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宗教 >

丛林及禅法(2)


祖师大德接引学人时,常常是没讲什么话,而只是竖拂动目,以心传心,徒弟即受法。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他讲一个“歇”字。所谓歇即菩提,妄想心一歇,就是菩提心,就是佛,就是祖师。接着又讲,“外息诸缘,内心无喘。”什么叫诸缘?就是六根对六尘生六识,妄作无边之罪,就是造作是非。所以要离根尘识,万缘放下,体究一念不生,前中后三际,念念无生。前念不生就是心,后念不灭就是佛。 
  临济宗的第一代祖师义玄禅师,在黄檗禅师座下种了许多年的菜。首座和尚是过来人,也就是有工夫,有见地,心很清净的人,看他老实,问他:“怎么不去和尚那里请开示?”义玄禅师说:“怎么样请开示?”首座说:“你就问如何是佛法大意。”义玄禅师就去了,一走进丈室,就问:“请问和尚,如何是佛法大意?”才一开口,黄檗禅师就拿起禅棍连打了他三十棍。义玄疼得要死,又继续跑回去种菜。首座和尚来问他:“和尚怎么给你开示的?”他说:“唉呀,怎么讲,刚问了一个开头就被打了三十棍。”首座说:“打三十棍也还是要去请和尚开示啊。”义玄禅师说:“怎么问呢?”首座说:“还是问如何是佛法大意。”义玄就又去请开示,进丈室门刚一开口,就又被打了三十棍。回去后,首座和尚又问和尚有什么开示。义玄禅师说,什么开示也没有,又被打了三十棍。首座说:“和尚慈悲啊。但你不能算了,还是要去请开示。”义玄禅师在首座的摧迫之下,再次到黄檗禅师那里问佛法大意,结果和前二次一样,挨了三十棍。义玄对和尚有意见,想要走就跟首座辞行。首座说,你走可以,但要到和尚那里告假,问和尚你应该去什么地方。义玄就依教而行,和和尚告假时说:“请问和尚,我到哪里去好?”黄檗禅师告诉他,要去就去大愚禅师那里。义玄到了大愚禅师处,大愚禅师问:“你哪里来?”义玄说:“黄檗会下。”大愚禅师问:“黄檗有什么开示啊?”义玄说:“唉,不知有罪还是无罪,一连三次打了九十棍。”大愚说:“哎呀,黄檗老婆心切。”义玄听了当下豁然开悟。大愚一见,立刻说:“你的师父是黄檗,不是我。”于是,义玄禅师又回到黄檗那里。黄檗言:“你从哪里来?”义玄说:“从大愚禅师那里来。”黄檗说:“笨汉跑来跑去干什么?”义玄说:“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子。”黄檗说:“大愚饶舌。”临济义玄祖师是因为被打,而契悟到自己的本心本性。打的是什么呢?分别、妄想、执著!若能不分别,不妄想,不执著,佛法就在这个地方,即心即佛。 
   
  四、照顾话头 
   
  祖师禅到了宋朝以后,开始流行参话头。那个时候话头有很多,如:念佛是谁?什么是你的本来面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乃至于,念经的是谁?走路的是谁?吃饭的是谁?都可以。宋朝以后,念佛的人很多,都参“念佛是谁”的话头,到现在还持续沿用。所谓照顾话头,就是回光反照,看心里头有什么妄想,不是去看别人鼻子长,眼睛大。话没有讲出来以前叫话头,如果讲出来以后就叫话尾。六祖讲:“前念不生即心”,那就是话头;“后念不灭即佛”,那就是话尾;不生不灭,那就是如来。看话头要看好,要用大工夫。出了家以后的目的就是办道,方法就是看话头,得力了就可以了生死。看话头最主要是在“谁”字上用功,也就是要起疑情。“谁”在念佛?是口在念吗?那睡着了口还在,为什么不念?想想口念不对。是心念?那又是哪一念心在念呢?一步一步地参究下去。你不晓得话头的来路,乱参一通,不但不能开悟,反而会生病。禅宗有禅宗的门路,念佛有念佛的门路。照顾话头,看准了以后,立地成佛,顿超直入如来地,一念半句就了生死了,就这么快。若知道自己还不行,那就要脚踏实地,将妄想心、烦恼心、贡高心、我慢心、一切妄想心扫除干净,而得到清净心。清净没有妄想,就是三昧,就是一心不乱,就是定。如果在动中心亦能不乱,智慧就现前了。八万四千法门要万法归一法,就是一个“谁”字,“谁”,就是一法。受戒的时候心里老想着戒期早日圆满,早点回去,这就妄想心;坐在那儿腿子痛,这就是妄想心;瞌睡也是妄想,不把这些净除,也就没有成佛的希望。所以,参禅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话头,要发大愿心,修持这个法门三生不退,如此成佛决定可期。今日参谁无力,明日再参;这个月无力,下个月再参;一年没力,两年再来,这就是一法。万法归一,三生不退必定成佛。 
   
  五、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这是古人说的,在《祖庭事苑》有记载。 
  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指的是凡夫众生被六尘所染污,若是破了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执著,六根就能清净。六根清净了,就没有妄想,就是常寂光净土。这个土,不是山上的土,而是心地土。若是心地中到处都是垃圾,就是秽土,种种妄想就是垃圾。虚云老和尚住终南山保任的时候,有一天煮毛芋头,坐下来等它熟。一坐就是十八天,不吃饭,入定了,你看他的定力多深,若有杂念是无法入定的。现在的人,一天都坐不住,心不定,想东想西。要入定,非得要下工夫不可。要如猫捕鼠,妄想一来,话头一提,就没有妄想了,一心没有二用,没有杂念,有杂念就没有话头。所以讲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觉己还要觉人,觉行圆满,才算成功。只有你一个人成佛有什么好处呢,还要把众生都教化成佛,才算圆满。像地藏王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菩萨发愿,要发大愿,才算成功。另外,参话头最要紧的是认识宾主,也就是认识客人和主人,什么是客人?什么是主人?要像乔陈如尊者用功,他就是因客尘悟道的。不住是客意,住名主人;动是尘义,空名主人。虚空是不动不摇的,客尘皆是妄想。如果没有了妄想,就是常住真心,就是主人,就是清净法身,就是佛。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六根一动,就把真如妙心遮却了。所以,学佛之后要懂得改造自己,把自己的烦恼心彻底改掉,万缘放下。佛在世的时候,有位梵志拿花供佛。佛要他放下,梵志就把左手的花插在地上;佛又喊放下,他又把右手的花插在地上;佛再讲放下,他说,世尊啊,左手的花我放下了,右手的花我也放下了,还要我放下个什么呢?佛言,放下妄想心吧。大众要发大誓愿,把妄想心放下,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把妄想放下,才能证菩提,才能教化众生,弘扬佛法,作大善知识。 
  退而言之,若是妄想不能除,人家说我好就高兴;批评我一下,心里就不好过;妄想纷飞,要赶快对治。所谓:“忍辱第一道,佛说无为最,出家恼他人,不名为沙门”,忍辱是最大的道行。譬如人家讲你的坏话,要忍得住,不能和他吵,一吵就没工夫了。现在人障重慧浅,修行不能象古人一样,一点就透,那么,就要这样从“歇”字下手,从忍辱下手。不能说我就是这个样子,不能改,这样修行有什么用?所谓修行,修就是改,行就是实行。譬如出家求戒,就是要以戒律来规范我们的身心,修改我们的心行。 
  现在的云居山真如寺,依然保持着丛林家风,四十八单职事齐全。实践着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遗训,在日食日耕中体现禅法。一方面,把寺院的开销建立在自食其力的基础上。通过僧人们自耕自作,自种自收维持日常生活,同时还常常把多余的粮、茶、菜送给附近山里的贫困居民,直到现在每年仍有十余万斤的粮食分给周围的穷困群众。另一方面每一个到云居寺来学习佛法的人,都希望能够潜心修法,全神贯注,需要回避一些外缘,我们这种农禅并重的家风恰恰给他们提供了合适的参学空间。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修学环境,使之集中精力和时间,更能心无旁骛的研习佛法。 
  农禅并重的本质就是体现在实践上。佛教界很早就提出了“人间佛教”的理念,指的就是怎样把佛法的理念能够很圆满的落实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以及生活态度中,实际上释迦牟尼佛本身所倡导的就是人问佛教的思想,因为佛陀本身就是在人间示现、在人间成道、在人间涅槃的,而佛陀的教法也是直指人心、作用于人心的。注重实践本身就是佛教所倡导的。


更多宗教论文详细信息: 丛林及禅法(2)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j/4356.html

相关专题:什么是债务税盾 李厚霖 创业理念最新


上一篇:漫说六字真言咒
下一篇:杏坛春意暖 教化满人间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