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自然科学 >

谈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

摘要: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构建一直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性内涵,是指导人民思想进步的主要思想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传播关系到国民思想的内涵性。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进入E时代的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效率,对其传播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时代意义。必须认真分析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面临的挑战,研究构建优化传播体系,凸显我国新媒体技术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高效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媒体环境;传播体系;构建

近年来随着我国传播媒体技术的逐渐发展,各种新兴的传播技术被应用于信息交流与传播中。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中也逐渐开始进行技术革新,以期通过该种方式拓展其传播途径,提高其传播效率,以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思想交流中的有效传播[1]。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从根本上保障了马克思主义的流动性,为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奠定了基础。文中通过进一步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从理论上完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理论和形式,在实践上为其体系的构建提供优化方针。

一、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构建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指利用信息传播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到人类的生活、生产中,从而发扬和优化马克思主义,在促进马克思主义自身完善的同时,对人类的思想和认知性进行培养和完善,以实现全人类的进步发展[2]。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文化,其如何传播,将直接影响其传播效能,因此,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传播体系是增强其传播效能的组织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具有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传播的价值

新媒体技术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能够从更大程度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起到促进思想传播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是为了全人类的民主、自由、解放,理论体系的构建不仅是科学理论思想的构建,更重要的是该思想价值观在社会、国家和人民之间的传播[3]。因此,传播体系的构建具有促进马克思哲学思想传播的价值。首先,利用传播体系能够充分地发扬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并且使其明确如何在自身的生活和工作中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其次,利用传播体系的构建能够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体系相融合,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自身的构建和完善。

(二)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具有为政治经济和科学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的价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提出构建党和国家建设的基础思想理论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从而实现全民思想解放和革新,进而提高政府管理效益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具有为政治经济和科学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的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要求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相结合,从而创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在提升国家经济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国民的思想认知和思想觉悟,保障国家经济和科学社会的双重建设[4]。

(三)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具有强化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的价值

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工程。中国共产党只有把自己所坚持的意识形态传播出去,并对大众产生重大影响,形成很强的吸引力、很高的认同度、很明显的导向性,意识形态“三权”的实现才有可靠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离不开传播方式、传播手段和传播对象,离不开特定的传播体系。传播方式、传播手段、传播对象,是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就是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各个传播要素科学合理地组合和架构起来,形成一个能够发挥综合效能的有机体系。因此,构建强力高效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对于中国共产党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巩固、扩大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三权”具有重要价值。如培养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的“网络意见领袖”,围绕相关热点话题,形成网络舆论,影响话题的讨论方式,决定话题的讨论方向,引导网络舆论的发展,并在意见分歧的焦点问题上,凸现“网络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就有利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四)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具有提升新

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能力的价值新媒体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民意互动不可或缺的信息载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P9)。能否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其传播能力,是这个时代给舆论传播提出的现实挑战。这就需要不断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特别要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其在当下中国乃至世界的传播能力如何,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的前途命运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舆论传播体系是舆论传播能力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依托科学高效先进的舆论传播体系,可以成倍地增强舆论传播能力与传播效果。因此,构建符合时代特点、技术先进、传播快捷、覆盖广泛的马克思主义立体传播体系,对于大幅度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传播所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渠道,同时也给马克思主义传播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意识形态复杂化挑战

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形态是在黑格尔的意识形态基础上创新的历史唯物主义论。因此,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形态具有历史沉淀价值,是科学意识形态和思想意识形态的有机结合体[6]。传统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主要是以党内宣传的方式,以工作会议为基础宣传和讲解马克思主义。对其意识形态认知性相对较为单一。但是,近几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逐渐发展,人类获取信息途径越来越多,信息的有效性和多样性也越来越多[7]。因此,人们在学习和阅读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对其意识形态的需求性也正在逐渐的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复杂化发展不仅是其自身理论体系进步的一种表现,也是其与社会文明和科学文明融合发展的一种标志。因此,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传播受到意识形态复杂化的挑战。

(二)传播手段多样化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能力的逐渐提升,各个领域的媒体传播技术突飞猛进。以传统的UGC体系媒体传播途径为例,其主要是基于Web2.0系统的互联网技术手段,能够满足用户端获取信息的需求,且利用该系统能够实现社区网络、视频网络、视频分享、博客播客等信息交流形式[8]。在该种技术手段下各种新兴的社交网络软件成为了人类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对象。比如:开心网、人人网、新浪微博等网络新媒体传播途径受到了广泛的支持;优酷、腾讯、土豆等视频传播也受到的广泛的支持。传统的纸质马克思主义媒体传播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面临着传播手段多样化的挑战。

(三)网络资源共享化挑战

网络资源共享化是当前我国信息宣传、交流和分享的主要方式。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是利用口碑宣传和纸质媒体宣传的方式实现信息宣传、交流和分享。网络信息资源化建设在技术手段上将信息资源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一体化信息实时共享的网络机构[9]。在当前网络资源共享化的信息时代下,网络社会中已经逐渐实现了“理论信息通过电子化,可以一次投入、多份拷贝、重复使用,充分扩大其社会影响”。但是,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构建的过程容易受到网络环境和相关信息宣传管理制度体系的影响,并不能够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化技术手段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而网络信息壁垒的产生进一步放大了网络资源共享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之间的优势互补性,凸显出网络资源共享化的互联网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构建存在的弊端。因此,网络资源共享化给马克思主义传播提出了现实技术和环境挑战。

三、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

新媒体的出现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和传统媒体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传媒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成员,承担着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的重任。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需要着眼新媒体环境的特点,不断增强其科学性、动态性、立体化。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社会人才独立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也是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的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指出,人是一种政治性的动物,并且是一种既合群又独立的一种动物。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逐渐发展,移动终端网民的数量逐渐增多,各种形式的组织结构在网络上兴起,实现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形式对接,并且充分地将传播体系进行了构建[10]。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在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对接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在对接的各个环节内保持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坚持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为基础,运用网络视频与大众传媒对接的方式实现网络马克思主义传媒的教育与宣传,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构建网络教育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

(二)构建网络格局化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

构建网络格局化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主要是指在新媒体背景下结合各项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创建不同格局的传播体系,从而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格局式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实际构建过程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根据马克思主义内涵型进行格局划分。例如,将其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格局、马克思主义政治格局、马克思主义经济格局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格局四个格局。其次,根据各个格局的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对其进行网络格局基本信息资源的确定,利用云端存储和实施资源共享技术实现不同格局信息单独处理和共享处理的连锁性马克思主义网络格局式媒体体系。最后,根据各个格局体系的内在资源共享信息创建网络传播信息交流论坛,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充分的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快速性,促进其传播体系的完善[11]。

(三)构建新媒体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

构建新媒体舆论马克思传播体系主要是指在社会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利用公众的舆论思想及时地对其进行体系的传播和构建,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媒体大众化发展的目标。新媒体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构建的过程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寻找舆论焦点,构建舆论中心。构建新媒体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关键就是寻找舆论焦点,从舆论的中心出发,掌握舆论趋势,这样才能够利用舆论的作用,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范围和影响效果。第二个层次主要是实现马克思主义舆论点。该层次实施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与舆论点相结合,只有二者在中心道德、素质、法律、政治等体系上具有一致性,才能够满足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构建的需求。因此,在构建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该舆论中心的主要内涵性和其与马克思主义中的哪一点道德素养和内涵相一致。这样才能够构建完善的新媒体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发挥其在社会、政治、经济、科研中的作用与价值。

(四)融合新媒体技术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方法

融合新媒体技术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方法是在当前现有的技术基础上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同时,优化媒体结构,规范传播秩序,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就要求必须将现有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方法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从而形成高效的传播方式,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信息载体。在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云端存储、资源共享、实时更新等动态信息技术,强化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中的物质力量,扩大信息覆盖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国家传播力量的构建,从而促成国家一体化传播媒体的建立。此外,还可以利用数字图书馆技术,实现马克思主义数据图书馆的建立,从而更加专业、系统、全面地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促进我国媒体的共同发展。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丰富的、动态发展的理论体系,其传播体系的构建具有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传播,为政治经济和科学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的作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逐渐创新,各种新兴的传播技术和方式为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带来了意识形态复杂化、传播手段多样化和网络资源共享化的挑战。因此,未来在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过程中必须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从构建网络格局化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构建新媒体舆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体系、融合新媒体技术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方法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完善,以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的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艳玲,李建柱.马克思主义传播学: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破题求解[J].理论探讨,2013(1).

[2]苏星鸿.努力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价值构建研究[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3(3).

[3]卢金婷.基于传播流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UGC体制外传播体系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18).

[4]刘洋.传播模式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新闻世界,2013(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魏泳安,王学俭.新形势下优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媒介路径探究[J].理论导刊,2012(5).

[7]樊继福,苏楚涵,姜毅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传播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2(1).

[8]唐剑,吴传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模式及其实效评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2).

[9]陈东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医学论文例文主义话语行政管理论文体系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6(2).

[10]张东,朱方朔.自媒体流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与策略[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11]邓纯东.努力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6).

作者:李焕志 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更多自然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谈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rkx/273568.html

    相关专题:测验法 网络新闻特点


    上一篇:高校语文教育现状与改进策略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