来;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 刘啸;陕北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 李贤伟;退耕还林理论基础与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 黄文芳;大城市郊区农村的价值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 李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 董捷;退耕还林绩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 李林;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 柯水发;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 王新艳;北京市居民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环境价值的支付意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 秦建明;退耕还林还草经济补偿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 张得才;利用WTO“绿箱”措施创新中国林业补贴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 鲁绍伟;河北省坝上地区退耕还林政策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 丁正平;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 吴亚琴;农牧交错带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以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为例[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 宋丽芝;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容量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 李忠辉;农牧交错带缓坡丘陵生境特征及其改良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 李蕾;西部退耕还林还草效益评价与补偿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 阎耀军;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 朱淼;罗源;周建波;;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居住环境问题的研究(Ⅰ)——节能型农宅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 杨朝霞;吴晓燕;刘仁保;;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6年09期
  • 喻光明;魏雅丽;鲁迪;陶文星;张敏;王立国;;区域土地整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补偿[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4期
  • 王哲,郭义贵;效益与公平之间——波斯纳的法律经济学思想评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 刘兴全;钟大能;;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评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 钱水苗,王怀章;论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构建——从社会公正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 胡熠;黎元生;;论流域区际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构建——以闽江流域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 曹明德;;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之探究[J];法商研究;2007年02期
  • 张理英;薛跃规;;生态旅游开发中生态补偿机制初探——阳朔龙颈河案例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 张建伟;;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封志明,李香莲;耕地与粮食安全战略:藏粮于土,提高中国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03期
  • 杨西岳;退耕还林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讨论[J];四川林业科技;2001年01期
  • 羊绍武,杨争光;退耕还林与粮食生产[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 彭珂珊;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的基本思路[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0年02期
  • 马宁;;退耕还林十年在河北——2706万亩次地还林,800万农民受益[J];河北林业;2011年03期
  • 张玉娟;李祖智;谢德兵;;黔江地区退耕还林现状及后续产业分析[J];绿色科技;2011年08期
  • 黄团姣;;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退耕还林[J];中国林业;2011年15期
  • 严义;;延安退耕还林的实施及长远意义研究[J];陕西林业;2011年03期
  • 夏长菊;;白河狠抓重点工程推动林业发展[J];中国林业;2011年11期
  • 张永利;;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暨现场会上的讲话[J];河北林业;2011年04期
  • 胡胜兴;;柞水县退耕还林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J];陕西林业;2011年03期
  • 闵小平;陈绪敖;何家理;;秦巴山区退耕还林与山区经济“双赢”互动发展策略研究——以安康市为例[J];理论导刊;2011年07期
  • 张天禄;王会平;王维峰;;彭阳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分析[J];宁夏农林科技;2011年06期
  • 许剑峰;袁嘉嘉;;退耕还林工程后期抚育管护技术[J];绿色科技;2011年08期
  • 李宗领;;退耕还林修复生态环境创新模式研究[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 李宗领;;论退耕还林与发展、环境、健康和谐统一[A];环境与健康: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论坛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徐慧;王冬梅;李金海;史常青;;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面临的问题与建议[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 袁春良;刘淑玲;韩辉;李玉航;张学利;商涛;王小星;郭辉;;退耕还林工程对彰武县生态环境的影响[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 黄瑞林;;临夏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概况及效益分析[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 刘志明;;退耕还林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 徐京萍;李德明;彭芳俭;杨永兴;钟发;;对我国退耕还林后续管理问题的初探[A];首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 李和保;刘素云;;河北省涉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概况[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 仝小林;;陕西省延安市退耕还林管理工作介绍[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 卢妖虎;;新疆奇台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评价[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 胡贵军;退耕还林为佛坪带来四大变化[N];汉中日报;2007年
  • 记者 王科岩;托县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 记者 张锐;我省退耕还林取得显著成效[N];云南日报;2006年
  • 聂学祥 汪礼君;我市退耕还林成效显著[N];商洛日报;2007年
  • 记者 陈玥旻;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农民收入明显提高[N];定西日报;2007年
  • 记者 王聪;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N];民主协商报;2008年
  • 杨晓东;打造秀美山川[N];民族日报;2008年
  • 霍晓丽;延长退耕还林补助年限[N];河北日报;2007年
  • 马志军 陈哲晶 王佩哲 杨丽枫;库伦:退耕还林还出“实惠”[N];通辽日报;2005年
  • 新桂 宋招 范韬;南岳区退耕还林风景一片[N];衡阳日报;2007年
  • 聂森;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 李瓅;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 杜英;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生态系统耦合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 高岩辉;陕北资源富集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 姜恩来;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 王爱民;河北省退耕还林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 崔海兴;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 赖亚飞;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及其绿色GDP核算[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 孔忠东;退耕还林工程效益与质量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 于开芹;泰安市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 梅莹;安徽省退耕还林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 张蜜勤;新安县退耕还林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 韩琼;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有效性及可持续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 张晓艳;黑龙江省退耕还林工程效果分析及后续问题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 李涛;陕北退耕还林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 赵丽娟;河北省平泉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经济影响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 王海伟;退耕还林地区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 石丽丽;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 汪飞;尉犁县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 仰协;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稿件标题】:【论文查重率高怎么办】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稳步发展的思考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林业经济》2006年08期
【期刊简介】:《林业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林业经济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0/S,国际刊号:ISSN1673-338X。林业经济杂志社由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主办,本刊为月刊,开本:大16开语种:中文英文名......更多林业经济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8572/)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刘颖;


    更多急救医学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论文查重率高怎么办】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稳步发展的思考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yixue/jjyxlw/276597.html


    相关专题: 《林业经济》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宏观经济管理
  • 陕西水利
  • 科学之友
  • 社区医学杂志
  • 中国社区医师
  • 环境科学
  • 毒理学杂志
  • 白求恩医学杂志
  • 山东农业
  • 化工质量


  • 上一篇:【教育与东莞发展论文】关注水资源保护,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关于太湖水污染事件对居民环
    下一篇:【到哪里去查论文重合率】公路建设与野生动物保护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