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宗教 >

艾香德牧师与中国佛教:民国时期宗教对话的一个案例

 民国时期,中国佛教进入改革发展阶段,社会影响力也波及到其他各种宗教。挪威传教士艾香德来到中国后,受佛教影响,积极学习佛经,深入寺庙与佛教徒进行交流,参访南京支那内学院,撰写了有关中国佛教的著作,并依照佛教寺院制度,先在南京和平门外创办景风山基督教丛林,后又在香港建立道风山基督教丛林。艾香德以较为开放的胸怀倡导宗教对话与宗教联合,当时虽然没有得到人们特别重视,甚至还受到了一些批评,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宗教对话与宗教联合被越来越多的宗教团体所认同与接受,已成为世界宗教发展中的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重新回视艾香德所倡导的宗教对话就显得更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宗教对话 宗教联合 基督教 佛教 艾香德牧师 
  作者:孙亦平,1956年生,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民国时期,挪威传教士艾香德牧师(Karl Ludvig Reichelt,1877~1952)是一位深受佛教影响的人物。他来到中国后,积极学习佛经,深入寺庙与佛教徒进行交流,参访南京支那内学院,撰写了有关中国佛教的著作。在此基础上,他依照佛教寺院制度,先在南京和平门外创办景风山基督教丛林,后又在香港建立起道风山基督教丛林。本文通过分析艾香德牧师对佛教的态度、对佛学的研究、对佛教寺院制度的借鉴等,探讨艾香德所倡导的宗教对话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成果,以为今天的宗教对话提供一种借鉴与参考。 
   
  一 
   
  1903年,艾香德受挪威外邦传教会的派遣来到中国。同年12月,他在湖南宁乡从事教育和基督教教会工作时,接触到中国佛教,深受吸引。1905年,他与未婚妻葛海丝小姐在庐山牯岭结婚后,又返回湖南宁乡工作。1910年,宁乡的教堂被战火毁坏,他于次年回国述职。艾香德初次来华的这段时间正值清末民初,中国佛教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局面。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不少僧侣也积极支持并参加了这场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民国政府建立后,孙中山对佛教僧侣这股特殊的革命力量十分重视,他高度赞赏慷慨资助革命的宗仰上人(1861~1921),常与之共商革命大计。民国八年(1919),孙中山还专门拨银币一万元用以修缮当时宗仰主持的南京栖霞寺。1912年,佛教居士李政纲等发起成立佛教会,曾向政府申请立案,孙中山专门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复信佛教会,对佛教界“求世界永久之和平及众生完全之幸福”的宗旨给予肯定,并阐述了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对民国时期佛教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866年,杨文会在南京创办了金陵刻经处。1922年,欧阳竟无在金陵刻经处的基础上创立支那内学院。南京成为民国时期佛教兴盛的地区。当时“佛教在中国的趋势,庙宇式的迷信,果然渐渐地消沉,而居士派的研究,却一天膨胀一天,试观今日的知识阶层,十九都表示对于佛学的欢迎。”一些基督教传教士也受佛教的影响,逐渐意识到“不研究佛学,不足以传道”,其中就包括艾香德。 
  艾香德传教的湖南宁乡县西二百里有一座大沩山。山上自唐代以来就建有众多的佛教寺院,有密印、同庆、应禅三大寺院,及裴休庵、香严庵、石狮庵、齐己庵等数十所小庙,其中座落在风景秀美的大沩山毗卢峰下的密印寺就是沩仰宗的祖庭。后来大沩山上主要传播着南岳系化出的另一个宗派——临济宗。艾香德在访问大沩山时,山上寺庙中主要属于临济禅。他曾想向寺中僧侣传播基督教福音,但却遭到了僧侣们的冷淡与拒绝。这使艾香德心里很难受,为什么僧侣们对基督教福音毫无兴趣?佛教凭借着什么教义能够在中国流行千年? 
  据艾香德后来回忆,他在临行前一天夜晚上,心情沉重地在山中静坐,突然“我犹如听见上帝的声音,他以保罗在使徒行传中的说话方式降临到我:‘上帝离我们各人不远,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上帝从不容让自己不被见证。’在传教士来到中国久远之前,上帝已经在中国。那些你所找到的真理的微光和不同的联系点,它已放置在那里。”艾香德认为,这是上帝要他向佛教徒传教的独特呼召,成为他研究中国佛教并致力于向佛教徒传教的精神动力。从此,艾香德对中国佛教及其它宗教始终抱有一种学习、研究的态度,为他后来倡导宗教对话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 
  艾香德回挪威后,应邀去奥斯陆大学(Oslo University)讲课。讲课稿后来结集成他的首部关于佛教的著作Religion In Chinese Garment(《穿上中国外衣的宗教》),1911年以挪威文出版。该书中不仅讲述了中国佛教的教义,而且还用了相当的篇幅介绍了僧侣的宗教生活、佛寺建筑、佛教宗派、拜佛仪式等,可见艾香德已对中国佛教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1923年,该书再版时,艾香德又重新进行了修订。1951年该书又出了英文版。 
  艾香德在欧洲进修几年后,又返回中国,在汉口附近的一所信义会神学院任教,直到1920年第二次回国述职。在神学院任教期间,艾香德经常利用假期到佛寺与道观中去参观,甚至住在寺院道观中,与佛教徒和道教徒一起研究佛教与道教经典,讨论宗教与人生等问题。艾香德通过这种访问活动,一方面更直接地了解佛教与道教的宗教教义与仪式活动,另一方面,也积极向僧侣道士们传播基督教福音。在这一过程中,艾香德开始意识到,来自不同宗教的人应当彼此了解,建立感情,建立友谊,才能进行交流与对话。于是,他努力学习汉语,通过阅读汉文经典,研究中国宗教,尤其是深入研究大乘佛教。他发现佛教的宇宙观和生命观,‘虽然与基督教教义有着鲜明的区别,但也是非常有见地的: 
  佛教的宇宙观,不像别宗教假定‘神’做宇宙的本原,用客观方法,以解决宇宙;他是从主观方面着想,以为宇宙的千变万化,悉为吾人的精神作用。这精神作用,内而发生种种烦恼,外而造成种种业,这烦恼和业,大则构造宇宙,谓之“共业所感”,小则构造个体,谓之“别业所感”,这叫做“自业自得”,也叫做“因果业报”,以这样微小的精神作用,竟造成广大的宇宙,其间确实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佛家叫做“真如法性力”。 
  这里,艾香德既区别了佛教与基督教在信仰与思想上的差异,也指出了佛教的“真如法性力”对人的主观精神作用的张扬,不仅把宇宙的千变万化都归结为人的精神作用,而且也使佛教的“因果业报”思想对人的当下生活具有了指导意义。佛教深深地吸引着艾香德,使之思考基督教与佛教能够会通之处究竟何在? 
  “就在艾香德回国述职前夕,他拜访了南京附近的一所佛教寺院,使他认识到佛教的信念能够在基督中实践出来。这次对寺僧的宣道,使他来中国后第一次接受了一位佛教僧人宽度的受洗。这使他对向佛教徒传播基督教获得了信心,于是趁回国述职之机,极力向挪威差会宣传向佛教徒传播福音的重要意义。”艾香德认识到,“中国最广泛而人数最多的宗教,当首推佛教,因在组织与虔诚的生活中,表现了其丰富的思想。”因此只有了解佛教,才能更好地传播基督教。 
   
  二 
   
  在信义神学会任教期间,艾香德又撰写了一部介绍佛教的著作:A Brief Sketch of the His-


更多宗教论文详细信息: 艾香德牧师与中国佛教:民国时期宗教对话的一个案例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j/4724.html

相关专题:赤峰学院学报 微生物学杂志编辑部


上一篇:寺院在僧人侵权案件中能否成为补充责任主体
下一篇:全真教早期传播中的乐舞活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